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 第一一二章叔伯佷錯傳信息當真情靳爺種病

作者 ︰ 金石聲

靳大爺過了今天就七十了,他勞累了一天,水口沒打牙,身子乏了,肚子餓了,看到剛出鍋熱騰騰的本想吃它兩碗,把一箸子已挑到了嘴邊,听到了這個消息,饑餓不知飛到哪兒去了,挑到嘴邊的順著大襟滾了下來。端著碗的手,不由自主的松開了,一碗扣在了炕上……

**以前總在靳大爺家開會,那陣兒只是說讓大家出錢出人支援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沒听說還要分媳婦呀?

他腦子翻騰著,大老婆已經五十有五了,自她十五歲嫁進靳家門已經四十年了,已經跟自己錛錛鑿鑿一輩子了,她老了,把她分到誰家去呢?把自己的三老婆分出去?孩子沒了媽,我那兩個兒子,將來如何活啊?如果媽把兩個孩子帶走了,我苦熬苦掖盼了這麼多年兒子,可兒子卻帶到別人家去了,到末了,自己卻弄了個竹籃打水一場空啊?靳大爺心里出現了許多許多問題,找不到答案。靳大爺越想越心窄,越想越沒路兒。

靳大女乃女乃和靳二女乃女乃听到到了這個消息,杵到床子里的面劑子,再也無有力氣壓下去了,灶火里的柴火早已經熄滅了,但誰也沒有心思再把它重新點燃,一家都傻傻的愣愣的,張著嘴,瞪著眼,定在了那里。

靳大爺雖然在廠子也當過領導,領導過七、八十號人,雖然也見過世面,但他從來沒有听說過有分老婆這一說兒,這是真的嗎?這麼大的事情,佷子不會拿這個來開玩笑吧?說這事兒不可能,可明明是佷子剛開完了這樣的會。

他心里非常亂,理不出頭緒,他面對沮喪的一家人,自己這個一家之主拿不出半句寬慰的話來安撫大家,他不想看到周圍的人,他想逃離這個局面。

他信步走出了家門,想找個知心的朋友,換個話題聊聊別的。

要說知心的朋友,本村唯有的,就是曾和他在一個廠子上過班的那個五先生。

靳大爺家住在村北東西這道街的西頭,五先生,住在靳大爺南邊東西那道街的西頭。兩道街都是頭東頭西,相互平行,又都住在西頭,靳大爺想上五先生家不用走街串戶。

靳大爺走出家門往西拐,出了村子是個大荒草攤子,這里很「髒」不是扔死孩子就是槍斃逃兵,他恍恍惚惚看到眼前,出現了一個柱天柱地的大白人,他汗毛倒豎,頭發發扎,靳大爺心里清楚自己踫到了人們傳說中的「魔」,他使勁的胡嚕了一下自己的頭發,據說︰「男人頭上有一柱火,用手一胡嚕它就著,世上的妖魔鬼怪都怕那柱火。

靳大爺緊走幾步,不敢回頭,也不敢抬頭,走過荒草灘子,往東稍稍一拐,就到了五先生住的這道街的西頭兒了。

五先生家座北朝南,鄰街有個很大的大門,能走一輛馬車,大門不但大,而且非常氣派與眾不同,別人家的大門,不過是一道石頭牆,中間留下一個豁子,豁子上,堵上一個用葛針編的「梢門」也就是大門了,可五先生家,臨街有五間背街向里的南屋,中間一間是大門過道,大門過道前邊橫著一個寬厚的門坎,緊挨門坎有兩扇高大的木門,木門上釘著成排成排的大園頭鐵鉚釘,兩扇大門上下有兩道鐵串帶,一人多高有兩個鋪首,鋪首下方接地處,一扇門上包著半個石榴型的鐵葉子,開開門是半個石榴兒,關上門就變成了一個整石榴兒。

五先生家,大門左邊兩間屋是庫房,右邊兩間屋還是庫房,左邊兩間屋放著農具,右邊兩間屋擱著一個偌大的上面有著一個個小抽屜的藥櫃子,據說,五先生早年干過獸醫,還開過藥鋪。

看到五先生家的大門就會想到,他們家一定有錢,五先生家早年有過錢,但他們家有錢,絕不是因為他當獸醫和開藥鋪賺來的。

他們祖先是旗人,是跟清朝的皇上過來的,皇上賜予了他們跑馬佔地的權力,遂之,就驟然富了起來,據說五先生的上輩子還有五頃地呢?

