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國風雲錄 第三卷 一劍封喉 第二章 不進反退

作者 ︰ 猛子

董小丑和羅青漢望著李虎,目露驚色,這種情況下,怎麼打?遼軍鋪天蓋地的殺來了,而平州路無險可守,義軍除了後撤,哪有還擊之力?

「遼軍五路進攻,看上去氣勢驚人,但破綻也就在這里。要找最新章節?就上」

李虎站起來,走到了地圖前。

過去听老爹將故事,多路進攻一般是強大的敵人最常用的辦法,但弱小的一方也往往能利用敵人的這個破綻,集中優勢兵力,攻敵不備,以弱勝強。最著名的戰例就是淝水之戰,前秦苻堅率九十萬大軍攻打東晉,結果被謝玄以八萬人擊敗。幾年前的護步達崗大戰也是如此,完顏阿骨打以兩萬輕騎擊敗七十萬遼軍。

「你們看,距離我們最近的是耶律高的宮帳軍。」

「在他的北側,是蕭遐買的奚軍和耶律寧的盧龍軍,這兩支軍隊靠得很近,但距離耶律高有一百多里。」

「耶律佛頂的遼興軍在灤州的南面,距離耶律高有兩百多里。」

「耶律淳率主力大軍隨後跟進,他距離耶律高至少有一百六七十里。」

「我們就打耶律高的宮帳軍。」李虎用手指指地圖上的義豐城,「派馬軍去誘他,讓他加快推進速度,然後把他干掉。我們吃掉三萬宮帳軍,不但可以重創遼軍,也嚴重打擊了遼軍士氣,正好天要下雪了,大雪一下,遼軍必退,如此我們至少可以得到兩三個月的休息時間。[閱讀文字版,請上]」

這個計策太冒險了。遼軍五路人馬距離都比較近,最近的只有一百多里,而最遠的也不過兩百多里,兩三天之內。遼軍都能趕到灤州。義軍若想吃掉耶律高。不但需要勇氣,更需要強悍的武力,如果義軍未能在一天內全殲耶律高,那被包圍的就有可能是義軍。

董小丑考慮良久,沒有明確提出反對,但他把義軍可能踫到的困難一一擺了出來。

耶律高地三萬大軍是宮帳軍,以馬軍為主。實力強悍。義軍不足九萬人。以步軍為主,而且已經連續作戰十八天,無論是人數上還是戰斗力上,都不具備圍殲地條件。這里是大平原,一馬平川,有利于馬軍作戰,地形對遼軍有利。耶律高一旦陷入包圍,遼軍其它四路人馬會加快推進速度,義軍有可能被反包圍。

「我們最多只有一天時間。」董小丑問道。「十二個時辰內,我們可以全殲三萬宮帳軍嗎?」

「唯有打掉宮帳軍,才能迫使遼軍後退。才能讓遼軍膽寒。」李虎說道,「對我們來說,南下的機會只有這一次,假若我們失敗了,我們失去的不僅僅是士氣,還有大宋的援助。大宋皇帝的援助是有條件,有時間的,他絕不會把錢糧浪費在一支對北伐毫無幫助的軍隊身上。再說。明年初冬宋軍就要北伐了。如果我們不能搶在宋軍北伐之前佔據平州路,將來如何生存?」

生存是個現實問題。要找最新章節?就上為了生存,無論多大地代價都要付出,即使把老本賠光了,也在所不惜。

董小丑不反對,也就沒人反對了。從羅青漢、鐵鷹到霍六哥、柴雲等人,都對李虎逐漸產生了一種盲目地信任,只要李虎在,這仗就不會輸,只要李虎說可以打,這仗就一定能打。=小說首發==

董小丑、羅青漢和柴雲等人隨即擬制攻擊之策。

經過商議,大家一致決定把戰場放在距離義豐城三十里外的佗里。從佗里到義豐城的這段距離內村莊很多,溝渠也很多,步軍可以依據村莊、溝渠布陣阻擊,而馬軍則可以乘機穿插分割,最終完成對遼軍的圍殺。

李虎帶著一幫將帥看了一下戰場,安排了各軍位置,隨即命令高寶龍帶著一隊馬軍正面誘敵,以最快的速度把耶律高誘進戰場。

耶律高首戰就把義軍打得落荒而逃。

耶律高的這三萬宮帳軍其實就是禁衛親軍。禁衛親軍掌宿衛,隸屬殿前司。殿前司的長官就是都點檢,而耶律高是殿前司的副長官。這是他第二次和叛軍交手,第一次就是成州大戰,他在那一仗中最後出擊,擊敗了怨軍。

都指揮使耶律允建議加快推進速度,「都檢,叛軍連續攻擊,連奪兩州,已經疲憊不堪,我軍則實力強悍,將士們無一不是以一當十的驍勇之輩,只待殺上去,必能擊敗反賊。[閱讀文字版,請上]\」

