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國風雲錄 第六卷 黃葉舞秋風 第三十六章 小皇帝的快刀

作者 ︰ 猛子

月上,汴京。

當金軍從河北直殺汴京,汴京岌岌可危的時候,汴京城里的權力斗爭卻悄然拉開了序幕。

太子趙恆繼位後,老皇帝出居龍德宮,李邦彥出任龍德宮使,太保。李邦彥是太子的人,是這次內禪的主要策劃和執行,但他成功得贏得了老皇帝的信任。李邦彥出任龍德宮使,太上皇很放心,認為他可以幫助自己監控小皇帝,而小皇帝也很樂意,通過李邦彥可以獲悉太上皇的一舉一動。

小皇帝剛剛登基,對老皇帝惟命是從。依照老皇帝的意思,以蔡攸領樞密院事、門下侍郎吳敏副之。過了幾天,因為金軍距離汴京越來越近,軍事上需要信得過的人,小皇帝隨即讓自己的親信太子詹事耿南仲出任簽書樞密院事。

正月初三,金軍飲馬黃河,老皇帝害怕,以蔡攸為行宮使,乘船南逃。

老皇帝前腳剛走,小皇帝後腳開始殺人,以最快的速度鞏固自己的皇權。

初四日,太學生陳東、布衣張炳在李邦彥的授意下,聯合一幫翰林、學士上書,歷數蔡京、童貫、王、梁師成、李彥、朱之罪孽,稱他們為六大國賊,要求皇帝誅殺他們,傳四方,以謝天下,以萬民之憤怒。

初五日,皇帝下旨,賜死李彥。

李彥是內侍,原來是楊戩的部屬。四年前,楊戩死了,李彥頂替他主掌西城刮田所。西城刮田所位于汝州,當時凡良田美地,李彥均指使他人呈告為無主荒田,田主即使持有地契,也不予理會,以致于屬縣魯山全縣土地都被括為官田。這樣還不夠,他還要原業主按租佃官田納租,如有呈訴立即加刑,許多業主因受刑而致死。當地原先負擔官府的田稅額,則轉嫁到其他州縣民戶負擔。地方官吏和李彥坑一氣,助紂為虐,涂炭生靈。李彥因此被列為「六賊」之一,但他是「六賊」中權位最低的一個人,官至衛大夫從五品階官、安德軍承宣使。

小皇帝從勢力最弱的人開始動手,可見他非常謹慎,不敢激怒老皇帝,而是采取步步進逼的手段。

接著。小皇帝罷免了朱。放歸田里。

朱這個人太有名了。他和他老爹朱沖因諂媚蔡京、童貫而得官。因為老皇帝垂意于奇花異石。朱奉迎上意。搜求浙中珍奇花石進獻。繼而得到了皇帝信任。

花石綱和蘇州應奉局就是因此而設置。花石綱連年不絕。百姓備遭困擾涂炭。中產之家全都破產。甚至賣子蠰女以供索取。方臘起義時。即以誅殺朱為號召。朱在竭力奉迎皇帝地同時。又千方百計。巧取豪奪。廣蓄私產。生活爛。他權勢赫。諂事之人立即得官。不附己統統罷去。州郡官吏奔走听命。奴事朱。當時號稱「東南小朝廷」。

朱知道小皇帝要鏟除老皇帝地親信了。連夜逃離汴京。尾隨老皇帝逃亡江南。

此刻。王已經致仕回家。小皇帝沒有殺他了。將其職官由太傅貶為崇信軍節度副使。安置永州。但吳敏、李綱上奏。執意要殺王。小皇帝被他們說服。命令開封府尹聶昌派武士追上王。斬其級。

蔡京已經南逃了。但其聲威顯赫。和老皇帝關系太好。而且門生故吏遍布朝野。權勢太大。老皇帝暫時不敢動他。

童貫在大同,和鄆王在一起,現在他對汴京的威脅太大,小皇帝根本不敢招惹他。

梁師成是老皇帝放在禁中地一個絕對心月復,是留下來監控小皇帝的,目前情況下,對小皇帝還有作用,所以小皇帝故意把他留小了,讓他給老皇帝傳遞虛假消息,以便自己迅速控制權柄,牢牢坐穩皇帝的位子。梁師成恐懼至極,擔心被人殺了,時刻跟在小皇帝後面,寸步不離,戰戰兢兢,度日如年。

老皇帝之所以內禪,純粹是出于一種盲目的自信,他認為自己有實力控制全局,小皇帝就是個傀儡,等到度過了這個危機,小皇帝就可以靠邊站了。小皇帝好不容易得到這個機會,豈肯錯過?而汴京地文官們也是好不容易得到了重新分配權力和利益的機會,他們又豈肯錯過?另外就是可怕的皇統之爭持續了十年,現在鄆王還在西北虎視眈眈,汴京地小皇帝和文官們當然要利用這個機會,把這個威脅徹底鏟除。所以,內禪其實就是個陷阱,老皇帝在內憂外患的緊張形勢下,失去了清醒的頭腦和正確的判斷力,上當了。

