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軍突起 第三卷 布政新軍起 第201章 見赫德小試洋人才

作者 ︰ 陋室寒山客

從腳一著地,劉克武立刻將臉上堆滿了笑容,迎著華世過去。邊在嘴上說到︰「天津一別。只能書信往復,啟臣兄公務與咱們的公司事,都辛苦了。」

也快步從台階上走下來,雙手與劉克武緊緊的抓在一起,華世本也笑著回到︰「爵帥威海一戰再升官加爵,這老哥哥我現在得向你請安了呢。」

說到這,華世本將身子一彎就要向地上跪去。華世套現在可還只是個二品的戶部侍郎,而劉克武實際上已經接近那些滿清皇親和軍機們的品大官了。雖然職餃上,劉克武還是一品。但那些一大堆加到一起。華世本也就只能參拜起來。

等華世本的雙膝一著地,劉克武立即用力將他從地上拉了起來,笑著說到︰「好了,啟臣兄你我又不是外人。這些禮節就能免則免了吧

華世本是被劉克武拉了起來,但他身後除了丁汝昌和馮國璋外,還有一個高鼻子、藍眼楮的洋人之外的那些人,卻呼啦啦的跪滿了將軍府的大門口。

,王琺比北

一邊揮手讓其他人都站起來。劉克武一邊帶著好奇的目光盯向了那個沒有跪拜的洋人。只見他個頭至少一米九、高鼻子、藍眼楮,而胸前的補服上繡著的是仙鶴、頭頂的暖帽上赫然是紅寶石頂戴和雙眼花翎。

笑容變的更加燦爛,劉克武看著那個洋一品,對站在身邊的華世本問到︰「那位可就是海關總稅務司赫德大人嗎?啟臣兄怎麼也不先向弟引薦,咱們可不應冷落了妾賓啊

听到這話,連忙拉著劉克武。向著那個洋人走去,邊走還邊大聲的對那個洋人說到︰「赫德大人,听到沒有,爵帥這挑我的理,在怪罪我冷落您呢。」

不錯。那個洋,品,正是海關總稅務司、被滿清朝廷稱為大清第一客卿的赫德。他听到華世本的話後,立即也從台階上迎著劉、華二人向下走了過來。

邊走,他的嘴上還邊應帶有江蘇口音的漢語笑著拱手說到︰「爵帥不要怪華大人,這朝廷的規矩就是規矩嗎。」

轉眼之間。劉克武和赫德迎到了一處,劉克武突然伸出了左手,竟然是西式的握手禮。赫德一愣神。但馬上也伸出了他的左手,緊緊的與劉克武的手握到了一起。

兩個人的手握的緊緊的,赫德卻露出了微笑,盯住劉克武說到︰「爵帥看來是真的很精通我西方各國的禮節和許多東西啊,哈哈。在大清朝這麼久,您還是第一個見面與我握手而非鞠躬的人呢。」

賠笑著,劉克武邊牽著赫德的手向將軍府內,在眾人的簇擁下移步而走,邊在嘴上說到︰「大清的規矩是大清的規矩,雖然赫德先生你己是我大清的上賓客卿,可用貴國之禮。總比讓您總按我大清的規矩更能讓先生舒心不是?」

之所以不稱呼的他官職,一來劉克武不知道是該叫他總稅務司,還是他那些勛爵之累的稱呼。二來,叫先生也直接就將兩個人的關系。從單純的官場之見,可以在以後輕松的轉移到別地方去,從而讓這個真正懂中國、又會精關務的人拉來聳自己了。

要知道,這赫德此前的舊力年。瑞典已經授于他騎士勛章,法國、比利時、奧地利、意大利、葡萄牙、荷蘭、普魯士等政府,也都授于他各種榮譽。並且在前年。英國政府還正式封了他個。從男爵的爵位。

其他滿清官員與他見面的時候,要麼就是叫總稅務司、要麼就是叫他男爵,听到劉克武的稱呼後,赫德似乎是明白了些什麼,笑的更加燦爛了。

各求所需、各懷鬼胎。從大門口穿過前廳走到正廳的這一路上,劉克武與赫德的交談,也就更加歡暢了。兩個人心中,都很清楚對方一定有事要求自己,而且還是大事。這寒暄,讓旁人看上去親熱的竟似老朋友,只有兩個當事人,才真的明白內中玄機。

等到走進正廳後,華世本和陳定一兩個人,以及先前等在廳中的嚴復就打斷了二人時而英語、時而漢語的交談,向劉克武引見起一屋子的洋人來。

精通工程的、精通銀行事的、精通鐵路的、精通都政的、精通利造的、精通實業的,,

三人用了大約十五分鐘,向劉克武引見完他們分別弄來的人後,讓劉克武都大吃了一驚。我擦的,這在中國怎麼現在就有這麼多的人才?那滿清怎麼沒全都早用了,反會到了自己的手上呢?

