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匹婦 第兩百九十四章 痛斥

作者 ︰ 七星草

當錢大強帶人去了石門關,朝廷也收到鐵幕青的軍報一介匹婦。當袁大人收到加密軍報,用密碼本對出來之後,差點沒驚訝地從椅子上跌下來,趕緊急急忙忙一起過來,上報給賢宗皇帝。

「皇上,皇上,吐蕃大事了。」袁大人到了御書房,夏公公還沒來及通報,他就開始叫了。

賢宗皇帝正在批奏折,一听這話,驚得手里的筆一抖,寫錯字了。

「吐蕃怎麼了?文賢呢?」賢宗皇帝是知道吐蕃那里的大概情況,還以為是鐵幕青出了問題。

袁大人順了口氣,正好夏公公很是機警地端了一杯茶過來,大口大口喝了下去,才說道︰「吐蕃亂套了,裕祿贊伙同吐蕃四大貴族挾持了吐蕃皇妃和小干布,把持朝政。吐蕃皇妃的兄長巴拉圖從京都逃出來,已經到了夏達部落所在地,向長公主求救,一起討伐喪心病狂的裕祿贊。」

賢宗皇帝緩了口氣,笑呵呵說道︰「哎呦,朕嚇了一跳。這可是好事了啊,想必文賢已經采取行動了,說不定現在已經打起來了。」

「啊?」袁大人瞪大眼楮,「這軍報剛到,皇上還沒有指示,怎麼可能已經打起來了?」這可是不小的罪名啊。

賢宗皇帝模模胡子,說道︰「文賢在走得時候,朕已經給了她見機行事的懿旨。這裕祿贊的兵力很強,要是等到我們的恢復,說不定已經攻破了石門關。我們要是再想打回去,可不容易啊!這一點。我們可以想到,文賢也一定可以想到。」

「哦,原來如此啊!」袁大人恍然大悟,「野狼甸那里駐扎八萬軍隊。加上負責後勤的,有十萬之眾。這要是把戰線拉到石門關,是不是還需要增加兵力啊?」

賢宗皇帝想了想。點點頭說道︰「從青山縣那里調集大三萬大軍,直接奔赴野狼甸。宣文武大臣進宮,真有要是商談。」

一個時辰之後,主要的大臣全部已經到了。賢宗皇帝坐在龍椅上,把軍報拿出來給大家依次傳看。有人高興,有人擔心。那些武人高興,是因為一打仗。那就有戰功,升官的機會來了;文臣那邊,就比較麻煩,像戶部,要調集錢糧。十幾萬的軍隊。那顆不死小數目。

「各位愛卿,你們該如何看待吐蕃的內部矛盾?」賢宗皇帝沉聲問道,臉上看不出高興,還是不高興。

袁大人是最先知道消息的,不假思索地站出來,說道︰「上次吐蕃侮辱天朝,這次正是教訓吐蕃,尤其是那個膽大妄為的裕祿贊。」

李大人也站出來,說道︰「袁大人。此言差矣。裕祿贊不忠不義,背主求榮,囚禁吐蕃正統皇室人員,這樣的權臣賊此,人人可誅!我們作為宗主國,自然要為吐蕃主持公道!」

袁大人配撇嘴巴。很是不屑。他雖然和李大人是好朋友,不過就看不上李大人既想要面子,還想要里子,一肚子壞水。剛才說了一圈還不是一個意思,好處要拿,里子也要。說句不好听的,這就叫做,既想做婊子,又想立牌坊一介匹婦。

禮部侍郎林大人和李大人同樣是文臣,說話更是文縐縐的,站出來就是一通引經據典,之乎者也。那些文人還可以听得懂,但以袁大人為首的武人了解這些就有點難度了。

袁大人打斷林大人的長篇大論,說道︰「皇上,還請盡快定奪!」

「嗯,明日著急所有在京都的各藩國使臣,朕要當著眾人的面痛斥裕祿贊的罪行之後,出兵。」賢宗皇帝的話算是給整件事情定下了基調。

只不過林大人雖然同意出征,但不贊同佔據石門關以西的地方,連忙說道︰「皇上,長公主在剛才說的,以石門關以西為界,留有大宇朝的駐軍,這有違君子之道啊?」

剛才還以為這林大人雖然嗦,但並不是很討厭,但沒想到這一開口就想讓大家白忙活。平時袁大人沒少和林大人掐仗,說道︰「我說林大人,不要那個地方,我們忙忙碌碌去打仗,為個毛啊!」

「但這有違聖人之言」林大人繼續堅持要替吐蕃討回公道,展現大國風範,但不能佔領吐蕃的國土,要不然那不是和裕祿贊是一樣的人了嘛!

