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國風雲錄 正文 第三十一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

作者 ︰ 猛子

範直昌、燕青、趙延光等人一臉驚駭,長孫康寧簡直瘋了,這番驚世駭俗的話他竟然對著李虎咆哮而出,他還要不要腦袋了?他想拿著整個商賈集團去對抗龐大的士人集團嗎?他想讓多少商賈為他陪葬?

屋內陷入死寂,幾位巨商富賈恐懼到了極致,恨不得把長孫康寧撕成碎片。

李虎在沉思,眼里的殺氣漸漸收斂。

長孫康寧的豪氣已經耗盡,背心處冷汗涔涔,心里更是陣陣窒息。

這一刻,就是生死殊途。

良久,範直昌才鎮靜下來,決心冒死進諫。不管怎麼說,李虎現在需要巨商富賈的財富,從長遠考慮更需要他們的支持,即使李虎被長孫康寧激怒了,也不會大開殺戒。這時候只要平息李虎的憤怒,事情就不會變得不可收拾。

「大帥……」範直昌低聲說道,「長孫先生多喝了幾杯,過于激動了……」

「很好。」李虎似乎被範直昌驚.醒了,突然拍了一下案幾,「說得非常好。」

眾人嚇了一跳,就連長孫康寧都.情不自禁地打了幾個冷戰。李虎要殺人了?

李虎看看眾人,意識到屋內的.氣氛非常冷肅,隨即笑了起來,連連搖手,「大家都是朋友,坐在一起隨意聊聊,不要緊張,就算說錯了,甚至責罵我李虎,我也絕不會生氣。朋友嘛,有什麼說什麼,那才叫朋友,是不是?」

這話鬼才信,不過看得出來,李虎表面上沒有生氣,.眼神也變得很隨和,似乎長孫康寧那番話生了一點作用。

「國策可以長久保持文武並重,但執行的效果卻未.必可以持久。」李虎沖著長孫康寧招招手,示意他坐下說話,「在你看來,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嗎?」

長孫康寧暗自咬牙,既然話說到這份上了,干脆.一口氣說完,能否打動李虎

就在這一刻。假如功敗垂成,馬上逃出長安,帶著家人到西南大理避難去。

「文人治國,這是.必然,誰也改不了。」長孫康寧穩定了一下情緒,繼續說道,「但如果任由文人獨攬權柄,其後果可想而知,所以,朝堂之上需要武人,以此來削弱和牽制文官。不過從歷朝歷代的興衰來看,武人除了在建國初期可以與文官抗衡外,其它時間都被文官死死壓制,甚至被踩到腳底下。」

「本朝的國情和歷朝歷代相比有很大的改變,最突出的地方就是本朝至少有上千萬的人口月兌離了土地,不再從事耕種,而是從事手工業、商業和其它各行各業謀生活。這個群體隨著人口的繼續增加,隨著工商業的繼續展,隨著工匠和商賈地位的提高,人數會越來越多,而這部分群體又給朝廷提供了一半以上的賦稅,他們應該參政議政,從而保護自己的權益,為朝廷貢獻更多的賦稅。」

長孫康寧說到這里,望著李虎鄭重說道︰「朝堂上,歷來只有文人和武人,如果大帥順應國情需要,把我們這個特殊群體引入朝堂,形成第三方勢力,那麼朝

堂上的權力斗爭就是三足鼎立。很顯然,朝堂上的三足鼎立比兩強對峙更能讓權力取得平衡。」

李虎听懂了,長孫康寧繞了老大一個圈,還是希望自己盡快給予他們地位和權力,但是,地主商賈集團是個新興勢力,而且因為歷史原因,與生俱來就是一個弱者,這個新興勢力若想在朝堂上生存,必須尋找一個實力強悍的盟友,而同樣處于弱勢的武人則正好可以成為他們的盟友,兩者聯合,與強大的無可匹敵的士人集團形成對峙。

這是一個天才般的權力架構。李虎眼前一亮,頓時覺得長孫康寧非常了不起,他為未來的中土王國設計了一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變革策略長久持續,保證國祚長久延續的最好的權力架構。

屋內再度陷入沉默,不過這一次氣氛祥和,大家都在思考長孫康寧所設計的朝堂權力架構。

李虎在權衡得失,但他告訴自己,這個計策絕對可行,而且只有在虎烈

人的推動下,在虎烈軍強悍的武力支持下才能成功,否則地主商賈集團必定被士人集團打擊得體無完膚。

這可以拿來做交易,而長孫康寧正是擺明了要做交易。地主商賈集團用財富來支持虎烈軍的征伐,而虎烈軍則用強悍的武力給地主商賈集團贏得展壯大並在朝堂站穩腳跟的時間。這個時間很長,地主商賈集團如果沒有幾代人的努力無法在朝堂立足,更無法在朝堂上築建這種三足鼎立的權力架構,而在這漫長的時間里,武人集團的支持將成為至關重要的因素。

