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門有魚 第二十一章 水仙鎮

作者 ︰ 炙王

第二十一章水仙鎮

——————————————我是鑽牛角尖的分割線——————————————

進鎮子的後半程,車上所有人都很興奮。

原因無他,美色帶來的震撼而已。

「那個姐姐好像仙女一樣。」張香香眨巴著黑溜溜的眼楮道。

「的確好看,」余魚附和。

「我還以為自己眼花了。」芳嫂子說的比較實誠。

張強則很羨慕「那車夫也是運氣好,平白得了1倆銀子,平時怕是一個月風里來雨里去也掙不了那麼多。」

平素最是沉默的余大姐也贊嘆道︰「小姑娘倒是沒有富貴人家的驕奢蠻橫,還挺講道理的。」

余魚奇怪的打量了一眼張狗娃,這娃平素不是話最多?怎麼此時成了鋸了嘴的葫蘆,一言不發。

張狗娃渾然不知余魚在月復誹他,痴痴的望著車外,時不時傻笑一下,口水差點沒掉下來。

過了一會兒,馬車到了鎮子。

本來依著張強的意思,還是繼續雇佣這輛馬車去采辦年貨的。但是得到了大家一致的反對。

車夫︰今兒個白得了一輛銀子想買些酒菜回去吃幾盅。

張香香︰想在街上玩,魚兒姐說街上有糖葫蘆。

芳嫂子︰整日在村里無聊,好容易出來了,且今天到鎮子到的早,自是要好好逛一番。

余魚︰開什麼玩笑,老早就想熟悉鎮子的情況了,我來一次容易麼?何況我還要賣花。

余大姐︰主要是余魚不願意。

張狗娃的意見被大家忽視了,因為他從剛才就一直沒說話,呆呆的。

「芳嫂子,你給我講講鎮子的情況唄,魚兒還是第一次來鎮子。」

「這鎮子名喚水仙鎮。」芳嫂子道。

余魚︰這名走的小清新路線啊。

張強一家子要去趙府的鋪子,余魚拉著余大姐也去那里。

「趙家鋪子是賣首飾的,好多要買首飾的人都朝那地去,我們去那里賣花兒要方便些。」余魚解釋道。

一路上,余魚好奇的打量四周。

這可是真實版的古代小鎮啊。

街道還挺寬的,和余魚在前世所處的小縣城街道寬度差不多。兩邊都是店鋪,以木制為主,感覺就比現代的鋼筋水泥樓多了很多生氣。有的木樓高達四樓,真是出乎余魚的意料。

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也不容小瞧啊。

這些店鋪,有的是懸掛的牌匾,有的用顏色各異的布幔當做招牌,臨街而掛、臨風而揚,到也很有趣。

街道上人來人往,男男女女,老少皆有。兩邊的商鋪有賣吃食的、有賣小玩意的,叫賣聲四起,整個街道十分的熱鬧。

余魚仔細的觀察,街道上女的還挺多的,也不乏年輕女子,有幾個的打扮很明顯是沒有婚嫁的黃花大閨女,這些女子有些是和家人同行,有的只是幾個女子湊做一路。再想到據余大姐說,大越王朝的民俗是女子十八歲花嫁。

余魚真是大松了口氣,十五歲才剛剛發育沒多久,就面臨結婚生子,太不科學了,尤其是對女性而言,年歲尚弱而產子,還真是到鬼門關走一遭。

「那不願意嫁人的姑娘國家可有什麼懲罰?」余魚又問。當時余大姐奇怪的看了余魚一眼。

「不想嫁人就不嫁唄!又沒觸犯國法,國家為什麼要處罰?」

那眼神,好像余魚又犯傻了一般。

大姐你是不知道,這事還真不是你想的那樣,據余魚所知,中國古代很多封建王朝曾經明文規定,女子必須嫁人,潛下之意還是越早嫁人越好。到了一定年齡沒嫁人的,由官府安排婚嫁。而且對于大齡未嫁女的家人課以重稅。

你不嫁人?行?叫你老子拿銀子吧,收別人十兩銀子,收你家二十兩銀子還算仁慈了。

看來大越王朝對女性還算寬容。

畢竟余魚也是女子,自是希望環境對女性越是寬松越好。

趙家鋪子位于水仙鎮南大街,正是鎮里最熱鬧繁華處。

本來也是,賣珠寶的麼。

趙家鋪子位于水仙鎮南大街,大名曰———翠羽樓。

這是一座四層高的閣樓,整個閣樓呈朱紅色,廊柱屋檐皆有彩繪,別說和龍門村的一干瓦房、茅屋比了,在整個南大街,也算是鶴立雞群。

「真是富貴。」芳嫂子十分得意。

「芳嫂子,我們還有事,你看我們先分開,晚些時候再聚合如何?」余魚提議。

「這,不如一起去樓里看看。」芳嫂子道。

「還是不了,去了也買不起啊,不是每個人都像芳嫂子的。」余魚一臉苦悶的樣子。

芳嫂子一想余魚家的情況,覺得也對,自己一會還想去給兩個娃扯些好布,余魚想是不能了,又何必惹她眼熱。

當下道︰「那行,咱們申時到城門見,一起雇個車,也方便。」

余魚感激的笑笑,自己和大姐一年輕女的、一女童(外形上)是要注意些,有芳嫂子一家一起,安全的多。

「芳嫂子,多謝你的照顧了。」

余魚把余大姐拉到了一座小橋上。

「這是何故?」

「咱們就在這里賣花。」余魚回道。

剛才余魚就打量好地方了。

賣東西,尤其是賣這種小玩意兒,要在繁華、人流多的地方。

這橋就在南街、離翠羽樓又有一定的距離。

雖說翠羽樓哪里把余魚的幾朵小黃花看在眼里,但余魚還是不想站在人家門口搶生意,她不想芳嫂子一家為難。

這橋是石頭建成的小拱橋,橋不長,但是寬度足夠,連接兩條繁華街道,橋下清溪綠水緩緩流暢,看這就讓人覺得舒服。

「姐,你看這橋上人多吧?」余魚道。

余大姐看了默默點頭。

「那橋兩邊的街道挺繁華的對吧?」繼續問。

水仙鎮其實是塊平地,一條小河流暢其間,把水仙鎮一分為二,這座小拱橋成了連接兩部分的樞紐。

「姐,你看那橋正處在這兩街、一河的最佳視野處,人流多,正是一個賣花的好地方。

「走,我們上去。」

余大姐其實听的不是很懂,什麼是最佳視野處,但余魚說了,也就更著上了橋。

余魚拉著余大姐走到了小橋的最高處。

裝花的背簍被放下,余大姐看著余魚從背簍里拿出了布花。

咯 ,心里一跳,然後酸楚和恐懼涌了出來,難道,難道,真要在橋上挎個籃子賣花。

余大姐的臉唰的變的青白。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余門有魚最新章節 | 余門有魚全文閱讀 | 余門有魚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