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求聖錄 第四百一十一章 破船將沉

作者 ︰ 紅燒翅膀我愛吃

日落西山,天空漸漸變得昏暗。

朝歌城內,此時早已流言四起,人心惶惶。

番天印搞出的動靜實在太大,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對于那座陡然消失的大山,可謂眾說紛紜。

不過傳來傳去,只有一種版本最深入人心。

按照大家的說法,此乃紂王無道,惹得天怒人怨,這才有了上天懲罰,以儆效尤。

一時間,朝歌人人自危,那些貴族富人更是打點行裝,悄悄溜出了城外。

到了最後,眼見事態已經無法控制,紂王不得不命人關閉城門,這才沒讓朝歌變成一座空城。

………

朝歌,箕子府邸。

「飛廉兄,此事怕是不妥啊!」

听完飛廉的講述,箕子不禁連連搖頭︰「大王什麼德行,你我再清楚不過,如果只有大太子一人,此事或許能成,但據小弟觀察,二太子心思細膩,怕是瞞不過他。」

「賢弟差矣!」飛廉淡淡笑道︰「瞞不過又如何?只要能瞞過大王就行!」

「飛廉兄,你這是何意?」

望了一眼眉頭緊皺的箕子,飛廉不由站起身,背手來到了窗台之下。

看了一眼遠處的王宮,飛廉長長嘆了口氣︰「哎,為兄算是看透了,只要大王一日不死,大商遲早要亡在他手里,正因如此,為兄才提出收服兩位太子的建議,如果兩位太子真心歸附,只要他們手握大軍,咱們便可攜手逼迫大王禪位,這樣一來,大商興許還能有條活路,如果兩位太子沒有繼承大商的心思,便讓他們帶著大軍投效西岐好了,大商沒了最後的依仗,這場兵禍也能早點結束,咱們也能為子孫後代積點功德!」

剎那間,屋內一陣沉默。

良久後,箕子沉聲嘆道︰「飛廉兄說的不錯,為了天下的黎民百姓,是該做個了斷了,小弟這就去見兩位殿下,探一探他們的口風。」

說罷,箕子立刻離開府邸,向著姜皇後的陵寢趕去,只留下飛廉一人,在他的府邸默默等待。

兩個時辰後,箕子終于返回了府邸。

「賢弟,情況如何?」

飛廉走到風塵僕僕的箕子面前,急聲詢問道。

箕子搖了搖頭,臉上閃過一抹黯然。

「哎,天亡大商啊!」

飛廉一掌拍在身旁的桌案上,虎口頓時鮮血迸裂。

「飛廉兄,朝歌已經不是久待之地,一旦兩位殿下成事,大王必然震怒,到時,你我必有殺身之禍!」

飛廉點點頭,很快便有了決斷。

………

夜半子時,一輪明月高懸于空,陣陣太陰之光,讓大地盡染白霜。

飛廉站在書房前的門廊下,暗暗望著月色出神。

眼瞅中秋將近,全家人該團團圓圓才對,但飛廉很清楚,只怕從此以後,他的生命中將再無「團圓」二字。

「父親,孩兒回來了。」

銀色的月光下,一位身高九尺,滿臉虯髯的壯碩大漢,隨聲出現在飛廉面前。

此人正是紂王的貼身侍衛,飛廉的大兒子——惡來!

「呵呵,我兒又壯了不少!」

飛廉捏了捏惡來的胳膊,臉上滿是慈愛之色。

「父親,您急著招孩兒回來,可是發生了什麼變故?」

惡來雖然五大三粗,看似一個莽夫,但智慧卻一點不差,他很清楚,父親這麼晚找他,絕對不是為了看他長沒長壯。

「惡兒,為父即將出使北海,想讓你一同前往,不知你可願意?」

惡來沒有立刻給出答復,而是低頭沉吟起來。

須臾,惡來猛的抬起頭,滿臉的不敢置信。

「父親,您要……遠走避禍?」

眼見兒子已經猜出端倪,飛廉索性不再瞞他。

「我的兒,大商已是一艘即將沉沒的破船,用不了多久,就會船毀人亡,如果大王是位賢君,為父不介意陪他赴死,但大王是個什麼樣子,你天天跟在他身邊,應該比為父更清楚,這樣的大王,不值得咱們愚忠……」

「父親,您不要再說了!」

只見惡來突然跪了下去,鄭重說道︰「不管怎麼說,大王都對咱們父子有恩,如果這樣棄他而去,後人會如何評說咱們父子?孩兒深知,這個家可以沒有孩兒,卻不能沒有父親,孩兒不孝,還請父親寬宥!」

說罷,惡來「咚咚咚」磕了三個響頭,便大步流星的走出了家門。

雖說早已有所預料,但當惡來的身影離開自己視線時,飛廉仍是忍不住老淚縱橫。

這一次,離別就是永別,父子二人怕是再也難以相見。

………

第二日的上午,金烏高懸,萬里無雲。

姜皇後的陵寢前,可謂「熱鬧」無比。

紂王不但親自來到陵前懺悔,更把當年處置姜皇後的士卒宮官盡數斬于墓前。

望著涕淚交加的紂王,冷眼旁觀的殷郊不由皺眉問向殷洪︰「賢弟覺得如何,他可是真心悔過?」

聞听殷郊之言,殷洪不由暗暗苦笑。

有道是「愛之深恨之切」,殷郊之所以那麼恨紂王,除了母親的原因外,更是因為小時候,紂王對他寵愛無比,那時的殷郊,因為性子特別像紂王,所以格外得寵,可以毫不夸張的說,那時的紂王,就是殷郊心中的榜樣,而當榜樣坍塌時,對殷郊的傷害亦遠超常人想象。

很顯然,此時的紂王,又勾起了殷郊內心深處那個最美好的父王幻影。

「兄長別上當!」殷洪沉聲勸道︰「妲己乃是暗害咱們母後的黑手,但那個昏君可曾對她有所處置?如果兄長不信,咱們不妨打一個賭,如果他下令處死妲己,咱們不妨幫他一回,如果他不願意,也就怨不得咱們了!」

「好,就依賢弟之言!」

紂王當然不會殺掉妲己,在知曉殷郊的條件後,紂王只是命人將妲己「打入了冷宮」,便再也沒有下文。

這個結果,也讓殷郊對紂王徹底死了念頭。

接下來,在殷郊、殷洪的虛與委蛇,和飛廉、箕子的從旁協助下,紂王將朝歌最後的三十萬大軍,還有無數軍械糧草,盡皆交給了他們兄弟。

這一次,紂王可謂下了血本,如果殷郊、殷洪亦沒能擋住周軍,朝歌就是一座空城,一旦周軍殺來,紂王能夠派出的「大軍」,怕是只有奴隸了。

當殷郊、殷洪出發不久,箕子隨之稱病離去,飛廉則是找了一個由頭,悄悄出$小說

對于箕子和飛廉的離開,紂王根本沒有在意,此刻,他的眼中除了美人、瓊漿外,便再也沒有他物。

不過,這種好日子僅僅維持了十余日。

半月後的一天,紂王被手下的稟告驚得呆若木雞。

殷郊、殷洪居然帶著三十萬大軍,還有鄧九公的五萬殘軍,一同投效了西岐!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洪荒求聖錄最新章節 | 洪荒求聖錄全文閱讀 | 洪荒求聖錄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