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國風雲錄 第三卷 一劍封喉 第七十八章 機遇

作者 ︰ 猛子

然而,契丹人建國兩百多年,心高氣傲,他們不願承認失敗,不願損害自己的高貴,更不願接受一幫反賊的要挾,因此,聯遼遏金之策在目前形勢下,很難實施。

擺在義軍前面的路只有一條,繼續攻擊,進一步推動遼東形勢向有利于義軍方向的發展,從而實現聯遼遏金。

但是,憑義軍當前的實力,這仗一打,損失必定驚人,後果難以預料。

野牛原大戰,成州大戰,錦州大戰,都是義軍和金軍聯手作戰,即使是蒺藜山大戰,義軍也是利用了金人強大的威攝力,所以,南下攻殺,以義軍的實力,單獨對付遼軍主力,沒有取勝的絕對把握,一旦輸了,義軍則有敗亡之禍,不是被遼人圍殺,就是被金人撿便宜。

那麼,除了發動攻擊之外,就沒有其它的辦法讓義軍擺月兌目前的困境?

當然有。我們把目光看得更遠一點,看看遠處的大宋,或許大宋對收復故土的強烈願望可以幫助我們實現自己的夢想。

李虎利用這種非正式的場合,把將帥們的目光從遼東轉向了天下,轉向了大宋。

我們的夢想是什麼?奪回家園,殺虜復漢。

大宋人的夢想是什麼?收復故土,中外一統,重建強大王朝。

我們是漢人,我們身體里流淌著炎黃的血液。大宋是中國人,也是炎黃的子孫,他們的身體里也同樣流淌著炎黃的血液。我們同根同源,雖然分離了一兩百年,但隔不斷我們的根,割不斷我們相連的血脈。

遼東漢人和大宋漢人本是一家人。遼東漢人祖祖輩輩期待著天朝再臨,大宋人則祖祖輩輩期待著收復故土,我們懷著同樣的夢想,我們心里有著同樣的願望。我們要做同樣地事情,既然如此,我們就應該攜手努力,我們就應該共建輝煌。

假如大宋人抱著同樣的想法,假如大宋人願意和我們攜手而戰,那殺虜復漢的大業必定能夠成功。

李虎的話猶如一道閃電,撕裂了烏雲,照亮了天空,也打開了將帥們的心靈。期盼回歸的願望塵封已久。幾乎湮沒在漫長的歲月里,今朝突然被一縷春分拂過,頓時驚醒了那抹遺棄在角落里的魂魄。大家忽然意識到,自己還有家,還有親人,還有根。

如果大宋人伸手相助,那遼東形勢將再度發生變化,非常有利于義軍的生存;如果大宋人伸手相助,義軍就能發展壯大。南下打幽燕隨即不再是義軍地目標,而是義軍實現目標的手段,是義軍重返天朝的回歸路。

李虎地想法得到了義軍上上下下的認同。

羅青漢、董小丑和眾多將帥得知大宋使者已經到了桃花島,黃涉做為遼東義軍的特使已經隨同大宋使者急赴汴京,都很興奮,對義軍的未來充滿了信心。

六月初五,李虎和羅青漢完婚。

第二天。當錦州還沉浸在虎王大婚的喜慶氣氛中的時候,一個道士飛馬而至,他送來了一個驚人的消息。

「燕京要爆發兵變?」

這個消息太震撼了。李虎、羅青漢、董小丑、鐵鷹目瞪口呆,齊齊望著郭寶,難以置信。這個時候大遼宮帳如果爆發兵變,遼東形勢必將發生驚人變化。

「消息確切?」羅青漢急切問道。

郭寶點點頭,「龍竹大仙叫我親自趕到錦州,就是為了傳遞這個消息。」化張應古投降。接著。上京道邊境州縣陸續投降金國。雖然耶律余睹奪回了龍化。但遼軍在上京道處于絕對劣勢已經是不爭地事實。就在這個時候,阻卜人叛亂了。這讓上京道局勢驟然惡化,遼軍顧此失彼,上京岌岌可危。

雪上加霜的是,金人拒絕議和,這讓遼人陷入深重危機,而皇帝、主和派和主戰派的矛盾也因此升級,三方博弈隨即進入白熱化。

大臣們催促皇帝確立皇統,而皇帝以各種理由百般推托。

皇帝對大臣們非常失望,這些人為了各自利益,根本無視大遼國祚的安危,肆意妄為,不但把局面鬧得不可收拾,還把所有的罪責都推到自己頭上,逼著自己退位。難道自己退位了,宮帳矛盾就能解決?主戰、主和兩派大臣就能齊心協力?大遼國祚就能轉危為安?

