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國風雲錄 第三卷 一劍封喉 第三卷 一劍封喉 第九十二章 安陽名人

作者 ︰ 猛子

馬擴思索片刻後,緩緩問道︰「如果……如果宋軍未能如期發動北伐……」

「我將聯遼遏金,在中京一帶擋住女真人繼續攻擊的步伐。」李虎嘆了口氣,「金軍攻佔上京道之後,遼軍的防御將在中京以北,這樣可以減輕我遼西的重壓,如此我和契丹人才有聯手的可能。不過,我說過,我和契丹人之間沒有信任可言,聯遼遏金能否奏效,不得而知,假如失敗,我也只能和女真人繼續保持默契,竭盡所能搶佔燕京,至于山後九州,我就無能無力了。」

一想到老爹的故事,一想到女真人南下殺掠,李虎心里就一陣陣窒息,他真的非常非常擔心有那麼恐怖的一天,但現在自己毫無辦法,為了生存,只能和女真人保持默契,借助女真人的力量發展自己。將來自己強大了,有實力了,才有擋住女真人南下的可能。

李綱正在考慮宋軍能否如期北伐的事,給李虎這麼突然一問,愣住了,半天沒反應過來。岳飛?岳飛是誰?遼人還是金人?和這件事有關系?

「不認識。」李綱搖了搖頭,「岳飛是什麼人?」

李虎稍加遲疑,沒有回答,而是又問了一句,「韓世忠呢?你認識嗎?」李綱想了一下,看看馬擴。馬擴搖搖頭,忽然。他想了起來,去年在黑山的時候,李虎也問起過岳飛,還說這人是一個大英雄。要找最新章節?就上怎麼這次又問了起來?旋即想到了李虎的身世,頓時驚出一身冷汗。李綱要常駐義軍,假如李虎哪一天心血來潮。問起他地老家,說到他的往事。李綱必能猜到他的身世,那豈不全完了?

「宗澤呢?這個人你認識嗎?」

這次李綱點了點頭,不過他很驚訝,李虎怎麼會知道宗澤?

「這個人反對北伐,尤其反對聯金攻遼。」趙良嗣不待李綱回答,搶先說道,「他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登州通判,竟然上書陛下。反對北伐。年初,他因為這件事被貶去了官職,一氣之下,告老還鄉了。」

還真有這個人?李虎上次從馬擴嘴里沒有問到。這次卻從李綱和趙良嗣嘴里得到了確認,大宋還真有這個人。

「皇帝地兒子中間,有個叫趙構的嗎?」

這個大家都知道,皇帝第九子,廣平王。

李虎心里暗自發寒。岳飛、韓世忠都是武官,大宋軍隊多,武官多如牛毛,所以李綱他們可能不知道。但現今證實《岳飛傳》里的趙構、李綱、宗澤、完顏阿骨打、金兀術都是確有其人。照此推及,《岳飛傳》里地故事也有可能是真的。那麼或許過不了多久,女真人就要滅了遼國,揮軍南下了。[閱讀文字版,請上]

馬擴擔心李虎一直問下去,急不可耐地轉移話題,「使相,李副郎做為陛下地特使,要常駐錦州。」

什麼?皇帝特使?常駐錦州?李虎先是眉開眼笑,連道歡迎。李綱,這可是《岳飛傳》里的鼎鼎有名的大人物,堅定而強硬的主戰派,做過宰相,打過東京保衛戰,這種人如果留在自己身邊,那等于劉邦擁有了張良和蕭何,自己賺發了.

旋即,他反應過來了,這不就是監軍嗎?在老爹的故事里,監軍一般都是太監,皇帝的狗腿子,大壞人。他娘的,不相信老子是吧?竟然派個狗腿子盯著我。不過,李綱可是好人,這種人就算做監軍,也肯定是個好監軍。

李綱是好人,這個念頭在李虎的心里根深蒂固,所以他稍一遲疑,馬上又興高采烈了。

馬擴三人面面相覷,搞不懂李虎什麼心思。這種事換了誰都不會高興,李綱更是做好了被李虎軟禁地準備,誰知李虎的反應大出意料,不僅僅高興,還非常高興,這不禁讓他暗自惶恐,擔心遭到李虎的黑手。這個人可是殺人不眨眼的惡魔。

