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天帝傳 第兩百零六章 扒灰往事(下)

作者 ︰ 迦迦檀

哪知劉秀兒听見楊廣這話,杏眼兒迅速地輕飄了楊廣一眼,似乎是想起什麼,她那嬌膩柔女敕的玉頰便驀地升起微微的紅暈,望向楊廣的那雙澄澈的美眸,也立即閃過一道喜悅的光芒,只見到她輕輕地頷首,然後柔聲應道︰「是,父皇。97小說網」那語氣竟有說不出的婉轉嬌媚。

楊廣並非瞎子,哪里還看不出劉秀兒神色有異,但腦里思索,卻不得其解,當下他也不以為意,微微的瞥了一眼劉秀兒那張嬌美嫵媚的俏臉,揮了揮衣袖,抬腳便要走出廊道。

「父皇!」後面的劉秀兒張了張櫻桃小嘴,當楊廣剛剛行出兩步,她終于又喊了一聲。

楊廣停下匆匆的腳步,回轉身軀,微微皺眉,緩聲說道︰「怎麼了?你還有事情麼?」

劉秀兒听出楊廣的口氣里已含有不耐,雖然這些時日以來,楊廣與她見面的時候,始終是和顏悅色,但君王積威之下,她的心中仍是微起忐忑,只是,有些話,她卻是不能不說。

「啟稟父皇,越王的生辰是十月十七,他乃是大業元年丙辰月日受的孕。」劉秀兒望了望楊廣那俊秀年青的臉龐,心頭微微地泛起一陣恍惚,她猶豫了一瞬,終于鼓足勇氣,蓮步前移了兩步,凝視著楊廣那深邃閃亮的雙眼,朱唇輕啟,輕輕地說道。

楊廣听見劉秀兒的話語,心中想了一想,記憶里果真有這麼一事,但他卻不明白她為什麼在這當兒提起這些陳年舊事,當下只是輕哦了一聲,淡然說道︰「朕知道了,你現在可前去稟報你單母妃知曉。一切听從她的安排,為越王他辦置相關事宜便是了。」

劉秀兒說出那話之後,便凝眸注視著楊廣臉容的神色,但她在其上,卻由始而終都沒見絲毫異常,頓時地,她的心內登時升起一陣失望。那絕美的容顏也微微地泛起了黯然之色。

「是。」劉秀兒悵然地低下螓首,輕聲應道,楊廣凝視了她一眼,眸子里若有所思。

楊廣領著那些女官和宮女,步履匆匆地走出內閣的拱門。然後與候在外閣的宇文傷等侍衛會合,見禮之後,他們便簇擁著楊廣,悄聲無息地往外宮地集會殿急疾地趕了過去。

宇文傷護在楊廣身側,亦步亦趨地跟隨楊廣的步伐。他早便瞧出皇帝似有心事,心中頓時微感驚訝,自皇帝從江都奮起。下罪己詔,伐李子通,奔赴洛陽,連番作為,果決能斷,謀略深遠,令人心起高深莫策之感,行事作風。也都與往日迥然兩異,實在叫人瞠目結舌。

宇文傷也模不清皇帝的底細,心中自然也大起敬畏之意,更甚者,恐怕還有點莫明的畏懼。因而他再也不敢有絲毫的松懈怠慢,此時見皇帝竟似有未能決之事。難免有些奇怪。

「宇文卿家!」宇文傷正思忖著的時候,卻見皇帝擰緊著眉毛,低低地喚了自己一聲。

宇文傷心中一驚,連忙地停下了心內的遐想,恭聲應道︰「臣在。」

「你與朕說說吧,這十月十七是個什麼日子?」楊廣輕輕地咳嗽一聲,緩聲問道,原來楊廣自見了劉秀兒之後,便覺得她說話和神情都是奇奇怪怪的,又莫名其妙的跟自己提到越王侗的生辰,和他當年的受孕日,楊廣心感這其中必然有什麼深意,但是此時他百思還是不得其解,感于宇文傷經年身處宮中,也許可從他這里听到什麼,所以才有此一問。

「十月十七?」宇文傷訝然道,他心中微微地思索了一陣,適才恍然的回道,「啊,啟奏陛下,這十月十七乃是越王殿下的生辰。」同時他暗感詫異,皇帝怎麼關注起日子了啊。

「這個朕已然知曉,還有其他的什麼事情嗎?」楊廣微微頷首,繼而徐聲問道。

「請恕老臣駑鈍,依老臣想來,並沒有其他的了。」宇文傷腦海里一陣回憶,然後道。

楊廣將適才劉秀兒地奇異舉止回想了一遍,擰起眉頭又問道︰「那麼丙辰月日呢?」

上一丙辰月日,乃是大業元年元月初九,宇文傷見皇帝問得奇特,心中微動,他當下細想了一下,悄聲回道︰「啟稟陛下,丙辰月日,您下詔立已故的晉王昭為皇太子,晉王昭乃拜而受,領太子妃虞氏等,入主東宮,又入未央宮,叩謝天恩,陛下是時曾設宴相待……」

