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崩滅 第三章 花開的季節

作者 ︰ 星一

更新時間︰2011-10-24

「謝謝,這樣我就安心了!」年青女子的眼楮,帶著無盡的安詳之色,緩緩的閉上了。

「放心吧,我王元對天發誓,我一定會將你們的兒子培養成才,光大你楊家!一生一世!」

「一生一世……」

王元喃喃的望著蒼白的蒼穹,堅聲喃喃道。

大易皇室,輝煌的金鑾殿內,清一色的紅瓦朱漆,各種名貴世所罕見的材質,長長的比綢緞還要光線柔滑的紅毯沿著一眼望不到邊的皇宮大道,無限的延伸,形成一條供人行走的路,數不盡的高貴房屋建築,密密麻麻,整個皇宮,比迷宮還要更加的迷幻人眼。

此時是辰時,各方官吏大臣早早的就洗漱打理,整理衣著之後,拿著奏章在紫陽宮外略微等待了片刻,便被一一傳召入皇宮大臣議事,皇上總理朝政的地方,位于偌大的迷宮一般皇宮的正中央的金鑾殿中。

大臣們安靜的站立,個個都神情嚴肅,站的筆直,耐心的等待著位于金鑾殿中央上首的帝王的決斷和議事,整個金鑾殿內寂靜一片。

大易朝自從易子創立易經,施行天下之後,大易皇帝以大毅力,大決心,大手段初陳去舊,廣為施展新政,現在的大易再也不是以前的重文輕武,文官大臣,武官武將中出現不識字的局面了,而以前的手無縛雞之力的柔弱書生也漸漸的消失,現在能站在金鑾殿,打理朝政的文武大臣,俱是文武雙全的人才。

站在左側群官之首,是一個面色嚴謹,年近古稀,但依然精神矍鑠的老者,這個老者筆直的站立在眾文官之首,鶴立雞群,無時無刻不散發著浩瀚如海的書香之氣,此人便是大易皇室,文官之首,聖殿閣大學士,洪星。

聖殿閣是一個專門研究易學的文人學士集合而成的一個地方,自從易子創立易經,弘揚天下之後,無數才子俊杰研讀易經,紛紛從中感悟到博大精深,發誓此生要讀透易經,追尋太古易子的易道。為此,大易當代皇帝專門設立聖殿閣,將易經設立為聖經,為讀書人必讀之物,甚至還將易經設定為科考之中必考的一門課程。

因此,天下的讀書人除了十年寒窗考取功名衣錦還鄉之外,還有了另外一條路子,就是進入聖殿閣深造,精讀易經,而且聖殿閣待遇不菲,只有有見解,懂書,愛易之人,皆可進入聖殿閣學習深造,為解析易經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時也能一輩子衣食無憂,這也算是讀書人的另一條路子,為那些落榜的考生增添的一條道路。

而洪星,則是聖殿閣學問研究最高、最透徹之一,同時還是上屆科考的文武狀元,不僅才學好,武道也十分高超,這樣的人才,自然是被皇帝重用,而且洪星也樂意為朝廷效勞,易經里面也有闡述君臣之道,但與世俗所認識的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一些道理不同,易經總體來說講究超月兌,君臣之關系,如平等同仁而已,君臣篇有曰,君者,有過也,為臣者,須當直諫也,君有過而臣不諫者,是為不忠。意思就是,君主犯了錯誤,身為臣子的可以當面指出,如果這個皇帝是個心胸狹窄之人,不听勸諫,而且甚至還錯上加錯,導致國家混亂,臣子就可以直諫其不是明主,而聖殿閣也是為此而誕生,其中聖殿閣當初誕生的那刻,就隱隱有著監督君主的味兒,正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更何況是這些讀書明理之人。

洪星的對面,是大易元帥,掌鑾異衛事大臣,正一品官職,與洪星一般的雙科武狀元王元,此人與洪星的一樣,也是文武雙料狀元,只不過王元喜歡武道,主張以武統領天下,制服天下,而洪星主張明理者,智也而已。兩個雖然都是易學,尊易之人,但觀點不同,思想很難一統,因此經常產生分歧。