在中樞大員的設置上,小皇帝毫不手軟,先就把宰相白時中罷免了。領樞密院事的蔡攸

皇帝一起南逃了,所以西府的長官正好可以任用信。

小皇帝登基,功勞最大就是李邦彥,所以毫無爭議,李邦彥為太宰兼任門下侍郎,出任宰相,主掌東府。

張邦昌為少宰兼任中書侍郎尚,出任副相。尚書左丞趙野為門下侍郎,翰林學士承旨王孝迪為中書侍郎,同知樞密院事蔡懋為尚書左丞,兵部侍郎李綱為尚書右丞。

吳敏領樞密院事,吏部尚書唐恪同知樞密院事,兵部尚書路允迪簽書樞密院事。

金軍越過黃河,逼近汴京之後,小皇帝在主戰派大臣地勸說下,決意親征,並任命李綱為親征行營使,吳敏為親征行營副使,以開封府尹聶昌為行軍參謀官,全權負責戍衛之責,但李邦彥、張邦昌看到京都軍隊太少,而京中官員大量逃亡,人心惶惶,擔心京城守不住,遂極力勸說皇帝避難關中或荊襄。

李綱聞訊,拼死阻諫,認為當務之急是團結民心,堅守御敵。小皇帝被李綱的一番話打動了,于是拜李綱為尚書右丞、東京留守,以同知樞密院李為副,領兵守城。次日晨,小皇帝听說金軍浩浩蕩蕩殺來,至少有二十三萬人,嚇得面無人色,又要逃跑。

李綱和李等人全力勸阻,李綱甚至鼓動軍民到皇宮前請願,高呼願以死保國。小皇帝被感動了,在李綱的陪同下,登上城樓,巡視守軍,軍心因此振奮,軍民決心保衛京城。

初七,初八,連打兩天,金軍看到汴京城太大,城牆太高,防守太堅固,決定暫時休戰。

宗望帶著大軍用二十五天的時間從燕京一直殺到汴京,行程兩千余里,一路攻城拔寨,將士們已經疲憊不堪,更重要的是,為了贏得速度,出敵不意,攻敵不備,先期到達汴京的都是馬軍,不但缺乏糧草輜重,更缺乏攻城器械,根本打不了。

正好,汴京連續派使臣議和,宗望一邊佯裝議和,提出他們認為汴京根本不可能答應的條件,一邊派小股人馬在周邊地區打草谷,同時書告完顏母、劉彥宗,以最快的速度帶著主力渡過黃河,與選鋒軍會合。

金軍地東路軍有二十萬人馬,攻克幽燕後,得到郭藥師十萬軍隊,總兵力達到了三十萬。決定南下攻擊汴京後,完顏率十萬大軍坐鎮燕京,統一指揮東西兩個戰場。宗望、完顏懶和郭藥師則率六萬馬軍為選鋒,完顏母和劉彥宗則率十四萬馬軍隨後跟進。

宗望的目標已經不是擄掠河北了,而是直殺汴京,所以二十萬大軍南下攻擊是完全必要的。汴京畢竟是大宋的都城,就算各種訊息顯示汴京衛戍軍數量有限,但汴京城高大堅固,金軍需要時間攻打,而汴京周邊區的勤王軍隊將陸續支援而來,金軍若不能在勤王軍隊到達汴京之前攻克城池,這次行動必定半途而廢。

燕京距離汴京兩千余里,長途奔襲,一旦無功而返,撤退就是一件非常危險地事。現在李虎正從賀蘭山返回,西北軍也從西北戰場上撤下來急赴汴京,如果這兩支軍隊殺進河北,切斷金軍退路,那對金軍來說就是一場災難,所以,先用選鋒馬軍利用速度殺到汴京,在其之後輔以強大步軍,以確保退路的安全,並在河北各地大肆擄掠,事一個進退無憂地好辦法。

然而,讓宗望沒有想到的是,大宋竟然答應了自己提出地一系列議和條件。這簡直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這樣地條件大宋也能接受?當初契丹人在丟失了東京和上京的情況下,依舊保持著尊嚴和傲慢,甚至連金國皇帝的身份都不承認,僅僅封了一個王而已。大宋這樣一個強大的王國,一個禮儀之邦,在金軍尚沒有對大宋構成致命威脅的情況下,竟然不要尊嚴,不要廉恥,願意接受這些屈辱的條件?大宋的皇帝和他的臣僚們是不是都是瘋了?

宗望不敢相信,直到大宋的副相張邦昌陪同康王趙構到金營做人質,他才強迫自己相信眼前的事實。

這件事不僅僅宗望不相信,完顏撻懶、郭藥師和其它金軍將領也不相信,在他們的心里,大宋還是很強大的,雖然各種訊息表明大宋正處于重重危機當中,但還遠沒有到不堪一擊的地步,這次南下的主要目的還是擄掠,搶了就跑,所有人,包括宗望,都沒有期待會出現奇跡。

但是,奇跡就在他們眼前出現了。

i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 | 大宋帝國風雲錄全文閱讀 | 大宋帝國風雲錄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