毅軍突起 第三卷 布政新軍起 第379章 定廢供

作者 ︰ 陋室寒山客

二訓皇帝,載恬,似平他走上現在他用年不停輕撫的州就注定他將是個悲劇的皇帝。若劉克武未穿越而來又異軍突起迅以相位執掌天下,他可能連此時這樣去「聖裁。的機會都沒有。而劉克武穿越了,他卻從劉克武當上齊魯王那一天開始,就注定將被劉克武重新設計著玩弄于股掌之間。

當初他想捧殺劉克武,結果反被劉克武借機做大到了尾大難除的機會。當初他只把劉克武看成是一顆毒瘤,可這顆毒瘤現在竟然變成了腮瘤淋巴,光緒直至山東大振興,他才真正的意識到。若此時沒了劉克武,這個已經開始形成割據的天下,會是什麼樣的。

當然,現在的中國割據,實際上也正是劉克武想要的。袁世凱在遼寧,二馬分在熱河和吉林,黑龍江有個依克著阿,其他邊境地區分封出了一群鐵帽子王的後代,形成那些地方上看上去的割據。

而事實,光緒心知肚明難以控制的局面,卻是劉克武刻意而為的結果。中原十八省,盡控復興黨人手上,至少自己的黨劉克武是完全相信自己可以控制的住的。那些所謂的割據勢力,無不都是直接面對著列強的。

依克唐阿和那些滿族貴冑們耍面對的,是時不時給「大清」制造點麻煩,總在想著侵吞大清江山且很強大的沙俄。袁世凱在遼寧,雖然現在他在和日本「合作」。深宏了解其人性情的劉克武,卻完全相信北洋出身的人,是不會著呢去做漢奸的。一旦中日開戰,正好讓袁世凱去當次急先鋒。

袁某人的現在的心思,和他一直以來的心思,其實無非就是登廟堂、掌重權而已。他的內心里,可未必真有劉克武,更不用說孫中江那樣的宏圖大志。他在原來歷史中竊權,實際上也都是比時局弄人給弄上去。

觀袁世凱起家立足于朝鮮時,本有機會可以趁機真正當個朝鮮王。可是當時的他,卻是一心只想先把朝鮮的事為「大清」辦好,然後可以入廟堂去為他們袁家光宗耀祖。

再到小站新軍時,其實喊出「吃袁大帥的飯、穿袁大帥的衣。之人,並非起其袁某人,而是那個在原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辮帥。張勛。

李鴻章轉移北洋大權,徹底要交權于關門弟子的這段時間里,劉克武更加看清楚了北洋這些人的真正內心所想。他們的主導思想是封建辛佩的那一套,忠君愛國,可惜到了這些武夫那里就變成了愛國當前、忠君在後了。

很多加入到了復興黨中,參加了第二次復興黨全國代表大會的北洋重要成員,諸如聶士誠之輩的表現,讓劉克武和楊、張、王、嚴、吳以及王士珍清楚的看出他們的內心所想。

什麼君不君是次要的,只要別人不來踫這片中國人的領土,不來侵犯到他們的民族尊嚴,誰聳皇帝他們都不是看的很重。當然,不管誰當皇帝,都是也不能太對不起他們北洋這些人的。

而一旦有人侵犯到中國和他們的民族尊嚴了,這些人即不會去卑躬屈膝,更不會去趨炎附勢,只會選擇想盡辦法去和對手抗爭、去斗爭。這一點上,劉克武從聶士誠等人的表現,不禁想起來自己原來在軍校里看到的那些關于北洋軍閥的歷史。

曹銀當時賄選當大總統,臭名昭著、千古惡名。

當日本人進了華北之後呢?他卻無論如何也不肯去出任任何偽職,任由日本人軟磨硬泡也不肯當漢奸。

徐世昌愛弄權術,喜動詭計吧?可正是他支持著現在被劉克武送去德**校學習的麋生徐樹錚,在國內還大亂、朝局尚不穩的情況下出兵蒙古,把外蒙古收復回來的。被曹鎳等人逼的去職以後,徐世昌退出政界,居住天津租界。到了他晚年的時候,日本人嘗試邀徐出任華北政府職務,徐世昌拒絕參加日軍組建的華北傀儡政府,那也充分顯示出了其人的民族氣節。

就算網從算命先生身份,重新得了個秀才正名、曾經在山東老家因暴打地方土豪公子而逃入北京,被陸建章按劉克武指令找到並送入濟南軍官大學中學習的吳佩乎,也正是傳承了北洋這樣的愛國一面傳統,老了老了被日本人下令謀殺,還因其氣節弄了個國民政府追認為一級上將的待遇。

