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軍突起 第三卷 布政新軍起 第184章 權用招商才

作者 ︰ 陋室寒山客

盾說的很明確,但劉蘇武突然想到了很可能會因為打擊連上那些正經的合法、守規商人,于是話音一停,立即又補充說到︰「非所有商人都是奸詐之徒,故,該建立個商戶檔案。將商人的交易記錄都做個長期的跟蹤式定檔,將之進行資質性的評定。我看,就在布政司衙門里,加設一個商務通錄處吧

馬龍潭一听,導上就是一臉問號的看向了劉克武問到︰「爵帥要建新衙門?那朝廷會準嗎?這通錄處的官員,又該給何等品秩呢?。

低頭冥想了一下,只是很短的時間,劉克武重新抬頭說到︰「再向朝廷奏請,的確很是麻煩。那就這樣吧,本帥親自來管此事,就在鐵路辦處下設立個通商館吧。館主本帥給個協辦之責就是。這樣就省去了向朝廷再奏的麻煩了。」

露出了一絲笑容,馬龍潭接話問到︰「那爵帥準備讓何人,來擔任這會辦館主之職呢?」

將目光盯住了馬龍潭,劉克武笑著反問到︰「本帥倒確無適合之人。不知騰溪兄可是有何人選向本帥擔任呢?」

鐵路籌辦處劉克武的一品掛的總督辦職,會辦大臣就只能是巡撫、布政使等二品大員。就算是本春 那個按察使,就算掛進去了,也只能是個和王士珍一樣掛個協辦。所以無論誰當了這通商館的館主,那都將是三品的官職並且還掌握山東商務上很大的一部分權利的。

也不含糊,馬龍潭一拱手,面帶的意的對著劉克武說到︰「標下在返濟南之前,曾去煙台三日奉您帥令巡視,在那里與我大清獅城前總領事張弼士、張鴻遠曾有交往。其人洋務精通、久居南洋、深諳洋事。他在爵帥天津帶著咱們兄弟屠東洋之時,就曾給盛大人去信希望引薦與爵帥您相交,無奈盛大人一直未能北歸

話稍一停,馬龍潭看了看劉克武。見劉克武只是微笑沒有打斷他的意思,才接著說到︰「張鴻遠其人。財豐力盛,且對國商與通商之務皆深通。在煙台。他的張裕釀酒公司,更是有著三百萬兩白銀的資本。于公,其才可用,于私,其人不需要再去貪讀。故。標下欲保此人來擔任通商館之館主之職

當時曾經和馬龍潭一起去煙台巡視的王士珍,也在他的話說完後,站起身沖著劉克武一抱拳說到︰「騰溪兄所言之人,標下願聯名向爵帥保薦。先,其人已經有四品頂戴,于官制爵帥有專權之柄,擢升三品以下官員只需向吏部報備即可

「其次,其人才豐,標下都汗顏遠不及之,若收入我復興社他日必成強助。其三。張鴻遠的洋學功底。遠勝杏稱先生。只是一直無施展之機,爵帥一直欲扶之強商砥柱人選。其可為之一。」略停一下說完後,王士珍和馬龍潭一起將目光緊鎖到了劉克武的身上。

在天津收伏華世本、陳定一等人的時候,劉克武就曾經對當時站在身邊的四大參議韓、楊、吳和王永江。以及武將文楚王士珍提出過復興社該有至少五個精通商務、尤其是洋務的人才。

復興社要強,就應該多出幾個胡光搪、盛杏蒜那樣的人。

所以此時王士珍的話,將當時劉克武所說的,又重復出來聯系到了張弼士的身上。

對于張弼士,劉克武在北京的時候,就曾經在拜訪翁、李二中堂的時候,不只一次听過他的名字。

在二中堂的眼中。此人現在還只是個辦實業多于為官之務的商辦奇才而已。也正因為文人對商者的輕視,所以他才一直未得到那兩個中堂更高的重視,只是讓他掛了個四品的總領事餃,一年之中大半年在國內,得不到重用的。見自己兩個愛將聯保此人,後世的時候就很喜歡張裕葡萄酒的劉克武,卻並不急著表態,而是垂小聲的說到︰「其人才確大,但與北洋與清流之黨,都有過密交往,能否為我所用呢?其心究竟能收否?若用之,會不會將我們的秘事,泄于李、翁二人呢?」

雖似自語,但聲音也是能讓在房間里所有人都听的到的。馬龍潭听到後,立刻打斷了似在沉思中的劉克武。說到︰「爵帥向來不是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嗎?現我復興之社,正需大才之人時。其人既有才。有爵帥您撥雲見日助其晉官之恩在前,待其正式上任後,再施以大義在後,想那張鴻遠早已傾慕于您,必可收其心而歸我所用。」

