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圖 正文 第一百一十八章 你不用賣身了

作者 ︰ 想熬糨糊

按照呂決的推斷,「百鬼鬧殿」之前從頭頂上所發出的這「嗡嗡」應該很重要,只要測出這「嗡嗡」聲的頻率,應該就能找到那聲源。

兩人手忙腳亂起來,快速的在各自面前的「寶葫蘆」上試探著。按照聲音的特點,只要感受到哪只亥姆霍茲共鳴器的振動最強烈,那它就會和頭頂上這「嗡嗡」聲的振幅最接近。呂決在自己負責的二十四支亥姆霍茲共鳴器來回的試探著,卻沒有感覺出任何一支有過絲毫的振動。

「是這一只!」烏楊麗娜大聲喊著,同時抓起了她面前的一只「寶葫蘆」。

呂決飛快接過,將它的小口塞進了自己的耳朵,歪著腦袋把大口對準了大殿的頂部。

不錯,就是這只。只要「寶葫蘆」底部的大洞對準房頂的時候,耳中就會听到清晰的「嗡嗡」生,可是稍微一掉轉方向那聲音立馬就消失。

那女子哀哀切切的哭聲又來了,接著又是那老人「苦啊,苦啊」的呼喊,以及上上下下左左右右越來越多的鬼哭狼嚎聲。可是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從呂決那只沒有塞亥姆霍茲共鳴器的耳朵听到的,另一只耳朵里除了那持續不斷的「嗡嗡」聲其他別的幾乎听不見。

呂決抬頭向亥姆霍茲共鳴器所指向的方位看去,赫然就是大殿最頂部地那只銅鐘。

——難道是它?!

他扭身剛要向烏楊麗娜說出自己的想法。鬼哭狼嚎中就听「咕咚」一聲,烏楊麗娜又暈在地上。

「靠!」呂決狠狠地罵了一句,心說這女人的保證要是能信得過那騾子都能下仔!

還是那套程序,把地上軟如面條的小母雞抱起來向大殿外走去,當然他沒忘記拿著那只關鍵的「寶葫蘆」。

出了大殿下了台階把烏楊麗娜放在地上,呂決剛要轉身返回,突然想起了什麼。

他又把那只亥姆霍茲共鳴器插到耳朵上,在原地慢慢地轉動著身體。仔細辨別著傳入耳朵里的聲音。當「寶葫蘆」對準中央大殿的時候。耳鼓里「嗡」的一聲。然後繼續轉動……轉動……

「嗡——」

又是一聲!這一聲絕對不是大殿方向傳來地。因為此時呂決塞著亥姆霍茲共鳴器地那只耳朵所對地是和大殿基本相反的方向……

他猛地將共鳴器摘下來,向發出聲響的方向望去——正南偏西,這個方向會有什麼?

等等……!他現在所處的位置是在北京城正北偏東的地方,那麼反過來想……

媽媽的,早就該想到了。這聲源就在北京!

可北京城那麼大,聲源又會是什麼呢?

——鐘!他聯想到大殿頂部的那具發出「嗡嗡」聲地銅鐘,八成這聲源就是北京城的某具大大的鐘。

可北京城有許許多多的鐘。會是哪一只呢?要知道找到了這只作亂的鐘並將它毀去或者改變它的頻率,那這「百鬼鬧殿」的鬧劇就會終結,自己那兩萬兩銀子的「勞務費」也可以輕輕松松到手。可這每天早上都會風雨無阻地鐘聲會是哪件大鐘發出地呢?

這必須是一只非常巨大的鐘,否則即便是經過這里的奇特地貌所加強也不會有這麼大地威力。另外那只鐘必須每天都會在太陽出來之前隆重敲響。那北京城符合這兩種條件的鐘會是哪一只呢?

難道是它?

呂決腦海里出現了一個故老相傳的成語——晨鐘暮鼓。

不錯,就是它!那只號稱「鐘王」的永樂大鐘。

十五世紀初葉,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在京師營建有三大工程,即故宮、天壇、永樂大鐘。

永樂大鐘高將近七米。直徑三米七。重達四十六噸多。鐘內內外鑄有經文兩萬三千多字,鑄造工藝精美,為佛教文化和書法藝術的珍品。撞擊之。音色好,衰減慢、傳播遠。輕撞,聲音清脆優揚,回蕩不絕達一分鐘。重撞,聲音雄渾響亮,尾音長達兩分鐘以上。

大鐘鑄好後,先是掛在永樂皇帝的宮中,萬歷年間移置到萬壽寺,直到大清朝初年。

後來雍正皇帝根據陰陽五行生克之說,認為大鐘屬金,北方屬水。金水相生,因此應該把它放在京城之北。于是最後決定,將此鐘置放在地處京城北邊的風水寶地覺生寺,也就是後世的大鐘寺。

現在康熙爺還活得好好的,那這「鐘王」應該也還在萬壽寺掛的好好的。關鍵的關鍵是康熙皇帝他爹順治皇帝曾為了討好他老娘孝莊皇太後的歡心下過一道聖旨,要求萬壽寺每天早上太陽出來前必須敲鐘一百零八下,傍晚太陽落山時再擊鼓一百零八下,重現「晨鐘暮鼓」的景象。

根據這永樂大鐘的威力和發聲的方向以及時間推算,這聲源九成九就是它。

聲源是找到了,呂決也一下子癱坐在地上。

媽媽的!總不能為了兩萬兩銀子的勞務費跑到萬壽寺把那國寶級的永樂大鐘給砸了吧?再說就是想去砸這時間上也來不及了,那個***胤礽下午可就到達這夏宮了啊!

他扭頭看了一眼躺在地上的烏楊麗娜,心說看來咱們說不定還真的得不顧老太監死活黑著他這四百八十兩黃金開溜,不然回去後大家都只好靠賣身來還債了。

呂決又抬頭看了一眼那因為里面的「颶風」而門窗「 當 當」直響的中央大殿,突然一下子跳了起來。

哈哈,媽媽的!

他沖上前邊笑著邊掐住烏楊麗娜的人中穴,嘴里還不住地喊著︰「快醒醒,快醒醒。你不用賣身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河圖最新章節 | 河圖全文閱讀 | 河圖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