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軍突起 第一卷 激蕩甲午年 第 56 章 計拒入黨爭

作者 ︰ 陋室寒山客

大大們踴躍參與書評哦,推薦收藏都別少,本人這重病中也不會食言,穩定每天兩更給大家發出來的!謝謝了!

次日,日軍不費一槍一彈,垂手佔領了九連城。在鴨綠江之戰中,清軍在虎山陣亡1823人。此時,鳳凰城也被放棄,不久東邊道幾乎全部失陷。

鴨綠江之役失利,從毅軍和宋慶的角度看,七旬老將宋慶雖是勇將,但並非帥才,長于力戰而短于料敵,從無統帶如此眾多軍隊的經驗,固是牽涉到勇營指揮體制問題原因,但各軍諸將不服調遣,更為主要,宋慶能夠調得動的只有他的十營毅軍。

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李中堂經營以久的淮軍,竟不堪用至如此。作為淮軍兩個最大營頭的盛軍和銘軍,起了很壞的作用。

盛軍「見賊即潰,遇物即擄,毫無顧忌,殺之不止,責其統將亦徒涕泣伏罪。是該軍雖有如無,尚須防其搔擾」。

銘軍雖「素稱勁旅,惟承平二十年,已非舊日士卒,近悉為劉氏族鄰少年子弟,餉糈過厚,踵事增華,既驕且惰,不听約束」。

整個淮軍幾乎只有自己那個姨丈聶士成的蘆榆防軍能戰,但也只有區區幾營,與事無補。所以李合肥在整個戰爭過程中始終底氣不足,與淮軍表現不無關系,以至朝議中有人喊出招湘軍舊將出戰,更是令李顏面無光。

而就在此時,劉克武早上出來的時候,就已經接到了消息。毅軍的將領姜桂提,又把旅順地區給丟了。日軍此時,正向著海城等地縱深之中。

見到李鴻章那幅悲拗的神情,劉克武豁的從椅子上站起了身,沖著李鴻章一抱拳,說到︰「晚輩懇請中堂大人,代晚輩和魁字營的兄弟,向朝廷請命。只要再給晚輩多加三千新式裝備之伍,讓晚輩帶回遼西戰場。若不能打退東洋狗,晚輩願自刎以謝皇恩。」