一文一武,國之昌者。

此刻,兩人正在爭論著什麼。

「皇上,此次與大遼一戰,我軍損失慘重,但事出有因,大遼違反仙凡盟約,臣領軍戰敗,自當不頹唐責任,戰敗的處罰,我一律承擔便是,但對方神靈參戰,打了我軍一個措手不及,軍心不穩,這點還請皇上明察。」王元低著頭,行著臣子禮朗聲道,字字清晰,整個金鑾殿上無人不挺清楚……

三品以下的官員,上奏奏折的時候,是要彎腰低頭行禮的,比顯示對天子極為的尊重,因此三品以下的官員,大部分都有駝背的跡象。只有三品以上的大官才能夠不彎腰,僅是低頭行禮,不用彎腰。

「皇上,此事關系重大,如果真的是神靈參戰,恐怕大遼已有了野心。」此刻,洪星與王元的意見異常的一致。

這座恢宏的金鑾殿的正上方,赤金豪華炫麗的巨大龍椅之上,坐著一個身穿九爪龍袍,頭戴高貴九龍冠,威嚴逼人令人不敢直視的中年人。中年人頭上戴的龍冠冠冕之上,一顆顆龍眼大的寶石瓖嵌其上,熠熠生光,絢麗高貴無比,龍冠的邊角,是由黃金熔煉之後,經過高溫冷提取技術、深海鍛造技術、齊齊四十九天浸泡蛟湯,使黃金完全熔煉之後,由大師精心打造成枝條一般柔軟的珠簾,柔軟堪比枝條的珠簾懸垂而下,遮擋住了殿上中年人的眼楮,透過珠簾再往金鑾殿上看,令人有一種深不可測,如海如獄辦的感覺,也使大殿內的群臣無法揣測君王的心思。眾臣子唯一能清晰看見的,是撐在兩側黃金龍椅之上的一雙潔白閃爍著魔幻光澤的手掌,就僅僅這麼一個雙手撐椅的手勢,卻給下首群臣一種無所不能的掌控感,讓人覺得坐在金鑾殿中央的人,似天上高高在上的神王一般,諸般意志,萬物掌控,令人不得不臣服……

兩位當朝重量級人物的話說完,整個大殿頓時陷入了一種沉寂的微妙氣氛當中,文采出眾的,自然是擁護洪星,武力出眾的,自然是擁護王元,但無論擁護誰,雙方都各有自己的道理,這樣來來回回的矛盾之下,大殿之內的群臣,一下子仿佛全部都啞了一般,說不出話來,都只是做沉吟狀,似在苦思。同時下首兩側的群臣都拼命的屏著呼吸,不敢發出一點兒的聲響,那緊張的神情猶如等待世界末日的審判一般惶惶的等待著皇帝的旨令,當今皇帝的說一不二,雷厲風行的作風,早已深深映入每一個官員的心中。

「仙凡盟約?那也不過是一紙條文而已,束縛不住那些不安分的神靈,悼神參戰,哼!地獄和大蒙那邊可有動靜?」

猶如天帝傳旨一般的天音從高台上傳下來,落入眾臣耳中,也打破了大殿沉寂的氣氛,眾臣頓時松了口氣。

「地獄那邊暫沒動靜,不過大蒙長生殿四大護法的紫衫龍王曾經在大遼邊境的燕王山上顯露過蹤跡。」王元道。

「恩?燕王山,大遼北院大王葬身的地方?」洪星疑惑道。

「好了,我知道了,王元,朕調集國庫三百萬兩黃金于你,一是做好戰死的將士的身後事,二是給朕好好的犒賞三軍,安撫軍心,不能讓軍心動蕩,知道麼?」天音一般的聲音再次從高處落下。

