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國風雲錄 正文 第九十四章 不要上當

作者 ︰ 猛子

宗翰要撤軍,他有一種強烈的預感,預感西帳這次要遭遇重挫,西帳勢力要遭遇重挫,整個戰局對金軍非常不利,對西帳更是危險到了極致。

之所以對金軍非常不利,就是燕京元帥府對代北戰局判斷失誤,對李虎的攻擊意圖更是認識錯誤,而這個錯誤將導致金軍全線失利。

「李虎的主力肯定在代北,李虎的目的是全取代北,而我們失去代北,意味著我們失去了對大漠東南的有力控制,烏古、敵烈、室韋和阻卜人看到我們敗出代北,勢必背盟,後果不堪設想。」宗翰非常激動,兩手在地圖上不停地比劃著,「失去代北,我們就無法和黨項人連為一體,這使得我們和黨項人的盟約變得非常脆弱,聯手共擊李虎的設想也因此破滅。更可怕的是,幽燕、河北直接處在虎烈軍的威脅之下,我們需要用重兵鎮戍,如此一來,我們南下黃河受阻,北上大漠更是困難重重,我們將因此陷入尾難以兼顧的窘境,大金國將被套上枷鎖,動彈不得,難以展。」

宗望凝神望著地圖,沉默不語,他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宗翰對戰局太過

悲觀,而宗翰之所以這樣悲觀,是因為西帳軍同時在三個戰場作戰,代北、河東更需要西帳軍不惜一切代價進行攻擊,此仗過後,西帳軍勢必損失慘重,實力大減,而這將直接影響到西帳勢力在黃龍府的權柄。宗翰危言聳听,是想急撤軍,是想最大程度保存西帳軍的實力。

「李虎有多大的把握全取代北?」宗望聲調平淡,看得出來他對代北戰局非常有信心,「完顏昱和完顏婁室有十萬大軍,李虎要吃掉他們,需要動用多少軍隊?退一步說,就算李虎孤注一擲,把所有的主力都投到代北戰場,在兵力上取得了優勢,但完顏昱和完顏婁室會上當中計,拿十萬大軍和虎烈軍決戰?」

「再說燕京。就算居庸關破了,.虎烈軍包圍了燕京,以燕京的戍軍力量和堅固防御,虎烈軍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攻克?大定府、平周路和遼西的軍隊十天之內就能趕到燕京,虎烈軍十天之內能攻克燕京嗎?」

「元帥堅守燕京,拖住了虎烈軍主.力,那虎烈軍在代北戰場怎麼辦?李虎不要大同了?也不要太原了?」宗望冷笑,「李虎在代北大

舉進攻,聲勢浩大,其實目的很簡單,就是誘使我們撤出中原。」他抬頭看看一臉怒色的宗翰,「你未免高看了李虎。我們和李虎打了十年的仗,如果他有你想象的那等強大實力,他今天何至于在中原戰場一籌莫展?何至于連個汴京城守不住,只能龜縮于關洛一線?」

宗望這番話得到了帳內眾將.的一致贊同,不但東帳軍將領堅決支持,就連西帳軍將領也眾口一詞,認為當前應該集中力量攻打汴京,只要拿下汴京,金軍隨即可以攻打洛陽,打長安,如此整個戰局就被金軍牢牢控制,數月之內,可以一統黃河流域。

宗翰本想再勸,但被高慶裔拉住了。高慶裔湊在宗.翰耳邊小聲說了兩句,宗翰臉色一變,不禁暗自長嘆。

帳內眾將血戰沙場,圖個什麼?一統大業那是冠冕.堂皇的場面話,這些人真正需要的是權勢和財富,而權勢來自于顯赫戰績,財富來自于戰爭擄掠,但這幾年西帳軍在代北被李虎所阻,要戰績沒戰績,要財富沒財富,一個個怨言滿月復。反觀東帳軍,自從宗望率軍南下,先是橫掃幽燕,接著橫掃河北

甚至兵圍汴京,現在更是二次包圍汴京,而且破城在即,東帳將領要功績有功績,要財富有財富,這次如果拿下汴京,更是賺得盆滿盂滿。西帳將領好不容易撈到個既建功又財的機會,突然間要撤兵,空手而歸,誰願意?哪個能答應?東帳將領也是一樣,早就在算計著進城後要搶多少財富,擄掠多少女人了,一個個晚上做夢都笑醒了,這時候你叫他們撤退,可能嗎?

