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崩滅 第兩百二十章 精銳

作者 ︰ 星一

更新時間︰2012-01-26

「不僅如此,我還要將你們培養成一等一的精銳,不僅頓頓管肉,還有高深的武學典籍能學到,只要大家肯學習,肯勤奮練習,踴躍挺進,我都不不吝培養,只要有潛力的,肯吃苦的,忠心的,我楊道也絕不吝嗇資源,甚至日後,封侯拜將,成為一等一的蓋世英雄,也絕對不是沒有可能,我這里有信心,你們那有,有沒有信心?」

「信心?信心?信心?」

幾乎是楊道的話一出,遠遠的軍營遠處,漆黑的茫茫夜空中,回應起了無數的回音,震蕩在整個三營的上方,令的整個三營的氣氛,甚至空氣中,都蕩漾著一種莫名的東西,三營的士兵,每個人都振奮不已,兩百五十六名士兵,包括十大伍長,齊齊仰天巨吼︰「有!有!」

「有!有!有!……」

巨大的聲波,震蕩了整個虛空,打破了蒼茫的夜景,撕裂漆黑的蒼穹,似乎整個天地,都在這股聲音之下,波動起來,整個三營上下,兩百五十六名訓練有素,經過血與火歷練的士兵,連接在一起的氣血陽剛,頓時就震散了天空中飄零的雪花,凝結成一股巨大的聲波,響徹虛空!

「好,既然這樣,那就開始給我操練,狠狠操練,張三,王五,你們兩人去打點後勤事務,冷鐵、劉菲、韓言,你們三人,監督士兵操練,給我好好的操練!」

瞬間,楊道的就下了命令,一方面叫自己身邊的親信,去打點後勤士兵食物一事,畢竟士兵只有吃得好了,才能有力氣操練,才能改善身體,更進一步,不過這等事情楊道自然是交給自己的親信來做,讓冷鐵等人去做,有點顧慮,畢竟雖然說士氣已經凝練成一氣了,但是就不代表楊道就這麼信任他們了,練骨以後,每一個階段的進步,秘籍,靈藥,都是極其珍貴的東西,在那些大家族之中,都可以是招攬高手的依仗,楊道雖然急于組成自己的一股強韌兵團,但卻不會傻到光憑幾番言語就前胸貼後背的把東西給他們。

「是!」

听到楊道點他們的名字和掃視過來的目光,如同熟悉了幾十年的老戰友一樣,十大伍長心中齊齊的一震,知道這是楊道已經對他們都一一進行了了解,調查,甚至身世都查的個一清二楚,所以點他們的名字的時候,並沒有絲毫的猶豫,反而就好像在一起戰斗了十幾年的老戰友一樣,熟悉的無以復加。

第一天剛來,不到短短幾個時辰,對整個三營兩百五十六個士兵的名字能做到耳熟能詳,這樣的迅捷能力,令的有心計的十大伍長,更加一步對楊道忠心和忌憚了。

頓時,三營的士兵,在十大伍長的帶領下,整齊有序的開始在楊道到三營之後,第一天的演練,一般的軍營士兵操練,向來都是天亮以後,吃過早飯才開始的,畢竟士兵也是人,需要飽滿的休息時間,因此除了那些特殊的軍營士兵,大多數的鎮北王大軍,都是天亮之後才進行操練,而卻不像楊道這般五更時分,天還沒亮就叫士兵進行操練了,跟其他的兵營完全的不同,也明顯與鎮北王大軍的案例不同。

不過楊道知道鎮北王大軍,甚至其他大將軍的大軍中每天士兵只有天亮了才開始操練,是因為士兵操練的時間早了,或者頻率多了,對身體的要求,身體各種養分上就要很大的講究,像這樣每天五更就操練,一天下來,如果沒有好的營養來補充士兵的身體所需,長時間下來,整個軍營士兵就會因為身體跟不上不斷增加的難度操練,會發生種種問題,甚至級這樣被練死,而能達到這樣操練標準的,一般都是大軍中的精銳,突擊部隊,而精銳部隊,對伙食的要求,十分精細,必須頓頓有肉,好補充體力,還必須得有各種靈丹妙藥調養身體機能,而這種每天消耗的肉食和丹藥,在行家眼里,一眼看去,就是數不盡的錢財物力,沒有錢財,大軍每天消耗的肉食蔬菜,從哪里來?沒有物力,每天消耗的靈丹藥物,從哪里找?因此培養一支精銳部隊,首先就是巨大財力,物力。

而楊道卻有這個財力,有這個資格,本身就有上千萬身價,從石城城主府出來的時候,石城城主石岳的所有積累,都被楊道竊取一空,現在楊道是要錢有錢,要藥有藥,要武功秘籍,也有武功秘籍,畢竟達摩袈裟上的七十二般絕技,都是當今天下一等一的絕技神通,修煉鍛煉起來,是一般人的好幾倍,所爆發出的威力來,也是一般人的數倍,楊道現在唯一欠缺的,也就是人了。

