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國風雲錄 正文 第六十九章 白銀貨幣化

作者 ︰ 猛子

侯概的經歷與眾不同,他歷經坎坷一直堅持到李虎崛起,憑借的就是手里的軍隊,他在此刻斷然交出軍隊,如果沒有足夠打動他的東西,根本不可能。相反,張高兒的過去是個純粹的馬賊,對利益看得更重一些,如果李虎給他足夠的權勢和財富,張高兒還是願意交出軍隊跟在李虎後面吃香的喝辣的,要知道當年在龍化的時候,如果不是李虎顧全大局,不要說閻王軍了,就連他自己都魂歸地府了,哪里還有今天的榮華富貴?

「雲帥和鬼帥開了個好頭,對其它人來說,也應該考慮一下將來了。」羅思南望著他,一語雙關地說道。

董小丑笑笑,順著羅思南的話說道︰「只要時機到了,遼東軍系的番號自然會陸續取消。我估計再過個一兩年,虎烈軍就可以達到四十個軍的規模。」

「就目前朝廷財政來說,四十個軍的規模已經是極限,不能再增兵了,否則朝廷養不起。」羅思南想到這事就很煩,臉上的笑容漸漸斂去,目露憂色,「兵制的改革需要一個過程,而兵制改革最終能否達到我們的預期目標,關鍵要看財政,所以,

財經制度的改革才是變革能否成功的核心所在。」

董小丑點點頭。忽然他想到了侯概果斷交出軍隊的一個原因,那就是錢。如今虎烈軍已經進入中土,李虎成為中原霸主的日子越來越近,而李虎在兵制變革上的步伐越來越快,這種情況下,遼東軍系的軍隊在沒有自己地盤的情況下,根本養不活軍隊,他們的脖子都被李虎緊緊卡住了,如果還不順應形勢交出軍隊,李虎斷然不會繼續養虎為患。如其被李虎逼著交出軍隊,還不如主動交出軍隊以獲得李虎的信任,獲得更大的利益。

其實現在看看耶律馬哥和.契丹軍就知道,他們沒有財賦收入,放牧所得不但連養活族人都困難,更不要說養活一支龐大的軍隊,這也是契丹人一直追隨李虎的最重要原因。由此可見財政的重要性,而財政的核心是賦稅制度。今日朝廷的賦稅制度沿襲自唐以來的兩稅制,主要以征收地稅和戶稅為主,到本朝中葉因為工商業的展,商稅也成為財政的一個重要收入。

現今朝廷的變革就是大力展.工商業,其實也就是在地稅和戶稅無法增長的情

況下,大力增加商稅收入。但是,因為形勢非常不好,變革也才剛剛開始,目前賦稅制度的改革僅僅停留在整理和改良的階段,距離預期目標還遙不可及。

「這是長孫康寧送來的一個關.于賦稅制度改革的設想,請你看一看,說說你的想法。」羅思南把案幾上的一個文卷遞了過去。

董小丑一邊接過來,一邊問道︰「無顏先生看過了?」

「他今天下午給孩子們授課,還沒有過來。」羅思南說.道,「你先看看,等他來了,我們再一起商量。」

無顏和羅思南一樣,也是今日長安權力核心的幕.後人物,不過羅思南要時常代替李虎主掌軍政,而無顏則是真正的幕後人物。這個人的才華在他重歸中土投奔李虎之後得以充分展示,現在不要說李虎、羅思南信任他,就連董小丑、羅青漢、黃涉這些人也經常請他共議大事。

董小丑望著手上的卷宗,猶豫了一下,還是忍不.住問道︰「長孫

康寧沒有說其它的事?」

「你知道?」羅思南.好奇地問道,「你怎麼知道他到我這里來還有其它的事?」

董小丑心想我當然知道了,不過他看到羅思南一臉喜色,並無惱怒的樣子,很是困惑,欲言又止。

羅思南笑了起來,問道︰「你是不是不願意?」

董小丑莫名其妙,不知道羅思南這話是什麼意思,不敢接話。羅思南看他皺眉苦臉的,掩嘴嬌笑,「長孫家的女兒我可是見過一面,長得很漂亮,文文靜靜的,知書識禮,听函蘊說,還彈得一手好琴。」

董小丑雙眉微挑,馬上知道長孫康寧對羅思南說了什麼。原來下午長孫康寧不是來告狀的,而是來替自己女兒提親的,附帶著獻上了這麼一份變革策議。這個家伙,果然好手段。

「你家的老四今年二十二了,早過了娶妻生子的年紀。」羅思南繼續說道,「以我

看,你就答應了這門親事。」

董小丑一點準備都沒有,措手不及,坐在那里愣了半天。他是什麼身份?當今朝廷的樞密使,兵馬左副帥,國公,從一品大員,而長孫康寧不過是「制置三司條例司」的一個六品官員,其實真正身份就是個商賈,雖然號稱川蜀第一富,家族中也曾出過進士、官員,但終究還是個商賈世家,地位太低啊。這門親事一旦定下來,自己的面子、聲譽是否損毀暫且不說,恐怕朝中的反對聲音就不小,張孝純和那幫台諫官員肯定要彈劾自己。

