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河山皆華夏 第三十一章 前哨戰(二)

作者 ︰ 春天的胡楊林

「村外的都是綠營兵,滿洲韃子似乎都在村里宿營。」唐坤指了指村外的一片帳篷和村里面已經升起的炊煙,對王樟堂說道,「綠營兵的扎營地點離村子不遠,只有幾十步之遙,看來是在為主子們值哨,另外村子南面、東面也都布置著一些崗哨。不過,看起來都不怎麼嚴密。」

「韃子自以為打了這麼多勝仗,大明的軍隊早已聞風喪膽,跑都來不及哪里還有心思去襲擊他們?」王樟堂冷笑道,「既是如此,老子們今日就給他們一個教訓。」

「不過,村里面的滿洲韃子雖然不多,只有五六十個,卻都是巴牙喇營的軍士,乃是各旗中的精銳,你想好怎麼打了沒有?」唐坤問道。

「先派一百人從東面山上的林子里模進村子里,解決掉那幾十個滿洲韃子。韃子再精銳,咱們兩個對付他們一個,又是在突襲的情況下,總該夠了吧?」王樟堂說道,「進村的這一百人由我親自統率,其余的一百三十騎由你統率。等到我們進了村里與韃子交上手之後,就以三聲銃響為號,到時候你們再全力沖擊綠營兵的營地。綠營兵不過四百多人,又無多少騎兵,他們的官佐估計也都進村與韃子一起吃飯去了,多半抵擋不住你們的攻擊。即便你們攻擊受阻,等我殺光了那幾十個韃子,也會盡快帶著人出來接應你們。」

「行,不過進村的人還是由我帶吧。」唐坤略作思索之後說道,「畢竟我們偵騎隊平時經受這方面的訓練要多一些。你們是騎兵營的,這可不是你們的老本行。」

唐坤說的也不無道理,與注重野戰能力的飛虎營不同。偵騎隊的軍士平時接受的訓練以偵察、暗殺等科目為主,干起這種模進村打悶棍的事來的確要順手一些。

「好吧,」想了一下,王樟堂答應了下來,「我再調七十人給你,進村之後一切小心,如果順利的話就鳴銃為號,我听到三聲銃響便立刻帶隊沖擊綠營兵營地。」

唐坤點了點頭。之後便與王樟堂迅速安排起來。

七十名騎兵被暫時調歸唐坤指揮,所有參與進村突襲的明軍士兵都拋下了那些顯得累贅的裝備,只留下了身上的棉甲和一兩件趁手的短兵器,腰刀、短斧或是手弩。有二十名士兵則拿上了燧發槍負責火力支援。

沒多久,「突襲小分隊」便一切準備就緒,只等模進村了。

「當心點!」唐坤帶隊離開之前,王樟堂再次叮囑了一句。

「 ,你今天怎麼這麼婆婆媽媽的?放心。不到光復整個大明的那一天,我唐坤是不會死的!」唐坤不以為意地笑了笑,又指了指不遠處的丁小滿,「再者。這位小兄弟把村里的情況也都跟我們說了,出不了差錯。」

說完。唐坤便帶著一百名參與突襲的士兵朝著村東邊的那一片丘陵繞了過去。

……

丁家村

村東和村南的邊緣處,各有幾名綠營兵在放著哨。本來在這里值哨的還有幾名滿洲巴牙喇兵。但快到吃飯的時間,他們都進村去了。

一想到這里,綠營兵們便感到有些岔岔然,憑什麼那幫滿洲兵就能按時吃飯,而自己就只能餓著肚子在這里替他們放哨?不過,這也僅僅是想想而已,綠營兵們就是天大的膽子也不敢公開對自己的主子提出哪怕一點質疑。

至于說到值哨的作用,綠營兵們也都認為這完全是是多此一舉,他們跟隨總兵徐勇從安徽一路南下,進入明軍的控制區之後,還從沒有遇到過一支抵抗得力的明軍,更不要說有哪支明軍敢主動向他們發起進攻了。再者,村子的西邊和北邊就駐扎著幾百弟兄,村里還有幾十個最強悍的巴牙喇兵,就算是上千明軍恐怕也不敢來捋虎須。更何況山那邊的高塘村駐扎著幾百漢軍旗兵,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他們便能立即過來支援,又有什麼好擔心的?

