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 第五章 江洋大盜孫殿英和民國仨縣長

作者 ︰ 金石聲

民國在大陸三十八年,延慶縣有過二十一任縣長,平均一年零九個月就要換一個縣長,可謂登峰造極。當縣長的,甭管大文化小文化都得有點兒文化,有文化造就了他當縣長,當縣長也許就把他送上了斷頭台。

1926年奉軍打跑了馮玉祥的西北軍,在延慶派來了唐玉書當縣長;1927年10月,閻錫山打到了懷來延慶,奉系張作霖以懷來為一線,以南口為二線與閻錫山對峙,因此時延慶一部已被閻錫山戰領,閻錫山派來了宋繼唐當延慶縣長,並在延慶成立了國民黨延慶縣指導委員會;1928年,閻錫山已徹底打跑了奉軍,派馬友麟為延慶縣長。

此時的延慶縣,因民國國都從北京遷到南京,直隸省撤銷,設立了察哈爾省,延慶縣歸屬察哈爾省管轄。

此時盜挖了清東陵的孫殿英進駐延慶,軍部設在延慶縣城的火神廟。孫殿英挖了慈禧和乾隆的陵墓,得了大量財寶,傳到世上,輿論嘩然。

孫殿英炸開慈禧太後的定東陵,得慈禧葉赫那拉氏之尸,雖歷經十數年而不腐。孫部從金槨內棺盜竊了大量稀世珍寶。但他仍不滿足,再掘乾隆皇帝弘歷的裕陵,他親自進墓點視寶物,得珍珠、翡翠、玉石、象牙、雕刻、字畫、書簽、寶劍等無算。裝了四五十箱,加封蓋章後拉回軍營。後來他回憶說︰「乾隆的墓堂皇極了,棺材內乾隆尸體已化,只留下頭發辮子。陪葬寶物不少,其中最寶貴的是頸上的一串朝珠,一百零八顆中最大的兩顆是朱紅色,和一柄九龍寶劍,劍鞘面上嵌了九條龍,劍柄上嵌滿了寶珠……」

從清內務府的《孝欽後入殮,送衣版,賞遺念衣服》冊和李成武的《愛月軒筆記》所載,可見慈禧墓的隨葬品之巨,價值之連城。關于乾隆裕陵中的寶物,因無詳細記載可查,僅能根據發現的贓物及孫殿英部盜墓時所用的車輛之多來推算了。早在盜陵之前,孫殿英就曾以「體諒地方疾苦,不忍就地籌糧」為名,向遵化縣征調大車30輛,可想而知這30輛大車要裝多少寶物。

孫殿英掘墓盜寶被發現後,滿人嘩然。部分旗人團體,以及遜位清皇室,包括居住在天津日租界(張園)的溥儀等滿人上告到蔣介石那里,要求嚴懲孫殿英。此事一時轟動全國。

然而,就在政府大員調查之時,孫殿英卻坦然自若,竟以十二軍軍長和案情以外的「第三者」身份,向第六軍團總指揮徐源泉遞交呈文,為盜陵的要犯、第八師師長譚溫江辯護,羅列譚與盜陵案絕無關系的種種理由。

徐源泉看了孫的呈文,叫人捎信給孫,給孫指點迷津︰你孫殿英這次辦事太過莽撞,冒天下之大不韙,各方已經大嘩,我也難以一手遮天,進行庇蔭。可是有關關鍵人物你們都要設法疏通,行與不行,看你們的手段。你們這回擄獲不少,外人傳說有幾萬萬,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要想把風浪平息下來,你們要下大本錢。甚至各軍團長、各軍長門前也要設法打點,只要他們不群起而攻之,民眾方面是可以壓服的。孫殿英心領神會,連忙從東陵贓物中挑選一批珍貴的,其中一柄九龍寶劍,劍面上嵌有九條金龍,劍柄上嵌有寶石,孫托戴笠送給了蔣介石;另一柄寶劍托戴笠送給了何應欽。乾隆頸項上的一串朝珠,有108顆,據說是代表十八羅漢,是無價之寶,那最大的朱紅色的兩顆,孫在天津時送給了戴笠;慈禧的枕頭是一個翡翠西瓜,孫托戴笠送給了宋子文;慈禧嘴里含的一顆夜明珠最為珍貴,開是兩塊,合攏是一個圓球,分開透明無光,合攏則透出一道綠色的寒光,夜間在百步之內可照見頭發,孫將這件寶物也托戴笠送給了宋美齡。孔祥熙和宋靄齡見後十分眼紅,孫便又挑選了兩串朝鞋上的寶石送去,才算了事。並將價值50萬元的黃金送給了閻錫山。

