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國風雲錄 第三卷 一劍封喉 第六十六章 一窮二白

作者 ︰ 猛子

耶律大石一夜沒睡著。

從榆關那震耳欲聾的歡呼聲里,他听得出來李虎到了。李虎到了榆關,說明錦州丟了。錦州丟了,說明遼軍的圍剿失敗了。

坐在地圖前,耶律大石苦思冥想了一晚上,設想了無數種攻守之策,但就是想不出來錦州如何丟的,十三萬大軍的圍剿是怎麼失敗的,不過,想到李虎突出奇兵,攻陷榆關,他有覺得李虎的確有這個本事打贏這一仗。這個漢賊,終于成了氣候,現在他到了遼西走廊,再想擊敗他,難于登天。

榆關丟失,他一直認定叛軍是從黑山過來的,為此他不得不佩服叛軍的勇氣和毅力,但等到遼海的海盜偷襲營州後,他才霍然醒悟,叛軍是從海上過來的。此策不但匪夷所思,瞠目結舌,更讓人震駭的是,遼海的海盜經過幾年的發展,竟然有了驚人的規模。以海盜們把成千上萬的叛軍從錦州方向運到榆關附近海域來看,海盜們至少有數百艘船只,這些海舶無疑都是這兩年他們從海上擄掠而得。

反賊們到處都是,李虎到哪都能找到反賊相助,而這支已經具備一定規模的海盜們將幫助叛軍在遼西走廊牢牢站住腳。反賊們有了一塊安全的落腳之地,接下來就要為更好的生存而戰,他們將一次次攻打幽燕。遼東的戰火終于從遙遠的東北大森林蔓延到大遼月復地幽燕了。

他把這個消息急報宮帳和南京都元帥府,希望皇帝能增兵,希望耶律淳能想出對策,然而,讓他吃驚的是,七八天過去了,燕京竟然沒有任何回音。甚至連個口信都沒有。

今天。得知李虎到了榆關,得知錦州丟失,他終于知道燕京為什麼沒有消息了,因為圍剿失敗了,宮帳內的主戰派和主和派為了爭奪權柄,正在互相廝殺,在雙方沒有爭出結果之前,恐怕燕京的天氣一直都是冰冷冰冷的。

天亮了,耶律大石傳令,射書榆關。約見李虎。

同樣的帳篷,同樣的火盆,同樣地氣氛,唯獨不同地是,今天沒有棋盤。

大石的心已經亂了,他沒有下棋的心情。他只想知道,李虎是怎麼攻佔錦州的,是怎麼突破重圍的。

李虎到了,坐在了大石的對面。看看案幾上的地圖,又看看大石憔悴的面龐,微微笑道︰「最近好嗎?」

「不好。」大石勉強擠出一絲笑容。指指地圖,「如果可以的話,我想知道錦州一戰的經過。」

李虎笑笑,也沒有隱瞞,簡要說了一下大概。大石是聰明人,你說個大概,他也就一清二楚了,只是,但李虎說到耶律訛里野和蕭寶被包圍雙山後。臉色驟變。神情極度驚恐。他做夢也沒想到,圍剿不是失敗。而是全軍覆沒。

耶律訛里野和蕭寶不會投降叛軍,他們只會投降女真人。十幾萬軍隊投降金國,其結果必將給大遼以致命一擊,這是自護步達崗一戰後,遼軍第二次遭遇慘敗。不過,護步達崗一戰,金軍實力有限,只是擊潰了遼國主力。當時七十萬大軍正在撤退,綿延數百里,主力一敗,消息傳開後,全線潰逃。金軍不敢餃尾窮追,所以並沒有俘虜太多遼卒,但它給了大遼致命一擊,把大遼軍隊地士氣打沒了。

今天錦州一戰,十幾萬軍隊投降女真人,結果更可怕,大遼損失的不僅僅是軍隊,是軍隊士氣,更讓國祚陷入敗亡深淵。

當年護步達崗一戰,大遼這頭猛虎被打傷了,今天錦州一戰,卻是在傷口上再砍一刀,大遼奄奄一息了。

李虎終于說出了結果,和大石的猜測一模一樣,只是大石的心已經冷了,沒有任何反應,他的腦海里全部都是宮帳,都是燕京,他終于知道燕京為什麼一直沒有消息傳來了,因為上至皇帝,下至大臣,都被這個結果震驚了,他們措手不及,茫然無策,倉惶間,也不知道如何挽回局面了。