「聖人之言要是能送來十幾萬將士的糧草,那就依你所言。笑話了,兄弟們上陣殺敵,到後來只能撒泡尿表明到此一游,什麼都撈不到,這絕對是不行的啊!」袁大人平時就沒好話,現在生氣,更加沒好話。

「你你」林大人點著猶如雞爪似的手指頭,氣得說不出話來。

袁大人擺擺手,搶白說道︰「別你你我我,干嘛的是!你和別人講聖人之言,但吐蕃人家和你講聖人之言嗎?我們憑什麼白白幫忙啊。無利不起早,更何況我們十幾萬大軍呢。再者這一仗打下來,這糧草非常多我們就不多說了。打仗就會有死傷的戰士,撫恤金,這又是一大筆費用。佔領石門關,不僅從軍事上來看,還要從經濟上看。我們完全可以賣了那里的土地,然後獎勵軍功,或者發給賣給自願留在當地的士兵。這是一舉好幾得的事情,怎麼可以不做。不要忘記了,前段時間,吐蕃的裕祿贊是何等的囂張,林大人您是見識過了,侮辱我們長公主,侮辱我們大宇朝,難道就不能讓他們付出點代價嗎?」。

林大人被說的牙口無言,憋得滿臉通紅。李大人見場面火爆,覺得不是那個事兒,連忙說道︰「兩位大人都是為了皇上分憂,現在各種利弊大家都說出來,自有皇上定奪,你們就不要吵了!」

「哼!」袁大人等著眼楮,很是不屑。

「哼!」禮部侍郎林大人更是不爽,不過有了台階下,轉身回到原本的位子。

賢宗皇帝勞游神在,面帶微笑說道︰「各位大臣說的有理,朕自有定奪,今日事情到此為止,明日再宣布結果。」

大臣們回去了,留下了李大人和袁大人,還有楚君杰。

「君杰,看來你這次還得回去啊,等這次吐蕃危機過去之後,你和文賢就可以回來了。」賢宗皇帝到了御書房,便安慰說道,畢竟楚君杰才回來沒有多長時間,這就要去邊疆,有點說不過去。

楚君杰知道皇帝這麼說,是為了體恤臣下,所以作為臣子的更加應該盡心為朝廷做事。

「皇上,君杰隨時可以啟程,謝謝皇上體恤。」楚君杰沉聲說道,「再說了,長公主一個人在那里,臣也不放心。雖然吐蕃士兵的戰斗力不咋的,但也有十幾萬之眾,不能掉以輕心。」

「嗯,你說的是!」賢宗皇帝點點頭說道,「你明日一早就起程,勸阻文賢不要擅自離開大營!」

賢宗皇帝這麼明顯的暗室,楚君杰怎麼可能听不出來皇上不希望鐵幕青出現危險,所以很是理解,說道︰「君杰知道該怎麼做!長公主是個有分寸的人,微臣會盡力勸阻!」

「呵呵,其實朕剛才的話說了等于白說,要知道文賢的主意一樣很正,才不管朕的命令呢。相信一有好的時機,她會比誰都迅速地跑到前線。」賢宗皇帝笑呵呵說道。

「長公主是個個性要強的人,自然不甘落于人後,而且她的當機立斷,清晰判斷局勢的能力,幾乎無人能及。微臣要恭喜皇上得此貴女,真是可喜可賀啊!」李大人模著胡須,緩緩說道,適當地拍馬屁。

賢宗皇帝很是得意,這可是他的滄海遺珠,上天垂憐,失而復得。

「嗯,上天垂簾啊!」賢宗皇帝感慨說道。

「皇上,既然長公主奏報說這夏達族願意我們挺進石門關以西,那這些地方就是我們大宇朝的了。微臣知道那個地方地勢相對平淡,可以作為梯田耕種,或者栽種一些山芋。那麼多廣袤的土地,只有軍隊住宅在哪里,不是很好。微臣建議抽調一些能力卓越的官員,進駐石門關以西,還有現在就可以賣哪里的土地,或者可以土地置換,讓更多的百姓遷移到吐蕃。這樣等我們仗打完了,那片土地已經被我們的人們消化了,就算吐蕃人想反悔,我們也不被動。畢竟我們先進的耕作方式,讓吐蕃百姓吃飽了,日子好過了,他們也不會多做反抗。」李大人主管國計民生,這還沒打仗呢,就開始大那片廣袤荼毒的主意了。

賢宗皇帝很是滿意點點頭說道︰「嗯,李愛卿說的是!那關東以西就作為大宇朝的一個府,叫做石門府吧。盡快著手去做吧。關中人口越來越多,分到的土地越來越少。就暫定關中一畝,換石門關五畝,另外還提供每家每戶提供時間山芋作為種子。」

「是,微臣立即就去草擬一個折子,明日早朝討論之後,就頒布實施。」李大人心里高興,上次青山縣是保家衛國,得到了一些俘虜和贖金,這次不僅可以得到這些東西,還有千里之地,開疆擴土之功啊。(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一介匹婦最新章節 | 一介匹婦全文閱讀 | 一介匹婦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