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國風雲錄 第六卷 黃葉舞秋風 第八十四章 舉步維艱

作者 ︰ 猛子

北人的憤怒可以理解,他們的利益要求沒有得到滿為率先進入汴京就能得償所願,但趙楷和童貫聯手合作,強大的皇權還是凌駕于武力之上,而李虎的推波助瀾更是把他們推到了危險的境地。『泡書』

李虎有自己的利益需求,他不希望西北人獨攬權柄,和西北人形成對峙,他非常希望和西北人保持合作關系,兩在利益上有共同點,互相牽制攜手合作更符合雙方的利益,但西北人畏懼李虎,擔心李虎摧毀大宋國祚,所以到了關鍵時刻理所當然把李虎排除在汴京之外。

這種情況下,李虎只好支持趙楷和童貫,以便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三足鼎力明顯要比兩強對峙強,而且有助于汴京穩定,但弊端就是矛盾會更深更復雜。現在看來,三足鼎立的好處沒有體現出來,相反,弊端倒是愈演愈烈了。

李虎苦嘆。早知如此,不如拒絕西北人的策略,由自己率軍進駐汴京,這樣最起碼可以形成兩強對峙,形勢也不至于惡化到這種地步。

不過這也是不可能的事。李虎的強勢出現可能激化矛盾,導致汴京和地方分裂。他把軍隊留在西北,自己屯駐洛陽,肯定可以緩解汴京和地方之間的矛盾,而汴京取得地方的支持後,隨即可以集中力量對抗金國。

現在汴京危機的惡化,不是李虎的計策出現了問題,而是汴京本身出了問題。趙楷和童貫還是固守國策,沒有根據形勢及時做出修正。這時候合作第一,趙楷應該把戰場指揮權交給西北人。河北大戰打贏了,對他有好處,對大宋和朝堂上的各方勢力都有好處,沒有必要為了一己之而置國祚安危于不顧。

「我到了河北戰場,又能解決什麼問題?」李虎苦笑道,「皇帝會把戰場指揮權交給我嗎?」

「皇帝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叫虎烈軍和金軍對抗。」黃涉說道,「虎烈軍打贏了,還是解決不了汴京的問題,打輸了,那汴京十有就完了,所以我的意見是,堅持既定計策,等到合適時機,我們就進入河北戰場。」

「但是,我們必須考慮到女真人的攻擊策略。」董小丑不同意黃涉的說法,「岳飛四萬大軍肯定守不住河北,而西北軍和京師衛戍軍堅守于黃河一線,這樣一來,河北就全部丟了。河北丟失,燕雲兩地除了大同以外也全部丟失。可以想見,接下來金軍要什麼。」他手指地圖上的太原,「如果我是吳乞買,我會馬上議和汴京,然後集中力量攻打大同和太原,拿下河東。河東、河北拿到手,金國和大宋劃河而治,金軍的疆域由此大大拓展,那麼我們地策略就受到了沉重打擊,我們怎麼辦?」

的確,如果形勢展如董小丑所言,虎烈府怎麼辦?

李虎地策略里。保護河北是前提。河北保不住。河東形勢就非常困難。虎烈軍被牽制在兩個戰場上。最後只能放棄一個。虎烈府不可能放棄河東。放棄河東。西北形勢就困難了。所以最後只能放棄河北。放棄河北。中原形勢就險惡了。汴京和京畿地區將成為南北雙方角逐地戰場。汴京是大宋地都城。是大宋權力地中樞。汴京極其周邊地區成為戰場。皇帝和中樞都將遷移。如果皇帝和中樞南遷。李虎挾持皇帝而號令天下地策略就失敗了。所以。李虎必須把皇帝和中樞遷到西北。這樣一來。問題又回到。虎烈軍必須進入河北參戰。一旦河北戰敗。也可及時控制皇帝和中樞。確保皇帝和中樞遷到西北。

李虎頭痛欲裂。舉步維艱。

不管對大宋還是對虎烈府來說。如果河北丟失。中原陷入混戰。皇帝和中樞被迫遷移。那將是一場災難。以大宋目前地實力。完全有能力守住河北。但如果因為內部激烈地權力斗爭而導致河北丟失。京師淪陷。那所有人都將成為中國地罪人。

「以我看。還是殺了童貫吧。」黃涉說道。「當初留下童貫。是因為他有作用。但現在他已經擺月兌了我們地控制。並且對我們形成了威脅。不能再留了。」

李虎沉默不語。

殺死童貫未必能解決問題。當前矛盾地要害是權力和利益分配不均。這個致命要害不解決。不要說殺童貫。就是廢黜皇帝也無法有限緩解矛盾。

「殺了童貫,誰來控制中樞?」李虎問道,「童貫一旦死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就被打破,那時不管是我們控制中樞,還是西北人控制中樞,都是兩強對峙。西北人要攫

