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國風雲錄 第六卷 黃葉舞秋風 第二十二章 質疑

作者 ︰ 猛子

的意思是,太子可能登基?」李虎暗自吃驚如基,那自己的新策略就完全失敗了,至于挾天子而奪其國的想法更是一場美夢。

「官家正當春秋盛年,身體也非常好,皇統更替還是遙遙無期的事。」折彥直搖搖手,「使相過慮了,但是,使相必須知道,此次西征無功而返,對鄆王的打擊非常大。汴京同意西征,卻只給十萬軍隊,這明顯就是一個陷阱,但聖旨既然下來了,王也罷,童貫也罷,都已經無力挽回,唯一的辦法就是攻克興慶府,否則我們都非常被動。」

李虎和董小丑相視無語。

折彥直的話說的在理,皇帝不死,太子和鄆王都沒有機會繼承大統,而皇統之爭猶存,這樣虎烈府和西北人的計策還可以繼續實施,也就是說,不管汴京怎麼變化,西北還是按既定策略來。

「要想攻克興慶府,需要時間,一年半載都有可能。」董小丑說道,「但你剛才告訴我們,汴京不但不會給我們提供錢糧,還會下旨撤軍,讓西征半途而廢。」董小丑看看折彥直,試探著問道,「難道王打算抗旨?」

「鄆王當然有辦法說服皇帝拖延撤軍的時間。」折彥直說道,「現在的關鍵問題是,先,你們必須承諾,賀蘭山和靈夏兩地由大宋實際控制,其次,你們必須自行解決糧草武器。你們只要答應這兩個條件,汴京有什麼理由下旨撤軍?」

李虎愣了一下,接著哈哈大笑。董小丑更是覺得荒誕到了極致。折彥直卻振振有詞,「漢王是大宋的漢王,虎烈軍是大宋的軍隊,而漢王剛才也說了,他打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大宋的疆域,那虎烈府有什麼理由拒絕這兩個條件?這些年大宋給予虎烈軍的援助,難道不足以得到這個回報?」

「當然當然……」李虎笑道,「我當然會答應這兩個條件,這里本來就是大宋的疆域,不過被黨項人霸佔了一百多年而已,至于錢糧問題,你既然肯定汴京不會給,並且要以此為借口下旨撤軍,那我只好自己想辦法解決了。」

折彥直沒想到李虎一口答應了,驚愣不已,而董小丑則知道李虎的意思,面如止水,沒有任何反對地意思。李虎已經決定在預定時間內撤軍了,他的承諾根本就是一句空話,他現在的目的就是在撤軍之前最大程度地摧毀靈夏兩地和消耗夏軍實力,為下一次攻打賀蘭山打下基礎。

折彥直無法相信李虎,他預感到李虎要撤軍了。很簡單的事,李虎西進攻擊賀蘭山的目的是脅迫汴京,他把主力帶到賀蘭山戰場,大同兵力空虛,金人可能乘機南下寇掠,東北邊疆的形勢比較緊張,這導致汴京不得不放棄聯手金人攻打代北的計策。汴京地君臣雖然非常愚蠢,為了忠實執行守內虛外之策不惜自毀長城,但「長城」真的出現問題了,汴京也不得不懸崖勒馬,再次利用李虎和他的虎烈軍,所以現在李虎地目的達到了,接下來,他要反擊了,要利用汴京犯下的愚蠢錯誤報復大宋了。

「攻克興慶府需要很長時間,尤其我們用地是最笨的辦法,因此,能不能成功,還要取決于形勢的展。」折彥直馬上試探李虎,假如李虎真的打算撤軍,那西北人就被李虎算計了,陷入一個兩難困境。如果跟著李虎一起撤,汴京勢必乘機報復,重責太原和陝西,王和西北人都要倒霉;如果不撤,以十萬大軍獨自對抗西夏人的反攻,有敗無勝,結果更惡劣。

折彥直當初並不同意童貫的計策,但鄆王被童貫說服了,事實證明,童貫的計策根本就是一廂情願,這個閹帥跑到太原,不是幫助鄆王,而是陷害鄆王。折彥直看到李虎沒有反應,繼續說道︰「童貫的計策有個前提,他假設北虜不會南下寇掠,或河北山東的叛亂不會愈演愈烈,這樣汴京就有足夠地實力支持西北戰場,但從我得到的消息來看,金人正在東北蠢蠢欲動,而河北山東的叛亂也沒有得到有效遏制,天下大勢對我們攻克賀蘭山並不是非常有利。」

