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毒,魂斷未央 第一百二十四章【隱秘的身世】(3400)

作者 ︰ 千淺草

她們的父親薄生是蘇州人,在秦朝之時與從前魏國的宗室之女魏媼相好,相繼生下了戚姬和薄姬。魏媼有匈奴人的血脈,所以戚姬和薄姬雖生了一副中原人的樣貌身材,可眸子的顏色均不如中原人漆黑透亮,隱隱泛著褐色光澤。到了劉恆和劉如意這一代,那褐色的眼眸便更加突出。

因為是未婚生育,那時的魏媼獨立拉扯著一雙女兒,在亂世之中苦苦求生。不久,秦朝就陷入了亂世。在這一片混亂中,她們先後失散。

後來薄姬入了魏豹的王宮,魏豹被韓信擊敗之後,薄姬被召入漢宮,但入宮一年多,因著是罪婦,只能去做宮中役使的婢女。

後來薄姬被劉邦偶然召幸了一次,繼而才有了劉恆,因為薄姬的不善爭寵和清冷性子,劉邦也不太待見她,後來更是連面都不見她一次。薄姬雖然為劉邦生下了劉恆,卻還是長年枯守孤燈,純粹守活寡。

薄姬一直默默無聞地僻處掖庭一角,撫養著劉恆。由于極其不受寵愛,偏偏又生了兒子為諸寵姬所妒,薄姬的處境可想而知。漸漸地,她養成了謹小慎微、凡事忍讓的態度,就連照制度派來侍侯她的宮女,她都不敢得罪。在劉邦的後宮中,薄姬母子幾乎成了「好欺負」的代名詞惚。

後來偶然的一次相遇,戚姬和薄姬才得以相認,為此,戚姬一直暗暗幫助薄姬不讓人苛刻于他們母子倆,戚姬其實本毫無爭儲之心,但想到薄姬母子,她便決定出手搏一次。

她想著只有讓自己的兒子登上了皇位,她坐上了皇太後的位置,不僅她能過上好日子,以後還可以光明正大的認回薄姬這個妹妹,好好對待他們母子。

呂雉是什麼人,戚姬知道溫。

現在劉邦還在,還有港灣可以依靠,可要是以後劉邦百年歸西了,那他所有的寵姬和兒子豈不是都會遭到毒手?所以不如放手一搏,萬一她賭贏了呢。

後來,戚姬告誡著薄姬在她爭寵這些日子千萬不要和她走得太近,為的只是給薄姬留下一條後路,萬一不成,至少呂雉不會因為她的原因而百般刁難薄姬母子。

戚姬本就是一個心思單純的人,打小也沒有見過什麼世面,她天真的以為只要能得到劉邦的歡心,以為只要在後宮安安分分的不害人害己,以為只要不得罪呂雉,自己就會相安無事。

然而呂雉是何許人也?是陪著劉邦一起拿下江山的人,心計之高豈能是戚姬所能比擬的。在外呂雉總是扮演好一個皇後應有的維和和遵儀,她斷然不會當著劉邦的面為難戚姬,這不是一個明智的作法,反而經常賞賜戚姬珠寶,布帛。

傻傻的戚姬以為呂雉是在向她示好,可皇宮里的一切都是那麼錯綜復雜,此時的她殊不知已經成了呂雉心頭最扎人的一根刺,只等著時機將她撥除干淨。

戚姬有些太異想天開了,她以為太子就是皇帝一句話的事情,她只單方面的想到只要哄得劉邦高興,那麼劉如意的太子之位必是輕而易舉的囊中之物。況且她一直都知道劉邦不喜呂雉,亦不喜劉盈,為此她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她把劉邦當成了自己唯一的救命稻草,不會籠絡人心,沒有建立自己的黨羽,在朝堂上無人能靠,除了劉邦以外沒有人把她放在眼里,甚至將她劃分到狐媚一派,只會迷惑君王。

而呂雉卻恰恰相反,因為當初起義的時候大多都是呂雉的老鄉或朋友,這一點她佔了絕對的優勢,至少在朝堂上有自己的布局和依靠。之後或送美女或送珠寶,廣結善緣,為以後大權在握埋下了強有力的基礎。

呂雉雷厲風行,一度為劉邦誅殺功高蓋主的頭號功臣韓信,後又誅殺彭越,並把彭越剁成肉醬送給英布,英布以為劉邦也要殺他,于是起兵反叛,呂雉又順理成章打著誅殺叛賊的旗號除掉了英布,之後陸續鏟除了好多個對她不利的人。

呂雉誅殺的這些人都是西漢的開國功臣,有的還是和劉邦一開始就在一起打天下的,這些有著顯赫的背景的功臣呂雉都敢殺,你說能放過一個小小的戚夫人嗎?

