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女主播 第三百一十五章︰夜訪布達拉宮

作者 ︰ 白鶴凌

收費章節(12點)

「喂,你在發什麼呆呢?」彭佳扯了下林振邦。

「哦,晚上這里不接待游客,我倒是忘了。」林振邦皺了下眉。

「什麼?你要在這個時候進去?」彭佳想的是夜晚能在外圍看看夜景就不錯了,看來林振邦的心肝更大,他居然想在夜里進到布達拉宮。要知道,西藏的寶貝可都是放在布達拉宮,夜里進去,恐怕是得不到允許的。別說其它戒備森嚴了,就連里面那些神秘的高僧就讓人不敢接近。

此時華燈競放,照亮了雄偉的布達拉宮。伴隨著昂揚的樂曲,布達拉宮廣場南端的音樂噴泉水光沖天,人潮從四面八方涌來,盡情領略布達拉宮的迷人夜景。有的是夫妻雙雙,有的是攜全家老小,而那些在此轉經的老人,有的背著孩子,有的牽著小狗,還有的趕著放生的老羊,他們手搖轉經筒走到廣場前,面向布達拉宮摘下帽子,雙手合十口誦**祈禱,隨後放下手中的佛珠、轉經筒,動作緩慢地磕起頭來。

氣勢非凡的布達拉宮在投光燈的照射下燦爛輝煌,更顯得更加雄偉壯觀,以傲立塵世的姿態莊嚴肅穆地高居在夜空之中,那種懾人心魄的威嚴和神秘讓人從心底敬仰,給人以強烈的震撼感和心靈上的沖擊力。宮中透過厚厚的窗口閃現出的燈光若隱若現,使得此時的深宮聖殿更顯神秘,恍忽中不知它是天上還是人間。各種射燈、彩燈,還有游人手中相機的閃光燈使廣場更顯得嫵媚迷離。

噴泉伴著優美的音樂,瀟灑恣意地涌出形態各異的水柱,濕潤的水霧在廣場彌散,給人送來涼爽的愜意,微風輕輕拂過面龐感覺是那麼的溫柔。

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式建築群,是藏族古代建築藝術的一座豐碑。依山而建,紅白相間的宮牆,金碧輝煌的宮頂,層層疊疊,蔚為壯觀。她是拉薩的標志,也是西藏的名片,無論是白天還是夜晚,布達拉宮都是如此讓人迷戀。

但是這樣的布達拉宮,林振邦顯然不止于純是欣賞這麼簡單。他對彭佳揮揮手道︰「走,我們從另一個門走。」

「另一個門?」彭佳知道一般游客肯定走的是可以公開的正門。但這「另一個門」在哪里?為什麼要在夜里進布達拉宮?彭佳雖然心里充滿了無數的好奇,但還是跟在林振邦身後,向布達拉宮下的一個角落走去。

林振邦走得這麼自信從容,就好象那「另一個門」始終存在,並且肯定會為他敞開一樣。但林振邦那樣的氣度,也讓彭佳對他的舉動不會充滿懷疑,反而是順理成章很自然地一般。

在布達拉宮的牆角之下,這是一個十分安靜的僻處,並且隱藏在黑暗的角落里,一般人根本不會到這里來。在彭佳看來,這就是一個完整的圍牆,絲毫看不出任何異樣。

「踫踫」,林振邦走到牆角處,用力地敲了敲一處牆壁。

「小心啊,這可是文物。」彭佳一見,雖然知道林振邦不會把這牆壁就這麼踫倒,但還是忍不住出言提醒。要知道,布達拉宮在藏民中可是一處神聖的所在,哪怕造成一點人為的損毀,也會引起不必要的糾紛和麻煩。

「噓,沒事。」林振邦露出他那慣常鎮定的笑容,這讓彭佳心里頓時安了一下。接下來,讓她瞠目結舌的一幕出現了,只見那個看上去完整的牆上,突然出現了一道門。接著,門里面露出了一張僧人的臉,他探出頭,看到林振邦和彭佳,似乎並不驚異,而是很淡定地對林振邦點了點頭,道︰「請進吧。」

這樣的態度,這樣的從容,就好象這個喇嘛在這里等了一輩子,天天都會接待他們這樣的人似的。

彭佳哪里知道,值守這道門的喇嘛,從他12歲值守到現在,只有今天才第一次開了這道門。

但是,既然有門,要人值守,那就說明這道門總歸是要開的。所以,這個喇嘛今年雖然33了,但在過去幾十年里,早就做好了早晚要開門的信念準備。他的心內,古井無波。

正規的西藏佛教寺廟必須具備佛、法、僧三寶。

喇嘛,是藏語,它和「和尚「是一樣的意思。本來並不是每個出家人都能稱為喇嘛的。

‘喇嘛‘,是藏文(bla-ma)的音譯,該詞最初是從梵文(gu-ru,固茹)兩字義譯過來的,其本意為‘上師‘;然而在藏文中還含有‘至高無上者或至尊導師‘的意義。因此,後來隨著活佛制度的形成,‘喇嘛‘這一尊稱又逐漸成為‘活佛‘的另一重要稱謂,以表示活佛是引導信徒走向成佛之道的‘導師‘或‘上師‘。西藏最著名的喇嘛教建築便是眼前的布達拉宮,源于7世紀文成公主入藏時為公主建的宮室,但建成現在的規模,是到17世紀才完成。

