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崩滅 第三百零二章

作者 ︰ 星一

更新時間︰2012-08-12

在來之前,楊道特意花了幾天時間做準備,對大遼從上古開始了解,所有能收集到的資料,還有在瑯嬛書府學到的東西,雖然不敢說是地方通,但是對大遼,楊道是做足了準備的。

在做一件事之前,楊道都要對其做足準備,全方位了解,楊道不打沒把握的仗,楊道不是沖動的人,他的這份沖動,早就在小時候磨得干干淨淨了,沖動不能解決問題,楊道對這一點,尤其了解,受到的教訓也非常深刻。

在穿過一線天之後,楊道來到了一片平原,只感覺眼前一亮,剛才還是大雪鵝毛,冰天雪地,一出一線天,仿佛來到另外一個世界,雖然氣溫還微微的偏低,但比之冰河峽谷好太多了。

那是一片廣闊的平原,一望無涯,無邊無際,四周兩邊,是一堆一堆凹凸的小山丘,山丘旁邊,栽種著林木,郁郁青青,微寒的天氣,這一切都顯得很生動。

穿過這片平原,就是大遼了,對于地理路線,楊道做足了準備的。

當下不再猶豫,略微欣賞了一下風景之後,楊道直步前行,往大遼行去,路過城防,楊道很輕易的經過了士兵的盤查。

雖然大遼現在因為跟大易的戰事,盤查的極其嚴格,但是楊道早有準備,一切都做的再無漏洞,楊道才開始去的。

楊道的通關文疊,是孔雀王給楊道的,孔雀王縱橫天下,去過很多地方,大遼就是他曾經去過的,甚至大蒙,西域都有文疊,孔雀王一停楊道的想法,很是贊同,于是便拿出自己游歷天下時候的文疊,這樣也省去了楊道很大的麻煩。

進入大遼,是另外一種風情。街上到處是來來往往的行人,衣著怪異,頭帶紗帽,紗帽上帶子一條一條纏下來,顯得與大易的不同。

楊道來到的是大遼主城鴻基城,鴻基,顯然是以當代大遼國主的名諱命名的,雖然這里不是大遼的帝都,但是卻是當今大遼國主耶律洪基發跡的地方,曾經大遼國主從此地率兵起義,一步一步,奪得皇位。

大遼的民風,呈現出與大易截然不同的變化,個個都比大易的平民要彪悍很多,而且大多數的人都身帶著刀劍,這從衣服下面鼓鼓的就可以看出,顯現出大遼彪悍的民風,這些在大易,尤其是京城是完全不可能的,平民不準私藏兵器拳棒,更不允許當街行走,否則被抓住就是一個蹲大獄的處罰。

而且大遼也比大易要混亂的多,楊道在路上行走著,甚至時不時見到本來在路上好好行走的兩人,因為一個眼神不和,立馬兵戎相見,大打出手,旁邊的人看見了根本熟視無睹,該走自己的走自己,竟然連看熱鬧的人都沒有。

而這種事在大易發生的話,肯定是一群人擁堵過去湊熱鬧,這就看出來兩人人士的不同。

旁邊的行人好像是早就熟悉了這種情況一樣,個個都熟視無睹,該走自己的走自己的,也不怕被波及,周圍擺攤的,買賣的依然繼續。

楊道不由看的驚訝連連,不過楊道並沒有計劃去插足,一時剛到這里,人生地不熟,而來可能這就是這里的風俗也說不一定,楊道不想多惹事。

現在的楊道,在進入大遼的時候,就換上了一身大遼服裝,常年跟大遼交戰的鎮北王,俘虜奴隸無數,自然不缺大遼的服裝,楊道是換了大遼服裝,學了一點大遼語才進入大遼的。

楊道極力的融入大遼中,走了一段路,只感覺大遼實在亂的可以,幾乎沒走過一個地方,都有爭端,都有一言不合大大交手的,而且令楊道震驚的是,大遼的人似乎人人都會幾手武功,就連旁邊擺地攤的,楊道都感覺到其身上隱隱約約武者的氣息,衣服下那結實的肌肉,強健的體魄,這似乎就是大遼。

除去其他的不說,大遼的國民,整體上要比大易強大數倍,這也是為什麼大遼不過幾千萬的人,但就是能給大易造成動蕩威脅的原因,這種全民皆兵的國度,實在令人感覺恐怕。

楊道幾乎可以想象,這些大遼的國民,從小就開始習武強身,就算不習武,每天都鍛煉,身體的素質,比大易絕對要強太多,日後兩國交戰起來,大遼的平民,肯定會苦不堪言,就算士兵對打起來,也十分的頭痛,而這些大遼的國民,日後不行參軍也都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這種顯明的對比,令楊道對大易的前途擔心無比。

「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我又不是皇帝,我干嘛要擔心這些,我只是一個小小的平民,我所能做的就是報仇,那些大仁大義,大人物該管的事,我又憑什麼參與呢。」想到此,楊道不由苦笑。

