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國風雲錄 正文 第三十九章 序幕拉開

作者 ︰ 猛子

李虎有心求穩,強攻喀羅川,但從歷次攻擊規模來看,童貫動用的兵力都在十萬以上。第一次用兵十五萬,拿下了震武城;第二次用兵還是十五萬,但兵分兩路,僅僅在鞏固浩水河防線的基礎上攻佔了仁多泉城;第三次用兵過了十五萬,不過劉仲武的秦鳳路軍隊沒有到。

由此可以看出,西夏人在佔據地利的情況下輔以重兵防守,虎烈軍如果正面強攻,至少要動用十五萬到二十萬的兵力,也就是說,李虎還要從其它戰場調兵過來,但這顯然不現實。就陝西戰場來說,有東西兩線。東線的折可求集結了環慶路、涇原路和秦鳳路的軍隊,大約五萬人,這個兵力不能再減了;羅青漢在麟延路集結了大約五萬人馬,也不能再減了。河東和代北的虎烈軍主力除了要時刻防備金軍的反擊外,還要準備參加西征第三階段攻打賀蘭山的戰斗,也不能再大量征調了。

至于中原戰場,已經抽調了五萬軍隊,岳飛已經捉襟見肘了,如果再征調,岳飛就要退守洛陽了。

算來算去,只有十萬人攻打喀羅川,這迫使李虎不得不放棄正面強攻的

想法,轉而尋求其它的攻擊辦法。

「南北夾攻,先要拿下仁多泉城,其次要拿下西涼府,但這時候就算河西甘肅軍司和朔方卓?和南軍司的軍隊數量不多,賀蘭山方向的援軍也到了。」李虎眉頭深皺,無奈說道,「此策若想成功,必須先圍攻賀蘭山,把黨項人的主力軍隊牢牢牽制住,否則突襲軍隊必定陷入包圍。」

侯概、張高兒、楊可世、姚平仲.等人听到這句話,精神頓時為之一振,知道李虎已經放棄了正面強攻的打算,開始謀劃南北夾擊之策了。這是件好事,不管是虎烈軍還是西北軍,誰都不願意打這種攻堅戰,損失太大還沒有勝算,吃力不討好啊,而南北夾擊之策雖然突襲軍隊有全軍覆沒的危險,但最起碼主力大軍不會受損過大,即使這一仗無功而返,大家手上的軍隊還在。在這個亂世,有軍隊就有保障,腰桿子就硬,否則哪有前途?

「大帥,要想成功突襲西涼府,先.要隱瞞我們的攻擊意圖。」姚平仲馬上說道,「我覺得這是此仗能否取勝的關鍵。只要在我們攻佔西涼府之前成功欺騙了黨項人,那

麼南北夾擊之策至少取得了五成勝算。」

的確,西涼府距離統安城、蓋朱.城不足三百余里,大軍日夜狂奔,兩天內絕對可以趕到戰場,如此一來,喀羅川防線唾手可得。拿到了喀羅川,十萬大軍北上,再進西涼府,那就完成了對賀蘭山的包圍,接下來的戰就好打了。

宣化府距離西涼府三百余里,西涼府距離興慶府.有四五百里。無論是甘肅軍司,還是賀蘭山的軍隊,假如事先沒有估猜到虎烈軍的意圖,那麼他們絕對無法在虎烈軍實施夾擊之前,趕到喀羅川戰場。

李虎站了起來,背負雙手,在帳內來回踱步。

若想隱瞞攻擊意圖,唯一的辦法就是率先攻擊賀.蘭山,把黨項人的注意力和兵力都吸引到賀蘭山一線。

在西征策略里,第一階段是攻打河西,耶律馬哥、.羅青漢和折可求在南、北兩個方向實施佯

攻,以牽制黨項人的軍隊。第二階段則由耶律馬哥、羅青漢和折可求動攻擊,掃清賀蘭山外圍,與楊可世的大軍一起四面包圍賀蘭山。

目前看來,第二.階段的攻擊要提前,要讓耶律馬哥、羅青漢和折可求即刻動攻擊,掃清賀蘭山外圍,讓黨項人誤以為虎烈軍還是像先前兩次西征一樣,南北夾擊賀蘭山,以攻佔興慶府為最終目標。假如黨項人判斷錯誤,調集重兵固守賀蘭山,那虎烈軍就能在朔方戰場贏得先機。

「我可以調整一下西征步驟,先行攻擊賀蘭山。」李虎站在地圖前停了下來,面對眾人說道,「但是,我們何時攻打仁多泉城?我們的攻擊肯定會引起黨項人的警覺,他們是否意識到我們要攻佔朔方,繼而合圍賀蘭山?」

「現在就打。」侯概毫不猶豫地說道,「按照原定計策,熙河里的軍隊要攻打吐蕃,以配合耶律馬哥、羅、折兩位使相威脅賀蘭山,迫使黨項人從河西、朔方抽調援兵。如果大帥決定以南北夾擊之策攻打朔方,那麼不管是不是提前攻擊賀蘭山,這一計策都不會改變,我們都要在熙河路

動攻擊。既然如此,那麼我們就把目標由吐蕃人改為黨項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打仁多泉城。」

