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軍突起 第一卷 激蕩甲午年 第 53 章 廣安門新秩

作者 ︰ 陋室寒山客

爽朗的大笑,六王爺站起了身,走到了劉克武面前,邊拉起自己邊微笑著說到︰「哈哈,你倒是很會說話,你現在才是正當年啊,不象本王,人已黃昏咯……」

這個六王爺,這一生可能最值得他自己驕傲的,就只有成立了個衙門、推動了一下洋務運動了。劉克武在不少歷史書上,看到他的時候,還真的對他很是憐憫。

滿清到了現在這個時代,一個生不逢時的強臣、一個空有抱負的王爺。強臣當然就是指那個李中堂,王爺自然就是眼前這位六王爺了。

「王爺年不過花甲之年,正是老當益壯之時,老佛爺又讓您重執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才正是鴻鵠之滿之時。」劉克武這些話說出來後,不禁又在自己內心里,罵了自己幾句。

這馬匹拍的,明知道這個老家伙沒幾年活頭,現在那個老太太用他也不信他,卻還拿這高帽子往人家頭上戴。不罵自己兩句,那才叫怪事呢。

包裹這話,讓恭王爺听著,卻顯然很是受用。他走回到自己那張太師椅上,讓人看座後,盯向劉克武說到︰「你不及若冠之年,已是三品之餃。他日我大清朝啊,還是你們這些後生來做主的。來,都坐下說話吧。」

「謝王爺賜座。」劉克武邊坐到僕人搬來的軟凳上,邊對著恭親王抱拳說到︰「王爺之話,小的可更當不起了。想我大清朝,天下才俊比比皆是,小的怎敢做什麼主,一切有老佛爺和皇上呢,小的只求能盡忠體國,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又讓下人上茶後,六王爺端起了茶杯喝了一口,笑著說到︰「難得您父子兩代三人,都對朝廷如此效忠啊。你那首在鴨綠江上的詞,可不是一個普通武夫能寫的出來的。文武全才,你不可再過謙哦。」