耶律高冷笑,沒有說話。他已經快五十歲了,過去一直是蕭撻不也地部下,跟隨撻不也征戰多年,累積軍功,再加上撻不也的舉薦,才坐到今天這個位置。如今皇帝和宮帳大臣們斗得不可開交,甚至兵戈相見,這種形勢下,如果打了敗仗,必定會被皇帝趕出宮帳。

想想陣亡在成州戰場上的蕭撻不也,他就覺得遺憾,替撻不也叫屈。做為一軍統帥,有必要親自沖鋒陷陣嗎?如果不是頭腦發熱,撻不也就不會死,所以,越是在危機四伏地時候,越是要冷靜,絕不能頭腦發熱,更不能為了貪功而冒險進擊。

「蕭遐買和耶律寧是不是合會了?」耶律高忽然問道。

「沒有。」耶律允回道,「耶律寧的盧龍軍到了火石營,而蕭遐買的奚軍跟在盧龍軍後面,兩支軍隊的速度都很慢。」

「耶律佛頂呢?」

「他剛剛渡過沽水河,正在向石城方向前進。」耶律允忿忿不平地罵了一句,「遼興軍的老巢已經給反賊佔了,可他倒好,一點不著急,像個沒事人似的,一天只走幾十里路。」

耶律高笑笑,嘴角露出一絲嘲諷之意。這些人的心思都一樣,誰都不願意先和叛軍踫頭。李虎太厲害了,從龍化一直殺到榆關,所向披靡,耶律馬哥、蕭干、耶律淳都被他打敗了,蕭撻不也甚至還死在他手上,所以誰願意和這個反賊打仗?沒事找死啊?

「燕王呢?他可有命令送來?」

「燕王屯兵玉田,沒有動,也沒有送來任何命令。」

燕京到灤州五百里,玉田位于中間,距離灤州有兩百多里。耶律高和耶律淳一直保持一百里的路程,但今天燕王沒有動,而耶律高則前進了五十里,那麼兩軍之間地距離已經拉大了。

「距離灤州還有多少路?」耶律高眉頭微皺,急忙問道。

「七十里。」

耶律高四下看看,然後揮揮馬鞭,大聲說道︰「就地扎營。」

扎營?耶律允抬頭看看天色,又看看耶律高,欲言又止。此刻不過未時初,距離黃昏還有兩個時辰,停下扎營完全沒有道理。「都檢,平州路只剩下義豐一座孤城了,張覺率軍堅守了快二十天,已經是強弩之末,如果城池失守……」

「城池失守沒有關系。」耶律高慢吞吞說道,「張覺是強弩之末,反賊也是強弩之末。我們二十多萬大軍從燕京殺來,義軍即使攻佔了城池也守不住。李虎除了後撤榆關,沒有任何抵御地辦法,所以,我們不要著急,更不要急于殺到灤州,等燕王和其它三路兵馬都到了,大家合兵一處,一同攻擊。」

說白了,就是我不願貪功,更不願孤軍深入,我不想和叛軍先行遭遇。

耶律允暗自鄙視。上次在成州打了敗仗,打怕了,不敢和反賊交手了。可惜,這麼好的立功機會,就讓這個膽小鬼白白浪費了。

耶律高繼續說道︰「急告燕王,我選鋒軍和反賊遭遇,雙方惡戰。現大軍已停止前進,請速來會合,共擊叛軍。」

高寶龍听說遼軍停下了,誘敵沒有成功,急忙帶著一千渤海騎士再度迎了上去。

他以為遼軍一如既往,還是呼嘯迎戰,哪知眼前地一幕讓他啼笑皆非。他還沒有佯敗,遼軍就先撤了,幾萬大軍掉頭就跑。

高寶龍不敢追殺。你一追,他跑得更快,距離灤州反而越來越遠了。

「急報總帥,遼狗不上當,不進反退了。」高寶龍無奈,只好急報李虎,等待命令。

李虎托著腮幫子,呆呆地望著地圖,感覺頭很痛。

事實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樣。耶律高的軍隊可是遼國的禁衛軍,精銳中的精銳,按道理很驕狂的,應該象只惡狼一般氣勢洶洶地撲過來,如果給個誘餌,它會跑得更快,誰知它竟然是只膽小的黃鼠狼,丟個誘餌就把它嚇跑了。

沖在最前面的敵人往後跑,拖在後面的敵人像烏龜,看樣子遼軍是決心合兵一處,然後給叛軍兩個選擇,要麼和我決戰,要麼你滾回遼西,總而言之,你不能待在平州路。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 | 大宋帝國風雲錄全文閱讀 | 大宋帝國風雲錄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