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國風雲錄 正文 第六十五章 談判

作者 ︰ 猛子

五月上,女真人的援軍越來越多。其主要兵力集結于檀州一線,向牛欄山頻繁動攻擊。

這天李虎趕赴牛欄山前線,與董仲孫、胡家勇、王曜等將帥商議御敵之策。

金軍援軍雖然陸續抵達,但在幽燕戰場上的總兵力依舊無法與虎烈軍相比,這導致金軍在檀州戰場和薊州戰場必須采取聯合行動,同時攻擊,然而,不管是檀州戰場的完顏希尹,還是薊州戰場上的完顏宗雋,都不敢放開手腳,因為在過去的戰斗中,金軍屢次遭到虎烈軍優勢兵力的包圍,兩人吸取慘痛教訓,在攻擊過程中小心謹慎,唯恐重蹈覆轍。

「以我代北虎烈軍的實力,完全有把握把金軍阻擋在牛欄山。」董仲孫信心十足,「不過這樣打下去不是辦法,我大軍無法扭轉僵局,更無法在短期內攻克燕京。」

李虎撫須微笑,「董帥有何建議?」

董仲孫望著坐在對面的李虎,腦海中忽然浮現出初見李虎時的情景。那時候李虎就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混混,舉著一桿破旗,手底下就一個獨臂鐵鷹,羅思南因為好玩,或者是因為同情吧,也進入了虎烈軍,一個大旗三個兵,那就是當時的李虎。一轉眼十幾年過去了,李虎已經成長為雄霸中土的王者,手底下更有五十多萬大軍,所向披靡,戰無不勝。董仲孫感慨不已,一時有些恍惚,兩眼盯著李虎,良久無語。

李虎奇怪地看著他,「董帥,你怎麼了?」

「我想起了過去。」董仲孫笑道,「我在山寨里一次看到你的時候,你還是一個半大的孩子。」

胡家勇和王曜相視一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過去那個好賭貪玩膽小如鼠純粹是個擺設的小總帥,如今小總帥成了中土王者,主宰著天下命運,想起來也是萬分感嘆,仿若夢幻。

李虎也想起了過去,心里涌起很多溫暖的回憶,臉上更是笑意盎然。

「燕京大戰結束了,中土統一了。總帥是不是也應該做皇帝了?」胡家勇興奮地問道。

李虎笑著搖搖頭。

「總帥,你到底要等到什麼時候?」王曜看到李虎搖頭,以為李虎又要推辭,臉色當即就變了。

李虎正想解釋,董仲孫也拉下了臉,指著李虎說道︰「不要找理由,沒有理由,沒有任何理由,你就是中土的皇帝,是我們的皇帝。」

「我理解你們的心情,但現在仗還沒有打完,中土也還沒有統一,這件事暫時不要提。」李虎笑道,「現在虎烈軍里有很多大宋舊臣,他們的想法如何,目前不得而知,但這是一個隱患,為了確保能夠贏得他們的忠誠,我們最起碼要統一中土,這是最基本的條件。」

董仲孫和胡家勇、王曜互相看看,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只要李虎答應在燕京大戰結束後登基稱帝。立國開疆,那就行了,其他的事隨即迎刃而解。

「言規正傳。」李虎臉色一正,詢問董仲孫,「董帥可有破敵良策?」

「老辦法,先集中優勢兵力包圍一部分金軍,全殲敵軍,這樣就可以打破對峙僵局。」董仲孫說道,「契丹人靠不住,我們不能把勝利寄托在別人身上,還是靠自己腳踏實地的贏得勝利為好。」

「听說大帥把蕃人俘虜都送給了耶律馬哥,是真的嗎?」王曜接著董仲孫的話問道。

「是真的,我都給他了,有兩三萬人,連武器都配齊了,可以讓契丹人的實力驟然暴增。」李虎笑道,「契丹人的實力突然增加,而且又得到了我的承諾,信心大增,必然會在上京戰場賭一把。」

「大帥,這可能是養虎為患啊。」胡家勇擔心地說道。

「你們過慮了。」李虎說道,「我的想法和你們完全相反,我正是因為擔心契丹人實力不夠,所以才不遺余力地幫助他們。我把蕃人俘虜從中原帶到幽燕,目的正是要把他們送給契丹人。」

「以蕃制蕃?」董仲孫若有所悟。

「正是。」李虎說道,「諸位或許不是很清楚我中土經次重創後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恢復國力。諸位都知道,大宋的實力一直很強大,但它卻在契丹人和女真人的連番打擊下,一敗千里。潰不成軍,為什麼?」