從聶士誠等人的表現上,劉克武看出了他們的愛國一面。雖然在原來的歷史上,北洋里很多人軍閥思想極重。但經過這三年的改造,就連獨孫二歷史軌跡成為東北王、民國大示帥的張作霜,都在訝翻攻勢下,蛻變成了一個十足的復興主義戰士。

所以,劉克武從一開始就不嫌棄北洋將領,現在李鴻章又大轉權利、移交北洋給自己之後,劉克武夾加確信此北洋遲早在自己的政治思想改造下,會蛻變成另外一重情況的。

正因有了這樣的自信,劉克武才會行改軍制、調派駐軍時沒有直接就讓那些非復興黨的人失去軍權,反而給了他們「割據一方」的機會。事實上,變法後的新官制,光緒只看到了可以強國富民的一面,卻未看出劉克武的制度,是從根子里杜絕掉了割據的根源的。

去總督撫藩直轄中央,沒了總督的割據,巡撫就算想割據,他身邊還有一個布政使在那挾制著呢!駐在各地的軍長、師長想割據,那實際上更是沒可能的。

因為,每個地方都有警備軍、都有後備軍和警察,想如過去那樣誰在哪駐軍就能獨掌一地大權,在此時的新制度之下,你尾巴網露出來就得被罷官去職。

你有軍權,別人還有警備軍權利、警察權利在手呢。你有軍權,劉克武那名文下諭說的明白,軍人只管國防,警備維持地安、警察全權處理民政之律政執法事。權利給你分的明白,哪個軍長、師長再想稱霸一方,直接就會遭到那些警備司令、警察局長加上地方上的下至知縣、上至巡撫的聯手反擊。

原因很簡單,這是不需要劉克武去再剪意做什麼的。哪個軍長、師長要象再形成割據,那他一動逾越侵犯的可就是警備司令、警察局長和地方政務官員的權利。爭權奪勢,雖然復興黨內此風氣不盛,但此情愫可是人皆與生俱來的。

在光緒眼中地方是割據的,在劉克武和復興黨人眼中,雖亦如割據,卻唯軍權分授而已。軍隊的補給控制在復興黨人手上,沒了後勤的割據,形同須彌而已。

北洋落入劉克武的手中,光緒想擋也擋不住。以至此時這位悲劇皇帝,只能聲顯無奈、更有幾分詢芶之氣的沒理會壽者,直接向劉克武起問來。

明知光緒為何無奈,劉克武既然話已說出,動議已成,自然不會在多含糊。似很謙恭,蔣氣卻顯然告訴在這金殿上的所有人,這個動議劉克武實際上是已經確定了的。

「容臣慢稟,聖上細听。旗人之制,乃祖宗之法,源生入關之前之祖制。然,時至今日,普天之下已形成太多之不公。旗人所到之處,多有依仗其祖蔭不思進取、反欺百姓之事生。源在何處,即為旗制也。」「朝廷的祖規,滿人與我等漢軍旗人。均有供養分利之旗產支撐。若非臣乃後入旗者,實言單按年領分之供,臣都無需再去想太多生財之道。而此法,卻是實乃從朝廷之收入中,在行分割利益而度其支的。若旗屬之地,盡按朝廷普通田產之法,可年增田賦千萬矣

「當初太祖皇帝建此制。本為鼓勵旗人奮勇向前、建功立業。然至今日,縱觀天下,多已為旗人所制。八旗子弟依仗祖蔭不思進取者比比皆是,才致自宣宗成皇帝以來,旗兵本為棟梁卻逢戰不能敵、遇陣必然潰敗之事

「時進人衰,勢變人變。現之八旗子弟,臣不言聖上亦知,跑馬玩鳥、蛐蛐賭博是八旗子弟之長項。騎射祖傳之術,業已變為其把玩之資而已。究其根結,實乃有所依而不是思進、有所仗而不慮國危矣。觀千年之史,國人之所以奮,多為生計所逼

「故,臣請廢除旗供養,將八旗子弟逼去奮,即可強國勢,又個節財源劉克武話至此略停,俯于地面緩了一口氣。

光緒沒有接話,又是壽者聞言大驚,竟于廟堂之上站起了身。以手指著劉克武大聲叫喊起來︰「劉克武,你是大逆不道。八旗供養,太祖所定。蔭及後世,乃屬古制。旗制若廢,旗人何為?大清朝就是旗人的大清,旗人都沒了生活保障。這天下豈不是要大亂嗎?」

「你別的變法都可以,現在朝廷只半年,即已豐資充庫,足以支付半數之賠款。按此進展下去,不消三年五載,咱大清必能重振雄風而屹立。區區八旗之地,即便如你所說田賦年增千萬之資,可千萬之資怎比大清臣民之新爾?」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毅軍突起最新章節 | 毅軍突起全文閱讀 | 毅軍突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