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 回馬一槍 第815章 夢回七十七 陪你游

作者 ︰ 詩君

「「寶玉哭道︰"我究竟不知晴雯犯了何等滔天大罪!"庚辰雙行夾批︰余亦不知,蓋此等冤實非晴雯一人也。」,足見在寶玉心中,晴雯只有犯了「滔天大罪」才會被如此對待!足襯出王夫人之惡狠!

「「襲人道︰"太太只嫌他生的太好了,未免輕佻些。在太太是深知這樣美人似的人必不安靜,所以恨嫌他,像我們這粗粗笨笨的倒好。"」,好理由!襲人這里一個是將所有責任推到王夫人身上,二個竟然如此惡毒攻擊晴雯是「生的太好了」!

其中不乏幸災樂禍到極點的內心︰即晴雯生得好又怎樣?!還不是被生得不好的給解決了!而且還正因為生得好,才被解決的!

「「寶玉道︰"這也罷了。咱們私自頑話怎麼也知道了?又沒外人走風的,這可奇怪。"」,哈哈,這話也明顯到了某個極點!私自頑話,再次點明與王善保家的根本無關,而「外人走風」更是直指襲人!

「「襲人道︰"你有甚忌諱的,一時高興了,你就不管有人無人了。我也曾使過眼色,也曾遞過暗號,倒被那別人已知道了,你反不覺。"」,這句話卻正好證明襲人全部都听到了!

「「寶玉道︰"怎麼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單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紋來?"」,寶玉一旦發起這些的思維,以寶玉之聰明,絕不亞于推理者的!

就象寶玉現在對持家管家一點興趣都沒有,但一旦他由于某種原因如果黛玉的原因要持家管家,也一定是飛速就能掌握的!

而這些,都是非常甚至極端地反應在八十回後的!因為只有這樣寶玉才能徹底了解所有的內幕!

「「襲人听了這話,心內一動,低頭半日,無可回答,」,這話更明顯了!「心內一動」自然是觸及要害,「低頭半日,無可回答」正是第一不知如何應答,第二是在思索如何回答,

「「因便笑道︰"正是呢。若論我們也有頑笑不留心的孟浪去處,怎麼太太竟忘了?想是還有別的事,等完了再發放我們,也未可知。"」,這話妙!或者說對于寶玉來說妙!即巧妙地將對晴雯的冤枉突然轉移到自己身上,讓寶玉一時來不及懷疑襲人,

「「寶玉笑道︰"你是頭一個出了名的至善至賢之人,他兩個又是你陶冶教育的,焉得還有孟浪該罰之處!」,寶玉卻不知自己第一句就謬或說大謬了!那接下來的自然就完全不能月兌離這謬理!

就如同寶玉第一思維就是必須要服從王夫人的,這就讓他根本無法去幫和救晴雯等!

而「他兩個又是你陶冶教育的」,如果寶玉思維稍稍一轉,便會得出︰「為什麼襲人和襲人肯定的人都毫發無傷呢」?但寶玉顯然被自己的第一句話牢牢鉗制住了!

「「只是芳官尚小,過于伶俐些,未免倚強壓倒了人,惹人厭。」,寶玉竟然得出這等其實偏離核心極遠而且無關緊要的理由,

因為芳官能強到哪呢,而且芳官除了那幾個老嬤嬤,其余人甚至包括襲人都是喜歡甚至喜愛她的!

「「四兒是我誤了他,還是那年我和你拌嘴的那日起,叫上來作些細活,未免奪佔了地位,故有今日。」,寶玉這句話甚至都已經得出了答案!正是「奪佔了地位」而引起!

而奪佔了誰的地位?寶玉又被自己那句「頭一個出了名的至善至賢之人」所抹煞!

而有了之前大量鋪墊和推論,看官們甚至都能從寶玉的話中幾乎完全得出晴雯整件的幾乎所有原因!

「「只是晴雯也是和你一樣,從小兒在老太太屋里過來的,雖然他生得比人強,也沒甚妨礙去處。就是他的性情爽利,口角鋒芒些,究竟也不曾得罪你們。」,如何?寶玉怎麼能得出「究竟也不曾得罪你們」的結論?!