地權力和利益,我們又不可能完全滿足,那矛盾不,反而更加惡化了。」

這時候汴京就是一盤死棋,而要盤活這盤死棋,必須棄子。童貫是棋子,西北人也是棋子,但無論舍棄哪一個,都將引起無法預料的連鎖反應。虎烈軍準備好了對策嗎?沒有,虎烈府自己的問題都還沒有解決,哪有更多的力量去維持汴京的穩定?至于控制中樞,虎烈府更是缺乏先決條件。控制中樞需要一大批忠誠于自己的大臣,這些大臣不但要熟知朝政、德高望重,而且還要是大宋人。李虎做不到,西北人也很難做到,這也是李虎不願意倉促進入汴京地原因,同時它也是童貫翻雲覆雨一夜之間控制汴京中樞的重要原因。

李虎考慮良久,打算再次和童貫談談。這個閹帥到了汴京後,有些忘乎所以,不知道天南地北了。

「書告童太師,我要見他。」

眾人散去,書房內安靜下來。

李虎批閱了一些急待處理的文卷後,拿起了鐵鷹的書信,再次細看。

金軍于七月初再次攻打大同,大同防守兵力充足,後援堅固,唯獨擔心的就是錢糧武器地供應。虎烈府南遷後,代北眾多府署和各類作坊、工匠隨同南遷,幾十萬人到了太原,大量的遷移和安置工作需要耗費錢糧,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虎烈府的財政危機。現在河北戰場形勢危急,虎烈府又要給岳飛、宋江、折可存部提供糧草武器,這導致財政危機更加嚴重。

虎烈府絕對遵從李虎地命令,但羅思南、羅青漢和胡涂等虎烈中樞紛紛書告李虎,請求李虎從財政考慮,暫時不要參予河北大戰。胡涂甚至建議李虎,馬上把岳飛、宋江和折可存部從河北戰場撤回,屯兵于太行山各道要隘,只要阻止金軍入侵河東就行了。

鐵鷹同樣從拮據的財政出,建議李虎放棄蔚州。

目前虎烈軍在雲中路實際控制大同府西南部、朔州、應州和蔚州。蔚州若失,則飛狐要塞和靈丘古道丟失,如此金軍可取道紫金關進入飛狐,然後可以從靈丘古道翻越恆山進入應州,切斷大同和太原之間地聯系,同時還能從靈丘直殺代州,直接攻打雁門關,威脅太原。

鐵鷹的建議是,放棄蔚州,把軍隊撤到恆山南北要隘,在此屯駐軍隊阻擊金軍攻打大同和太原。

李虎考慮良久,沒有同意。他書告鐵鷹,把獨孤風和神龍軍調到蔚州,由獨孤風鎮戍蔚州,死守飛狐和靈丘,不惜一切代價阻止金軍從大同和太原地側翼展開攻擊。

李虎正在寫信的時候,燕青抱著一卷文書走了進來。

李虎示意他坐下,然後伏案疾書,很快把信寫好了。放下筆,李虎笑著說道︰「這幾天辛苦你了。安排給你的那座宅院還滿意嗎?」

「謝謝總帥。」燕青連聲感謝,接著把手上的文卷遞到案幾上,「總帥,這是我在汴京幾年來的經營賬薄。」

李虎略感驚訝地看了他一眼。燕青急忙解釋。他到了汴京後,虎烈府給他調撥了一筆錢財,其後又陸續調撥了幾次,總共大約有兩百萬貫。燕青利用這筆錢做大了生意,成為汴京的富豪之一,扣除這幾年來的消耗,他實際還控制著大約五百萬貫的財產。

這次燕青遵照李虎的命令,把汴京的不動產都賣掉了,把這五百萬貫全部帶了回來。

李虎有些吃驚,他沒有想到燕青手上竟然還有五百萬貫。燕青這幾年在汴京的消耗之大可想而知,但就算燕青精于商貿回易,汴京遍地都是黃金,也不至于財到這種地步。

「你怎麼有這麼多錢?」

燕青笑笑,解釋了一下。燕青的背後有李師師,而李師師的背後就是皇帝,還有蔡京這些顯赫權貴。燕青得到李師師的招撫,他在汴京做生意當然如魚得水,只要膽子夠大,錢就賺不完。

李虎理解,有李師師這座大靠山,燕青當然能財。由此想到一件事,蔡京和童貫這些人二十多年來積斂了多少財富?

「蔡京有多少錢?」李虎好奇地問道,「你知道嗎?」

「不清楚。」燕青笑道,「不過據我的估計,蔡京的家財應該超過幾億萬貫。」

「幾億萬貫?」李虎驚呼出聲。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 | 大宋帝國風雲錄全文閱讀 | 大宋帝國風雲錄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