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國風雲錄 第四卷 第三十八章 西征

作者 ︰ 猛子

李虎詳細述說攻擊之策。

七月,我們以一部兵力在興中府方向配合金軍攻打中京,但暗地里卻予以摯肘,幫助遼軍守住中京。

同時,我們集結主力,攻打燕京。我們在幽燕各地發布檄文,痛陳遼帝荒婬無道,人神共棄,擁戴燕王耶律淳為皇帝。如此一來,燕京必然大亂,君臣互相猜忌,遼國皇帝為了自身安全,必然要帶著宮帳軍主力西進居庸關,避難于西京。

遼帝帶走主力,耶律淳既要守中京,又要守燕京,顧此失彼,無奈之下只有退守燕京,據城堅守,我們則趁機取道紫金關,過飛狐要塞,殺進西京道,攻打西京。

當我們兵臨城下之際,遼帝面臨艱難選擇。他已經眾叛親離,手上這點軍隊是唯一的本錢,此刻除了我們要殺他外,耶律淳要殺他,女真人也要殺他,如果他在西京和我們打得兩敗俱傷,他就徹底完了,所以他極有可能棄守西京,遠逃陰山。

攻佔西京後,我們以一部兵力收復山後九州,一部兵力攻打居庸關,以便和屯駐平州路的軍隊實施東西夾擊,攻佔燕京。拿下燕京,則全取燕雲,如此地盤有了,實力有了,然後以強藩謀國,建王霸之業。

屋子里的七個人神情凝重,內心極度震撼。李虎的生存發展策略已經超出了他們的預想,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李虎突然把矛頭對準了大宋,對準了天朝。

先前李虎提出以強藩向北方發展,前提是遼東三分,遼金對峙,如今這個前提隨著耶律余睹投降金人,不存在了。契丹人眼看就要遭受滅頂之災,女真人要獨霸北方,這種情況下再向北方謀求發展顯然是一廂情願,強悍的女真人絕不會和漢人平分大漠,所以只有調轉方向。向南發展,和大宋逐鹿。但是,大宋遠比女真人強大,向南發展,等于螳螂擋臂,以卵擊石,這根本是不可想象的事。

然而,目前的遼東形勢已經把遼東義軍逼上了絕路,不管將來是向北還是向南發展。當務之急是搶佔燕雲,先打下一塊立身存命之地。

「我們有十二萬軍隊,一分為二。我帶主力大軍北上。到山後作戰,攻佔西京道。羅帥則堅守遼西,不惜一切代價把金軍拖在中京道,給我贏得足夠的攻擊時間。」李虎手指地圖的燕京,望著羅青漢說道,「大宋使者說,九月或者十月,宋軍將在河北集結,準備北伐。那時我已經進入西京道。耶律淳考慮到南京道的形勢,必定不敢攻擊平州路,如此你可把主力調到錦州、宜州一線,相機威脅金,迫使金軍無法對中京形成夾擊之勢。」

書房里一片死寂,羅青漢和眾人還沉浸在震撼之中,還沒有完全吃透李虎地全新策略,對李虎的作戰部署更是感到非常的不安。

義軍能堅持發展到現在。首先得益于各路義軍會盟。大家聚集在一桿大旗下凝聚成一股力量作戰。現在李虎反其道而行之。把義軍一分為二。而且是在相距一千四五百里地兩個戰場上作戰。這太不可思議了。稍有不慎就是全軍覆沒之禍。

董小丑首先提出了異議。

宋軍把北伐方向選擇在幽燕。正是出于對遼東新形勢地考慮。只待宋軍北伐。義軍予以配合。燕京可下。然後兩軍會師。同攻西京。如此則可全取燕雲。這個辦法可以確保義軍實力不受損失。有了實力。也就有了強藩。所以他認為義軍完全沒有必要冒險分兵。遠征西京。

李虎苦笑無語。如果他說宋軍北伐會大敗而歸。董小丑一定不會相信;如果他說女真人攻克中京後。馬上就能橫掃西京。所向披靡。董小丑也不會相信;如果他說數年後女真人地大軍呼嘯南下。攻克汴京。擄掠大宋兩帝而歸。董小丑更不會相信。