「你認為金人有可能南下寇掠?」李虎不好再裝聾作啞,笑著問道。

「以使相對女真人的了解,你認為這種可能性有多大?」折彥直反問道。

李虎故作沉吟,想了一會兒,然後說道︰「在我看來,女真人不會南下。」他把女真人不會南下的理由說了一遍,說得有理有據。

「據我所知,燕山路的郭藥師曾數次書奏汴京,說

馬上就要南下寇掠,請求汴京給予更多的錢糧武器,郭藥師居心叵測,不予理睬。」折彥直望著李虎,正色說道,「我知道郭藥師曾是怨軍副帥,曾追隨董帥一起參加了遼東義軍。幽燕歸宋後,虎烈府和郭藥師來往密切,而這也是汴京極力遏制郭藥師的原因之一。以郭藥師和你們的關系,如果他知道女真人有意南下入侵,第一個就會告訴你們。難道你們不知道?」

「難道你認為女真人有膽子南下入侵?」李虎故意問道。

「你帶著虎烈軍主力西進攻打賀蘭山,導致大同兵力空虛,幽燕和河北失去保護,女真人豈肯錯過這樣的擄掠機會?難道你會天真地認為女真人沒膽子入侵?以我看,你西進攻打賀蘭山,其實就是想引誘女真人南下入侵。」

李虎背心一涼,直娘賊,這個折彥直果然厲害,竟然看穿了自己地心思。

「不,不……」李虎矢口否認,「汴京要殺我,我不得不自救,我突破重圍的唯一辦法就是攻打賀蘭山,佔據河套……」

「使相,你不是打算乘火打劫,乘著金人南下入侵地機會進入中原?」折彥直毫不客氣地打斷了李虎的辯解,厲聲問道。

董小丑眉頭深皺,張嘴就想駁斥,但李虎阻止了他。「我不過在賀蘭山打了一場勝仗,結果你地想法馬上就變了,把我想得陰險狡詐,十惡不赦,我問你,如果我打輸了,你還會這麼想嗎?」李虎冷笑道,「你知道你為什麼帶著軍隊北上而來嗎?還不是想利用黨項人來削弱我的實力,結果事如願違,你看到我地實力越來越大,已經嚴重威脅到你們的安全,隨即想殺我了,是不是?以我看,你和汴京的那幫蠢貨一模一樣,如果你以這種想法來做出決策,你會害了西北人,也會害了你們折家。」

李虎的威脅讓折彥直暗自心寒,他意識到西北局勢正在失控,鄆王也罷,西北將門也罷,都已經無力控制局勢,只能任由李虎為所欲為了。

李虎的確要南下,但南下需要選擇恰當的時機,需要得到鄆王和西北將門的認同,需要得到大宋百姓的認同,否則,李虎南下事實上等同于北虜入侵。

李虎從折彥直的話里預感到事情的展遠比自己想象的復雜。自己在西北戰場上所取得的勝利震撼了西北,給西北人以巨大的威脅,這導致西北人懼怕自己,他們想方設法要阻止自己南下,局勢越來越復雜了。

送走折彥直後,李虎把柴雲、原野請到了大帳。他沒有讓範直昌參加,南下的事非常敏感,範直昌這種出身大宋名門世家子弟和北方漢人在對待大宋的態度上完全不一樣,有時候還是避開一點好。

董小丑認為要改變撤軍的時間,「如果女真人攻打大同,我們就撤軍,如果大同一直很安全,我們就盡量延遲撤軍的時間,免得陷太原于兩難困境。現在王和西北人的處境很不好,假如遭到汴京的打擊,對我們南下顯然不利。」

柴雲和原野同意董小丑的意見,不過,考慮到虎烈府的財政狀況,柴雲認為,大軍即使延緩撤退的時間,這個時間也不會太長。現在是十月中,再過一個多月黃河就要封凍,大雪就要從天而降,糧草輜重的運輸會變得更加困難,如果動攻擊,消耗會更加驚人。雖然虎烈軍正在靈夏一帶大肆擄掠,但虎烈軍有幾十萬人,包括民和俘虜,這些人都要吃飯穿衣御寒,即使擄掠很多,但要想支撐整個漫長的冬天,困難太大,幾乎不可能。

「你們有什麼建議?」李虎問道,「你們認為我們何時撤軍最合適?」

「如果總帥在大雪來臨之前無意攻打興慶府,那就馬上撤回一半射糧軍和所有民,同時把俘虜也一起送回大同。」柴雲說道,「這樣,二十萬人再支撐三個月不成問題。」

李虎想了一下,問道︰「既然我們沒有實力攻打興慶府,那還留二十萬人干什麼?把主力撤回去,留幾萬馬軍不就行了。」

「你擔心大同,是嗎?」董小丑問道。

「金軍到現在都還沒有攻擊大同,我擔心什麼?」李虎微微皺眉,「如果郭藥師的消息是準確的,女真人為什麼到現在都還沒有動攻擊,他們在等什麼?」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 | 大宋帝國風雲錄全文閱讀 | 大宋帝國風雲錄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