這就是廷爭的結果,這就是皇帝和一幫大臣們為了各自利益無視大遼國祚地結果。

你們肆無忌憚地吃著國祚的肉,喝著國祚的血,國祚如何不亡?飾他滿腔地痛苦和絕望。

「你還要突圍嗎?」

李虎望向地圖,盯著地圖上的南京道,盯著燕京那小小的黑點,點了點頭,堅決有力。

大石眼露突現殺氣,但瞬間斂去,片刻後,他又問了一句,「你地出路在哪?」

是啊,我的出路在哪?這是李虎無法回答的問題。當年石敬瑭為了生存,出賣祖宗基業,做契丹人的兒子,做契丹人的狗,留下千古罵名,但他那時候好歹還有祖宗基業可賣。到了自己這里,一窮二白,漢人都變成漢虜了,你還賣什麼賣?連自己都賣不掉了。

「之前,我們有約定,你還記得嗎?」大石舊話重提。

李虎靠在火盆邊,兩眼呆呆地看著搖曳的火苗,想了很久很久,終于說了一句話,「我還記得。」

大石嘆了口氣,不再說話。

招撫不過是權宜之計,皇帝和宮帳在目前這種情況下只有招撫,以便延緩叛軍進攻幽燕的時間,而李虎也不會招撫,他也是權宜之計,給叛軍爭取休整的時間,只待把傷口養好了,他就要進攻了。

大石下令撤退,屯兵于戴河之畔,不再進攻。

過了幾天,燕京來消息了,對錦州一戰諱莫如深,只有寥寥數語,既沒有提到戰敗的事,也沒有提到遼軍投降地事。

宮帳地命令很簡單,屯兵于臨榆山一帶,阻擋叛軍攻擊幽燕。

過了兩天,耶律淳來信了,他說了一下錦州大戰的經過。

耶律太師奴和耶律阿古哲逃回黔州死守,他們奏報宮帳,說自己是強行突圍殺出來地,至于大戰的具體經過和結果,他們也不清楚。其實,現在大遼宮帳里,沒有一個人清楚錦州大戰的事,相反,耶律大石倒是知道得很清楚,但他懶得說,免得給自己招來無妄之災。今日宮帳里的爭斗非常激烈,自己這個外官一旦涉入其中,必定引來禍事。

當初自己曾強烈要求留在錦州,但被蕭德恭拒絕了,如果自己留在錦州,這一仗絕不會打成現在這個樣子,所以吃一塹長一智,自己獨善其身,先把遼興軍節度使的位子坐穩了,把李虎擋住。假如宮帳派一個無能之輩主掌平州路,那李虎十有八九能殺到燕京。以李虎現有的戰績和聲名,有幾個人敢和他正面對陣?估計听說李虎殺出榆關,調轉馬頭就跑了。耶律淳在信中還說了一件事。金軍在錦州戰場上獲勝後,考慮到中京道遼軍已經沒有力量發動反攻,隨即以最快速度向上京道發動了攻擊。

金軍咸州路都統粘罕率軍猛攻龍化。龍化州節度使張應古獻城投降。

上京道若失,中京道勢必難以保全,所以皇帝命令耶律余睹急速率軍北上,會合耶律馬哥,收復龍化。奚王蕭干出任東路都統,率軍屯駐興中府,以抵御金軍和叛軍的攻擊。

耶律淳說,為了確保上京道的戰事順利進行,短期內中京道、南京道都不宜再有戰事,為此,他要求大石先派人去見見反賊李虎,試探一看招撫的可能性,如果李虎願意談談,他將稟奏皇帝,討要招撫聖旨,以穩住南京道局勢。

大石回書,我已見過李虎,他願意談談,但這是緩兵之計,待叛軍休整完畢,戰事必定爆發,請燕王鄭重對待,並具實稟奏,懇請皇帝即刻下令招募士卒,補充軍隊,以便剿殺反賊。行軍司馬柴雲、支使胡涂、行軍參謀原野、掌書記馬亮匆匆趕到潤州拜見李虎。

幾位官員就軍政財諸事擬定了一系列方案,先前已經稟報了李虎,這次是來商議並做出最終決定。

義軍目前實際控制九個州。其中嚴州在雲海軍的圍攻下,已于二月底投降。

帥府穩定州縣的辦法很簡單,一切照舊,除了各州縣長官外,各官署的主要官員和掾屬一律留用,過去干什麼,現在還是干什麼,過去怎麼干,現在還是怎麼干,過去拿多少俸薪,現在還是拿多少俸薪,過去實行的所有制度,現在還是一樣施行,不要有任何更改,更不要借故騷擾百姓,總之一句話,穩定。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 | 大宋帝國風雲錄全文閱讀 | 大宋帝國風雲錄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