「然後呢?」張高兒問了一句,「如果暴露了意圖怎麼辦?」

「接下來就是耶律馬哥和羅、折兩位使相由陳兵威脅變為攻擊,要直殺賀蘭山了。」侯概笑道,「這段時間我們偃旗息鼓,讓黨項人做出錯誤的判斷,認為我們攻擊仁多泉城只是為了牽制河西、朔方的軍隊,阻止這些軍隊支援賀蘭山。」

「現在是九月中,到了十月底或者是十一月初,天就要下雪了。在那麼惡劣的天氣里,大軍怎麼翻越雪山?」諸夏也問了一句。

「仁多泉城距離西涼府只有兩百里,即使中間隔著一座大雪山,但翻越雪山能耗費多少時間?」侯概不以為然,「仁多泉城和西涼府之間肯定有山路,再說,大雪封山,可以有效掩護我們的突襲。」

李虎轉頭望向姚平仲,「仁多泉城到西涼府之間的路況如何?」

「有一條羊腸小道。」姚平仲回道,「人可以牽馬而行,馬可以馱運物資,大山南北兩端都有扼守要隘的堡寨。雪天攻擊,有一定的難度。」

「只要有路就行。」李虎點頭道,「雲帥這個想法不錯,可以嘗試一下。」接著他朝眾人招招手,「我們仔細商討一下,拿出一個具體的攻擊計策,然後稟奏長安,請董使相和劉使相急給各戰場統帥下令。」

經過一夜的磋商,李虎基本擬定了攻擊方案。九月初六日上午,姚平仲把劉正彥和瞿進請到了帥帳。劉正彥是劉法的兒子,瞿進則是劉法帳下的猛將,這兩人都參加了當年攻打仁多泉的戰斗,對仁多泉城和雪山一帶的地形比較熟悉。

李虎詳細詢問了一下情況,然後正式承諾,他將稟奏天子,追贈劉法,以彌補當年的遺憾。劉正彥和瞿進感激涕零,誓效忠李虎。

「大帥,楊惟忠曾追隨劉帥在河湟打了二十多年的仗,對攻打喀羅川

更是有豐富的經驗。當年仁多泉城一戰,就是由何灌和他指揮的。」瞿進作戰勇猛,為人也非常耿直,他當著李虎的面,直接提出了召回楊惟忠的建議。

李虎不假思索,一口答應。楊惟忠現在在中原戰場出任都統制,以他在西北的戰績和熙河軍里的威信,完全可以承擔奔襲西涼府的重任。

十三日,李虎的奏章送達長安。

董小丑、劉延慶看完書信,略感吃驚。李虎擬定的攻擊之策大大出乎兩人的預料,尤其是劉延慶,更是有一種不祥的預感。他把童貫的三次西征策略和劉法的三次攻打喀羅川的戰斗經過詳細告訴了董小丑,他的結論是,在西夏人的實力已經折損過半的情況下,應該采取穩妥的正面推進之策,而不應該行此險計。河西之戰敗不起,一敗就滿盤皆輸。

李虎的決策是最後決策,董小丑雖然也覺得過于冒險,但此刻無法和李虎商量,只能按李虎的決策來執行了。

董小丑下令,急調楊惟忠趕赴蘭州。

同時,書告太原高寶龍,命令他在九月底,從太原調五萬虎烈軍趕赴綏德軍的銀川城,會合羅青漢,攻打夏州,直逼賀蘭山。按照原定計策,為了以最快度掃清賀蘭山外圍,羅青漢要和高寶龍聯手攻擊,以十萬大軍的絕對優勢,在最短的時間內拿下平夏路和瀚海路,把戰線推到賀蘭山下。

書告羅青漢、折可求,第一批糧草武器和其它各類物資將于九月底運抵戰場前沿,相約于十月初十動攻擊。

書告耶律馬哥,命令他在十月初十南下攻打賀蘭山,切斷黨項人的北撤之路。其糧草武器將在會合羅青漢、折可求之後得到補充。

回書李虎,已經調整好部署,各戰場將在十月初十動攻擊。按照他的估計,送到蘭州的糧草武器要在十月中旬以後才能抵達,請李虎妥善安排攻擊時間。

西夏興慶府。

九月上,西夏皇帝李乾順陸續接到了前線奏報,虎烈軍在涇原路、麟延路集結,另外耶律馬哥的契丹大軍調動頻繁,近期大同更是向兀剌海城運送了大量糧草武器,種種跡象表明,李虎要再一次攻打西夏。

李乾順急召梁乞申、李察哥、李安惠等文武大臣商討對策。

梁乞申、李安惠等大臣認為李虎近期根本不可能攻打西夏。今年春天,李虎調動了幾十萬大軍向女真人起了反擊,攻佔了代北,並把女真人趕出了中原,這一仗的損耗之大可想而知。女真人不甘心失敗,在撤離中原的時候,掘開了黃河大堤,給了李虎沉重一擊。

如今中土三分,李虎自顧不暇,哪有實力打西夏?前段時間劉?到西夏議和,態度溫和,一忍再忍,一讓再讓,由此可見李虎現在處境的艱難。

李察哥也認為李虎近期沒有攻打西夏的可

能,但前線將帥的奏報卻是事實,李虎陳兵邊境,到底想干什麼?當真要攻打西夏?他哪來的錢糧動一次規模巨大的戰爭?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 | 大宋帝國風雲錄全文閱讀 | 大宋帝國風雲錄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