但這一切都有可能是真地。老爹地故事可能就是對未來地預測。現在自己正在努力改變這種可能存在地未來。正在不惜代價扭轉這種未知地乾坤。

「如果……」李虎只能假設。假設宋軍北伐失敗。假設金軍擋者披靡。假設燕雲盡數落入女真之手。假設金軍南下中原……「如果這些假設都變成真地。我們怎麼辦?如何生存?」

董小丑無言反駁。這一切在歷史上都有先例。大宋在太祖、太宗兩朝時期軍事鼎盛,但北伐全部失敗,而契丹人佔據燕雲後,屢屢南下邊,差點逼得大宋遷都避難。今天的女真人崛起速度非常快,更可怕的是,他們把契丹人地軍隊打得滿地找牙,根本沒有還手之力。如果遼東形勢這樣繼續下去,契丹人的軍隊和疆域都將成為女真人的財產,不久地將來,女真人不但有萬里江山,更有幾十萬軍隊,而大宋是否還有建國初期的鼎盛軍力如其相抗衡?如果連大宋都抵擋不住女真人,覆巢之下豈有完卵?遼東義軍還不是一樣灰飛煙滅?

李虎這一連串的「如果」說服了董小丑和其他人。這世上的事就是從「如果」開始的,就是從「以防萬一」開始的,這世上沒有僥幸的事,沒有撿便宜的事,若想成功就要踏踏實實,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錯誤。有時間了,他只能像流寇一樣打到哪搶到哪,只要攻佔了西京,收復了山後九州,軍隊的生存問題就能解決。

初步商議後,決定由李虎統率虎烈軍、怨軍、飛雲軍、渤海軍、雲朔軍和遼興軍的兩個將,總共三十五個將大約八萬人組成西征軍,攻打西京。羅青漢則率黑山軍、閻王軍、神龍軍、雷霆軍、武勇軍、雲海軍和遼興軍的四個將戍守平州、遼西兩路。

老營一分為二。羅思南留守遼西,老營副帥洪雲則率十萬民和輜重隨李虎遠征西京。

六月二十五,李虎召集各軍主帥、帥府主要大員、兩路都總管,正式宣布西征之策。

李虎親自部署攻擊方案,詳細闡述西征對義軍生存發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西征如若成功,遼東義軍隨即崛起于燕雲,其實力可以和各方勢力相抗衡。

義軍將帥們听到西征之策,眼前頓時一亮,目光從狹窄而困窘的遼西馬上投到了遼闊而蘊含勃勃生機的燕雲大地。

李虎總是在關系到義軍生存的危難之際突發奇想,拿出絕妙好計,這次更是非同凡響,一躍千里,要遠征西京了。

各軍主帥士氣高漲,但也有一些人對此策忐忑不安。

遠征西京,最困難的是翻越太行山,假如義軍受阻于此,前有阻截,後有追兵,那麻煩就大了,不過李虎對此不以為然,他堅信金軍對中京地攻擊可以牽制遼軍主力,而離間大遼君臣之策又可以削弱南京道的兵力,西征真正的困難不在翻越太行山,也不在攻打西京,而是金軍在攻克中京後,是否會以最快的速度攻殺西京。假如義軍未能攻克西京,而金軍又攻殺而至,志在奪取西京,雙方實力上的差距可能會導致西征功虧一簣。

李虎宣布,七月初十,西征軍開始發動攻擊。

義軍傳檄遼東,歷數大遼皇帝之罪責,揚言要攻打燕京,擁戴燕王耶律淳為帝,重振大遼國祚。

原野、諸夏、劉志成三人通過各種途徑,以最快的速度把這份檄文傳播到南京道和中京道各地州縣。

七月初,金國皇帝完顏阿骨打下旨,任命昊勃極烈完顏昱為西征軍都統,稱賚勃極烈完顏宗翰(粘罕)為副都統,率軍攻打中京。因為大雨連綿,完顏阿骨打在大臣們的勸阻下,放棄了親征。

七月初八,完顏宗翰趕到前線,指揮大軍越過潢河,向松山州、高州一線發動了攻擊。與此同時,南路都統完顏宗望指揮大軍開始攻打興中府。

同日,遼軍東路都統蕭干秘密會晤黑山軍主帥董仲孫,雙方商定了阻擊金軍的具體部署。

南京留守耶律淳聞訊大驚,急忙命令南路都統耶律大石、幽州盧龍軍節度使耶律寧率軍阻截,自己親率歸聖軍左右廂、侍衛漢軍于沽水河一線布陣。

南府宰相李處溫則急赴前線,約見李虎。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 | 大宋帝國風雲錄全文閱讀 | 大宋帝國風雲錄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