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軍突起 第二卷 京華謀基業 第111章 疏散感人事

作者 ︰ 陋室寒山客

在天津城里的劉克武,此時也絲毫沒有閑歇……日租界內的大街上,許多沒來的及轉移走的中國百姓,從門縫里看到驚奇的一幕。

一個年紀輕輕,將將軍服挽起老高,赤著雙膊的青年將軍,不時口中大聲吆喝著什麼。

那個青年將軍的腦袋上,赫然是紅頂子。紅頂子在清朝,只有一、二品大員才會戴。一品紅寶石、二品珊瑚都是紅的,其他品級卻無紅色。

百姓們震驚了,听說過清軍將領有身先士卒、沖鋒陷陣的,卻沒見過竟然有大員親自挖戰壕、建工事的。

幾個大商號的老板,看到劉克武表現,為之感動了。他們帶著自家的伙計,跑上了街頭,開始幫著修築工事。隨後,整個日租界的百姓,都沖上了街頭,開始幫助五城巡防營修築工事。

與其他隊伍不同的是,這次劉克武從英國和美國人那,早就預定了大批的水泥。此時在日租界的街頭上,有了百姓的幫助,一座座街頭碉堡,迅速的屹立起來。堡壘戰,將首次出現在這個世界上。

看到百姓也涌上街頭,劉克武卻憤怒的將五城巡防營的署理統帶官韓玉國叫到了身邊,張嘴就吼到︰「你他娘的干什麼了?老子不是讓你把百姓全都轉移出去嗎?這他娘的馬上就是戰場,怎麼還這麼多的百姓在這呢?」

看到自己發火的樣子,韓玉國不禁也低下了頭,嘴上小聲的回到︰「不是標下不轉移,是這些人說他們家業都在這,死也要死在自己家里。標下總不能,強行的把他們驅趕出去吧?」

這倒讓劉克武大出意外了一下,但是轉念一想,這個失誤怪不得人家韓玉國,是自己忘了這個時代的人,還都是很保守的。不是他們守財奴思想嚴重,而是世代的教育,讓很多百姓已經形成了老死不離家、少壯不留家的思想。

張眼望去,街道上幫忙的那些百姓,絕大多數是上了些年紀和半大孩子。只有那幾家商鋪的老板和他們的伙計,還算是青壯。

沒有再說韓玉國,劉克武轉身喊過了楊度、王永江、吳景濂和宋真武,席地而坐緊急商量起怎麼解決這些還留在這的百姓。

戰場之上,戰火紛飛,戰爭就不應該屬于平民。而且,日本人的暴虐之氣,人人皆知。把這些百姓留在這,不被戰火奪命,也會被日本人屠殺。

小半個時辰後,劉克武站起了身來,快步走到了街道上最高的一處已經搭建好的小碉堡上。高聲響亮的叫聲傳進了每個人的耳朵里︰「各位日租界的父老鄉親們,請大家暫時停手,听本爵說兩句話。大家停手,听本爵說兩句話。」

那些百姓們听到喊聲,更是驚訝了。只以為是個一、二品大員,沒想到那個年輕的將領,竟然還是個有爵位的。既然那個大官已經在喊了,他們也就只能放下手中的工具,將目光全部投向了那個年輕的將領。

等人群都停下,日租界這小小的街道上,出現了短暫的寧靜。劉克武卻用自己的喊話聲,打斷了這寧靜︰「各位父老鄉親,保鄉安境乃我軍人之責。各位父老難離家園,本爵也很能理解。」

喊聲太大,不禁也咳嗽了一下。劉克武咳嗽兩,推開沖上來的韓玉國接著直身喊到︰「但鄉親們吶,這里即將變成東洋鬼子逼我們打仗的戰場,大家听我一句,趕緊到五城巡防隊那里集合,韓統帶會把大家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子彈沒眼楮、炮火之下沒老少啊我的鄉親們吶。」

「劉爵帥,您也說了,炮火之下無老少。那您的九大營兄弟們,就不會死嗎?他們也是為了保護我們的家園,我們現在幫他們建下這些工事,又有何不可呢?」帶頭跑出來那個商號的老板,等自己的話說完,立即接換說完走出了人群。

看到那個老板已經是滿頭大汗,一身原本應該很華麗的綢子衣裝也變的邋遢不勘,劉克武不禁內心里很是感動了一下。誰說此時中國人只有頹廢之氣?誰說此時中國人只有任人欺凌?

