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為誰落 第七十二章︰再見,一往如昔

作者 ︰ y檸檬冰水

高台之上祥和之音再度響起︰「八年前的場景老夫至今仍歷歷在目,百姓流離失所食不果月復,到處是戰亂連連血流成河。今日即使老夫力單勢薄也定不要眼看重蹈覆轍,再現其景傷國傷民」莊儒生言辭激動,滿臉悲痛,看得眾人心郁連連

「是啊,八年前的四國大亂死傷無數,還好天智大師出面以命平息戰事,難道萬千的性命只抵得住短短八載,實在不該」一人咬牙高呼,語含悲愴,听者動容

又一聲音從人群中響起︰「仍記得當日情景天智大師立于四國僵持的兵馬之中,痛曰︰以身驗明,四國今獨立不可為一。四國爭霸,血流成河何以為家;太平盛世,需尋左臂瑯花女者;雨為誰落,誰幸得之安邦天下;人歸何處,既來之則隨心安之。」

原來八年前就已發生了四國交戰局面,天智有如此能耐,竟讓四國停了戰亂。雨落唏噓,他對她的預言是若有其事還是只是為了當時平息胡謅的,被她倒霉的踫上罷了。

一文士義憤填膺,痛心疾首大呼︰「天智大師之言何人不信何人不尊四國才不得不收兵息戰,可是卻埋下了另一隱患,這幾年來暗中明里尋找名叫尚雨落的從不停息,現在預言已驗,兩國已被驗證,難道真的要大亂了」

雨落冷哼,天智的話既然如此讓人信服,他已預言了天下,你們今日又為何在這反駁他,豈不是矛盾。

莊儒生揮揮衣袖,大氣凌然道︰「如此不可,為國分憂民之本分,今日我們就替天行道,遏制禍源為普天百姓圖一太平,可好」

斗志昂然,听得人人熱血沸騰,齊齊大呼︰「好,好」看著眾人振臂高呼,連孟麗然也是興奮萬分。

慕容雄宇與你無怨,為何到死也要將我拉扯進來,推至人人唾棄邊緣。想要獨善其身也不得己,人何以堪。

「自從風契內亂已過,尚雨落便又銷聲匿跡,該從何尋起?」雨落警鈴大作,自此不敢放過一字一句

一人冷哼︰「朝三暮四之人,吾見之必誅。」一身高體魁的武林中人,揚臂不屑,眼里滿是憎惡

「自古以來,英雄難過美人關,想不到堂堂軒轅王爺也幸免不了。」語含嘲諷,雨落尋聲望去,一介窮酸文士,妄自誑語,自以為是。

「那可不是,如今風契王又被迷得暈頭轉向,不惜為之逼死父兄。如此禍水留不得,再者此人身懷預言,揣掇形勢誅之實為上策」八角亭上一人不屑道︰一句話激起千層浪,引起一陣騷動,雨落手心生汗,臉色難看,

孟麗然感覺異樣,關心看向雨落︰「小落姐,你怎麼了?是不是不舒服」

雨落搖頭,遞去安心神色︰「只是站得久了,身子有些不爽,不礙事」

「此言有理,風雲再起不過因這四句箴言,若沒了尚雨落哪里還有什麼血流成河何以為家。」雨落冷笑專挑不好的說,怎不說她也可以安邦天下。

「以我愚見,先前的兩國之亂,說是英雄難過美人,斟酌一番,也不都是因為尚雨落冠名傾天下,若沒了天智預言,這戰亂還會不會發生也是未知數啊」如此,如此。一切都攬罪在身,卻無力辯駁,悲戚。

言辭之中,不知有多少人是有心而為,添油加醋,增加民憤,真是良苦用心。

一言一語,全是嘲諷,轟罵。指甲嵌入肉里感覺不到痛,心里滿是悲愴。這種屈辱何曾受過,看向高高在上,眼里掩飾不住得意的莊儒生,他日定要你數倍還回來。文人迂腐呆板,匹夫有勇無謀。愚蠢,愚昧。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一壯漢來了興致,縱身一躍跳上月台,粗口大罵︰「這賤人傷天害理,唯恐天下不亂,它日見了定當斬于刀下,才以泄憤」語畢,只听一聲痛號,大漢噗通倒地,口噴鮮血,痛得站立不起。眾人大駭,紛紛側首,誰人如此厲害。

莊儒生精光一掃,嘴角微抿︰「高人何必藏于暗處,若听不得此言何不出來駁斥,不必暗中傷人啦」

眾人朝莊儒生所望方向看去,只見一人御風而來,白色錦衣玉袍,腰束金色寬帶,一手負立于身後,衣訣翩飛,墨發如鍛。眸如星辰,溫潤如玉,俊朗逸飛。嘴角淺笑,如沐春風。氣定神閑,再見,一如往昔。

雨落定格,瞳孔放大,嘴角輕顫,眼里除了那朝思暮想之人再無其它,兩行清淚悄然滑至。今日才明白,這一年里是有多想多想看到這身影,他就是她的動力,因他才能在被壓迫得不得呼吸的環境里生存,只為心里有一信念,心有所牽心有不甘。

陰霾一掃而光,沒有怨恨,沒有不甘,只因他無事。

軒轅若停至月台,台上眾人惶恐,紛紛退下。眾人晃神過來,不管是他國還是天盛的人,對他都是敬畏有加崇拜萬分,今日有幸得一見,怕是死亦足以。

「參見王爺」不自覺間都紛紛行禮

「身處在外,不必拘禮」溫和的聲音響起,如水般柔,如風般煦

雨落心里噗通噗通,像是不受控制,眼淚唰唰直掉,眾人眼線都在軒轅若身上,無人注意到一個女子的異樣。

八角亭上的眾人見軒轅若立身月台,紛紛躍下,連莊儒生也是卑躬行禮︰「不知王爺光臨,望乞恕罪」

「莊先生何出此言,江湖之上不講究虛禮」軒轅若頷首,抬起右手示意莊儒生起身

原本喧嘩的廣場因軒轅若的到來一下子靜了下來,軒轅若眼掃四周,平淡的神色看不出多余的表情,茫茫上千人並未尋見所牽之人,落兒啊落兒你是否在此?