整個三營帶上他和張三王五三人,總共兩百五十九人,四個金領卻不需要任何消耗,不用考慮在內,每天對糧食的消耗,結算下來,怕是不下上千兩的銀子,還不算平日的犒賞,打賞,還有打通其他市面關系所需的花費,楊道估計自己身上上千萬的身家,養活這些士兵七八年,甚至十年左右,都不是個問題,而在十年之內,將所有士兵都培養成一等一的精銳高手,也大有可能,兩百五十多人的消耗,就這麼多了,可想而知,鎮北王大軍培養數十萬大軍,不說精銳,就是普通士兵,每月還要發餉銀等等零碎東西,這麼一大筆盤算下來,楊道心都涼了,那數字絕對是一個驚天動地的數字,甚至是一個無底洞,多少的錢財,都難以填補進去。

楊道現在自己掌管了一支部隊,這麼一粗略計算,就感覺到心驚肉跳了,想想鎮北王等人,不禁感覺到有點震撼,深深感到大軍之道,實在過于驚天動地,養活十萬大軍,不比修煉成地仙容易,隱隱約約,楊道感覺到一種東西,在心底一閃而過。

「天下要真正的太平,恐怕這是永遠不可能的事,因為有人的地方,就有戰爭,無論什麼樣的人,只要有人,就有紛爭,千百年來,人與人之間,是這個樣子,上古神與神之間,也是這樣,道門與道門之間,也是這樣,甚至太古的時候,天地混沌除開的時候,劃分陰陽,陰與陽之間,也是這樣,陰陽不能相溶,勢同水火,都是這樣,而想要真正的天下太平,人與人之間,沒有爭斗,這是不可能的,甚至易子創立易經,宏願也是讓天下人都太平,在易子存在的那個年代,雖然修道人之間矛盾不斷,紛爭不斷,但是有易子那樣的至高存在,總體來說,百姓還算太平,天下也沒有什麼戰事,和平一片,因為有易子這樣的至高人物鎮壓著各方,都不敢妄動,不過這種太平,是建立在有至高強大存在的基礎上,現在易子莫名失蹤了,天地間沒了至高存在,鎮壓各方蠢蠢欲動的力量,現在這些年,不又是天下紛爭不斷,戰火不熄麼,看來這個天地間,不可能有真正的太平,除非整個世界,沒有人的存在,不,不僅沒有人的存在,就是任何生靈,都不能存在,那樣才是真正的和平,和諧,而易子所發的宏願,願天下人都和平,每個人都領悟至高道理,宏願是美好的,可是現實即使以他那樣的人,也扭轉不過來,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即使他肉身粉碎真空,神魂成就神仙,是古往今來第一大成就者,面對天道,都能給鎮壓過來,但可惜面對這人道,卻是沒有一點的辦法,因為人道,並不是力量強大就可以主宰的,神仙也無法主宰人的思想,人乃萬物之靈,天地之子,任何人都無法主宰,太古魔神主宰人類,人類就反抗,推翻魔神,消滅魔神,所以易子的宏願,並沒有真正的完成,並沒有大圓滿,所以與其說易子飛升了,不如說是隕落了,易子的宏願達不成,念頭不能徹底通透,彼岸就不可能達到,所以易子,也沒有超月兌彼岸,易經中所記載的彼岸時間,也不過是易子自己一廂情願的猜想想象而已,或許,這個大千世界,壓根就不存在什麼彼岸的,只不過是人們心中安放寄托的一個願想而已,易經雖然博大精深,但卻不是彼岸之道,彼岸,彼岸!」

誰也不知道,此時此刻,楊道站在蒼茫的風雪中,看著三營士兵操練的時候,腦子神魂中,竟然是這樣一片念頭,這樣一個想法,竟然想到了極遠極遠的彼岸去了。

而在剎那,楊道也敏銳的察覺到了自己思維的變化,不由心中一動,似乎感悟到了什麼。

「以前的我雖然也會想一些哲學的東西,但那都是進入讀書之境的時候,探討學問思維踫撞出的智慧火花,而我成就地仙之後,跳出物外之後,似乎能隨時隨刻的進入那種類似于禪定的讀書境界,一個念頭間,就是極為久遠的想法,千百般的念想。」

這一刻,楊道又對地仙之後的神魂變化,更加多了一層體悟,原來成就地仙之後,不僅神通變得更加無量了,手段變得更加莫測了,更重要的是思想智慧,變得更加深邃,更加清晰了。

「一般的地仙,都沒有我這樣的思想變化,孔雀王跟我描述過地仙的變化,我也見過孔雀王女兒成就地仙的時候,也並沒有我這樣的思想變化,或許,或許這是讀過書,和沒讀過書,研究過學問,和沒研究過學問,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我因為讀過了無數的書,心中有了深邃的積累,所以才能想的這麼深邃,靈魂產生這種蛻變,有了這種想法,而一般的地仙卻沒有我這樣的變化,不過這種變化是好的,靈魂中多了一層對未來變化的探索,我成就地仙的修為,要比一般人更加強大,所以我才在剛成就地仙,在荊州的時候,能逼迫三大妖仙退走,所以我所施展出的無相神功中的星空漩渦,有那樣浩大的威力,所以我才能在與荊州總督一交手之間,洞徹了他的月讀瞳術之後,能立馬反思探查出奧妙,所以我才能有如今的成就,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察覺到自己四圍變化的一瞬間,楊道感覺自己成就地仙後發生的變化,深深體悟時好時壞之間,心中結合過往的種種,得出了這樣深邃的結論。