心中不禁有了些懷疑,要說這些人都是人才,那絕對不為過。這些人里,那最低學歷的可都是個大學止生。這跟馮國璋、王士珍和北洋水師那些,去了外國最心爾「算是上過大專的人比起來,可是要多很多本事的。

既然都是人才,在他們自己的國家為什麼不呆,偏跑到中國來呢?要說是中國黃金遍地,那這些人到了北京、上海和天津之後。還大是失望,而大道回府。或者,也可以象赫德手下那些人一樣,選擇給滿清當客卿,為什麼會混跡各地的工廠之中呢?

偽人才?還是真人才?劉克武腦袋里想起了這個問題,突然萌了一個測試下這些洋人的想法。

第一個被劉克武盯上的,就是華世本從北京找到的,畢業于英國牛津大學土木工程專業,據說對鐵路諸事很是精通的維尼特。

,萬

轉過身,盯住維尼特,劉克武露出一個笑容後,對著他開口就用英語問到︰「有個問題想請教下維尼特先生,若這鐵路過山,除了架高路基之外可還有其他什麼的好辦法嗎?。

維尼特的身高也比劉克武高出了一些。他听到劉克武的話後,立刻微微頜,對劉克武做出了謙恭的姿勢後,說到︰「鐵路過山,不架高路基就只能挖掘隧道,或是平地繞行。以角度來提前在幾公里之外。繞並面的那座山了。若遇見山多的地方,就只剩挖掘隧道一法,再沒有利的辦法了。」

「那這隧道之法,該如何挖掘。才能真正的即安全,又能長期的使用不出危險呢?。劉克武不依不饒的。追著又問了一句。

維尼特依然是低著頭,面帶微笑的說到︰「隧道的挖掘,先要看山體其自身的質地。若是山體以岩石為主,那在挖掘的時候,重用火藥以爆破和鑽機來施工。若是軟體,諸如半石山體、泥土山體,則采用架行法,即邊挖掘邊搭建支體。穿軟體山,鋼材的耗費,將是穿行石體山的數倍,而且還要定期更換才可確保安全、通暢。

點了點頭,雖然劉克武並不是很精通這些東西,但前世在軍校的時候。還是在圖書館中看到過一些這方面的資料的。听完他的回答,劉克武確定了這個維尼特不是個濫芋充數的家伙。

對著他笑了一下,劉克武突然將頭轉向了站在他不遠處,根據陳定一介紹,是畢業于德國法蘭克福理工學院的埃曼。

也是先對著他笑了一下,然後問到︰「埃曼先生,港口的建設,您說是以潮汐作為水線的前設好呢?還是遠離海岸去建設,再挖掘水道將港與海連到一處的夾好呢?。

埃曼絲毫沒有憂郁,也是微微領說到︰「伯爵大人所問兩個方法。各有各的好處。以潮汐定線。可以減少用料從而節省開支。但若是遇見大的海嘯或颶風,這種海港往往都只能閉港將船只引入內港中去躲避些時間,等海嘯或颶風過了之後,再另行開港啟用

「哦,呵呵,那埃曼認為,第二法最好了?」劉克武對港口之事,也是在前世在海軍陸戰的時候,略知而已。不過只是略知,在這個時代就已經是大學里教的了,這點劉克武之前與嚴復交談的時候,是知道的。

埃曼又是一低頭,似乎沒有听到劉克武第二個問題,而是繼續接著他自己的話說下去一樣的說到︰「遠海建港,土木挖掘耗費巨大。但是卻可以避免颶風和海嘯一來就需要閉港。而遠海建港的辦法,還有個。弊端就是一旦遭遇攻擊,堵住海港的連接口,則內港與外港將徹底被截斷。」

說到這,埃曼突然停了下,才抬頭對著劉克武又一笑,說到︰「若伯爵大人是為軍港修建問在下這個問題的話。那麼在下認為第一個方法要比第二個方法更好。颶風不常有。軍港卻是要作戰用的,需要長期的保持暢通。」

看到他那幅學痴的樣子,劉克武已經知道了他的確是個人才。不過。劉克武卻是大笑了一聲,沒有再與他說話,將臉再轉對向了由嚴復幫著從上海挖來,有美國斯坦福大學經濟學學位、據說精通金融和貿易的美國人加蘭特。

不與埃曼繼續對話,劉克武是因為心中已經有了軍港到底該怎麼建造的想法。對上加蘭特後,劉克武問到︰「加蘭特先生,請問金融通匯與財務結算,除現行的辦法,您認為還有什麼方法可以即快又便利還準確的,實現短期內通匯呢?要知道。你們美國與我們的大清。都是地大廣闊的,三天之內,如果讓您來做,有什麼辦法可以實現嗎?」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毅軍突起最新章節 | 毅軍突起全文閱讀 | 毅軍突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