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之行 第六十八章︰江華城

作者 ︰ 復之言

這一次,他解決了學堂的事情,登上船頂,看到如此佳景,頓時放下了心中的種種牽掛,才清晰地感應到「乾坤石」還有加強、聚匯、儲存這種莫名「能量」的功能。

按照柳義目前自己分析,這種「能量」既然在他未成為修真者時就能感應,那麼其它凡人也可以的

根據其產生的前因後果,它有些類似于民間傳統上所說的做好事後能積累起來的陰德,其原理來自于《易經》上所說的︰「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觀點。儒家經典四書之一的《大學》里面也講有︰「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的說法。

但有些問題他想不明白,如果這些真是所謂的「陰德」,以他的親身體會,它只是存在自己的心里面,當然也可以隨著心力的指使而在身體內流轉,那麼這些存在心里面的東西怎麼能夠產生世俗中老百姓所說的「余慶」呢?需知一般老百姓所講的好事基本上可都是物質上的東西。

而自己作為一個修真者,這些「陰德」也對自身法力有好的作用。

如此,可以得出結論︰這些「能量」存在于每個人的心中,對凡人和修真者都有作用,或者說凡人和修真者都可以運用它來產生作用。

由此是否便可以推斷出,心力可以改變物力呢?

還有諸如「生從何來,死向何去」的這些類似的問題,在《冷月劍法》的學理部分也沒有講清楚,只說是涉及到造化本源的問題,凡人即便是到了煉虛、合體的修真者想要一朝就想清楚那純屬異想天開,唯有由心性慢慢去體悟。

既然思考也思考不清楚,但它們對自己有很大的作用和好處,那還考慮那麼多干什麼。

柳義當下便無思無慮,逍遙自得,放開心胸,讓「乾坤石」自然運行,不斷地向心髒注入這種令人感覺清純浩大、酣暢淋灕的「能量」……

譚平精明能干,有勇有謀,由于經營和管理有功,整個平陽支舵搞得井井有條、有聲有色,五年來業務量提升了十多倍,人員由當初的五百多人增加到目前的四、五千人,開設碼頭的州、縣從原來的三個增長到二十多個。

由于業績明顯,就在上個月,東海城總舵主主召集眾長老商議,決定把他破格提拔為分舵主,要知道在這之前,每一個分舵的主持武功可都是在先天以上的,而目前,譚平的武功僅為九級初階的水平。

由支舵上升為分舵,意味著地位的提高,權力的增強,收入亦大幅的增加,加上兒子讀書的地方原來所出現的怪異的現象又消失了,譚平現在可謂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每日三餐都請柳義和周沖到他的房間里面去小酌幾杯。

而柳義為了避免貪杯影響到修煉,每一次只是禮貌性地喝了一小杯,並簡單地吃點東西,就走到樓頂上閑逛去了,約莫一刻左右的功夫,就回到自己的房間中利用「乾坤石」靜坐煉氣,或者習練鍛體功法入門的天罡地煞一百零八個動作,外出近一個月,動作越來越熟練。

由于樓船帶的貨物多了些,而且時間上十分地充裕,所以一個來月左右才來到江華州城。

原來樓船上從平陽運來五百噸的貨物有二百多噸先在這里御下,再重新裝上一些這里的特產,譚平在城里面還要辦一些事情,所以他們要在此地停留五天左右的時間。

江華州城是平陽分舵里面最為重要的一個地方,設有最大的碼頭,產業也最多,但這里屬于臨海府的地界,是傳統上袁家的地盤,且距離府城只有二百多里。

五年前,袁家在這里的勢力由于受到黃家的排擠,加上碼頭和水路航運又屬于「船幫」的經營範圍,所以他們還比較弱小,只有寥寥幾個鋪面。

然而,三年多以前,上江縣千峰鎮家主黃山彪及江華州城家主黃應雲幾乎在同一時間內神秘失蹤,據說一個是因為有要事到了南方的海上就不見了;另一個是當天晚上還在家里面好好的,可第二天則連帶著五、六個手下不翼而飛了。

這個兩人一人是先天高手,一人是九級初階的修為,隨著他們的失蹤,黃家在這里頓時少了兩根頂梁柱,加上族里面不知道什麼原因又派不出人手頂上,他們原來的勢力頓時土塌瓦解,不到兩年就把這里的地盤拱手讓出來了。