的確,楊道從一開始,在元帥府什麼都不是的小小人物,雖然有著王元第一元帥之子的名頭威震四海,但是對于楊道自身而言,卻沒有半點好處,實在之處,反而是王元巨大名頭之下帶給他的無窮壓力,而楊道從小修煉,因為悼神拳意的影響,武道始終不能前進,不能像一般人那樣快速修煉,進步,要知道王元是什麼人物,乃是大易第一元帥,大易五大元帥之首,天京城朝堂之上數一數二,翻雲覆雨,與文聖洪星並列雙聖的人物啊,這樣的人物手底下,有無窮無盡的資源,再加上一個真心真意,照顧的無微不至的可兒妹妹,楊道雖然身體被悼神拳意壓制到了極點,但是在數以萬計的靈藥調養下,還是艱難的一步一步走到了武士境界,慢慢開始練骨,本來如果一個普通的人,有元帥府這麼多靈藥的調養,再加上王元的影響,教,絕對不會像楊道這般到了弱冠之年,才堪堪勉強修煉到了武士的境界,起碼也是武魂境巔峰,無限接近與武聖的存在了,同時這也是楊道一只所苦惱的事,所煩躁的事,雖然別人,同齡人礙于王元威名之下,不敢對楊道說三道四,但是那種眼神中蘊含的東西,要比千言萬語,更令楊道感覺到內心的痛,楊道六歲之後,就再也沒有出過元帥府,除了八歲那年陪可兒去了一趟洪星的聖殿閣听講被嘲笑之後,又十二歲進朝堂一段易子四道的闡述引得文聖都震驚之後,整整十幾年的時間,都一直呆在帥府的瑯嬛書屋之中,每天除了修煉,就是讀書,楊道整個童年,讀書的時間,佔了一大半,修煉的時間,又將剩余的一大半,完全給佔據了,在楊道的童年之中,只有無窮無盡的書,一天一天不斷的枯燥的修煉,還有從小就擺月兌不掉如跗骨之蠱揮之不去存在于腦海中的悼神壓迫還有擺月兌不掉的少年白痴等等一些列的冷嘲熱諷。

好在楊道有可兒這樣好的妹妹和瑤青絲善解人意的姨母,否則楊道少年的心,絕對不可能瓦解身邊的一切,也正因為這兩人的存在,使得楊道平定下心來,將瑯嬛書屋中整整十萬多的書籍,一掃而空,而且並不是那種粗略瀏覽,而是精細研讀,讀書真正的東西,靈魂思想與著作者能完全溝通融合的那種精通,楊道從書中,讀出了道理,在十二歲進皇宮朝堂,文武百官之下,稚女敕童音,闡述易經天地風雷四道,震驚文武百官,群臣文聖的少年,而也正是讀書,也使得楊道,在悼神和同齡人雙重無言嘲笑之中,略微扭曲的心靈,扶正了過來,可以說,在少年時代,沒有任何人能比楊道更加體會到什麼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一切的一切,楊道都在書中,找到了答案。

而一個少年,十幾年時間,徹底讀透十萬的書籍量,幾乎是不可能的,不說楊道,就是文聖他自己,也不敢說自己少年的時候就能讀透十萬的書籍,要知道有些精神的書,要完全讀透,有的人一輩子都做不到,有的人都要花好多年的時間,讀透和讀完,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境界,不同的概念,而楊道卻恰恰給做到了,一方面,依賴于楊道當時所處的環境,受到了壓力,二來卻也是楊道天生的天賦,對書的領悟,比一般人,超出了好幾倍,而第三方面,卻是無巧不成書,悼神的拳意雖然對楊道的靈魂產生了無以倫比的壓迫,無法想象的扭曲,但楊道卻硬生生從無邊折磨中忍受了下來,而忍受下來所帶來的好處,就是過目不忘的能力,楊道六歲的時候,幾乎是所有的東西,只看一眼之下,都能在腦海中留下一個清晰的大概,過目不忘的能力,對于修道者神魂出殼並不難,但那也起碼是顯形驅物之後的修士,一般夜游日後的修道者卻是做不到,而楊道不修道,武道也沒有修煉到極高的境界,卻成就了這樣的能力,可以說是個奇葩,也可以說是悼神成就了他,沒有悼神的拳意壓迫,楊道忍受無窮折磨之後,也不可能有這種不可思議的能力。

人的靈魂,本就是天地間最為奇妙的東西,強大的修道者,如易子那般,都不可能真正探究出靈魂的奧秘,更何況是悼神,楊道,產生這種變化,也是幸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崩滅最新章節 | 大崩滅全文閱讀 | 大崩滅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