皇帝拒絕立皇統,大臣們的耐心終于到了極限,于是有人開始策劃發動兵變,逼迫皇帝退位。

龍竹大仙在宮帳里有朋友,這個朋友還是南府宰執,這位宰執參加了這次兵變,他向龍竹大仙透漏了這一消息。

「龍竹大仙認為,此次遼廷兵變是義軍殺進幽燕的最好機會,萬萬不可錯過。」郭寶呼吸急促,神情很激動,「兵變發生之後,皇統由誰來繼承,還存在爭議,主戰和主和兩派極有可能爆發激戰,燕京十有**要亂。燕京一亂,宮帳劇變,契丹人自顧不暇,急切間根本無法調動大軍迎戰。義軍必能勢如破竹,直殺燕京。」

董小丑稍加沉吟,問道︰「有大概地時間嗎?」

「秋獵。」郭寶說道,「皇帝喜歡游獵,從七月到九月,都有可能,所以具體的時間無法確定。四人面面相覷,假如無法確定兵變的時間,那怎麼確定攻擊地時間?如果攻擊早了,這場兵變可能因為義軍的攻擊而停止,如果攻擊遲了,兵變結束,遼廷已經有了新皇帝,義軍將錯過最佳的攻擊時間,這一仗還是沒有勝算。

李虎忽然想到一件事,問道︰「幽燕軍的情況怎麼樣?」

年初的時候听說董龐兒帶著幽燕軍已經打進了南京道,但隨後再無消息,包括諸夏派到幽燕的斥候也沒有打探到任何消息。假如董龐兒又退回太行山,有他的軍隊在南京道西面牽制遼軍,義軍或許還有幾分勝算。

「董帥帶著幽燕軍投奔大宋了。」郭寶嘆道,「他實在堅持不下去,只有走這條路。」

李虎暗自吃驚,急忙問道︰「大宋收留了?」宋遼有盟約,彼此不允許收留對方的叛逆,假如董龐兒投宋,大宋收留了,那黃涉汴京之行必定有所收獲。

「他沒有再回來,也沒有再上太行山。」郭寶說道,「不出意外的話,大宋人收留了他。」

李虎和羅青漢等人互相看看,想到正在奔赴汴京地黃涉,心里不禁有些忐忑。商量。

義軍現在南下攻擊,有幾個不確定因素,首先就是女真人地態度。

從馬擴的嘴里知道,金人很驕狂,連大宋都不放在眼里。以金國現在地實力來說,與宋結盟,聯手攻遼的的好處不言而喻,但完顏阿骨打竟然放棄了,沒有再主動派出使者到汴京說明遼東形勢,以堅定大宋人的決心,重談結盟之事。由此可以看出金人的自信。女真人打下一塊地盤,建大金國,靠的是自己的勇敢和實力,所以他們從不把生存發展的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

由此推及,金人也絕不會把消滅遼國的希望寄托在義軍身上,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攻殺自己的敵人。

李虎提出的要求,金人沒有答應,至今也沒有派使者前來商談。雙方的關系本來就是互相利用,互相攻擊。現在李虎擺明了要成為遼東第三方勢力,金人為了防止養虎為患,極有可能徹底翻臉,乘著義軍主力南下之際,出兵攻殺錦州。

其次遼廷即將發生的兵變由誰指使?假如是主戰派,是耶律淳在背後指揮,那兵變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主戰派大臣一旦控制權柄,南下的仗非常難打。

假如不是耶律淳,是宮帳的主和派發動的,那麼這場兵變的變數就大了,這背後的玄機也就大了。這場兵變有可能是皇帝挑起的內訌,目的是維持自己的皇帝地位。也有可能是兩派大臣為爭奪皇統而引發的內斗,目的是打擊對手。

不管是哪一種結果,只要不是耶律淳和主戰派大臣勝出,那麼主和派必遭打擊,如此義軍南下攻擊還有幾分勝算。

還有一個不確定的因素就是大宋會不會接受遼東義軍。

假如大宋不接受,那麼援助也無從談起,以義軍目前自有的糧草輜重,這一仗打起來就很艱苦,反之,假如大宋接受了,援助倒是小事,而是大宋人會給出什麼樣的攻擊之策,如果大宋要聯手夾擊,那攻擊時間定在什麼時候?從馬擴的嘴里可以得知,今年是肯定不行了,因為宋軍在西北戰場上遭遇大敗,那這樣一來,為保存實力,這一仗就不能打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 | 大宋帝國風雲錄全文閱讀 | 大宋帝國風雲錄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