大易朝一兩黃金=十兩白銀,一兩白銀等于一千文銅錢。三百萬兩的黃金,等于三千萬兩的白銀,這是一筆不小的數目,而且王元知道,從國庫調撥的黃金,那不是一般的黃金,那是十成十的赤金,一兩的赤金,等于十兩的黃金,如果這麼換算下來,絕對是一筆無法想象的巨款。一般在以前,是以黃金最為尊貴的,而且聖賢書中也言曰,「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也不無說道這個世界上是不存在十成十的黃金的。但後來易子著書易經,革新了文壇,加上道門興盛,煉丹的技術也隨之不斷發展,赤金也被提煉了出來。而且這次神靈參戰,我軍傷亡慘重,不僅士兵死的數不勝數,就連身邊的四大將軍也力戰身亡,王元雖然這些年東征西戰有些積蓄,但是要安撫此事戰後的損失,是遠遠不夠的。

「謝皇上。」王元應道。

「洪學士,此次戰事,神靈突然參戰,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朕不希望看到會有人拿著個說事或者是有什麼謠言傳來,知道麼?」天音一般的聲音又轉向了洪星。

「皇上放心,臣自當竭力為止,不會讓流言傳出。」

「嗯,好了,朕有你二位輔佐,天下太平,不過三十三年過去了,有些隱藏的神靈也耐不住寂寞,想要出來蹦蹦了,你們安撫好手下軍心之後,立馬加緊增添實力,修養生息,準備日後的動蕩,退朝。」

王元與洪星對視了一眼,他們知道皇上暗中指的是什麼意思,三十三年前,大遼戰神殿四大戰神入侵大易,其他西域、大蒙長生殿也趁機而入,後來易樓阿彌陀率領四大菩薩,十八羅漢親臨對敵,將來襲的各方一一擊退,簽訂仙凡協議,之後各自休養生息。

但是這種協議只能維持三十三年,三十三年一過,無論協議是否存在,在神靈面前,都變得微不足道,神不會拘束與任何形式的協議,皆是逍遙天地,縱橫蒼生的人物,一紙條文怎麼可能束縛的住他們,三十三年一過,就會發生戰亂。

「三十三年,如今還有三年,難道現今會提前發作?」王元和洪星對視了一眼,皆讀懂了對方眼中的疑惑。

「退朝……」太監公鴨子一般的聲音在大殿回蕩,群臣跟著王元、洪星兩人身後,整齊的魚貫而出。

……………………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法自然,萬法皆空,無量壽,無量佛,南無阿彌陀,彼岸橋意,鎮壓我身,懾!!!!」

彩虹橋之上,易子**橋中央,傲視蒼穹,左眼突然化為一個巨大的一,頓時有一種天地渾圓的感覺,之後右眼化二,乍然之間,混沌的虛空之中猛然降落一道光,這道光,將一字的天地化為二,之後,天地分開,大地、海洋。人類等各種各樣的生物,千千萬萬的顯化世間,演繹世間生靈造化,人道、神道、仙道變革。

「不愧是易子,著易經,願天下人人人超月兌,如此胸襟,如此氣魄,文物狀元,百聖齊鳴般的人物,以已之身演化萬物,生生造化出一條彼岸橋梁,可敬!可佩!古往今來,有大智慧、大毅力、大氣運的大成就者,都比不上你,被你鎮壓,我也無話可說,無量天尊!」

橋尾的一端,全身白衣的道士默然的閉上了眼楮。

「哼,易子,你果然厲害,你的眼楮,始終落在彼岸,始終落在那花開的世界,你的修為,你的成就,可以比擬遠古天了,雖然今日我被你鎮壓,但我與白衣同出一身,只不過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你雖將我倆強行分開,分別鎮壓,但是我們力量,是一樣的,你只能鎮壓,無法殺死我們,一千二百九十六年萬年之後,世界崩滅,彼岸也不會有花開,我看你能怎麼辦!」

黑衣也自知不是易子的對手,索性不再言語,于白衣一樣,閉上眼楮養氣神來。

易子**橋梁虛空,傲視蒼穹,仿佛根本沒有听到兩人的言語一般,顯化萬物的雙眼,始終望向彼岸,那里,似乎傳來爽朗的笑聲,花開的季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崩滅最新章節 | 大崩滅全文閱讀 | 大崩滅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