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國風雲錄 正文 第七十一章 強大的對手

作者 ︰ 猛子

田賦是賦稅制度的重中之重,它的改革雖然有利于國家和最低層的農民,但它卻損害了所有既得利益團體的利益,這其中包括地方官府、官僚和地主等所有土地擁有者的利益,其改革難度之大,難以想象。

董小丑馬上把這份策議看了第三遍,他想從中找到解決的辦法,但長孫康寧顯然也沒有拿出一個穩妥的解決之策,相反,為了讓此策可以最大程度地達到預期效果,他把主要矛頭對準了朝廷、地方官府和官僚。

朝廷的內外府、地方官府都有官田,其中包括保證府署開支的官莊田和維持官吏俸祿的職分田。

按照長孫康寧的方案,田賦折銀與解決官田重賦結合起來,民田科則較輕,基本上是征米麥布帛等實物,而官田科則較重,必須繳納白銀、布匹等,這一政策隨即成為調節均衡官田、民田賦稅的重要手段。

官田都是招佃農耕種,由官府府收取地租,稱為「公田之賦」,但官田本身無人交納秋夏二稅,往往又把二稅加到佃農頭上,加重地租數量,

即所謂「重復取稅」,這也是官田重賦的由來。各級官府的日常開支和路、州、縣的各級官吏的俸祿就靠官田了,此策等于拿刀子割朝廷、地方官府和官僚身上的肉,可以想象一下,這個政策一旦實施,後果是什麼。

長孫康寧當然知道此策實.施的難度,為了贏得朝廷大員的支持,同時也是為了試探一下朝廷的反應,他建議在實施此策之前,先改革朝廷官員的俸祿制,以貨幣代替實物。

本朝官員的俸祿非常優厚,除了.正常的俸錢、祿粟外,還可以領到春、冬服和侍從的衣糧,另外還有廚料、薪炭、茶、酒、鹽、馬芻粟(馬飼料)和紙等。地方官員還掌握一份職田,其收入可由自己支配。也就是說,在京官僚沒有職田,俸祿主要是以米麥和絹帛為主,這樣一來,在商品交換逐漸頻繁的條件下,為滿足生活的多種需要,官僚們必須以米易貨。如今中土分裂,長安朝廷在李虎的主持下堅持變革,官制得以修改,官員俸祿降低,但米價卻一直在漲,官員們的實際俸祿還是很高的。

如果中央官員的俸祿以貨幣.代替實物

米麥絹帛,那麼顯然,他們的俸祿降低了,這事實上等于捅了馬蜂窩,後果堪屢。

從大局來說,田賦貨幣化的改革政策勢在必行,而.且有利于統一大業,但本朝過去的制度積弊已深,做這種直接觸及到統治階層利益的改革必將引來一連串的激烈反應,所以從長安朝廷來說,田賦貨幣化的政策又不利于穩定和團結,不利于統一大業。

董小丑仔細權衡利弊,覺得還是應該推行這一政.策,畢竟它的好處遠遠大于它的壞處。

董小丑又仔細看了第四遍,沉思良久,又猶豫了.這一政策將嚴重侵害官僚階層和地主階層的利益,就目前的形勢來說,內部的穩定和團結高于一切,否則統一大業從何談起?

羅思南也在反.復思量。今天下午長孫康寧已經把這份策議的內容向她做了詳細的解釋,其中的利弊和厲害關系他都解釋得很清楚。長孫康寧做為巨商富賈的領軍人物,他必須為這一

團體謀取最高利益,在此基礎上兼顧國家和百姓的利益,但在現有財富總量不足的條件下,他只能犧牲其它人的利益,這是沒辦法的選擇。

長孫康寧當然知道這份策議公開的後果,所以他必須把自己的團體和虎烈人牢牢捆到一起,否則,以他這個團體的力量,根本無法與官僚階層相抗衡。

羅思南看到董小丑合上了文卷,馬上問道︰「你有什麼看法?」

董小丑難作取舍,雖然這其中的利弊一目了然,但弊斷一旦控制不住,則足以致命,李虎和虎烈軍可能瞬間敗亡。

「我想知道,長孫康寧為什麼選擇這個時候拿出這份變革方案?」董小丑手撫長須,眉頭深皺,憂色重重。

「西征勝利了,西夏滅亡了,天下大勢變了,大帥也迅整編了西北軍,此刻還有誰可以阻擋我虎烈軍統一中土的腳步?」羅思南毫不猶豫地說道。

董小丑頓感窒息,他知道羅思南被長孫康寧說服了,接下來的事很難阻止了。

「長孫康寧這份策議說到底一句話,損害它人的理由來保護自己的利益。」董小丑舉起手上的文卷說道,「他的目的就是要展工商業,繼而從財賦上影響和控制國政,最終攫取國家權柄,讓國家用政策來保護他的利益,給他創造源源不斷的財富。」