五先生的祖先,雖有錢,並不惡,是個善財主。南桃花村,村中老爺廟前,原來有「人市」。開春以後,農忙了起來,五里鄉村無地和少地的的人來到這里戳在廟台兒周圍,那南桃花和周邊村子,地多的主兒也來到這里,想雇人的主兒,把戳在這兒年輕力壯的領走了,剩下了一些老弱病殘,而那些老弱病殘也得吃飯哪,五先生的祖上,每天把那些老弱病殘一古腦都領到他們家,量材使用,什麼樣人派什麼樣活兒。

那鋤地跟不上趟兒的,他告訴人家︰「你鋤得粗一點,不要那麼細致,人家鋤一壟你也鋤一壟,收工我好發你一樣的工錢。」

還據說,五先生的父親到自己地里閑溜噠,看到一個人坐在地上,吭哧憋肚正在背一個大花簍,大花簍里裝滿了剛從棒秧子上掰下來的棒子(玉米),因為他背的多了,怎麼也背不起來,五先生的父親,緊走兩步,在他身後邊,幫忙幫他掫了起來,邊幫忙邊說︰「下次少背點,多背兩趟不就出來了,省得這麼費勁。」這個背棒子的人背起來溜眼一看,原來是地的主人,弄得滿臉通紅,背著棒子跑了。

五先生弟兄六個,他行五,因為家里有錢,都飽讀詩書,所以認識他們的人,都稱他們為先生。

先生們家的祖先雖然很富有,可是到了五先生這輩,家道中落了,中落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因為哥們多,五頃地,哥六個,一個人分了八十多畝地,哥六個誰也稱不上是財主了,另一個原因是民國了,滿清的規章制度已經作廢,原本旗人的土地不許買賣,他們哥六個每人分了八十畝地,如在清朝,分了八十畝地就是八十畝地,不會減少,可是到了民國,民國不管清朝那一經的事兒,旗人手中土地可以隨便買賣了,先生們本來都是公子哥,不愛種地,也不喜歡管理人種地,沒有吃喝就賣地,結果是幾十畝地越來越少。

賣了土地,先生們干什麼的都有,有出外給人當家庭教師的,有自己家里開私塾辦學校的,有在家坐堂看病的,有出外給人家大藥鋪坐堂當先生的。

這五先生沒有了地,干什麼呢?一是當獸醫給牲口瞧病,二是給大家主兒,訓練牲口,過去的大家主兒,沒有汽車,出門入戶,有個像樣的腳力,就覺得非常露臉和高貴了。

五先生會騎騾子押馬,你交給他一個荒性口,他會給你訓練得服服帖帖,順順溜溜。

訓練牲口的,全憑的是腿上勁兒和襠里勁兒,會訓練的往牲口身上一騎,不管是騾子還是馬,都會凹著腰,邁著小碎步,踢踢踏踏走起來,走的還要快,還不能跑,這樣越走讓人感到越舒服。如果不管是會騎的還是不會騎的,騎上了這牲口,這牲口都會走出這樣的步兒來,這牲口就算訓練出來了。

當獸醫和給人訓練牲口的收入一點譜兒也沒有,後來詹天佑修了京張鐵路,南口建了工廠,五先生就到南口工廠當了工人。

靳大爺,邁步進了五先生家的大門,穿過外院進二門,已听到了五先生和五女乃女乃的說話聲了。

五先生和五女乃女乃見靳大爺來串門,覺得又新奇又驚異,由于靳大爺這幾年歲數大了,沒事兒沒非兒已經不出來串門了,現在又是黑燈瞎火,不應該出來,而今兒個,又是三十晚上,家家都在過團圓年,更不應該出來。

五先生和五女乃女乃,懷著疑慮的和好奇的心情,熱情的款待了靳大爺,把本來剛沏好的水又倒了,從新涮了茶壺,又從箱子里拿出了還沒開過封的茶葉,重新續上重新沏上。

五先生邊給靳大爺斟水,邊說︰「大哥,您嘗嘗這茶吧,這是我閨女從北京大柵欄張一元茶莊買的新茶,剛送來有半個月?我們還沒舍得喝哪?正好,您今兒個來了,您嘗嘗個新鮮兒,看看這味兒怎麼樣?」

靳大爺由一個平凡的小工兒,而熬上了木工房的大頭子,而能領導七、八十人,這已經是很不簡單的事兒啦!而日本來了,靳大爺能很好的把握方向,堅決不給日本人干活,到國民黨來了,能每月發給他退休工資,而**來了,還繼續開著他退休工資。

而他自己哪?雖然也在工廠干了幾十年,可到了末了,還是個翻砂房里每天弄得焌墨油黑的小工兒,干小工兒就小工兒吧!誰讓自己沒那個本事哪!可是啊,還有更背興的事兒等著他。一步沒趕上,步步都趕不上,就是因為自己給日本干了「一天」活兒,就不發給自己退休工資了,使得自己至今老而無養!

