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國風雲錄 第三卷 一劍封喉 第三卷 一劍封喉 第二十五章 紫色羅巾

作者 ︰ 猛子

宗望的膽氣的確令人欽佩,他就帶了十個侍衛親騎,然後在李虎的陪同下,仔細查看了戰場。

義軍已經部署完畢,各軍將都在指定位置上嚴陣以待。李虎也不隱瞞,詳細指給宗望看。轉了一圈,宗望心里大概有數了,隨即和李虎商量攻擊之策。

李虎選擇的戰場範圍大約二十里,地形比較復雜。

戰場的東北端是同昌城。

東面則是西河,這條河從蒺藜山流出,南下匯入大靈河。從成州到宜州的路,就是沿著西河而下。義軍的防御陣勢就是從同昌城的西河浮橋開始,沿西河東岸列陣,一直到昌義里,大約二十里。

戰場的南面是綿延起伏的山巒,當地人叫紫都台。

戰場的西面也是山巒疊嶂,這是蒺藜山的西麓,不過沒有高山,都是一些起伏不定的丘陵,當地人叫西山。從西山到紫都台,基本上都是山谷地。從興中府直達成州的道路就是從這片山谷地穿過,現在遼軍正沿著這條路急速殺來。

義軍已經擺好了陣勢,以西河為屏障,阻擊遼軍,掩護百姓和輜重撤離,這等于告訴金軍,主攻任務就交給你了。李虎有理由啊,我從蒺藜山殺到成州,連番血戰,不但損兵折將,將士們也精疲力竭,沒辦法打了,否則我為什麼低聲下氣,忍氣吞聲,主動和你聯手攻敵?你要是不打,義軍敗亡,對你金國有百害而無一利,你看著辦吧。

宗望很爽快,沒有推三阻四,直接拿出了一個攻擊之策。

遼軍正在急速行軍,估計今天下午就能達到成州,不出意外的話。耶律淳要搶佔同昌城,所以這一仗很快就要開始。義軍在戰場東面布陣,負責正面攻殺,給遼軍造成拼死阻截的假象,以誘騙遼軍全力進攻,消耗遼軍。

金人步軍于午時正進駐同昌城。佯裝義軍,拼死守城,以為牽制和策應。

致命一擊由金人馬軍發動。馬軍潛伏于西山丘陵,伺機從西山一泄而下,直擊遼中軍。能否擊敗遼軍,就在此一擊。

時間倉促,雙方又缺乏信任,聯手抗敵也不過是為了達到各自的目的。所以有一個聯手攻擊的基本計策就行了。沒有必要擬制詳細方案了,即使有這個方案,雙方也不會遵守,自己想怎麼打還是怎麼打。

兩人又約定了聯系暗語和其它一些互相支援策應的細節,隨即拱手告別,什麼廢話都沒有。連句客套話都沒有。

金軍各部主帥先後趕到同昌城外。

宗望把戰場地形大概描述了一下。這里的地形金軍比較熟悉,因為去年宗望就在徽州和蒺藜山兩次擊敗了耶律淳,並且攻佔了成州,當時駐守成州的就是兀術,只不過後來被耶律大石又奪了回去。

金軍只有五萬人,而且還雪藏了宗輔的軍隊,真正用來攻擊遼軍地只有三萬人,但這幫金軍將領卻毫無懼色。個個信心十足,好象只要他們殺出去了,耶律淳就會大敗而逃。金人有狂妄的本錢,耶律淳是他們的手下敗將,這幾年對遼作戰,他們也是戰無不勝,所向披靡,所以不管是打耶律淳。還是打遼軍。他們都非常自信,勢在必得。

另外。*李虎肯定要出力。那個小漢賊為了掩護四十萬百姓撤退,無論如何都要咬牙支撐,他要是臨陣潰逃,義軍就完了。目前對他來說,這一仗不但要打,還要取勝,否則他很難逃過遼軍的追殺。

耶律淳打金人不行,打這伙反賊還是綽綽有余,尤其這伙反賊已經傷痕累累,沒什麼實力了,正是痛打落水狗的時候,他肯定會全力攻擊。

只待李虎和耶律淳廝殺正酣,兩敗俱傷之際,金軍沖出去一頓猛砍,兩個倒霉蛋就是囊中之物了。

宗望和一幫將帥們望著即將到手的同昌城,心情很愉快。先拿蒺藜山,後取成州,不費吹灰之力,這個便宜撿得太爽了。李虎就象金人地選鋒,一路攻殺,殺得尸橫遍野,而金人只要跟在後面,坐收漁翁之利就行了。如果不是皇帝有聖旨,非要擄掠那四十多萬漢人,沒有爆發虎嘯台那一戰,女真人簡直就要心花怒放,為李虎歌功頌德了。只是,這個戰績還不夠,還遠遠不能彌補金軍在虎嘯台一戰的損失,要想凱旋捷報,還需拿出真本事,第二次浴血成州。=小說首發==