當然了,宗望不願意撤軍,不僅僅因為要功績和.財富,也不是因為要乘機打擊宗翰和西帳勢力,而是從當前形勢出,金軍的的確確沒有必要急撤軍,相反,只要盡快攻佔汴京,整個戰局就徹底扭轉了。代北和河東戰場也是一樣,如果太原告急,虎烈軍主力就要回援,代北戰場的危機也就沒了,同樣,如果代北戰場陷入僵局,虎烈軍主力遲遲打不開局面,那麼太原勢必危在旦夕,所以,從整個戰局分析,虎烈軍這一仗勝算太小,虎烈軍不但要在代北擊敗金軍,還要搶在太原告急之前擊敗金軍,這個難度太大了,根本不可能完成。

宗翰不再堅持,.宗望理由充足,撤軍回援之議隨即廢止。

宗望回書燕京元帥府,把不撤軍的理由詳細告之,然後請宗翰署名。宗翰拒絕了,雖然他不再堅持撤軍,願意顧全大局繼續留在中原戰場作戰,但他不願承擔失敗的責任,這一仗一旦打敗了,西帳遭受重挫,他的地位也就岌岌可危,他不想因此毀了自己的前程。

宗望明白宗翰的心思,也不為難他,一笑了之。既然你能顧全大局,願意留下來,那我也沒必要在這些小事上和你糾纏不休,那你就保留意見吧。

宗翰連夜奏稟燕京元帥府、黃龍府,呈述撤軍河北,救援代北的理由,希望元帥府或者黃龍府能以最快的度下令撤軍。

為了挽救危局,宗翰獻策燕京元帥府,懇求完顏杲同意他率軍急撤回河北,會同完顏斡魯攻打太原,以解代北之危。現今宗望兵力雄厚,又有東南宋廷的幫助,李虎在中原的軍隊又不堪一擊,他這幾萬人馬留在中原對整個中原戰局沒有太大的影響,相反,如果調去打太原,那就有決定性的影響了。

高慶裔對宗翰的堅持非常不理解,「副帥,你既然願意留下來,為什麼還要寫這份奏章?如果最後宗望贏了,金軍全線獲勝,你將因為這份奏章而飽受打擊,地位同樣岌岌可危。」

「我之所以願意留下來,純粹是為了顧全大局。」宗翰苦笑道,「如果我和宗望決裂,現在率軍撤回河北,導致軍心大亂,中原的仗還怎麼打?李虎是什麼人你知道,他豈肯錯過我們內訌的機會?之所以寫這份奏章,是因為我有一種預感,預感代北要出事。蒲家奴和婁室一旦在代北打敗,丟了代北,你知道結果是什麼?到了那個時候,我這份奏章不但可以挽救我自己,還可以挽救整個西帳。」

高慶裔想不通,實在想不通,「副帥,你憑什麼認為我們在代北會出事?」

「你相信李虎會棄太原于不顧,把所有主力調到代北作戰嗎?」宗翰問道。

高慶裔搖搖頭,「怎麼可能?他又不是白痴?他難道不知道太原丟了,他即使在代北打了勝仗也是一敗涂地嗎?」

「你們都不相信,是嗎?」宗翰問道,「你們都認為李虎沒有把所有主力調到代北,他這是圍魏救趙之策,是想迫使我們撤出中原,是嗎?」

「是的,我看宗望堅持不撤軍,也是因為如此。」高慶裔說道,「元帥府雖然傾向于撤軍,但又派斡魯攻打太原,顯然也是遲疑不決,而原因也在于此。」

「但我相信李虎會把所有主力調到代北作戰。」宗翰說道,「如果我是李虎,我也會這麼做,只要我奪回代北,這天下就是我的了。這個誘惑太大了,我絕對要賭一把。李虎一直是個賭徒,一直兵行險著,他能有今天的實力,就是因為他敢賭,他本來就一無所有,他輸得起,而別人都不敢賭,不敢輸,這就是李虎屢戰屢勝的原因。」

高慶裔驀然想到什麼,臉色頓時就變了,「蒲家奴如果和宗望的想法一樣,他認為李虎不敢孤注一擲,那他勢必要上當。」

宗翰點了點頭,神色黯然,「蒲家奴?蒲家奴?當年蒲家

奴在殺虎口敗了一仗,這是他的恥辱,也是他致命的弱點,李虎要誘他上當,太容易了。」

「你為什麼不告訴宗望?代北如果丟失,我們勢必全線後撤,一旦太原戰場再遭受重挫,就連幽燕和河北都有可能得而復失。」高慶裔的臉色很難看,眼里更是露出深深的恐懼,他現在相信宗翰的判斷了,因為只有宗翰才知道完顏昱最致命的弱點。

「現在有幾個人能冷靜地听我說話?宗望都冷靜不下來,其他人更不行了。」宗翰搖頭苦嘆,「算了,上天一直眷顧我女真,或許今天同樣眷顧于大金國,讓我們繼續創造奇跡。」宗翰的眼眶里忽然涌出了淚水,聲音竟然顫抖起來,「蒲家奴,不要上當,不要中計。」

高慶裔心弦震顫,一股寒意霎時侵襲了全身,情不自禁地連打幾個冷戰。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 | 大宋帝國風雲錄全文閱讀 | 大宋帝國風雲錄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