真他娘*的沒勁!村東的一名綠營兵一邊抱怨著一邊打了個哈且。

「咻!——哧!」還沒等這名綠營兵把嘴巴收回,一支弩箭便準確地穿過了他的脖子。徹骨的冰冷和劇痛之後,緊接著便是一陣讓人無法抵抗的無力感,綠營兵還沒來得及發出任何聲音便失去所有意識,倒在了地上。

「撲通!」「撲通!」隨著幾聲悶響,其余的幾名綠營兵也全部中箭倒地。

一名明軍士兵從數十步開外的草叢里彈出頭,觀察了一下情況,隨後向後招了招手,幾十名明軍官兵紛紛從藏身處出來,小心翼翼地越過村口的綠營兵尸體,朝著村里模去。

村子南邊,相同的一幕幾乎同時上演,另外幾十名明軍官兵干掉了村口放哨的綠營兵之後進了村里。

不久,兩股明軍在村子東南角的一處院牆下會合,帶隊的百總唐坤小聲地將接下來需要注意的事項向軍官和伍長、什長們交代了下去。

……

村中幾間最寬敞的房屋內,屋里哇啦的說笑聲不斷傳出。

此刻,每一間房屋都坐了十來個身著重甲的軍士,個個身材粗壯,鎧甲上的鐵葉反射出晃眼的光,布滿凶悍和戾氣的面孔與漢人有著明顯的不同,月兌去了頭盔的腦袋上著大片泛青的頭皮,一根細長的金錢鼠尾晃悠悠地從腦後垂下。這些便是滿洲瓖白旗巴牙喇營的軍士。

巴牙喇營是皇太極在位時將每一旗各牛錄中的巴雅喇兵抽出而組建成的,算得上是各旗中最為精銳的常備軍,在長年的征戰中為清廷立下過赫赫戰功,手上也沾滿罷了無數無辜百姓的鮮血。

眼下,這五十幾個巴牙喇兵正在一邊吃飯一邊高聲談笑著,或談論著此次南下後的各種不同尋常的收獲,或嘲笑著明軍和大明百姓的怯懦無能等等,每當說到盡興處,都會一起爆發出肆無忌憚的大笑。

正中的一間房屋里,一名分得撥什庫(各旗巴牙喇營、阿禮哈超哈營等披甲戰兵營中,五十幾人為一隊,領隊的軍官稱分得撥什庫,漢語名驍騎校)打扮的滿洲官佐坐在首位上,在他的下首則是幾名專達(什長)模樣的巴牙喇兵小頭目以及一名綠營千總和兩名把總。

那綠營千總和兩名把總正在不停地說著各種恭維話,再由一名漢人通事翻譯成滿語,不時引得那分得撥什庫和幾名專達得意洋洋地大笑。

「撲通!」正當那幾個綠營軍官說得高興的時候,屋頂突然傳來一聲悶響,似乎有人將什麼東西扔到了房頂,隨即便是  啪啪地作響,很顯然是屋頂的茅草被點著了。

這下,屋中的眾人都是臉色一變,放下了手中的碗。

緊接著,一名專達模樣的小頭目猛地站了起來,抽出腰間的順刀朝門外一指,幾里哇啦地吼了一句。頓時,那名分得撥什庫以及其余幾名專達也全都站了起來,以最快的速度拔出了腰間的兵器。

與此同時,其余的幾間房屋內也都傳來了巴牙喇兵們的驚叫怒罵,混合著簌簌的鐵葉踫撞聲和尖銳的兵器出鞘聲,響成了一片。(未完待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九州河山皆華夏最新章節 | 九州河山皆華夏全文閱讀 | 九州河山皆華夏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