宇文傷娓娓地說來,而楊廣听到此處,腦袋里卻轟的一下,掠過了一幅幅地影象︰

在那些色彩斑斕的畫面里,「他」孤身一人,走進了一座華美富麗的小殿宇里,在寂靜的殿宇里面,「他」見到了奉旨相候的,楚楚動人的太子侍姬,當年年紀尚幼的小劉秀兒。

小劉秀兒瞧見當時的「他」,慌忙地盈盈下拜,「他」卻將小劉秀兒拉將起來,攔腰抱起,小劉秀兒頓時花容失色,驚慌地掙扎,「他」卻不管不顧,只是仰天哈哈大笑,牢牢地摟抱著小劉秀兒幼女敕地玲瓏嬌小的身軀,大踏步地朝著殿宇內里的那張寬大的繡榻行去,小劉秀兒秀臉又現惶色,一邊扭動掙扎一邊哀聲懇求,但「他」卻將她一把扔到了繡榻之上,然後月兌衣登榻,朝著縮在繡榻內側的小秀兒揉身撲了上去……

「……陛下……陛下……」旁邊地宇文傷述說完畢,卻見皇帝突然地停下了腳步,臉上罕有地現出復雜的神色,而面容還有些呆滯,雙目亦是微微地失神,全無焦點,他當下禁不住地大吃一驚,隔了半晌,他見皇帝還是那般模樣,當即試探著呼喚出聲。

「……啊!哦!」待得宇文傷連呼了兩聲,楊廣的身形猛地劇震數下,雙眸突地精光一閃。臉容也恢復了寧靜,他轉首望著宇文傷,緩聲說道,「你剛才說什麼,宇文卿家?」

宇文傷微微一怔,但抬眼瞧見皇帝那鋒銳如刀的眼神,心中登時忍不住地嚇了一跳。他連忙低下視線,越發恭謹地說道︰「啟稟陛下,微臣剛才好象听見朝鼓在響了。」

楊廣眯眼望了宇文傷一眼,側耳傾听,果然听見遠處傳來了沉悶的朝鼓聲。他微微地點頭,然後抬腿舉步,重新起駕,宇文傷暗地里抹了一大把冷汗,然後趕緊跟了上去。

當臨近集會殿的時候。楊廣也終于將心底深藏的那份記憶挖掘了出來,他在心中思索沉吟了片晌之後,暗中忖道︰「原來。楊侗竟是我的便宜兒子,而非便宜孫子啊!」

片刻之後,鐘鼓齊鳴,朝歌頌響,楊廣便在一片叩拜呼聲中,領著在後面尾隨著地女官和侍衛,進了集會殿,冉冉地登上御階上的繡榻。接受了階下的數十名文臣武將的頌拜。

此次朝會主要是商議出兵增援偃師前線的事宜,但事前楊廣已與張鎮周商量妥當,早便有了定議,階下的臣子也大都得到通報,自無異議。所以,楊廣揮手示意張鎮周提出早已擬訂的方案後。獨孤峰、郎奉、宋蒙秋、寇仲、盧楚等人都魚貫出班附和,位置列于盧楚之上地沙天南,雖然在洛陽的聲名隆重,但他新近才進了朝廷,身居侍郎之位,尚未得聞要事,事前也沒有得到通報,因而只是穩站不動,而其余之人,碌碌庸庸,自無他話。

楊廣此時也是心不在焉,他見大局已定,便即下令,拜張鎮周為奮威將軍,督領精兵四千,前往偃師一線,輔助偃師主帥鎮東將軍楊公卿,擊敗李密之軍,同時,擢升寇仲為奮勇校尉,提率精兵一千,任先鋒官,即刻起程,乘坐戰船,順洛水而下,盡快趕赴偃師。

辰時末刻,楊廣宣布任命之後,便草草地結束此次朝會,返回內宮,原本沙天南還想向皇帝詢問自己的女兒沙芷菁的情況,順便問問皇帝對她的觀感,奈何皇帝卻匆匆地退朝,他也只好悻悻地與眾同僚退出了殿宇,回轉外宮地官署,處理皇帝新近吩咐的政務。