「軍隊沒有戰斗力,不堪一擊。」胡家勇回答道。

李虎搖搖手,「大宋的主力軍隊就是西北軍,但西北軍到了我們手上,戰無不克,這又作何解釋?」

胡家勇遲疑不語。王曜想到了李虎的變革,想到了正在中土肆虐的反腐風暴,「大帥,是因為大宋的國策有問題。」

「非常正確。」李虎稱贊道,「大宋的失敗在于國策的失敗,所以我們要變革,而變革不是五年十年,也不是一代兩代就能完成的事,所以以我的觀點來看,中土若想恢復國力,至少需要二十年到三十年左右的時間。在這段時間里,我們只能御敵于國門之外。」

「我們在恢復國力,女真人的實力也在增長,金軍隨時可能入侵,破壞中土振興大業,因此,我們需要在北方培植一股強大的力量來牽制和抗衡女真人。而這股力量就是契丹人。」

「契丹人亡國了,實力遭遇空前重創,他們若想重建大遼難度可想而之,大漠諸蕃會竭力阻撓,女真人也會瘋狂攻擊,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契丹人的日子都非常艱難,所以,我們必須乘此良久增加契丹人的實力,改變北方局面,讓天下格局按照有利于中土的方向展。」

李虎把自己的北方策略和天下格局的設想進行了一番詳細闡述。董仲孫、胡家勇和王曜這才對未來的北方形勢有了個清晰和完整的認識。

「若想實現我們的目標,就幽燕戰局來說,維持僵持局面也未嘗不可,當然了,如果能在局部戰場打一兩場勝仗就更好了。」李虎說道,「岳帥曾打算集中兵力在薊州戰場擊敗完顏宗雋,但完顏宗雋非常小心,不願意與我們決戰。既然如此,那我們就改一下,先打完顏希尹,把金軍趕回中京,摧毀完顏杲死守燕京的信心。」

=

五月中,北方形勢開始變化。

契丹人的皇帝耶律隆慶和國相耶律大石在大漠集結軍隊,而另一位國相耶律馬哥則在代北集結了五萬大軍,聯合倒塌嶺蕃軍和室韋人向閃電河一線展開攻擊。

金國上京形勢危急,金軍主力又在幽燕戰場與虎烈軍激戰,金軍已經處于月復背受敵的困境,為此黃龍府急召宗翰回京,商議御敵之策。宗翰從上京飛返回黃龍府,提出了放棄燕京,以山前七州之地換取與李虎的和平盟約。

完顏宗干、高慶裔作為議和特使,帶著聖旨日夜兼程趕赴幽燕。

=

五月中,虎烈軍在岳飛、董仲孫的指揮下,集結主力于牛欄山,突然向金軍動了猛烈攻擊。

金軍雖然早有準備,奈何兵力不足,抵擋不住,連續後撤。虎烈軍全線攻擊,勢不可當。

五月二十二日,完顏希尹得到黃龍府的急報,射書虎烈軍,要求停戰議和。

=

這份議和書信很快送到了李虎的手上,而此刻黃涉和原野正好從長安趕來。

李虎的沉默讓長安非常不安,就連羅思南都無法預測李虎的心思,無奈之下,只好讓黃涉和原野趕到燕京前線。

「兩位來得正好。」李虎笑道,「女真人要議和。而我正需要議和特使。你們準備一下,爭取在冬天到來之前與女真人達成盟約,收復燕山府。」

如果按照李虎的整體構想來談判,難度非常大,其中甚至牽扯到金國的權力制衡,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大帥何時返回長安?」黃涉試探著問道。

「收復了燕山府,中土基本統一,我就可以回去了。」李虎笑道,「你們千里迢迢從長安趕來,無非就是想听到我一句話。前段時間北方局勢沒有達到我的預期目標,這句話還不能說,但現在可以說了。」

黃涉和原野又驚又喜,一臉期待。

「年底怎麼樣?」李虎問道,「時間來得及嗎?」

「來得及,肯定來得及。」黃涉激動地說道,「長安沒有問題,地方上就更沒有問題了,至于禪讓的事,我們可以從現在就開始準備。」

「不要急,先結束燕京大戰,完成北伐,等到中土統一的消息傳遍中土後,接下來的事就很簡單了。」李虎說道,「你們先與金國談判,達成初步約定後,副相就返回長安,開始建國的準備。」

=

六月上,完顏宗干、高慶裔抵達燕京。

李虎提出議和條件,金軍必須交還幽燕,包括平州路,否則雙方就沒有結盟議和的可能。

黃龍府提出的議和條件是雙方重新回到「海上盟約」,金國交還燕山府,同時,大宋必須遵從盟約,兩國聯手攻打契丹。

雙方分歧太大,但金國此刻形勢不好,為了盡快從兩線作戰的窘境中擺月兌出來,必須做出讓步,而虎烈軍的攻擊能力也已經到了極限,只能通過談判來贏得燕山府,也必須做出讓步。

六月中,完顏宗翰听說燕京談判陷入僵局,考慮再三,遂決定親自趕赴燕京與李虎談判。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 | 大宋帝國風雲錄全文閱讀 | 大宋帝國風雲錄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