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帝國風雲錄 第三卷 一劍封喉 第三卷 一劍封喉 第十七章 會師

作者 ︰ 猛子

柴雲和原野嚇了一跳,原野更是駭然後退。

這位虎王帶著義軍殺出重圍,把一件不可能的事變成了現實,在義軍中的威信已經達到極致,地位更因為這驚人的戰績而不可撼動,今非昔比了,他這拍案一怒,的確很嚇人。

不過,柴雲不怕,他已變作厲鬼,他還怕什麼?所以他趁著李虎喘氣的功夫,繼續勸,「我們撤到大靈河,至少需要三到四天的時間。耶律淳有十萬大軍,據蕭干的書信來看,其中至少有三萬馬軍,假如耶律淳明天或者後天趕到成州,然後跟在我們後面日夜追擊,我們如何抵擋?」

李虎無言反駁。

「總帥的生存策略是聯金攻遼,聯遼遏金,把成州丟給金人,正是這個策略的具體實施。」

李虎怒火中燒,惡狠狠地瞪著柴雲。柴雲戴著一張漆黑的鬼臉面具,看不到他的表情,但從他的眼楮看得出來,他並不害怕李虎,夷然不懼。

李虎張嘴就想罵,忽然,他看到小羅蘭躲在門邊,一雙眼晴正怯生生地望著自己。李虎驀然想到羅中原,心里的怒氣頓時泄了三分。我不能讓老哥和一幫兄弟們白死了,我一定要帶著大家活下去,一定要報仇血恨,一定要殺回來,不管用什麼手段,我都要達到這個目的,不能放棄,絕不能放棄。

李虎改主意了,「你們擬制一個方案,然後書告後軍高帥,請他遵照執行。」說完之後,他徑自走進了後堂,不再理睬柴雲和原野。著一個棋盤。

李虎沖著他微微一笑。點點頭,「來。我們手談一盤。」

羅思南本想勸阻,李虎太忙了,哪有時間下棋。但看到李虎興致很高,隨即打消了念頭,偎在李虎身邊,閉目養神。

這盤棋下了很長時間,小羅蘭沉醉其中,而李虎卻不停地跑進跑出。處理各種事情。叫道︰「羅帥回來了,怨軍來了。」

李虎愣了片刻。接著一躍而起,把棋盤都打翻了,「在哪?羅帥在哪?」

「寶帥剛剛送來消息,他在三十里外遇到怨軍選鋒營,見到了怨軍副帥郭藥師和岩營指揮使盧龍。羅帥和怨軍主帥董小丑率主力正隨後趕來。」

驚天之喜。

李虎有一種匪夷所思的感覺,冥冥之中好象真有神靈在保佑自己,在保護遼東義軍。

為了能從蒺藜山順利突圍,自己讓羅青漢去策反怨軍。誰知義軍憑借一己之力。竟然突圍成功了,這一招沒用上。但突圍成功並不代表南下順利,因為形勢瞬息萬變,現在義軍處于最困難的時期,急需幫助。

誰能施以援手?只有怨軍了,所以自己內心里還是抱著一絲希望,希望發生奇跡,希望羅青漢能成功,希望怨軍能發揮作用,不管怨軍是兵變也好,造反也好,只要能拖住耶律淳就行。哪料到自己的祈禱感動了上蒼,奇跡真的發生了,老天竟然把怨軍送來了,這才是真正的奇跡。

「快去迎接,快……」李虎激動得聲音都變了,「遍告各軍將,把這個喜訊告訴每一個人,對了,還有後軍將士,也要告訴他們,立刻飛馬傳訊,告訴他們,我們有援軍了,我們不是孤軍奮戰,我們有兄弟,我們有同生共死的兄弟。*」接著他又俯身抱住羅思南,「老爹回來了,我地岳父回來了,哈哈,老ど,快,快跟我一起去接你老爹,去歡迎怨軍。」

小羅蘭激動得手舞足蹈,眼淚都出來了。老哥陣亡,老爹音訊全無,羅家一片慘淡,哪料想轉眼間喜從天降,老爹回來了,而且還帶回來怨軍。

羅思南又驚又喜,掙扎著要起來,要親自去迎接老爹。李虎急忙勸住,「我和老ど去接就行了,你還是好好躺著吧,不要加重了傷勢。」羅思南有心無力,隨即作罷,以手蒙面,喜極而泣。

怨軍舉旗了,來成州和虎王會師了。

這個喜訊迅速在同昌城傳開了,將帥們喜笑顏開,高興啦,這個時候來了一支援軍,實力驟增,南下的把握更大了,而百姓們更是欣喜若狂,他們不管怨軍是什麼,只要是來投靠虎王地軍隊就行,軍隊越多,虎王越厲害,大家也就越安全,這種好事到哪找去?這種奇跡只有虎王能創造,虎王就是真正的神。*