完全應該得出相反的「晴雯確實得罪過襲人而且不止一次而且似乎還很嚴重啊」的結論!

「「想是他過于生得好了,反被這好所誤。"說畢,復又哭起來。」,寶玉竟然也听了襲人的「生得好了,反被這好所誤」的大荒之謬論!

而就算寶玉得出這「生得好了,反被這好所誤」,也至少應該因此內心有反抗王夫人之意,但顯然幾乎一絲一毫也沒有,

似乎這「生得好了,反被這好所誤」是順理成章理所當然的!

這將致晴雯于何地?!直說的話晴雯那就是該死了?!該死的唯一緣由就是「生得好了,反被這好所誤」?!竟然是晴雯自己誤了自己,竟然是晴雯害了自己自己殺了自己?!

(外人注︰該死的謬論!)

「「襲人細揣此話,好似寶玉有疑他之意,竟不好再勸,」,寶玉以上這段話倒恰好沒有疑襲人,之前那句「怎麼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單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紋來?」,但也馬上被自己否定了!

因此,此處完全是襲人從寶玉說的事實中自己都「得出」了是襲人出賣晴雯的結論!但寶玉卻仍然絲毫未知!(外人注︰哎…)

「「因嘆道︰"天知道罷了。」,如何,從將責任推到王夫人,這時只能推到「天」了!(外人注︰哈哈)

「「此時也查不出人來了,白哭一會子也無益。倒是養著精神,等老太太喜歡時,回明白了再要他是正理。"」,襲人明知再要晴雯是不可行的,因此這句話就是要讓寶玉不去看晴雯,而等晴雯病重逝了再說!

「「寶玉冷笑道︰"你不必虛寬我的心。等到太太平服了再瞧勢頭去要時,知他的病等得等不得。」,寶玉終于聰明了一回!對于晴雯之病這事,寶玉就清楚得很,而且還冷笑,但卻不是對襲人冷笑,

「「他自幼上來嬌生慣養,何嘗受過一日委屈。連我知道他的性格,還時常沖撞了他。他這一下去,就如同一盆才抽出女敕箭來的蘭花送到豬窩里去一般。況又是一身重病,里頭一肚子的悶氣。他又沒有親爺熱娘,只有一個醉泥鰍姑舅哥哥。他這一去,一時也不慣的,那里還等得幾日。知道還能見他一面兩面不能了!"說著又越發傷心起來。」,知晴雯者,必寶玉唯寶玉也!

「「襲人笑道︰"可是你‘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我們偶然說一句略妨礙些的話,就說是不利之談,你如今好好的咒他,是該的了!他便比別人嬌些,也不至這樣起來。"」,襲人此時竟然還能「笑道」以及竟然還要污蔑攻擊晴雯!

「「寶玉道︰"不是我妄口咒他,今年春天已有兆頭的。"襲人忙問何兆。寶玉道︰"這階下好好的一株海棠花,竟無故死了半邊,我就知有異事,果然應在他身上。"」,這句話卻相當極其重要!

即之前說過,海棠就是指的湘雲!

而「一株海棠花,竟無故死了半邊」,其實正是湘雲娘家替湘雲找的那所謂夫婿要逝了!

而為什麼說這個重要?因為八十回後恐怕頭一兩回就要有陳也俊衛若蘭甚至韓奇等的出場,即共同射圃,而湘雲那時已死那位糟糕夫婿,恐怕正在賈家,才有湘雲與陳也俊之相會!

(外人注︰這些上文的細節必須要清晰,才會有清晰的下文!)

「「襲人听了,又笑起來,因說道︰"我待不說,又撐不住,你太也婆婆媽媽的了。這樣的話,豈是你讀書的男人說的。草木怎又關系起人來?若不婆婆媽媽的,真也成了個呆子了。"」,那是,寶玉在襲人眼中就是個呆子,襲人更是殺伐絕斷啊!