當然不會,等劉邦死後,勢單力薄的戚夫人被呂雉逼迫著穿上囚衣,戴上鐵枷,關于永春巷沒日沒夜的舂米。薄姬想要救她的姐姐,花了好大一筆錢疏通才終于在永春巷見到了戚姬,那時的戚姬早已被折磨得不成人樣。

她告訴薄姬千萬不要想著去救她,她明白自己如今已為刀俎上的魚肉,怎麼也逃不過一死了。而且她們的血緣關系更是端端不能為呂雉所發現,否則薄姬母子亦是難逃一死。

都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戚姬說她未能盡到姐姐的責任,已是對不起薄姬,她只求薄姬將這個秘密永遠胎死月復中,她不能連累了她。

戚姬讓薄姬千萬不要為她報仇,她們誰也不是呂雉的對手,只希望薄姬能隨劉恆趕快離開皇宮,呆在代國永遠不要回朝,只有讓呂雉覺得她們母子毫無爭儲之心,不構成威脅,她們才能勉力活下去。

後來,這些果真成了戚姬的最後遺言,薄姬當夜便求了呂雉希望能放她去代國和兒子團圓,永世不再踏入皇宮。

那一夜,誰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只知道薄姬是被人抬出長樂宮的,據說衣衫凌亂,臉上還多了一塊簪花烙下的印記。

這世上只怕除了呂雉和薄姬,再無第二人知曉,連劉恆也不知道,他也不敢去問薄姬那夜到底發生了何事,他明白那意味著什麼,定是一個抹不掉的痛,所以他不願為了自己的好奇心而去傷害薄姬,去揭她的傷疤。

再後來,身在代國的他們得知了趙王如意被毒死在皇宮,而後戚夫人也被殘忍斬斷手腳,挖去眼楮,撥掉青絲,燻聾雙耳,又被迫喝下啞藥,丟入廁中,成了人彘,死狀淒慘。

劉恆說戚夫人死的那日薄姬一滴淚也未流,只是帶了他去到她們小時候曾經生活過的地方,廣闊的黃雲,昏暗的陽光,北風揚雪,天地間一片蒼茫蕭瑟。但見古剎荒蕪,深宅坍弛,「撲愣愣」幾只寒鴉破空而去,頓時一陣涼意直襲背脊,便悚然而立,不敢近前。劉恆當時也不過七八歲,戚夫人的慘死,薄姬的平靜深沉,古宅的幽寒陰冷。用幾句古詩來形容最是貼切不過︰蕭瑟秋風百花亡,枯枝落葉隨波蕩。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薄姬不僅沒有流一滴淚,連一句話都沒有說,只是帶著劉恆站在那里,只是站在那里,久久的……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童年的記憶漸行漸遠,而那一抹荒涼淒冷,卻深印于心,揮之不去。

竇漪房以為她的身世已經夠無奈,夠離奇,卻不曾想到一個極其受寵,風靡一時的戚姬居然和那最不起眼,最不受寵的薄姬會是親姐妹。

劉恆也解釋了他們小時候第一次相見,為什麼他會負傷,其實很簡單,他是為了刺殺呂雉,薄姬不知道,他是瞞著自己的母後去做的。他知道薄姬因為戚姬的慘死,還有在長樂宮那神秘的一夜,雖然表面什麼都沒說,什麼都沒表現出來,可劉恆知道,她是恨呂雉的,已經恨到骨子里。

所以,劉恆瞞著薄姬刺殺呂雉,顯然是沒成功的,一個不滿十歲的孩子想要刺殺位高權重的太後,不死已是萬幸。陰差陽錯的他負傷躲到了張嫣的寢殿,才有了當初的第一次見面。

後來在靈女廟的第二次相會,前後聯系起來,竇漪房終于明白劉恆為什麼要在那里吹簫,為什麼會對她叨叨不休那位風華絕代的戚夫人了。

一代芳華香消玉隕,恍惚間,似有佳人翩翩起舞,裊娜多姿,長袖繾綣,羽衣飄飄,習習然宛若仙子……

回想起來,竇漪房突然覺得也許劉邦寵愛戚姬,也不單單是因為她長得像極了娘,如花美眷,芬芳佳人,日日陪伴在側,若說沒有一丁點的感情,論誰也不會相信的。

這些竇漪房已經從劉恆口中得知真相,而她最關心的百靈的身世更是讓她大吃一驚,甚至有些不敢相信,百靈,她竟然會是當年那個被後人奉為「兵仙」、「戰神」、「國土無雙」的大將軍韓信的女兒。

當年韓信被呂雉使計誘入漢宮圍殺的時候,那日正好是他女兒出生的日子,一死一生,可想而知這樣一個事實多麼讓百靈承受不了。那時候韓信一族險遭滅門之災,是蕭何暗中派人將韓信的女兒,也就是百靈送往清河郡觀津一家竇姓人家撫養。

呂雉通過殺韓信起到了震懾群臣的效果,樹立了自己的威權。其實呂雉殺人道理很簡單,為了自己的權力,她要殺的不是一個韓信而已,而是所有的功臣!

百靈,韓信的女兒,成了眾人眼中的香餑餑。有想保護她的,也有想要利用她去向呂雉邀功的。所以竇家人被逼無奈一路輾轉躲避那些人。

直到後來不知為何百靈和她妹妹一起突然消失,出現在代王宮。

劉恆說或許是他母後,薄姬想要利用百靈對呂雉的仇恨讓她入宮成為他們的細作,可憐的百靈小小年紀就背負著如此沉重不堪的滅門之仇。

父親的祭日便是她的生辰,難怪從前的張嫣如何詢問她的生辰她都不說,每年總會有一天她會從所有人的視線中消失,以前的張嫣對她很是寬容,從不多問。原來每年她消失的那一日便是她的生辰,只是也是她父親的祭日,這麼多年來她都是如何熬過來的啊。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胭脂毒,魂斷未央最新章節 | 胭脂毒,魂斷未央全文閱讀 | 胭脂毒,魂斷未央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