王士珍也點了點頭,接過話拱手對劉克武說;︰「騰溪叉所言。標下玖為極且,爵帥無論在重婆幾竹水師還是在鐵路籌辦上,都可給其一展才學的大把機會。這又是一個大恩而為,若無您給他機會,他還只能是在煙台搞他的洋酒釀造呢。」

這個時代的人,無論是留洋回來的。還是科舉、累功而出身的人,都是很重恩情的。而劉克武能將這麼大一群梟雄、奸雄都集合到自己的麾下,又能讓他們團結到一起對自己忠心不二,主要靠的正是恩在前、義于後。

現在這些人,可沒後世那些人那麼的不知足。在一個混沌的年代里。人想熬出頭,可是沒有後世那麼的機會的。所以,一旦有人給了他們飛黃騰達的機會,那他們就會對給他們機會的那個人忠心不二。

至少絕大多數的時候,都不會輕易去選擇背叛的

二人的話說完,劉克武終于下定了決心,在人事上第一次大冒險一次。抬頭露出了笑容,對著馬、王︰人說到︰「好,既然二位如此力薦。本帥就姑且冒險一次。只是不知現在這張弼士人在何處,本帥可不想去煙台耽誤些時日。」

馬龍潭一笑,對著劉克武拱手說到︰「回爵帥的話,張鴻遠對爵帥傾慕已久,前日就已經來到濟南。只是爵帥您事務繁忙,所以他托標下引見于您之事,標下一直未敢提。他人現在就住在北京瑞狹祥東家孟洛」在大明湖邊的老宅之中。」

「孟洛川?瑞狹祥?」劉克武又是一愣神,在北京城的時候,自己整頓東城商戶的時候,這家綢布莊的那個主人可就是最先響應並加入到自己的那家北京公司的老板之一。

當時因為自己事太多,又要操練廣安門五營,又要去應酬于官場之上。所以一直未能與之見面。對于北京的那些老號的東家們,劉克武很清楚他們都是真正能在現狀之下。幫助自己盡快融集大量資金、開展並輔助自己做好商務斂財之事的。

听到馬龍潭說那張弼士竟然住在了孟家,劉克武不能禁又想到了,為什麼不將這些人都招歸己用呢?孟家一家皆善,向來在山東受難的時候。每每捐資善事。也正是因為他們善舉,此時的孟洛川劉克武清楚的記得,應該已經是個候補的四品官了。見劉克武愣神,馬龍潭這個布政使,在這幾天一直在主辦著一切民務和商務,馬上打斷了劉克武的思索,又是一抱拳說到︰「孟洛川已有四品頂戴,標下欲也保其與張鴻遠一返魯主辦通商館之事。孟家皆善,于民間和商界之聲威都甚壯。必可為我復興大業而成大助力也。

在座的人都知道,北京東城那些老字號,在八、九個月之前就都已經歸入劉克武的統一領導之下了。馬龍潭很清楚,他不保薦遲早劉克武在缺商業人才的時候,也會去打那些人的主意,所以還不如由他來保薦,先在那些未來的紅人中,拉出幾個支持他的呢。

沒功夫去理會馬龍潭的派閥思想,現在自己最需要的就是這些能幫自己弄回大筆錢財去興建鐵路、軍港、秘密基地和重建北洋水師的人。

這些人的官都是自己才有權任命和向朝廷保薦的,即使馬龍潭可能借此和這些人之間形成了小派閥。但段、張、周、熊那些人也都不是吃

的。

給那四個人派到安徽和江蘇去了。他們必然也會借機形成他們自己的小派閥。只要自己能控制住這些派閥的領袖,那自己的社團和權威性。只會更省力、更穩定。

坐直了身子,劉克武一聲色,大聲的說到︰「立玄以本帥膠濟鐵路籌辦處總督辦之名,文告召此二人來濟南。張弼士擢任膠濟鐵路籌辦處通商館館主、保其準戴三品頂戴協辦官商整集事、主辦全省商戶之擋建管護之事。孟繼笙擢任為膠濟鐵路籌辦處理商館館主、保其準戴三品頂戴協辦官商整集事、主辦全省商通渠運事。」

這回換成馬龍潭愣神了,他沒想到,劉克武不但將他保薦的兩個人全都用上了,竟然還直接也給了孟繼笙一個三品的頂戴。

不等他回神,劉克武立刻又說到︰「以本帥膠濟鐵路籌辦處總督辦之名即刻文告,面向全國招募通、理二官辦商館之員。精商務者、精洋務通傳事者、精西式工業者、精礦、鐵、鹽、糧種采者均不論有無功名,視才破格保用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毅軍突起最新章節 | 毅軍突起全文閱讀 | 毅軍突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