見這位僧人如此淡定從容,頗有風骨,林振邦微微一頷首道︰「多謝上師。」

喇嘛這個詞,本意為無上,和漢人對德高望重的僧人尊稱師父類似,堪為師者才稱其為喇嘛。在西藏一般稱呼出家人叫格隆啦。而林振邦稱呼眼前的僧人為「上師」,顯然是高看了他一眼。

試想,一個出家人,幾十年來一直默默堅守著一道從來沒有人進入過的門。就在暗號對齊之時,馬上應聲而開,這是需要怎麼樣的信仰和堅守?就沖著這份心勁,林振邦叫他一聲「上師」也不為過。

這位僧人听入耳中,臉上依然淡然,只是雙手合十,道︰「請沿著階梯,往上走至白宮,那里有值守僧人,可以引導你們。」

林振邦點點頭,也不再多言,帶著彭佳便拾級而上。

這也讓彭佳明白,這道門開在這里,絕對是別有深意的,不然就不可能專門開出一個階梯來讓進入此門中的人行走。

「你都喜歡夜里進入這里嗎?」。彭佳故意問。

「你不覺得夜里比較安靜,這樣的布達拉宮才能更見它的本性嗎?」。林振邦似是而非地回答。

他在前面帶路,高大的身影在雄偉的布達拉宮建築群中,時而壓短,時而被拉長,看上去變幻不定,就象他的整人個一樣,給彭佳以神秘的感覺。

說到布達拉宮的主人,不得不提到藏傳佛教的派別。

藏傳佛教主要有寧瑪派、噶當派、噶舉派、薩迦派,以及影響最深遠的格魯派。

格魯派由藏族僧人宗喀巴創立。「格魯」意為「善律」,該派寺院組織嚴密,主張僧從嚴寒戒律,學經遵循次第,因而名聲漸播。又因這一教派的嘈嘛頭戴黃色僧帽,所以也稱為「黃帽派」或「黃教」。

格魯派禁止僧侶娶妻生子,宗教首領采取噶舉派首創的「轉世」辦法承繼,從而形成達賴和班禪兩大轉世體系。一世達賴喇嘛和一世班禪額爾德尼都是宗喀巴的弟子,延嗣至今達賴世系已傳至第十四世,1989年逝世的班禪大師為第十世。格魯一脈一直掌控著布達拉宮。

而林振邦今晚進入布達拉宮,正是要接受布達拉宮賦予的一項重大的任務。

布達拉宮,俗稱「第二普陀山」,屹立在西藏首府拉薩市區西北的紅山上,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宮堡式建築群。最初是松贊干布為迎娶文成公主而興建的,17世紀重建後,布達拉宮成為歷代達賴喇嘛的冬宮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整座宮殿具有鮮明的藏式風格,依山而建,氣勢雄偉。布達拉宮中還收藏了無數的珍寶,堪稱是一座藝術的殿堂。

經過1300多年的修建歷史,布達拉宮形成現在的規模。整個建築佔地面積13萬平方米,主樓高達117米,大小房間二千余間。布達拉宮作為歷代達賴喇嘛的冬宮居所和西藏政教合一政治中心,它內部主要由達賴喇嘛宮殿,佛殿及僧院各政權機構三大部分組成。布達拉宮白宮頂層為達賴喇嘛宮殿,分東、西日光殿,其中既包括達賴喇嘛的生活起居處,書房,經堂等,又有議政、會客等場所。

布達拉宮內擁有包括達賴喇嘛靈塔殿在內的各類佛殿38個,還有規定擁有175名僧人的殊勝僧院一個,主要從事達賴喇嘛的佛事活動。過去西藏噶廈政權的重要職能機構也都設在布達拉宮,宮內的東西大殿曾是重要的宗教和政治活場所。布達拉宮是藏族文化的巨大寶庫,宮內珍藏的各類歷史文物和工藝品數量繁多。據初步統計,現有玉器,瓷器、銀器、銅器、綢緞、服飾、唐卡共7萬余件,經書6萬余函卷。

等到身上微微出了一些汗,彭佳跟在林振邦身後,終于來到一間廂房內。值守的僧人一看到林振邦遞上的一個古老的粘著火漆的信封,臉色頓時鄭重起來。

他接過那個信封,拆開一看,便嚴肅地向林振邦雙手合十,行了個禮,道︰「我帶你去見護法。」

「你留在這里等我。」林振邦對彭佳道,接著便跟在那個喇嘛身後,向曲徑回廊的幽深之處走去。

留下彭佳一個人對著廂房發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手機網(qidian.cn)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重生女主播最新章節 | 重生女主播全文閱讀 | 重生女主播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