卻說寇仲在散了朝會之後,便急急地趕回楊廣撥與他棲身的府邸之內,進了主廳,便見徐子陵與跋鋒寒正老神在在地端坐在里面,前者捧書靜讀,後者則把劍輕拭,各得其樂。

「校尉大人回來了。」跋鋒寒也早便得知寇仲得升官職,他見到寇仲滿面笑容地踏進房內,便放下手中的利劍,出聲打趣道,同一時間,徐子陵也放下書本,微笑著望了過去。

寇仲望著他們兩人,心中升起一陣暖意,故意作出志得意滿,趾高氣揚的模樣,煞有介事地喝道︰「爾等小民,還不快快見過本大人!」但他自己還沒說完,卻已經笑了出聲。

跋鋒寒哈哈大笑,跳了起來,嘿然捶了寇仲兩拳,寇仲挺身受他兩下,然後也回手捶擊他,兩人笑鬧了少時,徐子陵站將起來,笑聲問道︰「陛下叫你領軍出征李密了嗎?」

「恩,」寇仲收住手腳,說道,「姐夫說兵貴神速,叫我準備一下,午時便要動身。」

跋鋒寒在旁邊傾听了一會,忽然若有所思地笑著說道︰「你們兩兄弟說也真奇怪,一個叫皇帝作陛下,另一個卻稱呼他為姐夫,只不知到了他地面前,卻怎麼稱呼他的呢?」

寇仲自非泛泛之輩,他哪里還听出跋鋒寒話中另有他意,當下他也不與跋鋒寒客氣,毫不在意的嘻聲說道︰「老跋,你說話不要吞吞吐吐地,有話就直接說將出來吧。」

徐子陵微微一笑,道︰「你性情太過跳月兌,老跋叫你在皇帝面前還是收斂一下為好。」

寇仲笑容微凝,旋即明白其中的含意,徐子陵他們雖然不知曉此楊廣已非彼楊廣,又見楊廣親切溫和,待他們厚重無比,自此而說,彼此應該和樂融融,親密無間,但自古以來,身為皇帝者,向來喜怒無常,恩威並重,為人臣者,一語不慎,立時身首異處,這種事情,自先秦以降,便大有人在,今日跋鋒寒和徐子陵見寇仲受擢升而喜,因為異語,以作警示。

寇仲見跋鋒寒和徐子陵滿臉關切之情,更是感動,他鄭重地點了點頭,剛要開口致謝,卻見房外走進了一名僕人,只听他恭聲稟道︰「三位大人,我們府邸之外有兩位士子,他們自稱是侯希白、秦川,要求見寇大人。」

「侯希白?」寇仲與跋鋒寒听見來者報名,不由地面面相覷,暗自納悶,而徐子陵的心神卻莫名地一動,自己在心中喃喃地念道,「……秦川?」

當此之時,寇仲三人的府邸門外,侯希白悠然自得地佇立階下,他身著一襲白衣,手搖一把畫有美女的折扇,文質彬彬,有說不盡的風流倜儻,宛如玉樹臨風般的引人注目,而站在他旁邊的那名青衫文士,卻仿佛天生磁石一般,更加地吸引那些路人地目光。

這名青衣文士的衣袖隨著初冬的輕風拂揚,有說不出的舒適飄逸,他身材修長,略顯輕盈,他那張秀美無倫的臉容,更是有若川岳般起伏分明地秀麗輪廓,此人就仿佛齊集天地靈氣而生,全身上下,充盈著氤氳般的出塵月兌俗地清淡氣質,教人一見,便生驚艷之感,只覺此人絕非人間所有,實是天上嫡仙,不知不覺間,心中的崇慕之意,便油然而生。

這位自號秦川的人,就這麼的背負著雙手,從容自若地站立階下,在旁人看來,只覺得他雖然站在府門的階下,但卻給人一種他已經身處雲端,正在俯瞰芸芸眾生的別樣感覺,而且,雖然他的笑容親切寧靜,氣質和煦,但無端地卻叫人生出一種高不可攀的仙姿逸態。

侯希白凝目望著身旁的「秦川」,心中無法自制地升起仰慕崇敬之意,他自然知曉眼前之人,乃是武林聖地,他的師門死敵慈航靜齋繼碧秀心之後,首次踏足塵世的新一代弟子,絕代佳人師妃喧,事實上,在他們同游長江之時,便互相告知了彼此的身份,但這一事實,卻毫無妨礙他們兩人互相視為彼此的知己,搖舟暢談。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隋天帝傳最新章節 | 大隋天帝傳全文閱讀 | 大隋天帝傳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