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 第五十章天下十三省為有獨石冷

作者 ︰ 金石聲

獨石口,是長城上的一個重要關口,南距八達嶺北的岔道城五百里,北距平定堡一百里,過了平定堡不遠就是內蒙了。

劉掌櫃跟張三兒商量︰「咱們到獨石口闖一闖?」

出赤城,奔獨石口,還是一水兒的大山溝,寬闊處有二里,窄處有一里或不足一里,兩山之中開出片片田地,臨近村子的田地上,有三三兩的牲口悠閑的啃著地上的草皮,牲口的主人,不怕牲口被人拉走,牲口也不會有人拉走。

一百里的路途,主僕三人走了一天半。前面地勢越來越開闊,遠遠看見前面,現出了一座城池,隨著離城池越走越近,一座城門座北朝南撲面而來,城牆從城門向左右延引,左右的城牆中間各有個突出城牆的墩台,這突出的墩台每座城池都有,是為了在敵人進攻時,射殺那些爬城的敵人特意設計建造的。

這座城雖不大,但巍威壯觀,像個不可侵犯的巨人矗立在這群山環抱之中,這就是獨石口城。

獨石口城,座落在四面環山的山坳里,這個山坳東西不過三里,南北三里有余,由于這片空地北面寬,南面窄,獨石口這座城,由于地理的限制,修成了一個北寬南窄的梯形,當地人管它叫棺材形。

獨石口城南,一里多地,有一塊拔地而起的大石頭,高有兩丈五六,頂上直徑兩丈五六,上面刻有突兀二字。「獨石口」因此石而得名。

獨石口城,北靠蜘蛛山,西有黃龍河,東有青龍河,兩條河水,流到城南一里多拔地而起的「獨石」南一百多米處會合。

一千多年前,唐朝宰相房玄齡,來到此地,看到此地二龍戲珠,有王者之氣,在南山頂上埋了一個鎮物,破了這里二龍戲珠的風水,使此地後來沒有出現叱 風雲的人物,此地雖然未出叱 風雲的人物,但是後來也興盛繁華了數百年。

元末農民出身的朱元璋,攻陷大都(北京),把蒙古人趕到漠北,朱元璋以遼寧(大寧),內蒙古多倫(開平)和張北(興和)設防。朱元璋死後,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與其佷朱充文,展開了四年靖難之役,在這四年戰役中,已臣服明王朝的蒙古部族兀良哈部,曾出兵幫助朱棣,「兀良哈」部戰功卓著,朱棣勝利後,為報答蒙古人「兀良哈」部,把大寧(遼寧寧城縣)送給了「兀良哈」部,大寧丟掉後,興和廢棄,開平孤立無援,于宣德五年(1430年)將「開平衛」遷于獨石口城,從此以後獨石口城就成了軍事重鎮。

公元1449年(正統十四年)的土木堡之變,蒙古族「瓦剌」部,就是從獨石口攻入的,獨石口一失,下一個沖擊的目標就是八達嶺和居庸關,從而直接危及京師,因此,明代在這里不斷增加駐軍,設置衙門,由于獨石口變成了軍事要塞和方圓幾百里的政治中心,從而帶動了經濟的發展,從而使這里商賈雲集,店鋪林立。清入主中原,滿、蒙、回、漢已成一家,獨石口比較明代雖然已失去原來軍事要塞的顯赫地位,但是此時蒙古各部族時有發生叛亂,康熙皇帝曾于此地出師繳滅噶爾丹。清政府並沒有輕視獨石口軍事要塞的地位,曾于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由直隸總督孫嘉凎對獨石口城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修繕,還曾在雍正十三年,在這里設立理事廳,掌管口外正白、瓖白、瓖黃、正蘭,四旗,和延慶、懷來、龍門(龍關)、赤城事宜。

獨石口城,周長六里零十三步,有三門,東常勝門,西常寧門,南永安門,屯軍5600人,鼎盛時期人口4.5萬,城內居民3000多戶,店鋪上百家,衙門林立,廟宇齊全。

到了民國,雖然這里已徹底失去了軍事要塞的地理位置,但是也曾設置了獨石縣,由于這里幾百年來累積的人文和商業底蘊,又由于民國時期,軍閥混戰,匪盜橫行,鄉間有錢人或避難于此,或把錢投資于此地做生意,這里依然不失明清時期的繁華。南來京津的客商帶來洋貨、干果,帶回皮毛、油面、胡麻油,北去多倫,內蒙的客商,馱走獨石口城釀造的干裂的白酒、日用品,而馱來皮毛,趕來牛羊馬匹,這里是京津客商和內蒙客商交換貨物的基地,這里也是方圓幾百里的居民,日用品和農產品的集散地。

這里有酒坊、醬坊、染坊、藥鋪、雜貨鋪,糧食、土特產貿易貨棧……

獨石口的繁華招來了南來北往的客商,到過獨石口的人都知道這麼一句話︰「天下十三省,唯有獨石冷,有了「七賢地」,數不著獨石冷。」

那麼「七賢地」在哪兒呢?它又為什麼這麼冷呢?「七賢地」在獨石口西北四十多里地的地方,它是一個像驢脊梁一樣的大山梁,夏天的雨澆在驢脊梁背上,眼看著有一部分水往南流了,有一部分的水往北流了。在它的北邊不遠處有個地方叫「化風口」,內蒙的冷空氣吹到這里驟然間化成了強勁的西北風拽在「七賢地」大山梁的驢脊梁背上,把有生命的凍僵了,把無生命的凍透了。

獨石口冷,「七賢地」比獨石口還要冷,那麼獨石口為什麼那麼冷哪?

獨石口的東邊往北有條大山溝,大山溝的盡頭是「冰山梁。「冰山梁」上結的冰到五六月還沒化盡,到七八月又結冰了,從冰山梁流下的泉水匯成了青龍河。

獨石口西邊往北也有條大山溝,從沽源小平原濕地滲下來的水從這條大山溝中溢出,潺潺溪流,融匯一處,成了黃龍河,兩河的河水終年流淌,從獨石口城左右擦身而過,浸透了獨石口城,在城南匯合。從冰山梁吹下的寒風,在獨石口東邊的山溝里形成了強大的氣流,從蜘蛛山東側噴出,拽在獨石口城上;從七賢地吹下的寒風,在獨石口城西邊的山溝里形成強大的氣流,從蜘蛛山西側噴出,拽在獨石口城上。十冬臘月,獨石口城的大道上,能像湖面的冰一樣,裂開一、二寸的大口子,散落在大道上的騾馬、驢糞蛋子,用腳踢進那深不見底的口子里,會听見「嘎楞楞」的響聲。

天下十三省,唯有獨石冷的說法,真沒有說冤,說錯。

獨石口雖冷,但是凍不醒南來的北往的客商們到這里發財和淘金的夢想,獨石口雖冷,但凍不透南來北往的客商們發財的熱情。

劉掌櫃和張三兒三人趕著五頭騾子進了獨石口城南門,找騾馬店住下。

張三兒在赤城當差,也偶有到這里辦案的機會,在獨石口也有個把熟人,他找來熟人,說明來意,讓他們介紹幾個賣布匹和雜貨的商家。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最新章節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全文閱讀 | 從大槐樹下走出來的人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