雨落倚在孟麗然身後,努力穩住情緒,身上的力氣像是被抽盡,酸軟無力。也沒有勇氣再去看軒轅若,真怕控制不住沖過去,如此不正是那些人的目的嗎?到時眾目睽睽中她和百姓將會面臨擇其一,選她惹怒民眾,同她共淪為天下針對的對象;如此她不願。然而她也不願看到另一種局面,再一次無助失望痛苦。所以最好不見,世間最痛的事是相距近在咫尺卻不能相見,其痛誰懂。

「今日商討大會其旨想必王爺已是知曉,竟然王爺到此不知有何高見」蒼老的臉上是謙恭卑和,內心不停打著算盤,眾人皆知軒轅若與尚雨落的一段過往,此話當該如何回答。眾人也都紛紛看向軒轅若,十分好奇他該選擇什麼立場。

偌大的廣場無聲,靜待。

「人性貪婪為其本,若無欲便無爭。舉國之事怎因三言兩語就歸咎一人」語淡不驚,溫和從容,然而霸氣攝人,讓人敬畏油然而生,王者貴氣,與生俱來

群中人本有反駁話語無數,卻無從開口。莊儒生波瀾不驚,早已見慣大人物,在軒轅若面前也不膽怯︰「王爺所言極是,然而事由小生大。有因有果,想要遏制惡果就要拔其根毀其因,今時今日這因便是尚雨落,若無因便無果貪性豈能助長,王爺你說是不是?」莊儒生彎腰抬眼看向軒轅若

歪理邪說,好個莊儒生,難怪能在四國里聲威並重。

軒轅若負手而立定楮看向莊儒生︰「遏因抑果,天經地義。然而將罪名加身于一女子,豈不過于牽強」雨落抬眸穿過人群,今**一人敵眾,是為何?

「星火可以燎原,天智大師的話想必王爺也要禮敬。」

「即是天智大師的話,她亦可安邦天下,你們理應尊崇才是,而不是在此疾言厲色」

此語引來眾人驚詫,像是得到了提醒。莊儒生面容微沉眼楮閃爍忙道︰「天智大師屬意應是若是此人心懷慈善必能給我們帶來平安,可是她卻是朝三暮四心懷不軌之人,如今禍及兩國弄得波濤不平,天智大師雖是能預知天下事卻不能欲探人心,誤看了尚雨落為人,這樣的人還能說成為傾天下嗎?」。莊儒生皮笑肉不笑再道「尚雨落朝三暮四難道王爺不寒心?這種水性楊花的女子,王爺定不要受其蠱惑,毀了英明」

一語啞聲,軒轅若面容無異,然而渾身散發滯人冷氣,心有所怒︰「尊稱你一聲莊先生,就未必允許隨意妄言。蠱亂民心,這罪可不小」

莊儒生也不驚,一副舍生就義模樣「今日老夫即使血濺三尺也要說明道白,尚雨落先被封為落王妃實為王爺妃子,然而天盛的王妃怎能又入風契,再和新王扯上關系,當日風契先王含憤而盡實則不甘啦,這是天下所知之事,老夫力據事實不敢妄言」說者悲戚,聲聲切切,聞著動容。

「莊先生說得對,這種女子心懷不軌意欲禍亂盛世。王爺可要明清事理,同我們一起將此女斬殺泄憤,以儆效尤」人群中開始蠢蠢欲動,紛紛面露怒容。

「難道王爺是忘不了舊情,心懷護短,如此我們不服」又是一人挑撥而言,眾人听此才恍然大悟般看向軒轅若,原來如此

雨落心里一緊,今日他們的目的怕就是要將軒轅若拉扯進來,與民為敵,也寒了自國百姓的心。再看波瀾不驚從容淡定的軒轅若,明知今日如不得意有人意欲為之,就不該來淌這渾水。

也有些天盛的人看不過眼,怎容別人這樣說心目中的偶像,力爭而論︰「王爺英明豈容你們隨意說長論短,天智大師說得之得天下,殺了她豈不是失天下」

群中有人冷哼,嘲諷道「話非如此,方才莊先生亦是說得很明白。若不想再見其景就別在這里胡說八道,混淆視听。」

「說得對,如此說難免不讓人懷疑心有不軌,欲挑起腥風血雨,實則居心叵測啦」

「你…」那人臉憋得通紅,緘了口。本想說上幾句,卻被三言兩語說成別有用心,適得其反。

一語雙關,這話像是對微有頗言反對的人說,更像是對軒轅若說的,凡是反對的便是居心叵測,好厲害的嘴牙,不但反入為主成為正義者,也讓反對的人緘了口。蓄謀已久,這上千人到底又有多少人是被有意暗插其中,專來挑撥慫恿。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雨為誰落最新章節 | 雨為誰落全文閱讀 | 雨為誰落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