其實劉克武很清楚,清廷是不會答應自己這個要求的。因為這幾天,他已經從各種渠道,知道了自己究竟為什麼給從前線調回來了。

一方面是自己的兩個岳父和姨丈,不想自己也戰死在前線。另外一方面,則就是朝廷上的事了。很多人見到自己年紀如此輕,就已經戰功顯赫。

他們怕了,怕的是一旦再讓自己打下去,如果真把日本人打敗了,那自己的功勛就要讓他們全都落下風了。

所以就有人在西太後那,煽風點火的將自己遠比宋之岳飛、近比清之劉銘傳。西太後對台灣第一巡撫劉銘傳的事,那是到現在還沒消氣呢。

這才立刻就把自己調了回來,還特意交代不讓自己再踫戰場,去守個大城門的。對那個老太太,劉克武清楚,就這樣自毀長城的事,就是那老太太的長項。

知道這些,但現在卻要向李鴻章請戰,其實劉克武還一個想法。能左右西太後,在那說的上話有點分量的,也只有這個李中堂。沒準他去一說,自己還真就能重返戰場。

即便說不通,那自己所謂的「忠心」,也就在西太後那,算是掛上了號了。那個老太太,可對自己之中武夫之忠,很是稀罕的。只要讓她注意到了自己,日後的官路就好走了許多了。

讓劉克武想不到的是,李鴻章听完他的話後,卻一揮手聲音低沉的說到︰「先吃飯吧,朝廷里已經有人說你是達初他叔祖第二了。上戰場的事啊,你暫時就不要再想了。」

說完,李鴻章站起了身,帶頭朝房外走了出去。盛宣懷站起身的時候,還給自己使了一眼色。那意思劉克武很清楚,那就是讓自己別再提這事了。

整個午飯,李鴻章竟然不再談戰事,而是將話題引向了劉克武對洋務運動和外交等方面的問題。

開動腦筋、巧舌如簧。只要李鴻章問到的,劉克武立即就根據這位中堂大人,和那個老太太喜好的形式,全部一一做答。

談到跟洋人做生意的時候,劉克武更是扔出了「借雞生蛋」、「風險投資」、「金融控股」這三個連盛宣懷都沒听過的新鮮理論來。

這下可好了,直接換來了盛宣懷的大聲叫好。李鴻章見劉克武對洋務也如此熟悉,開始只是看著自己和盛宣懷高談闊論。

等兩個人暫停的時候,李鴻章突然開口,盯著劉克武說到︰「仲遠啊,你是朝廷賞賜的同進是出身,似乎沒有正式拜過師傅吧?」

沒有思索的機會,加上喝了幾杯好酒,腦袋也沒多想。劉克武月兌口就說到︰「回中堂大人的話,晚輩的確從未正式拜過師。也無心去考什麼科舉,只想帶兵捍衛國權皇威。」

「武者安幫難定國,強國需有強學治啊。」李鴻章的話說到這,停頓了一下,用眼楮直直的盯向劉克武說到︰「如果老夫想收你做個關門弟子,你可願意嗎?」

「啊?」

劉克武一下給驚呆住了。什麼?沒听錯吧,李鴻章要收自己做個關門弟子。我靠了,這不是開玩笑吧。

自己要做了個這個中堂大人的弟子,仕途上至少在那個該死的條約不簽定之前,還能順風一下。可很清楚歷史走向的劉克武,卻犯起了難。

不是別的,就是也就在幾個月之後,他面前這個老人,可就要給那個老太太和那個小皇帝,去扛了一晚清在大的一顆雷。就是這顆雷炸了之後,這位老人才會背負上百年不消的罵名。

來到這個時代,劉克武的心里既然已經想好了要做什麼,當然不會願意讓自己的進程里,受到任何的阻擋。

可怎麼來婉拒這個此時還是滿清第一漢臣收入門下的要求,不禁讓劉克武的腦袋疼了起來。

對啊,頭疼,這就是最好的理由。自己在戰場上,給日本鬼子炸傷了頭,這是全天下都知道的。

想到這,劉克武心里知道自己怎麼先過了眼前這一關了。于是雙手突然捂到了頭上,將雙唇緊緊的閉住,裝出了一幅十分痛苦的樣子來。

一看到自己這個樣子,李鴻章和盛宣懷都急了,同時問到︰「仲遠這是怎麼了?為何如此痛楚的表情?」

坐在邊上的劉朝先,似乎明白了點什麼。于是他站起身後,沖著李鴻章說到︰「回師太祖的話,劉大人在朝鮮的時候,就給東洋人炸壞了頭。這可能是他又飲酒過了量,引來頭疾發作了。」

「啊?」

李鴻章和盛宣懷同時驚聲失色,同時驚叫了一聲之後。李鴻章才說到︰「三俊,趕緊去給我找下張太醫。這可怎麼是好?這麼小的年紀,怎就落了這麼個毛病?這都有落下毛病了,還整天想著上戰場去跟東洋人拼命呢!」

捂著頭,憋出很痛苦的聲音,劉克武裝做強堅持的說到︰「中堂大人不、不必為晚輩著急,晚輩只要休、休息下就可。就是因為了有了這、這毛病,晚輩才、才想趁無大礙時,多殺些鬼子以、以盡忠。」

這個時候劉朝先卻會意的走到了自己身邊,邊往起攙扶自己,邊對李鴻章說到︰「中堂大人,我還是先扶他回我們的軍營吧。他休息會,應該就沒事了。」

「那也好,那也好。一會我再讓張太醫去你們營里,給他仔細瞧瞧。」李鴻章和盛宣懷,兩個久經事故的人,就這樣簡單的被有出色演技的劉克武,算是給糊弄過去了。

在劉朝先和李家一個下人攙扶下,劉克武裝出踉踉蹌蹌、步履闌珊的樣子,走出了李家的客廳。盛宣懷一直跟在後面,將劉克武送出了大門。

李鴻章竟然讓盛宣懷,用他的轎子去送劉克武,這更說明了劉克武現在在這個老中堂的心里,分量有多重了。

還是第一次坐轎子的劉克武,半個時辰後,就給送回了魁字營的營區。等回到自己房間後,劉克武突然恢復了正常。

這讓劉朝先一個愣神,旋即他盯著劉克武說到︰「我說七哥,多少人想給李中堂那當弟子,他都不收呢。怎麼到了你這,你自己先跑了呢?」

邊月兌下厚重的官袍,劉克武邊笑著說到︰「李中堂勢雖大,但屬于太後一黨的。我們下午要去見的,那個兩代帝師,可是皇上那一黨的清流領袖。咱們現在官小言微,哪派都得罪不起啊。」

「哦,你是怕攪和到朝廷上的黨爭里去啊。」劉朝先如釋大惑,他這個結拜兄弟、未來妹夫,一直都在說非不得以不介入朝政黨爭旋渦之中。

讓劉朝先想不明白的,是李鴻章現在可是如日中天、聖恩正重的時期。于是他愣愣的看向自己問到︰「可加了李中堂的一派,可是北洋實權派了就。你要真成了他的關門弟子,那日後的仕途更坦途千里了嗎?」

月兌下了厚重官袍,李海龍已經打好一盆溫水,劉克武走到水盆邊,笑著說到︰「主戰之人乃帝黨,但主打之人卻是李中堂。戰後之事何人來解?大清只一外交大材李中堂是也。呵呵,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

劉朝先和剛走進房間的馮國璋、張懷芝听到這話後,異口同聲的說到︰「李中堂要失勢?」

洗了一把臉,從李海龍手里接過毛巾擦了下臉後,劉克武說到︰「言莫多、多則必有失。呵呵,還是先去見見我們那兩位狂生舉人吧。」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毅軍突起最新章節 | 毅軍突起全文閱讀 | 毅軍突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