孫殿英盜了慈禧和乾隆的陵墓,要說是闖了彌天大禍,理屈詞窮,可好馬出在腿上,好漢出在嘴上,孫殿英不愧是條白手起家的英雄好漢,他寧能在這沒理中找出理來。

孫殿英的祖上,是明朝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孫承宗。明末時,率家人及全城居民守城抗滿,因滿兵勢眾,城破孫家滿門老小和全城百姓被滿人屠殺干淨。只有孫承宗之四子「孫鎬」一支,在城破時逃出一個保姆,帶出了個男嬰。才使得,有了後來的孫殿英。

孫殿英辯解說︰「滿清殺了我祖宗三代,我不得不報仇革命。孫中山有同盟會、國民黨,革了滿清的命;馮煥章(馮玉祥)用槍桿子去逼宮,把末代皇帝溥儀及其皇族趕出了皇宮。我孫殿英槍桿子沒有幾條,只有革「死人」的命。不管別人說我什麼盜墓不盜墓,我對得起祖宗,對得起大漢同胞!」並說︰我發掘滿清東陵,有3個好處。第一,滿清入關之時,大興文獄,網殺士人,象呂留良,戴名世這樣的人,都被開棺戮尸,我雖不才,亦知道佛經有言,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二,滿清統治三百年了,搜刮的財帛不知多少,今天我挖陵,是為通天下財貨,收運轉之利,豐藏國庫;……」

要說這孫殿英說的話,讓人听了還真是有一些道理,加上他上下打點,當時的吏治**,孫殿英盜掘清陵的事,最後也就不了了之了。

孫殿英挖陵得了許多寶貝,寶貝雖值錢,但當不了現錢,放出風去,賣這些寶貝,古玩商人,此時視延慶為發財的好所在,大批古玩商人穿梭往返于延慶。

縣長雖能在百姓頭上發號施令,但在孫殿英眼里不過是個螞蟻,任孫殿英像「使喚人」一樣呼來叫去。

孫殿英對延慶縣長馬友麟任意要錢要餉,馬友麟不支,自盡身亡。而那孫殿英哪?過了多少年後,最後也落了一個被解放軍活捉死于獄中的下場。

1932年3月,日本制造的滿洲國在長春成立,溥儀執政,當時延慶的四海、小川、花盆、千家店,屬滿洲熱河省豐寧縣管轄。駐扎于豐寧縣的的滿洲第三路軍司令劉桂堂從赤城進入延慶,就像進入了外國,綁走人質百余,又向當時的縣長陳蘭峰要錢,陳蘭峰拒交,遂把陳蘭峰打死。

時光荏苒,轉眼到了1948年,這時的縣長是國民黨的崔少荃。國民黨江山已經日薄西山。

1948年5月18日,解放軍冀熱察**7師在延慶縣大隊和赤城縣大隊配合下掃清了延慶縣城四外阜高營、孟莊、黑龍廟、小紙房屯、石河營、下屯、南辛堡的據點後,包圍了延慶縣城。

延慶縣長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著急。他是一縣之長,他是1948年1月被派到延慶來的。1946年至1948年三年,國民黨三年在延慶換了四任縣長。崔少荃當縣長遇到了個多事之秋,雖剛剛來5個月,但他手上也沾滿了不少**的鮮血!

崔少荃知道**打進城里不會有他好果子吃,他努力作著動員工作,無非說**,共產共妻,無惡不作。盡管他拼命作手下嘍的工作,但大廈將傾獨木難支,經過一夜激戰,崔少荃被擊斃了,延慶縣城解放了。

唉!這人啊!就是這樣,曾經多少風光,將變成過眼雲煙,伊拉克的薩達姆,想當初多風光啊!全國到處掛著他的畫像、矗立著他的塑像,最後落了個被人從地洞里揪了出來,上了絞刑架;利比亞的卡扎菲當總統時,身邊有幾十個女保鏢,最後被人從洋灰管子里揪了出來,拿槍打死了,放在冷庫里供人參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最新章節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全文閱讀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