取而代之的是「船幫」的平陽分舵和原來一直不敢和黃家沖突緊縮在臨海府的袁家。

譚平還告訴柳義,根據總舵的情報,這兩年來他們已經得到和「船幫」大體實力相當的十二行商會的大力支持,發展得很快,還向譚平提出除碼頭外,把其余的陸地上的產業全部低價轉讓給他們的無禮要求,總舵當然不答應,他們竟然針鋒相對,也派出了一個九級高手袁祖德帶著一幫人和「船幫」對干並在平陽扎下了根。

現在,「船幫」和袁家雖然還沒有撕下臉皮,表面上還是和和氣氣,實則暗地里忙得不亦樂乎。

為此,他還吩咐柳義,盡管他的武功修為比較高,但是由于袁家在碼頭周圍布置下的探子很多,他如果從船上獨自一人上岸到城里的時候要多幾心眼,以免被人暗算。

譚平交待完後就和周沖上岸去了,也不知道有什麼重要的事件,三天不見人影。

這三天以來柳義一直都在樓船上,由于御下的貨物比較多,有二百多個民工,從碼頭上搭起了十條簡易木橋,來來回回地從船上搬扛貨物,十分地吵鬧。

到了後來,樓船還由于人員的走動和貨物的移動不停地在水面上搖晃起來,這樣他想在那里繼續習練那個練鍛體功法入門是不可能的了。

由于無事可做,柳義就決定利用一天的時間到街上走走,以免老是蹲在船里面太悶氣了。

早上,他剛一離開碼頭,正想邁步往街上走去,驀地,他的元識發現後面有三股氣息正死死地盯著自己,便想起了譚平三天前提醒的那一番話,知道那是袁家派在碼頭的探子,把自己給惦記上了。

于是他不動聲色,裝作毫不知情的樣子,若無其事地向前慢慢地閑逛起來,走到一條街道拐彎,用眼角的余光瞥了一下,發現後面跟蹤的三個人最二十來歲的青年人,一身碼頭搬運工人的打扮,武功有五級左右。

以柳義修真者的身份,對于這些武功十分普通的凡人自然不可能再去為難他們了,接下來他特地就往人多的地方擠了擠,運起身法幾個穿梭,找到一個無人的地方把身上青色衣服換成了白袍,頭上也戴上了一頂四方帽,把劍放回儲物袋,搖身一變,成了一個標準的儒生,在街上踱起了方步,徹底把尾巴給甩掉了。

江華州的州城比明新州還要大上一些,由于這里到海邊已是不遠,來往的商客川流不息,車水馬龍,絡繹不絕,顯得相當地熱鬧和繁華。

街上商鋪的貨物豐富多彩、包羅萬象、應有盡有,讓柳義目不暇接,他甚至還看到了之前從未見過的一些極為遙遠的破碎大陸制造的東西。

他突然想到,自從自己三年以前開發出了眼通以來,可是很長時間沒有運用它們來掏寶了,江華州對外通商的歷史久遠,來往貨物品種多樣,說不定自己還能意外地在這里發現一兩件寶物。

當下,柳義不由加快步伐,興沖沖地向古董街趕去……

等他到了那里一看,果然是不同凡響,蔚為大觀,只見一條筆直長街約莫有一里長,兩邊都是古董和兵器店鋪,店鋪里面的貨物比比皆是,但是經過他認真一打量,頓時大失所望,這些泛濫成災的所謂古董大部分竟然都是假的,包括很多的兵器和寶鼎等「古物」都是剛煉制不久,經過采取埋在土里或涂抹上特制的藥物使之表面產生老化等手段泡制出來來的,象那麼多的店鋪,只有一些什麼陶瓷、古錢幣和木制家俱等真的多一些。一邊走,一邊用眼通不停地掃瞄,一里的長街眼看就要走到盡頭了。

驀地,柳義感覺到右邊的商鋪里面莫名地閃出幾道光,心頭一喜,頓時精神百倍,定神眯一看,一道紅光和一道白光,雖然不是很明顯,但是這些信息已是準確無誤地告訴他,里面有他找了大半天都沒有找到的「寶物」。

抬頭一望,是一個有著很多年份的店鋪,上面書寫的「永盛百兵行」幾個草書大字的油漆已經月兌落許多,鋪里面的家俱也是顯得相當地陳舊,除了幾搭拉著腦袋正的打嗑睡的伙計以外,空無一人,看來,這里的生意實在是不怎麼樣。

柳義邁步走進,那三、四個伙計看見有生意上門,頓時連連端茶倒水,熱情地招乎起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乾坤之行最新章節 | 乾坤之行全文閱讀 | 乾坤之行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