五先生尤其佩服靳大爺的人品,靳大爺替自己在工廠擔了保,當有人舉報了自己,工廠要靳大爺向他索回三個月的退休金時,靳大爺默默不語的讓工廠扣了他自己的錢。

靳大爺在五先生心目中是個英雄,他覺得靳大爺是個志得意滿的人,可是誰曾想得到啊!今日的靳大爺,並不像他想象的那樣,今日靳大爺的心情,比任何人的心情都遭糕。

五女乃女乃和五先生覺得今天是吃好飯的日子口,理應多喝水,可是誰料想,靳大爺只是出于禮貌,抿了抿,茶碗兒邊兒,一口水也沒喝,五先生和五女乃女乃不知道靳大爺今天怎麼了。

靳大爺本想把剛才听到佷子說的話,跟五先生說一說倒一倒,把自己心中的仇苦跟五先生抖摟抖摟,可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說了又有什麼用呢?那是「國家大事」,誰能管得了,只是平白無故增添許多煩惱,還是不說吧。

靳大爺在五先生家悶悶的坐了一會兒就回家了。

五先生對于靳大爺的舉動,覺得莫名其妙,初一早上吃完了餃子就去給靳大爺拜年,靳大爺靠在背臥垛上,見五先生來了,只是點了點頭,靳大爺一家人都「啷噹」著臉,五先生看到靳大爺一家人這樣,覺得這里邊似乎有什麼事兒,問靳大女乃女乃︰「這是怎麼啦?大過年的?」

靳大女乃女乃听了五先生的問話,唉了一聲,就把昨天听佷子說的話,告訴了五先生︰「……丫頭她爸爸昨天就一天沒吃飯啦,今天這不,還水口沒打牙哪!」

五先生听了靳大女乃女乃的話,才恍然大悟,暗忖,「怨不得,靳大爺,昨天在我們家一點兒水也沒喝,原來是他昨天一天都沒吃飯啊!這誰想得起來呢,大三十兒的,誰家不得吃點好的呢?」

五先生雖然也讀過很多書,但是分媳婦這事,沒見那朝那代有過這樣的記錄,但是以前沒有的事兒,不見得以後沒有啊!自家花錢買的土地卻要憑白無故分給別人,這以前有過嗎?不是也沒有嗎?現在不是也有了嗎?五先生雖然稱之為先生,但是拿不出先生的言辭來解釋現而今的新鮮事物而寬慰靳大爺,看著靳家一家人唉聲嘆氣,他也只能跟著唉聲嘆氣啦。

靳大爺悶著一肚子心事和愁苦過著這個年,他這些日子老是做夢,夢見家里來了一幫子人,歲數大的把大女乃女乃領走了;來了稍年輕的把二女乃女乃領走了;再來一個把三女乃女乃領走了,自己的閨女、兒子,哭著、喊著,叫著爸爸,被人撕扯著拉走了,家里只剩下他一個人了,他叫著大女乃女乃,叫著二女乃女乃,叫著三女乃女乃,叫著閨女,叫著兩個兒子,他急醒了,原來是個夢。

大女乃女乃,二女乃女乃,三女乃女乃看到靳大爺整日這樣,精神萎靡不振,心里很是著急,二女乃女乃挺身站了出來跟靳大爺說︰「你甭著急,甭上火,分媳婦我去,我無兒無女,無牽無掛,分給誰我跟誰走,都是人,我還怕他吃了我不成。」大女乃女乃鳴鳴的哭著,她已經伺候這個老頭子一輩子,不知將來那個老頭子是個什麼模樣?三女乃女乃不言也不語,她不相信她會被分走,她有著靳大爺的三個孩子,但她也最怕分走,她怕自己的這三個孩子帶到人家家,會受到後爹的虐待,如果撂在家里,又怕受大媽和二媽的虐待,她的心在靳家這三個「女乃女乃」中是最受煎熬的一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最新章節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全文閱讀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