董小丑不高興了,暗自惱火,對長孫康寧更是一肚子怨氣。

「長孫家的女兒很不錯,天姿國色,僅陪嫁至少也有個百十萬貫吧。」羅思南本來還笑嘻嘻的,很熱心的做這個媒,但看到董小丑的臉色漸漸沉下來,心里頓時虛,笑容也僵了,臉色也尷尬了,說話聲音都小了。她小時候曾經受過董小丑的嚴厲管教,心里有陰影,一旦看到董小丑不高興,馬上就害怕。

「今天,李相公和我一起找

到長孫康寧,打算向他賒貸兩千萬貫的錢糧物資,但被他婉言謝絕了。」董小丑立即轉移話題,把上午生的事大概說了一下,「李相公的脾氣你也知道,一旦火氣上來了,控制不住,口不擇言,所以……」

「他是我老師,不管他說錯了什麼話,我都不會計較。」羅思南听到這話,臉色頓時也沉了下來,雖然她不知道李綱說了什麼,但既然董小丑親自來斡旋,那說明這話很嚴重,已經觸及到了可以容忍的底線。不過李虎曾經說過,朝堂上需要李綱這樣的人,需要李綱這股力量以牽制和抗衡其它勢力,只要李綱沒有背叛,那議事大堂里就有他李綱的位置。羅思南不知道李虎為什麼如此欣賞和器重李綱,但既然李虎已經把李綱放在了中樞位置,那她就沒有權力隨意處置。

董小丑知道羅思南的脾氣,說一不二,這件事就算過去了。他低下頭打開文卷,還沒有看幾個字,腦海里忽然掠過一個念頭,長孫康寧這個人大不簡單,他在這個時候請羅思南出面提親,其背後定有深意,而且他必定有絕對的把握,否則絕不會做出如此冒失的事情。

董小丑陷入沉思。

這門親事如果放在自己沒有跡之前,那肯定沒有問題,但那時候長孫康寧絕不會和一個漢虜攀親。如今自己功成名就了,身份地位都有了,和一個商賈世家結親就不是一件隨隨便便的事情,更不是自己隨口就能答應的事,必須把方方面面的利益都考慮進去,尤其是朝廷的利益。

這門親事明顯就是拉近了商賈和虎烈人的關系,對提高商賈的地位有直接幫助,更嚴重的是,它等于直接向舊傳統舊勢力挑戰,直接向變革反對派宣戰,虎烈人更是從行動上堅持自己的變革策略和變革方向。這些對長孫康寧和商賈團體來說,有百利而無一害,但自己卻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完全失去了主動權,只能任人宰割,稍有風吹草動,自己的利益必定受到無法估量的損失。

這門親事成功了,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而將來一旦出事了,自己必定受到牽連。無論怎麼權衡得失,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既然如此,長孫康寧為什麼冒著得罪自己的危險,說服羅思南,請她出面幫忙,結下這門親事?

董小丑掩上文卷,正色問道︰「長孫康寧和我結親的理由是什麼?」

羅思南已經注意到董小丑的異常,估計他在考慮長孫康寧主動結親的事,所以也在想如何說服董小丑。羅思南佯裝考慮了一下,然後說道︰「你還是先看完這份策議吧。」

董小丑這才意識到手里這份策議的份量。長孫康寧顯然提出了一個驚人的議案,而這個議案不管是以虎烈人的力量還是以商賈階層的力量,都無法完成,必須兩者聯手。董小丑按捺不住好奇,一口氣看完。他的神色變得異常凝重,竟然又連看三遍,每一遍都非常認真,甚至停下來思考。

長孫康寧這份策議是關于賦稅制度改革,而改革的核心就是賦役的貨幣化。

本朝賦稅制度承襲唐的兩稅制,以貧富為差,以人丁及財產多寡來評定稅額,然後以錢折算,以貨幣定稅率,也就是由實物稅轉為貨幣稅,但因為受制于貨幣的不統一和其它各種原因,本朝征繳賦

稅時,仍舊以實物折交繳納,稱之為「稅稅計錢,折錢納物」。

長孫康寧認為,因為土地兼並嚴重,戰爭又讓百姓的賦役加重,造成大量耕農逃亡,朝廷實際上已經是失去了對土地和人口的控制。這種情況下,現今朝廷賦稅改革的原則是「均平賦役征收、減輕百姓負擔」,但事實證明,賦役的均平和合並簡化,雖然有助于減輕百姓負擔,穩定人心,但不利于朝廷賦稅收入的增加。為此,長孫康寧提出,朝廷賦役改革的核心問題,應該是賦役折銀,即賦役的白銀化。

由此,財經制度改革中,貨幣制度改革的核心,即統一貨幣的目標修改為白銀貨幣化,把白銀做為中土流通的唯一的統一的貨幣。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 | 大宋帝國風雲錄全文閱讀 | 大宋帝國風雲錄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