其實,如果李虎的變革策略得到長期堅持,幾代人以後,地主商賈也會形成一個龐大的勢力,他們肯定要以各種方式進入朝堂,影響甚至控制國家權柄,這不過是個時間問題,但目前正是亂世,新王朝正在建立,新國策和各項制度正在制定,正是這個新興集團進入朝堂的最好機會,假如這一次成功了,他們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影響國家決策,繼而確保他們的利益,這才是最最重要的原因。

地主商賈的最終目標就是利益,這和士人、武人奪取權柄的目的一模一

樣。

「西征勝利結束後,我可以用武力為後盾,強行推行你們擬定的變革措施,讓你們正式進入朝堂。」李虎終于松口了。

長孫康寧和幾位巨商不約而同地松了一口氣,但他們無法信任李虎的承諾,他們遞交了一封奏章,上面詳細列出了西征結束後,他們必須從西北獲得的利益,比如賒借錢財的歸還期限,比如允許他們以低價購買靈、夏一帶的土地,比如壟斷賀蘭山地區的商貿,等等,總之,他們的原則就是不見兔子不撒鷹,在李虎沒有兌現承諾以前,他們送給李虎的財富必須獲得等價的回報。

李虎一口就答應了。這也是他所急需的,除了打仗需要錢以外,恢復佔領地區的經濟同樣需要錢,有了這些大地主大商賈的投入,靈、夏一帶的經濟恢復度將大幅提高。

「大帥決定何時西征?」

這一次,長孫康

寧不是威脅李虎,而是催促了。

「你覺得我何時動西征合適?」

「如果大帥在十月之前完成兵力部署,我可以聯合各地商賈在十一月之前把大約三千萬貫的糧草武器送到西北。」

李虎詫異地望著他,又看看其它幾位巨商,覺得他們籌措糧草的度太快了,「三個月就能完成?」

「絕對可以。」長孫康寧笑道,「其實,我們更希望你打東南。」

李虎笑著搖搖頭。打東南對這些商賈來說,可謂一本萬利啊,他們當然迫不及待了。

「明天在驪山,你們要主動做出讓步。」李虎最著急的不是西征的事,而是驪山議政,只要變革的具體政策議定好了,他才能放心地動西征。

長孫康寧和幾位巨商一口答應,「大帥,你要幫我們一把,務必給我們

爭取最大利益。」

「我會給宰相和幾位宰執大臣施加重壓。」李虎笑道,「既然你們讓步了,他們當然也要讓步。」

雙方各取所需,接下來的交談更為融洽,賓主盡歡而散。

當天夜里,李虎把董小丑、羅青漢、黃涉、柴雲等虎烈文武請到了自己的書房,把長孫康寧對朝堂上的未來權力架構以及雙方議定的交易細節做了詳細述說。

各人對此有不同的看法。展工商業當然要提高工匠和商賈的地位,但商人逐利是本性,如果讓他們進入朝堂,掌握了國家權力,那麼「逐利」的本性會無限制放大,這些人會竭盡全力掠奪國家和底層百姓的財富,其危害性非常可怕。另外,農業是本業,是確保國祚穩定的根基,工商業的過度展必然危害到本業,因此,工商業的展必須有所控制,其前提是必須確保農業,這使得朝廷必須牢牢控制權柄,以便根據形勢隨時調整制度。

黃涉、柴雲則認為,長孫康寧的設想是從本利益集團出,過于急切,也過于理想化。儒學是歷朝歷代治國的根本,一千多年了,在儒學基礎上制定的國策都是重農抑商,即使本朝鼓勵展工商業,但重點依舊是農業。沒有農業的展也就沒有工商業的展。從這個理念出,地主商賈集團若想獲得參政議政的權力,難度非常大,沒有幾代人上百年的持續變革,從儒學到具體制度的全方位改革,這個構想根本沒有實施的可能,即使實施了,也不可能達到長孫康所期待的目標。

李虎當然也清楚這件事的復雜性。變革在未來如何展,到底能走到哪一步,誰都不知道,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目前形勢下,我們需要這些地主商賈的財富來緩解財政危機,需要他們的鼎力支持來穩定朝廷和地方,所以,我們必須做出妥協。」李虎和眾人討論良久,最後說道,「現在他們對我們有作用,我們要利用,要給他們好處做為回報,但一旦威脅到我們的利益,那就堅決鏟除。」

這個世上

,弱肉強食,實力決定一切。

「那麼,我們何時動西征?」董小丑問道。

「現在。」李虎說道,「按照樞密院擬制的攻擊之策,馬上開始部署兵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 | 大宋帝國風雲錄全文閱讀 | 大宋帝國風雲錄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