李虎把義軍所有機密盡數相告,這令馬擴三人深切感受到李虎回歸天朝地誠意,這種誠意正是大宋皇帝要的,也是雙方建立信任的基礎。\

馬擴知道李虎的秘密,自然知道李虎為什麼有這種誠意,而趙良嗣和李綱不知道李虎是一個大宋人,所以從他們角度看來,李虎一則是出于生存需要,二則是出于祖祖輩輩回歸天朝的願望,但不管怎麼說,李虎這種態度很大程度上可以堅定皇帝北伐的信心。[閱讀文字版,請上]

馬擴和趙良嗣知道時間緊迫,隨即決定第二天就返回大宋。馬擴留在登州,一方面負責傳遞兩地消息,一方面負責兩地回易,確保義軍能以最快的速度得到所需的物資。趙良嗣則帶著李虎地書信,日夜兼程趕回汴京,稟奏皇帝,請求皇帝即刻著手準備北伐一事。

北伐事關國祚命運,需要傾盡國力,君臣上下齊心固然重要,但如何確保完成這一策略才是重中之重,所以,皇帝不但要有決心和氣魄,更需要一幫精兵強將地鼎力相助。可惜的是,在李綱看來,皇帝身邊都是一幫禍國殃民地奸佞,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李綱連夜擬寫奏章,懇請皇帝在北伐一事上務必用人以賢。北伐策略雖然正確,但僅僅是停留在紙上談兵階段,若想把它變成現實,還需賢能之士的聰明才智。馬擴和趙良嗣勸說李綱不要上奏了,寫了也是白寫,不但于事無補,反而壞事。

一路行來,兩人對李綱也逐漸了解了,知道他為人剛直,不是趨炎附勢之徒,之所以被梁師成看中,不過是有利用價值而已。此次他奉旨出使遼東,不是梁師成舉薦,而是蔡京安排的,其用意是想把他趕走,如能借刀殺人,當然更好了。李綱位卑權輕,命運都被別人所控制,無奈之下也只有豁出去了,如今人在遼東,他更不怕了,在奏章中把蔡京等人罵得狗血淋頭。

李綱牛脾氣上來了,馬擴和趙良嗣沒辦法,只好代其上奏。

凌晨時分,馬擴悄悄把李綱喊醒了。他輾轉難眠,想了很久,仔細權衡後,還是決定把李虎的秘密告訴李綱,免得李綱在全無防備之下,不慎泄露了李虎的身世,導致北伐出現重大變故。

「你知道河北相州的安陽都有什麼名人嗎?」

馬擴深夜把人喊醒,張嘴就是一句莫名其妙的話,這讓李綱有些暈乎,「歷史名人,還是本朝名人?」

「本朝,宰執大臣。」

「韓琦,李清臣。」李綱說道。

韓琦太有名了,仁宗年間的慶歷新政,就是由他和範仲淹、富弼主持的,但到了神宗朝,他卻由一個倡言新政的激進改革者變成了一個因循守舊的保守派,極力反對王安石的變法。

李清臣以才學聞名,韓琦非常欣賞他,把自己的佷女兒嫁其為妻。仁宗年間中進士。歐陽修壯其文,把他于蘇軾相提並論。神宗元豐年間為宰執,復新政,銳意改革,是有名的改革派。今朝皇帝繼承大統後,重用蔡京。蔡京也是個改革派,對王安石十分敬仰,對新法也很有研究,可惜這個人熱衷權術,喜歡做牆頭草,為人所不齒。蔡京早年曾和李清臣結下仇怨,做了宰相後,他乘著驅逐元佑黨人的機會,大肆報復昔年的仇家,李清臣首當其沖,連遭打擊,活活氣死了。

「你知道李清臣的後人如今境況如何?」

李綱搖搖頭,這個他不知道。「元佑黨人案」由皇帝親自發動,懲處極其嚴厲,牽連甚廣,並且兩次將「奸黨」之名刻碑詔告于天下,兩年後因為星變才下旨毀棄了「元佑奸黨」碑,並允許一小部分元佑黨人的子孫恢復士籍,改過自新。但因為打擊太過,很多元佑黨人已經家破人亡,他們的子孫後代大都流落他鄉,杳無音訊。

馬擴突然提到元佑黨人李清臣的後代,這讓李綱非常奇怪,所以他急忙問道︰「你為什麼突然說到了李清臣?」

馬擴猶豫再三,咬咬牙,鄭重說道︰「你發誓,我們之間的談話,不能告訴任何人,包括皇帝。」

李綱吃了一驚,愈發好奇,當即發誓。

「李虎就是李清臣的孫子。」

李綱駭然驚倒。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 | 大宋帝國風雲錄全文閱讀 | 大宋帝國風雲錄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