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國風雲錄 第六卷 黃葉舞秋風 第十八章 我有自信

作者 ︰ 猛子

仁忠既然清醒過來了,謀寧平衍再想糊弄他就不行了翼被突破,雖然敗局已定,夏軍肯定要後撤,但還沒到倉惶逃跑的地步,此刻只要謀寧平衍在左翼把虎烈軍拖住,憑借仁多保國和李定川豐富的戰場指揮經驗以及九萬擒生軍的實力,完全有把握從駝峰戰場撤

「沒有我的命令,誰敢後撤?」李仁忠勃然大怒,指著謀寧平衍大聲吼道,「停止撤退,誰敢後撤,軍法從事。」

謀衍理都他,權當他是個瘋子。

「虎烈軍從右翼投入主力進行包抄,兵力絕不會超過十萬。」李仁忠氣急敗壞,指著前方厲聲叫道,「虎烈軍試圖突破我兩翼,在兩翼戰場都投入了重兵,但他們還要在駝峰戰場投入重兵以阻截我中路主力的突破,由此不難估計此刻正從右翼實施包抄的虎烈軍有多少人馬。請你相信我,副都統肯定能安全撤下來,只待他撤出河套,我們就與其會合,然後帶著十幾萬大軍返回月牙湖。」

謀寧平衍嗤之以鼻。這是戰場,戰場要審時度勢迅速做出正確的對策,像李仁忠這樣的書生坐在朝堂上紙上談兵綽綽余,但叫他到前線指揮一場決戰純粹是自掘墳墓。

「擒生軍連日作,已經盡顯疲態,而從套底撤到套口足足有三十里,等到副都統撤到套口,虎烈軍早就擺好陣勢等著他了。」謀寧平衍不想到了這個時候還背上臨陣月兌逃的罪名,所以略略想了一下,還是決定把話說清楚,免得自找麻煩,「即使從右翼包抄而來的虎烈軍只有五萬人,也足以把副都統擋住,半個時辰後,虎烈軍中路主力就會從副都統的背後追殺而來。副都統月復背受敵,即使肋生雙翅也無法突圍了。副都統沒有把握突圍,當然要固守待援。我們怎麼辦?如果放棄紅崖戰場去救援,馬上就會重蹈副都統的覆轍,也陷入月復背受敵的困境。」

「有一點你說得對,我們還十幾萬人,虎烈軍即使包圍了我們也吃不掉,但問題地關鍵是,我們沒有後援,沒有糧草武器了,我們的糧草輜重都放在月牙湖,我們只要被圍三天,十幾萬人馬勢必崩潰,那時候,不要說突圍了,就連我們這幾萬人馬都保不住,你知道嗎?興慶府現在還有多少軍隊?三萬,只有三萬,如果我們不撤回去,興慶府拿什麼戍守黃河天險?拿什麼護衛京都?不要再奢想救出副都統了,也不要再奢望將功折罪了,這一仗我們打敗了,這一仗之所以打敗不是我們不盡力,也不是將士們消極怠戰,更不是都統指揮錯誤,而是李虎和虎烈軍的實力太強了,他們的兵力遠遠超過我們,我們不是他們的對手啊。」

李仁忠拒絕離的原因的確是無法承擔打敗地罪責,所以他想挽救,想將功折罪,但給謀寧平衍這麼一說,腦子又亂了,不知道是自己的想法還是謀寧平衍說得有理。謀寧平衍趁著他猶豫不決的時候,沖著扈從們用力一招手。扈從們一擁而上,拖著他就跑。

謀寧平衍抬頭望向遠,虎烈軍已經在河面上架設浮橋,最多兩刻之後,數萬大軍就會一泄而下,留給自己撤退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想接下來的險惡局勢,謀寧無奈長嘆,仁多保國和擒生軍無論用什麼辦法都無法逃月兌被圍的命運,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雖然看起來是攻擊之策的錯誤,但實際上卻是大夏中樞的決策錯誤,因為這場決戰根本不應該打。事實證明,宰相梁乞申固守京畿的決策是正確地,但現在,夏軍還能守住京畿嗎?

駝峰戰場。

仁多保國以小力持續攻擊。他地目地不是渡河。而是牽制。因此他現在地注意力都在兩翼戰場。不過他有一種不好地預感。當自己地大軍逼近駱駝河。走進套底地時候。戰局必定要生變化。李虎必定要實施圍殲之策。所以此刻夏軍在兩翼戰場能否迅速渡河就成為這場決戰地關鍵。駱駝河戰場地形非常特殊。這是唯一擊敗敵人地辦法。也是他堅持先行突破兩翼地重要原因。

李定川和他地想法一致。但李定更悲觀。他不相信謀寧平衍和阿雅卜有破釜沉舟地決心突兩翼。所以他在李仁忠親赴左翼戰場督戰後。又派斥候盯著右翼戰場。唯恐虎烈軍動反攻突破兩翼。讓自己地大軍陷入包圍。