「「寶玉嘆道︰"你們那里知道,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樣,得了知己,便極有靈驗的。若用大題目比,就有孔子廟前之檜,墳前之蓍,諸葛祠前之柏,岳武穆墳前之松。這都是堂堂正大隨人之正氣,千古不磨之物。世亂則萎,世治則榮,幾千百年了,枯而復生者幾次。這豈不是兆應?小題目比,就有楊太真沉香亭之木芍藥,端正樓之相思樹,王昭君冢上之草,豈不也有靈驗。所以這海棠亦應其人欲亡,故先就死了半邊。"」,寶玉此時只有這些話,而八十回後,寶玉恐怕才會明白什麼是當時賈府的現實、王氏集團的現實以及封建社會的現實!

「「襲人听了這篇痴話,又可笑,又可嘆,因笑道︰"真真的這話越發說上我的氣來了。那晴雯是個什麼東西,就費這樣心思,比出這些正經人來!還有一說,他縱好,也滅不過我的次序去。便是這海棠,也該先來比我,也還輪不到他。想是我要死了。"」,天啦!這句話還不夠明顯嗎?恐怕只有寶玉才竟然仍然听不出來!

這段話是以上這些話中襲人最發自肺腑的!

「氣」、「晴雯是個什麼東西」、「比起這些正經人」、「他縱好,也滅不過我的次序去」竟然正好全是晴雯被害的所有真正原因!

(外人注︰妙哉!)

「「寶玉听說,忙握他的嘴,勸道︰"這是何苦!一個未清,你又這樣起來。罷了,再別提這事,別弄的去了三個,又饒上一個。"」,寶玉竟然完全只听到了「想是我要死了」!

「「襲人听說,心下暗喜」,此「暗喜」大有深意!即襲人見自己如此作踐晴雯,寶玉非但一點沒听出來,竟然還完全只听到「想是我要死了」而如此一心維護自己!

襲人知道自己已經穩操勝券!

「「道︰"若不如此,你也不能了局。"」,襲人拋出以上殺手 成功後,此話開始鳴金賀勝!

(外人注︰襲人和寶釵確實是一大將與一大帥!)

「「寶玉乃道︰"從此休提起,全當他們三個死了,不過如此。況且死了的也曾有過,也沒有見我怎麼樣,此一理也。」,如何,寶玉果然被襲人完全拿下,而且究其緣故,竟然只是襲人的一句「想是我要死了」!

曹雪芹這一回對寶玉的實錄實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的!

「「庚辰雙行夾批︰寶玉至終一省全作如是想,所以始于情終于悟者。既能終于悟而止,則情不得濫漫而涉于婬佚之事矣。一人之事一人了法,皆非"棄竹而復憫筍"之意。如今且說現在的,倒是把他的東西,作瞞上不瞞下,悄悄的打發人送出去與了他。再或有咱們常時積攢下的錢,拿幾吊出去給他養病,也是你姊妹好了一場。"」,寶玉雖然想到了這一點,卻沒有想到最需要最及時的方法是立即給晴雯去請個大夫!

而襲人卻完全知道這是最緊迫的!但襲人當然不會說,

「「襲人听了,笑道︰"你太把我們看的又小器又沒人心了。這話還等你說,我才已將他素日所有的衣裳以至各什各物總打點下了,都放在那里。如今白日里人多眼雜,又恐生事,且等到晚上,悄悄的叫宋媽給他拿出去。我還有攢下的幾吊錢也給他罷。"」,這些舉手之勞和些許小利,對晴雯當前最重要的重病是無絲毫用處的!

「「寶玉听了,感謝不盡。」,足見寶玉八十回後會有如何翻天覆地的沖擊!

「「襲人笑道︰"我原是久已出了名的賢人,連這一點子好名兒還不會買來不成!"」,襲人又說了大實話!即寶玉所說的襲人的「賢人」全是怎樣來的!

「「寶玉听他方才的話,忙陪笑撫慰一時。晚間果密遣宋媽送去。」,寶玉八十回後的翻江倒海的沖擊會是極精彩也是極難寫到以及必須要寫到最巔峰的!

且先到這。

(大白紙注︰嘻嘻,親愛滴寶貝呀,我陪你去走遍看遍天涯海角!愛你想你親親抱抱!

︰))

「只要和愛的人,游哪都是幸福。」小戒笑道。

「有愛走遍天涯。」小猴笑道。

「有愛看遍海角。」老沙呵呵道。

「阿彌陀佛,」小唐道,「談情說愛,同心同行。」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最新章節 | 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全文閱讀 | 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