接著雙方就這樣客套起來沒完了,通過這些客套的話,劉克武把這個六王爺一頓馬屁,拍的是一個樂啊。直到劉朝先接過話,跟恭王爺談起他們家的事,劉克武這才算是得了消停。

這之間,恭王爺還不時的探察一下劉克武的思想。這個王爺的主要目的,就是想探察出,自己是向著太後那邊,還是傾向皇上一邊。

很清楚這個時代,上面那個朝廷里已經在形成帝黨和後黨,兩大派系已經在爭權,劉克武可不想參合進去。

于是他處處對恭王爺的話,大玩起了太極拳。但中心思想,卻讓恭王爺听的很清楚。

不管是太後的懿旨,還是皇上的聖旨,我都照辦,我都不抗。典型的中立派,讓恭王爺開心不少。

當談到洋務派的各項問題的時候,劉克武還是這個套路。太後支持的我支持,皇上支持的我也不反對。各有各的好,都是為了國家好。

這樣一來,弄的這個恭王爺在整整一個時辰的長談後,最後確定了劉克武是個不為升遷而結黨、不為事利而參權的人。

在太後那,和他這個王爺這,現在最怕的就是出更多的跟太後對著干的。他們也怕,再出些個支持皇上的人,因為太後和他們,現在才是真正的利益共同體。

清楚這些,劉克武大大的施展了一把,自己前世在學校里處理關系的時候,屢用不爽的官場太極推手術。結果,就是換來了恭王爺的信任。

這信任,要說還是多虧了自己那個還沒確定名分的老丈人,那個劉盛休可是李中堂的嫡系。而那李中堂,又是和這個恭王爺死黨。順著關系,恭王爺自然也就信任起自己來了。

在臨出來的時候,劉克武才讓劉朝先拿出了自己帶來的一幅古畫和一副古字。外帶著,也不忘夾上一張三千兩的銀票。

當然,這錢也不是白花的。劉克武見恭王爺笑的開心時,一捅劉朝先,劉朝先立刻就拿出了劉克武早就寫好的一系列保奏文書。

名義上讓恭王爺過目,實際上就是想讓這個王爺,在自己正式把奏折送上以後,幫著在西太後那,煽風通過一下。

有錢又有書畫,那些東西怎麼著也值個幾萬兩的。樂的一直笑著的恭王爺,在出門之前,竟然親手寫了幾封信,分別是引薦劉克武去見慶王爺、端王爺、李鴻章和帝師翁同龢。

這一下劉克武可真樂了,等離開恭王府,朝回走的時候,對著劉朝先笑著說到︰「這三千兩,咱還真沒白花。哈哈,一下換來六王爺四封引薦信,咱去哪都順的多咯。」

劉朝先也笑看向自己,說到︰「沒想到,七哥這逢迎之術,竟也如此深諳真章啊。哈哈,看來啊,我老妹子說的還真就沒錯,七哥的確是個人才、大人才呢。」

我擦的,感情這小丫頭,把自己當寶來押了。劉克武此時才明白,原來這個時代的女人,也並不是真的看才華多過看財產的。

不過這也難怪了,幾千年的傳統禮教,就是讓這個時代女人,早就養成了這樣的習慣。

三從四德,是這個時代女性必修之課。她們一輩子,最重要的唯一大事,就是選好一個夫婿。

很快,回到了廣安門後,劉克武就重新整頓起軍務來。魁字營在第二天一大早,就給劉克武重新進行了整編。一路上收編的那些馬匪,和原來那五百部下重新混編到了一起。

當魁字營第一次進行操練,整個廣安門一帶的百姓,都擁到了營區附近。這些百姓,終于知道了,為什麼「賽子龍」的隊伍,能在遼東戰場上打的那麼出色了。

就在同一天,卻傳來了旅順失守、日軍攻佔旅順的消息。听到消息後,全營官兵都為之大震,劉克武卻還是帶著劉朝先去拜見慶親王奕劻、醇王爺載灃。

這兩個王爺,一個是從來不敢出大氣,換個西太後面前長站不倒的。一個則是剛剛繼承爵位,還沒得到西太後的賞識。

所以對付他們,慶王爺就是真金白銀的送上了萬兩白銀鋪路錢,醇王爺則是兩幅古畫加上三千兩白銀。

換來的,卻是慶王爺修書引見多個六部慶王好友,醇王爺修書引見一班朝臣的引見信。這樣一來,讓劉克武大有了一翻廣交朝臣的機會。

隊伍的操練,有馮國璋日常主持,已經足夠。而張懷芝,則很快就將劉克武制定新的供奉辦法,傳達給了廣安門一帶,多達210戶的商戶們。

供奉比從前廣安門慣例降低了整整三成,魁字營又采取對營區嚴管制度。從軍官到士兵,平時禁止任何人私自出營。

軍官每十天,才讓休假兩天。士兵則是每個月休假兩天,允許出營但不允許任何人帶任何兵器離開營區。而且八大準則,也讓那些士兵們不敢胡作非為。

看到劉克武這一系列政策一執行,只短短的兩天時間里,廣安門一帶的商戶們,就紛紛盛贊起來。畢竟,在這個時代,這樣嚴明軍紀、不擾民生的隊伍,太少見了。

等到劉克武準備去拜訪李鴻章的時候,許多周邊地區的商販,已經開始向廣安門一帶遷徙。

商戶們想的,只是他們的收入。少了供奉和兵丁的滋擾,他們的收入自然增加了。而且魁字營的馬隊,也是準時的上街巡邏,最大程度的震懾了那些地痞無賴。

為了不出現有人鑽空子滋事,劉克武還在拜訪李鴻章之前,增派出了每個時辰兩隊的馬隊加巡隊。雖然每個加巡隊,只有一棚人馬,但還是最大程度的保證了治安。

廣安門的治安和繁榮,迅速的成為了北京外城新的重地。坐在馬上,邊朝著李鴻章的府邸走,路邊的商戶邊和劉克武打著招呼。

看到這些商戶們的表現,劉朝先不禁笑著盯著劉克武說到︰「我說七哥啊,您這一套套的辦法,還真都是太奇了。看這些商戶啊,現在把您真要當恩人了呢。」

看了他一眼,劉克武邊和路邊的商戶抱拳行禮,邊說到︰「這些人啊,是稅收的保障。可偏偏太多的官員,不把他們當回事。國家要錢找他們,官員缺錢盤剝他們,士兵想要也來盤剝他們。咱們啊,給他們好一點的條件,他們自然要這樣了。」

也很清楚時下情況,劉朝先不禁嘆氣一聲後,說到︰「都不容易啊,這些商販,起早貪黑。听說啊,很多人家就算累的半死,有的時候還吃不飽呢。」

「是啊,所以以後我們的隊伍,不管走到哪,第一件事情就是想辦法先不別去影響到民生。」劉克武轉身看想了自己的隨從李海龍,接下去說到︰「把這個記下,晚上讓兄弟們商量下,把民生寫進社團的綱領中去。」

其實他還想到了孫大炮的民主和民權,不過眼下,如果敢喊出那倆詞來,怕是沒等怎麼樣,自己的腦袋先搬了家。自己可不是孫大炮,可不想成了這個朝廷的通緝犯。

正在走著,突然路上橫著沖出了一個醉酒是書生,在大路中間搖擺起來。

李海龍看到後,沖著那個書生,大聲的喊到︰「嗨,前面的書生走開,沒看到大人的要過嗎?小心踩死你。」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毅軍突起最新章節 | 毅軍突起全文閱讀 | 毅軍突起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