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 第五十七章張三兒買賣路上遭劫持身陷囹圄

作者 ︰ 金石聲

劉掌櫃從土樓回到家里,一天一天的等著張三兒從赤城返回來,等了有半個多月了,按時間掐算,應該到回來的時候了,可怎麼還不回來呢,又過了幾天,劉掌櫃的眼皮子跳了起來,人說左眼跳財,右眼跳災,可這劉掌櫃左眼右眼都在跳,跳得他心煩意亂。

莫非張三兒在外邊出事了,要說張三兒,在這條道兒上跑也有二年了,論文、論武,都拿得起來,何種事情都歷練過,按說不應該有什麼閃失。

劉掌櫃正在胡思亂想,忽見跟隨張三兒的掌鞭兒,風風火火跑了進來,大聲嚷嚷道︰「掌櫃的!不好了!」

劉掌櫃見狀「噌」的站起問道︰「何事如此驚慌?」

掌鞭兒言道︰「張三兒大哥和牲口貨物被人劫去了!」

劉掌櫃听得此言,啊!了一聲,一在了椅子上,又猛的站了起來,言道︰「被何人所劫?」

話說啊,獨石口往北到平定堡要路過一個大山,叫椴木梁,椴木梁往北是丘陵地帶,往南是高山峽谷。

從北京而來的官道,穿過椴木梁直通內蒙,在大山深處聚集著一哨人馬,在椴木梁上打劫來往客商。

這哨人馬的為首者綽號叫「大刀徐五」不知是哪個瞎了眼的師傅教了他一套好武藝,他使得一口單刀,耍得風馳電掣,據說,這口大刀兩天不殺人就會鳴鳴自己發出叫聲,不知是鐵面無私還是他禽獸本性,這「大刀徐五」就連他的親外甥,不知犯了什麼錯兒,他用這把刀也給砍了。

百姓們見他敬而遠之,小孩子鬧脾氣啼哭不止,只要一說︰「大刀徐五來了!」唬得那小孩子會立刻停止啼哭。

這一天,徐五派出打探的嘍回來稟報︰「有人趕著十頭騾子,馱著貨物從南趕來。」大刀徐五道︰「拿我刀來。」披掛上馬,帶領十數人下了山寨,到了椴木梁上,擱一人窺探放哨,其他人隱蔽起來,等了一刻,張三兒哄著十頭騾子趕來,那放哨的嘍羅,一聲 哨,埋伏的人馬,從隱蔽處涌出,徐五大聲叫道︰「快快把牲口馱子錢財留下!本大王饒你們不死!如若不然!」他把大刀在眼前比劃了一下,道︰「它今天又要開葷了!」

敢走這條道的和搞長途販運的主兒,那個是松包軟蛋?豈能被這幾句話嚇倒,張三兒上前施禮言道︰「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萬望大哥放兄弟一碼,賞兄弟一口飯吃!」

徐五言道︰「賞你一口飯吃,那我們去喝西北風!識相的把東西撂下!不識相的你就瞧著辦!」

徐五看張三不動聲色,再不費話。

說時遲,那時快,徐五舉刀向張三兒砍來。

張三兒自幼在師父處習武,本是佼佼者,後來當兵,不當兵了又當捕快,真打實斗經過,兩軍對壘,你死我活拼殺過,絕不是花拳繡腿架子生,舉刀迎戰。

徐五是招招發狠,刀刀致命,而這張三兒竄蹦跳躍,閃展騰挪,絲毫無畏懼之色,兩人一個馬上,一個馬下大戰了二十余合不分上下,那徐五自打出世以來從未遇到過如此強硬的敵手,心中暗暗佩服,「真是山外青山樓外樓,一山更比一山高。」

徐五看到只憑力敵,難于取勝,大呼一聲︰「弟兄們!快快去搶他的牲口馱子!」

這十數個嘍羅撒下徐五和張三,驅趕著掌鞭兒的和十頭騾子上了山,而徐五攔截那張三兒使他不能相救,急得張三心急火燎,對于徐五,也是招招發狠,下下致命,恨不能一下子把徐五劈于馬下!

