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國風雲錄 第三卷 一劍封喉 第十章 要錢

作者 ︰ 猛子

張覺的條件很簡單,平州路三個州的各級官員全部留任,遼興軍節度使府的官員也全部留任,遼興軍要保留,平州路實施的各項政策不要改動,以確保平州路的穩定。[閱讀文字版,請上]

李虎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他在遼西就是這麼干的,為了穩定,為了能在最短時間內站住腳,張覺的這個條件不算什麼,正合李虎之意。他唯一的要求就是你平州路要听我李虎的,軍政財三權要上交帥府,其它的你想怎麼干就怎麼干。

李虎的胸襟和氣度讓張覺很意外,在他的眼里,李虎是個屠夫,是個反賊頭子,是個燒殺擄掠無惡不作的大賊,雖然去年他曾奉旨招撫,數次到錦州,但都沒有見到李虎,所以至今連李虎長什麼樣都不知道。

十一月三十,張覺在柴雲的陪同下,出城和李虎相見,具體商量投降和穩定平州路的細節。

張覺看到李虎後,很驚訝,李虎太年輕了,年輕得超過了他的想象。李虎很客氣,禮數也很周到,說話謙虛得體,給張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幾位將帥對張覺的態度很冷淡。雙方廝殺了二十多天,一個攻,一個守,損失都很大,心里的怨氣都沒消。你個狗娘養的是來投降的,囂張什麼?我憑什麼給你好臉色?

李虎心里也不舒服,當他接受張覺投降的時候,很多將帥聞訊跑來發脾氣。要找最新章節?就上現在義軍打一仗勝一仗,從主帥到士卒,個個牛氣沖天,根本沒把一座義豐城放在眼里。李虎有耐心,好言相勸。為什麼要接受張覺投降?為什麼要給他優厚的條件?簡單啦。為了賺錢生存。

張覺在平州路為官十幾年,他就是這里的老大,從節度使府到縣府,從軍隊到地方,從民事到軍事,他都了如指掌。這樣的人你把他召來。哄好了,讓他為你賣命。那就是財富啊。你只要動動嘴,平州路的財賦可以收入囊中,幾十萬隨同義軍南下地百姓可以得到安置,遼興軍可以為義軍所用,這麼好的事到哪找去?什麼叫知人善用?什麼叫事半功倍?什麼叫以最小代價換取最大利益?這就是。

道理講清楚了,知道招降張覺是為了使喚他做事,為義軍賺錢,這幫將帥們才轉怒為喜,屁顛屁顛地回去了。

義軍佔據了平州路。再加上遼西路,地盤大了,人口多了。官署也多了,所以這官制也要改一改。

這方面黃涉擅長,他對大遼宮帳里的諸多制度那是一清二楚。大遼是一國兩制,一個皇權,兩套官制,並行不悖。兩套官制平行。北面官「以國制治契丹」,保留契丹部落的用人慣例,而南面官則「以漢制待漢人」,幾乎就是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翻版。

義軍的地盤上,遼西路蕃族較多,以北面官系為主,而平州路大都是漢人。要找最新章節?就上實行地是南面官系。

黃涉想了半天。搞出了兩個都總管府,一個遼西路都總管府。實行南面官系,一個平州路都總管府,實行北面官系,兩個都總管府隸屬總帥府,主管兩路州縣的軍政。

平州路總管就是張覺。*他本來是平州路遼興軍節度副使,主要職責就是管民事,如今按照他地要求,繼續做平州路的老大,你想怎麼干就怎麼干吧。

這個安排讓張覺很滿意。他出城的時候,正在為這件事擔心。自己的要求很高,官職安排上可能會帶來很大的麻煩,誰知義軍里藏龍臥虎,高手比比皆是,早把問題解決了,給他量身定做了一個平州路都總管。

「遼西路的都總管是田顥。」李虎笑道,「他原來是來州歸德軍節度使,投降後,幫助我們迅速穩定遼西州縣,出了不少力。」

接著他按照黃涉的交待,把都總管的職責大概說了一下,總之一句話,你把地方州縣穩住了,把百姓養活了,把我十萬大軍也養活了,把收到的賦稅統統上繳,你地任務就算完成了。

張覺滿口答應,能保住現有的利益,已經是驚天之喜了,知足吧,不要再要求其它了,免得把李虎激怒了,竹籃打水一場空。要找最新章節?就上軍順利佔據平州路全境。

在攻打平州路的一個月時間里,義軍損失了大約一萬五千人。這一仗沒有俘虜,所以各軍將地損失無法補充,只能指望下一仗多抓俘虜了。

遼興軍投降後,整編為六個將,張覺出任主帥。

這樣一來,遼東義軍有十二個軍五十三個將,大約十二萬人。這十二萬人里,黑山軍和雲朔軍戍守遼西路,遼興軍戍守平州路,雲海軍常年在海上做回易,可以用來機動作戰的主力只有八萬五千人,其中馬軍三萬。

