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 第八十六章罷旁支書歸正轉說母親小時經歷

作者 ︰ 金石聲

我母親,靳家三女乃女乃,來靳家已有二年多了,她就是在那樣一種危機四伏的環境下生活著,

提起土匪,我母親又想起了她小時候的一段經歷,她剛剛記事,也就是有五、六歲吧。綠色小說

她說,那陣兒,她們家老來兵,有時候她在睡覺的時候沒有兵,可是當他睜開眼,醒來的時候,滿屋子滿院子躺著的都是兵,有時她合上眼的時候有兵,可是她醒來的時候,滿屋子滿院子的兵又沒得一干二淨了,開飯了,那些當兵的,不管是洗臉盆還是洗腳盆,拿上搶著就去盛飯(可能是當兵的打了敗仗,行李弄丟了),當兵的背著大刀片兒,我母親說,她也不知道害怕,在當兵的胯骨底下鑽來鑽去。

這些人不是匪,應該是軍隊,那正是一九二一年至一九二六年直奉、直魯奉與馮玉祥戰爭時期,拿大刀片子的應該是馮玉祥的西北軍。

她說︰「有一次經歷,那可真真正正是匪而不是軍隊啊!」

我母親五歲的那一年,听到外面嚷嚷著︰「‘大幫’來了!大幫來了!」家家戶戶嘰嚓 嚓關上了街門,上了門栓,頂上了頂門杠。

大幫來了都奔有錢人家,有錢人家的標致是房子好,其實我姥姥家那陣兒已經沒錢了,幾十畝地已經在風雨飄搖之中,但是他們劉家祖先給留下的房子在村里是數一數二的,我姥姥怕大幫奔她們家來,跟我年幼的母親說︰「‘三頭’,快到你「媽娘」家躲躲去!」

延慶人管「女乃娘」叫「媽娘」含義是吃「媽媽」的娘。

我母親在一歲時我姥姥得了一場「熱病」,女乃抽上去了,我姥姥給我母親找了一個「女乃娘」,這家人姓馮,在我姥姥家東街門外往南只隔兩家,他們家很窮,一院子的小土房。

這次來的土匪是「黑馬隊」,黑馬隊騎著黑馬穿街而過,我母親因為歲數小還不知道什麼叫害怕,得了我姥姥的指令,就像領到了聖旨,撒腿出東街門,往她「媽娘」家跑去,她貼著牆根兒跑,黑馬隊在她旁邊擦身而過。

我母親「媽娘」家的小土炕早已坐滿了人,我母親躥上炕扒啦扒啦就鑽進了人堆里,剛剛坐穩,氣兒還沒喘過來,就听見院子里響起了腳步走,隨著聲音由遠而近,彎腰走進一個腰里跨著盒子炮身穿一身黑的彪形大漢,這就是所說的「黑馬隊」,黑馬隊嚇得大家戰戰兢兢,我母親的「媽爹」上前跟這個「黑馬隊」搭訕、套近乎,這個「黑馬隊」,進了屋子並沒有橫眉立目,也沒有翻箱倒櫃,坐在板凳上,往櫃上一靠,告訴我母親的媽爹︰「你給我揉揉肚子。」這個「黑馬隊」腰里纏著一個大布袋子,袋子里咯稜、咯稜都是洋錢,他指著炕上坐的人說︰「這都是有錢人。」

要說這都是有錢人也不假,這都是左鄰右舍有錢人家的姑女乃女乃住娘家來的,爹娘听說大幫來了,怕姑女乃女乃在娘家出事,就讓她們到馮家躲一躲。誰知這一躲卻正好撞上「土匪」。

每次土匪來,都是誰家的房子最好奔誰家,而這次不知為何,大幫卻奔了房子最賴的馮家。

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是這樣的。

這個「黑馬隊」騎著馬喝了西北風著了涼,又搶了好多洋錢圍在腰里,這西北風跟肚子里一鬧騰,洋錢又在外面冰著肚子,里外一加攻,肚子里的腸子痙攣起來絞著絲兒的痛,他咬著牙已經忍好長時間了,實在有點忍不住了,走到臨河,看到一個小孩子跑進了馮家,小孩子沒有關門,他跳下馬,跟著進了馮家,意欲到馮家歇一歇,喘一口氣,讓人給揉一揉肚子,不是搶錢而是找人幫助,自然不能到有錢人家去,土匪和有錢人家是死對頭,他今天人單勢孤怕遭人暗算,找了一個破房子的人家,可「黑馬隊」的內心世界誰也看不見,我母親的「媽爹」跟「黑馬隊」套近乎說︰「我的大哥也是你們隊伍上的人,不知您認得不認得?」黑馬隊說︰「認得,認得。」

我母親的「媽爹」確實有個大哥,他到了三十多歲還未娶妻,他在家生活無望去「老口外」當了土匪,一直沒有回來,可他當土匪的這個地方離這里還有六、七百里地呢,跟這撥兒「黑馬隊」根本是風、馬、牛不相及呀!

可今天這個黑馬隊啊,只因他虎落平川,身上有疾,自顧不暇,有求于人,也想跟人套近乎,他本來沒見過那個人,他卻順口答音說見過,本來不認得那個人,他卻順口答音說認得。

而我母親的「媽爹」為了這屋子人的安全,為求得屋子里空氣的和諧和這個「黑馬隊」矛盾的化解,把本來兩撥子毫不相干的人扯在了一起。

「黑馬隊」的肚子,經過我母親媽爹的來回揉搓犯了熱,肚子痛逐漸緩解了,由于他對主家的感謝,由于他勢單力孤,他指著炕上坐著的人說︰「今天便宜了你們!」

我母親是在土匪猖獗,兵痞肆孽的年代下長大的,她十九歲嫁給了我父親,這個環境依舊沒有改變,因為從一九一一年始到一九四九年這個時代就是這麼一個時代。

時代沒有變,生活的環境不可能根本改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最新章節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全文閱讀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