宗望詳細部署,排兵布陣。

「據義軍斥候探報,遼軍距離成州還有五十里。」宗望說道,「耶律淳的行軍速度不是很快,顯然他正在預作準備,以節約軍隊體力,估計他今天肯定要進攻,所以你們……」宗望手指完顏婁室和兀術,「不要著急,你們有足夠的時間趕到埋伏位置,寧願多繞一點路,寧願走慢一點,也不要驚動山中的飛禽走獸,以免暴露形跡,功虧一簣。」

完顏婁室眉頭微皺,眼露憂色。

「耶律淳是個小心謹慎的人,他為了確保側翼的安全,會派出斥候刺探西山。」言下之意,這個伏擊之策未必能成。

「此事我已經和李虎商量過了。」宗望說道,「我們舉義軍的大旗,耶律淳根本不知道我們地存在。再說有虎嘯台一戰,遼人也不會想到我們和義軍不計前嫌,轉眼又握手言和了。蕭干昨天中午就逃走了,不出意外地話,他現在就在耶律淳的身邊,有他的話,耶律淳更不會考慮李虎和我聯手的可能,相反,他擔心我乘機攻打成州,會加快攻擊速度。」

「以遼軍現在的心情來說,他們既想拿回同昌城,又想擊潰義軍,更懼怕我們乘機殺來漁翁得利,所以攻擊速度是致勝的關鍵,因此,義軍只要把馬軍擺出來,把步軍陣勢列開,做出全力阻截地假象,耶律淳也就不會把注意力放到西山了。」

宗望抬頭看看完顏婁室,臉露不屑之色,「耶律淳在宮帳里權勢顯赫,炙手可熱,沒有多少人是他的對手,但在戰場上,他就不行了,他不是一個能征慣戰的統帥,你不要把他想得太厲害了。這一仗如果是耶律余睹指揮,我倒要小心對付,但換作是他,我想怎麼打他就怎麼打他,他根本不是我們的對手。」

完顏婁室認可宗望的意見,接著問道︰「我何時展開攻擊?」

「白天三股狼煙為號,夜間三堆大火為號。」宗望說道,「你看號令下達,即刻展開攻擊,但你務必攻殺遼人中軍,所以從什麼位置展開攻擊最合適,可以一擊致命,完全由你決定。」

「遼軍潰敗之後呢?」完顏婁室追問道。

宗望想了片刻,目光從兀術、宗輔、石家奴等人的臉上一一掃過,然後沉聲說道︰「戰場瞬息萬變,遼人潰敗後,到底是繼續攻殺遼軍,還是乘機掩殺義軍,你們听我的號令。如果一股狼煙,或一堆大火,則攻殺義軍,如果沒有號令,則追殺遼軍。」

「義軍折損嚴重,以俘虜大量補充,披襖背心的顏色非常繁雜,和遼軍很難分辨,所以我和李虎約定,為了避免誤傷,義軍把頭巾解下,系在脖子上。凡紫色羅巾者,即為義軍;凡毛領者,即為金軍;凡脖子上沒有圍系者,即為遼軍。」宗望挺直身軀,目視眾將,用力一揮手,「即刻傳達下去,讓每一個士卒都知道,非毛領者,即為敵人,殺。」

眾將轟然領命,急速散去。

完顏婁室和兀術帶領馬軍翻越山嶺,悄然隱匿于西山之中。

午時初,義軍最後一批輜重撤出了同昌城,經西河浮橋越過冰河,沿著大路急速南下。

與此同時,金軍從北城進入同昌,並迅速于南城布陣,準備阻殺遼軍。途鋪開,隨軍民、輜重夾雜其中,綿延三十里。其選鋒軍于紫都台遭遇反賊馬軍,雙方隨即展開廝殺。這個消息送達行帳地時候,耶律淳正在吃飯。

這位王爺吃飯很講究,帳篷搭著,地毯鋪著,火盆燒著,奴婢伺侯著,即使在征戰之中,食物上也沒有因陋從簡,依舊很精致,很豐盛。尤其是今天,因為要給奚王蕭干壓驚,特意準備了一些皇帝賞賜的精美菜肴。

這位奚王逃到西山,還想收攏逃卒,準備伺機奪回城池,但五六千蕃漢士卒兩腿如飛,早逃得無影無蹤了,追都追不上,至于將帥和奚王府的官員們,更是作鳥獸散,關鍵時刻都尥蹄子跑了。往哪逃最安全?當然是往興中府方向逃了,燕王耶律淳的大軍就在路上,隨時都能踫上,然後就安全了。

蕭干活了五十多歲了,何曾受過這樣的苦?翻山越嶺不同于走平路,完全是兩碼事,所以他走了一段路之後,走不動了,扈從們只好輪流背他。一行人直到今天上午才看到遼軍,隨即下山相會。這時候,那些逃卒們早就吃飽喝足,跟著大隊人馬混了。兩更,盡量三更,抱歉抱歉。感謝諸位書友的支持和厚愛,感激不盡,感激不盡。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 | 大宋帝國風雲錄全文閱讀 | 大宋帝國風雲錄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