可那徐五此時卻不慍不火,扭頭看到騾子已被哄上山去,撥馬而回,撇下張三兒,打馬往他的山寨跑去。

堂堂五尺高漢子,丟了貨物,回去怎麼向師傅交待,張三兒撒腿便追,追到山中狹窄處,只見一道大繩平地繃起,可憐張三兒促不及防,一個蹣跚匍匐在地,立刻從兩邊草叢之中竄出五六個手持鋼刀之人,七手八腳把張三兒綁了個結結實實,押解上山。

張三兒被捆綁上山,不由心里胡思亂想,「自己經過了多少大江大浪啊!可竟在這小河溝子翻了船!既然到了這個地步,殺剮存留听天由命吧!」

也是英雄愛英雄,徐五既沒殺張三兒,也沒剮張三兒,他勸張三兒入伙,共謀大業。

可張三兒,按現在的新話兒是「根紅苗正」,當過兵,干過衙役、捕快,心中坦坦蕩蕩干公事的出身,他拿過賊、繳過匪,沖也好、殺也好、拼命也好,是一腔正氣無憂無慮,可現在立馬讓他入伙當土匪,他怎麼也轉不過這個彎兒來,可現在如果不答應這檔子事兒,徐五豈能放過他哪?他還真甭想活著出去了?他想起家中的老母和妻兒,想到死在這里太窩囊,想到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暫且應了他吧,但要應我一件事,徐五問︰「何事?」張三兒道︰「讓掌鞭兒的回去告訴我的家人,我在這里平平安安,什麼事兒也沒有,讓她們放心就是了。」

徐五說︰「就這麼點兒事?這好辦,馬上放人,讓他回去。」

徐五給張三兒松了綁,然後大擺延席,讓張三兒坐山寨二把交椅,和山寨眾嘍羅大碗飲酒,大碗吃肉。

徐五得了猛將好不快活。

放下徐五不表,卻說那掌鞭兒的出了徐五山寨,日夜兼程,跑回臨河,把這前前後後一古腦兒倒給了了劉掌櫃。

劉掌櫃想,「這十頭騾子和貨物本是身外之物丟就丟了,可這張三兒不能不救啊,不能讓他跳這火坑趟這混水啊,師弟沙埔平陷進去太深,干這掉腦袋的勾當已是沒轍的事了,可自己不能讓徒弟為了自己,再掉進去,整日弄得提心吊膽,有家不能歸,有國不能投啊!」

想到此處,劉掌櫃下定決心,「不論花多大本錢也得把徒弟從那火炕中救出來。」救張三兒,僅憑自己一人之力無有可能,他想起了那個當寨主的師弟——沙埔平。

此事不能耽擱,他拿上五千兩銀票,打點行裝,奔了長安嶺。

沙寨主此時正在操練嘍羅兵,忽有崗哨來報︰「延慶劉掌櫃求見。」沙寨主心想,「肯定是大師哥來了。」等把人請進一看,果然是大師哥,他把自己手邊的事情交給旁人,三步並做兩步迎上前去,把師哥迎到大堂,嘍羅們沏茶倒水。

沙寨主,看著師哥,表情異常嚴肅,似乎心中有什麼重要的事情,示意左右退下,劉掌櫃告訴沙寨主說︰「大哥這次來有兩件事情要告訴你,一件是喜事,弟妹現在何處,我給你找到了,她們過得很清貧,但卻扎扎實實,你已經有兩個孫子了。」

沙寨主迫不及待問她們現在何處,劉掌櫃告訴他說︰「她們現在關南。」

接著,又把他們分別後,她們娘倆是怎麼生活的告訴了他。

沙寨主听後,潛然淚下,感慨道︰「這都是我給她們造的孽啊!」既然他們無病無災過得很好,那也是祖宗有德,家有金山銀山,也不如人丁興旺,平平安安啊!」

他問劉掌櫃︰「兩個孫子多大了?」他一邊听著劉掌櫃的回答,一邊想著孫子的模樣,臉上榮光煥發,此時沉積在他心底里幾十年的郁悶情趣,一下子跑得沒了蹤影!

劉掌櫃看著師弟那高興勁,自然也為他高興,可此時此刻,他臉上高興的情趣,一點也沒顯露出來,因為在他心里,還窩著另一檔子棘手的事哪。

劉掌櫃言道︰「師弟啊,我再告訴你一件事,這件事,事關重大,只有你能幫哥哥,你也勿必得幫哥哥。」

沙寨主說︰「您這就說遠了,大哥的事兒就是我的事兒,還提什麼幫忙不幫忙,有事兒您盡管說……」

也不知這沙寨主是說大話,還是真能幫劉掌櫃去解救張三,到底解救得了解救不了張三?且听下一章里給您訴說。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最新章節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全文閱讀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