「這或許是讀書人的世界吧,雖然明知道自己無能為力,力量不足,但是對世界,總是忍不住關心關心,就算無能為力,但是卻無法阻止自己的思維波動。」楊道略微分析了下自己的這個念頭,輕輕一笑,知道自己會有這樣想法的原因,不由笑道。

「這或許就是我的本性,如果我日後能有大實力,左右天下的力量,我勢必不會讓天下大亂,勢必要阻止這一切,絕不忍這個世界上有不公平的事情發生,我如果有日後,決不讓天下人受苦,絕不讓百姓總是受苦,我要讓天下人人人都自由自在,每個人都如那高高飛翔的龍一般,翱翔天地,誰也束縛不住,但都相互關愛。」楊道暗暗道,給自己下了個決心。

「不說修身齊家平天下,我現在要做的是先報私仇,殺死悼神,自己的私仇都報不了,又更何況是平天下,我並不是要當皇帝,而是要作為一個替天行道的道,還給百姓一個朗朗的天下。」楊道心中默默的下著決心,這不是野心,不是願望,而是楊道看到百姓生活之後,從心底涌出的一個念頭。

自修煉有成以來,楊道都是小心修煉,一步一步,兩耳不聞窗外事,但是行走在異國土地之上,腦海里想著的卻是救世的情操,楊道第一次意識到自己的變化,如果沒有這次大遼的經歷,楊道絕不會有這樣的變化,一直以來,楊道都是辛苦修煉,取得成就,這樣之下,什麼也解除不到,自然什麼也不會懂,但現在見識到大遼人情,與大易的一比較,腦海里竟然演算出了一副殘酷的畫面。

楊道覺得自己應該為天下百姓做什麼,雖然他不是什麼蓋世英雄,不是什麼救世主,但這是每一個人看到都會去做的,楊道也不例外。

人有了一些能力後,就會有這種想法,楊道細細品味著自己念頭中衍生的思想,新奇而又洶涌澎湃,令人血氣不斷,一個人,要拯救一個世界,這是何等的宏願,何等廣大的情操,何等的情操。

不過楊道並沒有正式發大宏願,只是在心底里留了個種子,畢竟宏願不能亂發,否則日後完不成,修為就會停滯不前,甚至不斷後退,不斷退化。

不是他不發,而是發不起,楊道知道,自己並不是應運而生的天才,也不是什麼蓋世英才,能有今天的成就,靠的是十多年的苦修,折磨,領悟,而要承擔這樣的宏願,就算是殺死悼神,稱為七次雷劫的存在,楊道也不敢發,所承擔的太大了,即使李朝歷代皇帝也沒有如此過,楊道這是在走一條不可能完成的路。

雖然沒有發大宏願,但楊道卻在心底播下了一個種子,等待時機,即使無法完成,楊道為了造福人類,也會發的,以自己的力量,改變整個人類現狀,這就是楊道的宏願。

大遼戰神殿的位置並不難找,在整個大遼版圖的中央子午線上,而這樣的位置,在大易,是皇宮位置所在地,而在大遼,戰神殿卻是在其中,皇宮卻是在偏北的地方,這看上去就顯得意味深長了,不過楊道並沒有去管他,而是一路快走,朝著戰神殿行去。

因為他從別人那里听說了戰神殿正在招募新弟子,所有覺得自己有天賦的人都可以,由戰神殿四大堂主親自挑選,運氣好的,能學到不老之術。

不老之術,也就是所謂的道術,誰人不希望自己長生不老,誰不希望自己擁有通天徹地的道術,縱橫天下,逍遙天下,成為傳說的傳說。

這幾乎是所有人的夢想。

大遼雖然民風強悍,但是對于不老不死的仙術,還是很向往的,只是大遼國主顯然和大易一樣,采用了同樣的手段,道術禁止流傳出去,而流傳出去的,都是武道。

楊道能領會到這種君王手段,而且戰神殿招收弟子,這也是他混入戰神殿的一個好機會。

本來來到大遼後,楊道還在考慮怎麼進入戰神殿,想不到很快就有機會擺在面前,以楊道無相神功的無形無影,將一切歸于無相的神通和特殊性,楊道有百分百的把握,將實力隱藏起來,除非是悼神那樣的強者親臨,否則孔雀王那樣的強者都看不透。

孔雀王那樣的人物天底下都屈指可數,而一個小小的弟子招選,悼神更不可能親身選拔。

本來楊道想在易遼戰場上解決悼神的,但是沒想到悼神一直竟然沒有出現,顯然這次的戰爭,規模並不大,並不足夠引起悼神的注意,說不定此刻悼神正在戰神殿某個小千世界中修煉了。

有了方法,一切都好說,楊道是說到就做的,絕不拖拉,也顧不上休息,立馬朝著大遼版圖中央子午線上走去,戰神殿在大遼幾乎無人不知,一路上根本用不著問路,很多前往戰神殿的人都結伴而行,一路上即使在崇山峻嶺之間,楊道都能遇見前往戰神殿參加弟子選拔的人,甚至還見到數次的火拼。