然而。右翼戰場地敗亡速度太快了。兩個人都沒有想到阿雅卜如此不堪一擊。虎烈軍據河而守。駱駝河成了他們。輪到阿雅卜據河而守地時候。駱駝河卻變成了通如履平地。一眨眼就過來了。

撤。仁多保國和李定川沒有任何猶豫,急速後撤。兩翼失去了一翼,虎烈軍即使展開包抄,也無法完成合圍,因為李虎地意圖是從兩翼突破,任何一翼都沒有包圍擒生軍的兵力優勢。

然而,讓他們沒有預料到地是,左翼竟然也守不住了。李仁忠急告,命令他們馬上撤出河套,這說明賀蘭山軍不但無力突破,反而遭到了虎烈軍的猛烈攻擊,但好在大軍已經撤離,只要左翼再堅持一段時間,他們就能撤出河套。

李川建議,為加快撤離速度,丟棄所有輜重。

「沒有必要,我們還不至于狼狽到倉惶逃跑的地步。」仁多保國氣定神閑,泰然若,「局面還在我們控制之中,如果都統有決心,我們和賀蘭山大軍會合後,或許正好利用這個局面佯裝被圍,然後和虎烈軍決戰。」

這個時候還要戰?李定川吃驚地望著這位老將,暗自搖頭。你久經沙場,大風大浪見得多,當然無所謂,但士卒們疲憊不堪,士氣低迷,而李仁忠是位文官,踫到這種局面根本無法保持鎮定,至于將帥們之間的矛盾更可怕,此時此刻逃命要緊,誰還會想著齊心協力挽回敗局?

「如果都統听我們的,何至有今日之敗?」李定川不好直說,怕傷了老將的自尊,只好委婉勸道,「如果阿雅卜和我們一條心,何至于會棄守沙川,逃之夭夭,把我們的側翼丟給敵人?謀寧平衍不是我們的人,這次如果不是他從中作梗,攻擊之策怎會改變?如果攻擊之策不變,局勢怎會惡化到此種地步?難道你認為謀寧平衍此刻還會堅守紅崖,掩護我們撤退?」

仁多保國呆片刻,苦笑搖頭。他不是不知道,只不過希望還能力挽狂瀾而已。

「既然如此,我們更不能輜重。」仁多保國說道,「右翼已經丟失,虎烈軍正從側翼展開包抄,現在我們無論撤退的速度有多快,都會在前方遭到他們的阻擊,然後虎烈中路主力會從我們的背後殺到。我們一旦月復背受敵,也就走不掉了。」

李川知道,所以他要求丟棄輜重,撒開雙腿,全力狂奔,但這是他一廂情願的想法,事實上時間的確來不及了。

「假如謀寧平衍像你所說的,臨陣月兌逃,把我們的左翼也丟給虎烈軍,那我們就被徹底包圍了。」仁多保國想了一會兒,目露堅毅之色,「不過我們還有突圍的機會,我們還有八萬多人,這八萬多人都是大夏的主力,只要大家只有抱成一團,絕地反擊,必能殺出一條血路。」

李定川想想也是,深陷絕境了,要活著只有拼命,置之死地而後生,或許就能殺出去。

兩人意見一致,隨即下令,大軍速度,隨時準備作戰。

夏軍後撤三十里,到了套口,和虎烈馬軍相遇。

李虎帶著這支馬軍已經提前趕到了戰場,擺下了攻擊陣勢。

仁多保國下令,攻擊,以橫陣攻擊,擺出一副老子臨死也要拉你做墊背的架勢,老子就是要死戰突圍。

李虎下令迎,把敵人纏住。他現在手上都是馬軍,不敢攻擊夏軍步卒戰陣,只能以箭陣阻擋,同時攻擊夏軍兩翼的馬軍,迫使夏軍停下來。

「毛帥在哪?」李虎看到夏軍的攻擊非常凶悍,有些著急了,沖著身邊的原野大聲叫道,「他還沒有渡河嗎?」

「我還沒有聯系到毛帥。」原野看看天色,策馬走進了李虎,「總帥,從時間上來看,黨項人的撤退速度非常快,估計毛帥有些猶豫,沒有即刻跟進追殺。」

李虎惡狠狠地罵了兩句。這幫黨項人攻擊速度不快,逃跑的速度卻一個比一個快,不知道左翼戰場上的敵軍是不是也逃跑了,如果賀蘭山軍也跑了,這一仗就贏定了,被困在這里的敵人一個也跑不掉。

「紅崖戰場可有消息?」

「斥候正在打探,馬上就有消息傳來。」原野眉頭微皺,略顯憂地說道,「如果夏軍死守紅崖,以我們目前的兵力可以圍殲夏軍主力嗎?」

李虎望著前方瘋狂廝殺的夏軍將士,搖了搖頭,他不會和一群瘋子決戰,更不願承受過大的損失。

&泡&書&&!)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 | 大宋帝國風雲錄全文閱讀 | 大宋帝國風雲錄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