「你對他有成見?」羅思南驚訝地問道,「你看了這麼長時間,最後的結論就是這個?你看這份策議應該從虎烈人的角度,從整個王國的利益出,而不是僅僅從他個人攫取利益的角度出。」

董小丑冷笑,把手上的文卷扔到了案幾上,「這是一個陷阱。長孫康寧拋出了一個誘餌,他想誘使我們上當,想把我們趕出中土。」

「我們敗亡了,長孫康寧又能獨善其身?他又能保住自己的利益?」羅思南質問道,「你說句實話,說長孫康寧這個辦法行不行。」

「長孫康寧在這里給我們描述了一個美麗的海市蜃樓,可望而不可及,甚至根本就沒有實現的可能。」董小丑擔心羅思南迫不及待地實施這個策略,當即給羅思南潑了一盆冷水,「官員俸祿貨幣化,田賦貨幣化,賦役貨幣化,而這一切的前提是統一貨幣,但長孫康寧的貨幣政策卻是白銀貨幣化,而中土的白銀有多少?中土所有的白銀加起來,也無法滿足貨幣的流通,那麼他所有的改革豈不是空中樓閣?」

「長孫康寧拿出來的只是一個變革策略,一個財經制度的改革方向,它的實現需要幾代人的努力,一百年甚至兩百年都有可能,不可能一蹴而就。」羅思南有些激動了,面孔微紅,聲音也大了,「但這是中土振興的方向,是中土走向輝煌的基礎,我們不能因為現在沒有實施的條件就放棄它,我們這一代人應該知難而上,應該給後代打下一個騰飛的基礎。」

「願望是一回事,現實是另外一回事,我們不能因為願望而無視現實,我們必須正視現實,我們當務之急是統一,而不是去構建一座空中樓閣。」

「統一?我們

現在拿什麼統一?」羅思南拿起一疊信,沖著董小丑大聲說道,「這是耶律馬哥和鐵帥的求援信,還有王淵和岳飛的,他們要糧草武器,要人要馬,但我沒有,請問這種情況下,如何打仗?按照議事大堂那幫宰執大臣的設想,我們要議和金國與東南叛逆,要安心展幾年,但幾年後,三分格局已經牢固,統一大業將要耽誤多少年?難道你願意看到自己的子孫一代代戰死疆場、馬革裹尸?」

董小丑沉默了,這句話說中了他的心事。為了官僚階層的利益而置國家利益于不顧,置百姓利益于不顧,顯然是錯誤的,大宋走到今天這一步正是因為犯了這個錯誤,如果虎烈人犯同樣的錯誤,重蹈覆轍,不要說統一大業了,能否守住三足鼎立的局面都是個未知數。但讓人害怕的是,這一政策直接拿官僚階層開刀,從中央到地方,從皇帝、宰相到最低層的小吏,無不受到利益傷害,這其中所蘊含的危險太大,一場西征勝利所帶來的強悍威力根本鎮制不住。

無顏匆匆趕來,同來的還有黃涉、柴雲,這兩位是被羅思南請來的。

屋內的氣氛很不好。董小丑神情冷峻,眼楮里隱約透出一股殺氣。羅思南玉臉如霜,惱怒不已。

黃涉先看完書信,臉色當即就變了。柴雲和無顏湊在一起看完之後,也是一臉震驚。

「川蜀竟然有如此人物。」無顏連連搖頭,一副難以置信的樣子,「將來中土如若振興,長孫康寧居功至偉。」

「白銀貨幣化,田賦貨幣化,賦役貨幣化……」黃涉看看坐在幾人,連聲稱贊,「先不要說此策能否實施,單以這個策略本身來說,就是個天才般的設想。」

「牽一而動全身,厲害,厲害……」柴雲輕輕拍了一下案幾,「田賦貨幣化一旦實施,貨幣流通量劇增,工商業勢必高展,整個中興策略就開始走上了正途,接下來,農工商並重齊頭並進的展策略就再也難以遏制,未來的改革方向必將沿著我們設計的路飛前進。」

董小丑冷笑,「知道要殺多少人嗎?知道我們的對手是誰嗎?」

柴雲苦笑,無顏則低頭不語。

「現在不殺,將來後患無窮。」黃涉看看臉色稍緩的羅思南,「以我看,馬上派人急告大帥,請他盡快返回長安。」

羅思南點點頭,「這件事瞞不住那幫大臣,只要傳出去了,他們必定知道這是長孫康寧等人拿出來的策略,那幫人肯定要報復。」

「長孫康寧可有自保之策?」黃涉問道。

「他提出和董帥聯姻。」羅思南說道,「我已經答應了。」

「此計甚好。」黃涉不假思索地說道,「先把聯姻的事辦妥,然後大帥差不多也該回來了,接著我們就動手。」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 | 大宋帝國風雲錄全文閱讀 | 大宋帝國風雲錄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