大遼顯然比大易要混亂的太多,這一點楊道更加深刻感受,一路上,楊道都沒有出手,遇到爭斗而是悄悄躲開,以他現在的實力,足夠縱橫天下,即使遇到當初在冰河峽谷的洞窟中的那個雷劫高手,楊道也有百分百的將其殺死,不錯,是殺死,擁有無相神功的他,神通無量,而且最近河圖洛書開啟了一部分功能,似乎是所有修道者的神魂之氣都能夠被吸收進去,尸魔的魔氣雖然外表看上去魔氣沖天,到處都是怨氣,但是歸根結底,是由神魂演變而來的,只不過演變的神魂不夠純淨而已,而河圖洛書,能夠將神魂之氣提純,因此,楊道在這一絲魔氣中,還隱隱體會到悼神的一些絕學,比如一些小的道術,追蹤術等等。

可以這一絲魔氣太少,不然楊道還能學到魔道的精髓,魔道雖然為正道所不齒,但是上古時代自成一道,精髓無數,自然有它的道理,楊道是學習他的精髓,借助它的思路啟發自己新的思路。

而且楊道道武同修,又得到血輪眼這種奇幻瞳術,軍營中二十多天的道武融合中,將血輪眼的一些功勞已經開發出來,而且對血輪眼的了解,已經十分深厚了,楊道舉一反三,學什麼都快,甚至還能超越原創者。

這就是編讀瑯嬛書府十萬書冊帶給他的好處。

幾個月前,楊道還只能吞噬他的一個雷劫念頭,現在卻完全具有殺死他的實力,這其中翻天覆地的變化,實在令人感嘆!

不過也是多虧了他的一個純陽念頭,讓我對雷劫有了一絲了解,心里有了準備,否則貿然之下去渡雷劫,即使再有信心,也會被雷霆天威所震懾。

沒渡過雷劫,是永遠不知道雷劫的可怕!現在回想起來,楊道都有種膽寒不敢回想的感覺。

要他再次渡雷劫,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會去的。

「雷劫高手,在哪里都是強者,想必在大遼中的地位絕不會低,而那個年輕人,年紀輕輕,就是武聖地仙,絕對是皇室之流,不然民間中這樣的人很少出現,實在太少了。」

大易數億人口,從平民中涌現的武聖高手,地仙強者,都不過數位而已,而大遼不過幾千萬的人口,就更少了,由此推斷,那次偷襲他的肯定是皇室之流的人,王公權貴,民間的幾率很小。

不過也多虧了那個神秘高手貢獻純陽神魂,否則楊道還不可能如此快的渡過雷劫,當時地仙的自己,雷劫高手的一個純陽念頭,都差一點將自己逼到絕境,而現在自己的一個念頭,就足夠重創他,這前後的差距實在是太大,大到楊道自己都不敢相信的程度。

戰神殿,從上古由「戰」建立以來,就流傳著無數的神話,在民間影響深刻,即使在朝堂上,也有著無窮無盡的影響力,大遼中士神權高于皇權,每一代大遼國主的更替,身後必然有戰神殿的影子,失去了戰神殿的支持,就等于失去了大遼幾千萬人口的支持,這樣的皇帝,是傀儡皇帝,空頭皇帝。

戰神殿的位置,竟然在皇宮線上,這就隱隱看出了戰神殿似乎有某種圖謀,或者在上古的創始人的某種圖謀,因為戰神殿的位置,坐南朝北,正對著大易版圖子午線上的皇宮。

經過一番奔波,楊道終于來到戰神殿,楊道一路上,對大遼的風土人情,總算是見識了,大遼沒有大易肥沃的土壤,安居樂業的人民,也沒有豐富的礦藏,到處都是爭斗,即使一個女人,有的時候就會從腰間拿出一把匕首,一刀狠狠的砍向你,而且大遼的女人,比大易的女子要開放的多,大易的女子,出外行走都要蒙面等等種種禮數,而大遼的女子,都是直接帶刀在街上行走,有的衣著暴漏,透漏著另外一種的野性美。

楊道的樣子也算是玉樹林風,加上一身俊朗的裝束,人更顯的風流,略泛血色的六角形瞳孔,仿佛一個風車轉動,修煉道術帶來的神秘久遠氣息,更為楊道增添一分魅力,一路上,在路過一些青樓巷子的地方,常常有女子大膽的上來,令楊道有些措手不及,令的楊道渾身不自在,一個閃步直接離開了。

不是楊道看不起這些女子,而是楊道自小學的就是古禮,一身思想古老,不過楊道也不會輕視她們,每一個職業,都有每一個職業的道理,這些女子也都很不容易,都不過是為了一碗飯而已,尤其在大遼這樣的混亂之地,女子如果沒有一些手段,活命是很困難的,更別說隨自己意願過下去了。

楊道發現,其實在大遼這片混亂土地上,也存在著希望和平的人世,畢竟沒有人天生喜歡戰爭的,都喜歡平平安安,太平的日子。

只不過形勢所逼,不得不為之而已。

一路上,楊道甚至還鋤強扶弱,出手救一些人,完成了少年時仗劍天涯,鋤強扶弱的意願,念頭力量更加深厚幾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崩滅最新章節 | 大崩滅全文閱讀 | 大崩滅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