此時自己面前出現的這些百姓,證明在任何一個時代,中國人都是有熱血、有愛國熱情的。現在在自己面前出現的這些百姓,讓劉克武想起了前世在影視作品上,常見的民擁軍之象。

越是百姓擁戴自己、擁護自己的部隊,劉克武的心里要保護好這些人的意志就越是堅定。走下碉堡,走到那個老板面前劉克武拉住了他的手說到︰「老先生,我們當兵吃飯,就是要保國衛土的。你們交稅款、納捐錢,就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怎麼可能在大難來了的時候,我們還看眼看著各位父老,去冒生命危險呢。」

也緊緊抓了劉克武的雙手,那老板說到︰「爵爺為了咱大清,浴血疆場。難道,我等為爵爺分擔些後顧之憂也不行嗎?」

露出無奈的笑容,劉克武搖了下頭說到︰「老先生,各位父老,如果真想給在下分後顧之憂,各位趕緊向寶坻撤退,才是真的幫了本爵的大忙。克武,在此求各位父老,你們快快動身吧。為了不讓各位衣食無著,在下決定每人派發五十兩紋銀,就算是給各位的補償了。」

五十兩紋銀,在劉克武嘴里說出來,不是很難。可讓那些百姓听到,卻是大為吃驚。一個五口之家,在天津一個月的生活之資,也不過十兩而已。劉克武這一開口,就是五十兩,不震住所有人,那才叫奇聞。

百姓先是一震驚,隨後歡呼聲響徹起來。那個老板卻突然面色一冷,轉身揮手沖著那些歡呼的人群喊到︰「各位,魁軍九大營的兄弟,即將在這跟東洋狗以命相博。你們,好意思拿劉爵帥的錢嗎?我高升號,不會要武備衙門半紋錢。你們大家,看著辦吧。」

說完,那個老板又是一招手,帶著他的七八個伙計,迅速朝著他們那個「高升號」奔了過去。也有幾個看穿戴就知道家資不錯的人,紛紛附和著他,各自奔回了自家。

很短的時間後,那個老板就帶著伙計、拖家帶口的走出了他那間綢布店。深情的回頭看了一眼他的店鋪,老板在轉頭又是沖著劉克武一抱拳,朗聲的說到︰「爵帥保重、魁軍的兄弟們保重。」

說完話,也不等劉克武再說什麼,那老板立即翻身跳上了馬車,跟在七輛大車中間,向西北方向駛而去。

在這高升號老板的帶領下,許多稍有些家資的百姓,都是不拿五城巡辦營一紋銀子,就拖家帶口的朝著西北方向,快速的奔行而去。

那些窮苦的百姓,雖然拿了銀子,但絕大多數的人,卻都只是一家人領幾兩。沒有人真從巡辦營那,領取超過五兩銀子後,迅速的追上數千人的大隊,一並向西北方向走去。

看著人流遠去,劉克武抑制住自己心底的激動之情。轉過頭看向已經出任天津武備衙門宣慰使的吳景濂,開口問到︰「那‘高升號’老板,姓甚名誰?你可知道?」

宣慰使在滿清這個朝代里,原本只在少數民族地區設置。但到沒晚期,為了配合各個新設道,才加設于中原各地。其職責,就是負責軍務民事協調之事。

在兩天前慶親王派人讓自己保舉成立個天津新武備道衙門的時候,劉克武第一個就想到了本來是民國大議長的吳景濂。

听到自己問到他,吳景濂也面帶激動之情的回到︰「回稟爵帥,高升號乃此地老號。那個老板叫孫成桐,本是一游方醫生。入贅無後之高家,方成此號東家。其人與您在遼東之時所識那個孫軍醫官,乃系堂兄弟之親。」

什麼?孫軍醫的堂兄弟?我靠的,孫家的那奇藥!劉克武心里一驚之後,立即轉身對著韓玉國說到︰「馬上派人追上那個孫成桐,護送他們去寶坻。告訴張大人,好生的款待,本爵帥戰後要好好與這孫老板談下。他的堂兄于我有救命之恩,他此時又助我義散群民,此等大善之族,本爵帥定要上報朝廷,保舉一二。」

韓玉國也很清楚劉克武對自己那個救命恩人,是有多麼的懷念。每當魁字營的兄弟有人受傷了,有點病了,劉克武就會念叨兩句那個孫軍醫。

此時听聞那個老板就是孫軍醫的堂兄弟,也很清楚自己的爵帥會如何了,于是也不多說話,立即就吩咐幾個人,追上了人群,同行向寶坻護送著孫家而去。

百姓被疏散了,五城巡防營和志字營的人,更加快速的修築起劉克武親自繪制的城防工事來。大戰壕套小地溝、戰壕接口全都有可容納四人在其中自由周轉,安裝了一架馬克沁機關炮的碉堡。

兩個時辰後,當東北方向日軍開始在王士珍陣地上突擊登陸時,天津日租界內,已經變成了一個堡壘城區。大碉堡可容納十二人,共建成三十六座。小碉堡可容納四人,共建成七十二座。

碉堡之間,是遍布街道的戰壕、地溝。街道兩邊的房屋里,也都藏進了五城巡防營和志字大營的官兵。

這些人,將成為阻擊拖延日軍的第一批正面對敵的戰士。劉克武也率著麾下的將領,全都鑽進了一處大戰壕之中。主帥時刻在前線,這樣的鼓動力是強大的。那些新兵們,見到劉克武都在前線,各個心底都鼓起了必要徹底擊潰東洋人的決心。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毅軍突起最新章節 | 毅軍突起全文閱讀 | 毅軍突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