十二月初八,總帥府遷移到潤州。

同日,在李虎的帥帳里,長史黃涉、支使胡涂,兩位都總管張覺、田顥聯袂向李虎稟報義軍的財賦收支情況。

僅靠平州路和遼西路肯定養不了十二萬軍隊,和金國的邊境回易收入極其有限,和大宋、高麗的海路回易雖然因為走私地原因收入可觀,但還是遠遠不夠。為了增加賦稅收入,目前只有兩個辦法,一是加稅,二是開征新稅,也就是橫征暴斂。

李虎斷然否決,「絕對不行,誰敢做我殺了誰。」

橫征暴斂,讓百姓沒有活路,這是百姓造反的直接原因。不管是在老爹的故事里,還是自己親眼所見親身所經歷,都是如此。目前義軍還沒有走到絕路,等走到絕路了,實在支撐不下去了,再去燒殺擄掠也不遲,但現在這種事不能做,因為自己還有辦法。

李虎的個性,黃涉和胡涂比較了解,但張覺和田顥不了解,他們原以為李虎為了義軍的生存,為了養活軍隊,為了發展實力,肯定會想方設法搜刮百姓,無所不用其極,誰知事實大出意外,李虎竟然連加稅這種事都堅決不做。兩人對李虎的印象大為改觀。

「總帥,當務之急是把隨你南下的幾十萬百姓安置下來,雖然遼西路已經安置了一些,但還有三十多萬人,他們都要安置在平州路,這需要一筆巨額錢財。」胡涂說道,「考慮到開春後,戰事要爆發,軍資這一塊不能動,所以,缺口很大……」

李虎瞪著他,暗自罵了幾句,狗娘養地瞎子,老子給你吃地給你喝的,還給你高貴地契丹貴女,就是指望你給老子賺錢,結果你倒好,老子還沒開口要錢,你他娘的先訴苦了,要你有個屁用啦。「胡支使,當初你對我是怎麼承諾的?」李虎笑眯眯的問道。

胡涂尷尬地抓抓頭,「總帥,當初南下的時候,我們才多少人?還沒有現在的一半。」言下之意,我的承諾是有前提的,現在前提改變了,軍隊人數太多,支撐幾個月可以,但常年這麼支撐肯定不行。

李虎氣呼呼地瞪了他一眼,懶得理他了。

「先吃飯吧。」李虎對張覺和田顥伸手相請,「我夫人今天來了,給兩位介紹一下。」帳。

李虎正在伏案疾書,羅思南站在他身邊,一邊研墨,一邊低頭看他寫東西,臉上帶著甜甜的笑意。看到馬擴和李綱走進來,羅思南急忙上前打招呼。

「夫人今天來的?」馬擴一邊躬身行禮一邊問道。

「對,下午才到的。」羅思南請兩人坐到火盆邊,「听說你要回汴京了?」

馬擴點點頭,「夫人可要帶什麼東西?過完年我就回來,夫人如果有什麼需要的話,盡管吩咐。」

羅思南感激地笑笑,「那我先謝謝你了,這次的確要麻煩你。我要買很多東西,主要是一些名貴藥材,听說這些藥材在大宋也不太好買,所以還請上使多多費心。」

馬擴一口答應了。羅思南又和李綱寒暄了兩句,隨即走進了後帳。

李虎沖著兩人笑笑,「我把這份奏章寫完,然後請兩位仔細看看,幫我改改。」停了一下他又說道,「如果兩位著急的話,現在就過來看,你們邊看邊想,想好了就說,然後我按你們說的改,免得跑來跑去的麻煩。」

馬擴和李綱相視一笑,走到李虎身邊,一左一右,俯身細看。

看了一段後,馬擴和李綱的神情漸漸凝重。馬擴首先忍不住了,「使相,你這是獅子大開口啊。」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 | 大宋帝國風雲錄全文閱讀 | 大宋帝國風雲錄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