李虎帶著小羅蘭、各軍將帥和帥府官員們飛馳出城,迎接怨師。

李虎在眾將帥地簇擁下,匆忙迎上。

怨軍將帥也是急步而來。羅青漢,董小丑走在最前面,郭藥師、盧龍和諸夏等將領跟在後面。

雙方相距四五步的時候,董小丑突然停下,撩衣跪拜。怨軍眾將稍稍遲疑了片刻,也跟著跪下了。

王者歸來之事,雖然已經傳揚大半年了,但對于怨軍將帥來說,這位王者很陌生,不過,這次虎王給他們的震撼很大。從興中府出發的時候,所有人都認為李虎會受阻于蒺藜山,因為他們了解蒺藜山防線,而且奚王蕭干還有四五萬軍隊,想突圍太難了。

然而,等他們遇到虎烈騎,听說虎王已經攻克蒺藜山和成州,他們震驚了,這位王者在他們心目中突然變得真實了,不再是一個傳說,一個虛無縹緲的神話,而是一個真實存在的王了。此刻見到虎王本人,這位王者地形象更加完整和清晰,只是董小丑初見虎王,即當眾跪拜,以表臣服,這多少讓怨軍將領有些意外,有些遲疑,有些措手不及……

李虎急忙跑了過去,雙手攙扶,隨即又扶起了羅青漢、郭藥師等將帥。

李虎在幾十萬人面前都能從容鎮定、揮灑自如,對付這些人,當然是輕而易舉。嘴巴一張,滔滔不絕,感激、感謝,兄弟、手足,大義、大業,信口拈來,慷慨激昂,意氣風發。一幫怨軍將帥們敬佩不已,王者就是王者,氣勢、風度、才智……無一不讓人贊嘆。

董小丑很激動。

六年前,自己追隨李弘在虎烈川舉旗,在漢王麾下沖鋒陷陣。六年後,自己再度舉旗,重返義軍,又開始追隨漢王之子,在虎王麾下浴血奮戰。想起過去地日子,想起死去的義軍兄弟,董小丑憾慨萬千,不勝唏噓,內心更是悲痛不已,說到動情處,更是淆然淚下,泣不成聲。為了殺虜復漢的大業,我董小丑縱死無憾李虎一听,不得了,這主兒認識漢王李弘,曾與漢王同在虎烈川舉旗,並肩作戰,他不會認識李弘之子吧?旋即想起鐵鷹說過,李弘之子是個秘密,除了李弘的心月復外,沒人知道。這主兒既然還能被遼人招撫,顯然不是李弘地親信,否則早陪著李弘一起被五馬分尸了。

李虎懸著的心又放下了,他被董小丑的眼淚感動了,說了一番暖心的話,以後大家就是生死與共的兄弟,齊心協力,共建大業。

認識了怨軍一大幫將領後,李虎隨即隆重推出自己的手下。

張高兒、霍六哥、獨孤風、李錦、王曜、贏秦、高寶龍,這些都是大名鼎鼎的主兒,都是遼東造反的急先鋒。怨軍將帥們久聞其名,不識其人,今天總算看到了。相比起來,毛軍地名氣就小多了,沒人認識他,不過他在遼軍里地官大,和董小丑同一級別,都是軍都指揮使,又是臨陣造反過來的,這份量夠足了。

怨軍將帥們看到這麼多聲名顯赫地人跟在李虎後面,而且對他非常恭順尊敬,不僅暗自吃驚。

李虎要是沒有真本事,沒有顯赫戰績,沒有實力,根本鎮制不了這些人,由此想及董小丑見面就跪拜,表示臣服,還是有些遠見。以後大家在一起混,該放低姿態的時候要放低一點,免得無端惹出事來。這年頭,你太猖狂了是倒楣的,大家都是狠人,誰怕誰啊?

眾人互相寒暄,互相吹捧,互相說些不著邊際的話。

軍帥們站在一起,很自然地說到當前形勢,而將領們站在一邊,卻分成了兩撥,行伍出身的一撥,土匪馬賊們一撥,物以類聚嘛,不是一路子人,彼此看著都不順眼。大家說的都是打仗的事,怨軍說如何舉旗,而虎烈軍和其他各軍的人則大肆吹噓蒺藜山大戰,一個個眉飛色舞,說得唾沫星子四濺。確實,這一戰也值得他們炫耀,把蕭干打得逃到上山去了,把完顏宗望打得頭破血流,誰有這樣的本事?舍我遼東義軍,還有何人?

——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大宋帝國風雲錄最新章節 | 大宋帝國風雲錄全文閱讀 | 大宋帝國風雲錄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