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 回馬一槍 第678章 夢回二十二 忽然 九

作者 ︰ 詩君

「「忽然人報,娘娘差人送出一個燈謎兒,命你們大家去猜,猜著了每人也作一個進去。」,這個「忽然」確實有些「忽然」,即曹雪芹的原文中,這樣前面沒有幾乎任何前兆的情節是極少的,

當然,這也是一種實錄,因為生活中是有一些或少量確實忽然的事,

「「四人听說忙出去,至賈母上房。只見一個小太監,拿了一盞四角平頭白紗燈,專為燈謎而制,上面已有一個,眾人都爭看亂猜。」,(注︰脂爺們的祖宗來了(外人注︰哈哈(大白紙注︰嘿嘿,卻真的有這個可能,即當時篡改紅樓夢的幕後者幾乎肯定有皇家成員,而皇家成員找篡改者及脂批者,其中最可靠的人非太監莫屬,而當時在太監中找幾個能號稱「文才深厚」的人恐怕也不難(注︰難怪,原來脂爺那些評都屬于「無性」之評啊!

「「小太監又下諭道︰眾小姐猜著了,不要說出來,每人只暗暗的寫在紙上,一齊封進宮去,娘娘自驗是否這個倒是有些奇怪,不能說元春好奇心或好玩心太強,除了當時的元宵燈節,恐怕其中還是有借此來了解一下眾姐妹之意,

而了解的用意是什麼,也許和寶玉有關系,

即也許此時甚至已經到了元春要為寶玉選妻的時候了!

而元春為什麼要為寶玉選妻,一個是寶玉年齡到了,二個寶玉是元春最疼愛的,三個恐怕王夫人已經暗示過元春了!

尤其是第三點,除了王夫人暗示寶玉該選妻了,更可能暗示寶釵的更可能性,

而恐怕本來元春根本不必參與寶玉此事,但王氏集團「忽然」發現賈母已經強力表態!

于是,想一想時間!

寶釵生日那天,賈母對支持寶玉、黛玉幾乎完全表態!

而僅過了幾日,即至少之前,黛玉拿到寶玉那「言證」後,便有個「次日」來給寶釵看,

于是,這一兩日「發生」了些什麼?

恐怕正是王夫人親眼所見賈母如此強硬之表態,而立即給元春送信,要求她也要「表態」支持寶釵和寶玉!

而賈母為什麼在寶釵的生日上如此強硬表態,恐怕賈母之前已經越來越清晰地獲悉了王夫人薛姨媽要讓寶玉娶寶釵的事實!

而且,寶釵的十五的生日如之前所詳述,也是幾乎昭明了寶釵對寶玉之意!

而元春作為貴妃,如果她來強行指定,王夫人有此幫手,賈母便很難做人,

于是,關鍵的是,元春會不會支持寶釵呢?這個態度非常重要,所以詳述如下︰

其一,元春是王夫人的親生女兒,僅從這一點,元春听王夫人的可能性恐怕要遠遠大于听賈母的,

但其二,元春是個非常通情達理的人!甚至如前推論,元春自己很可能身受無愛之伴之害,而寶玉是她最疼愛之人,因此,元春幾乎絕不可能如此草草就听王夫人一家之言!

其三,但元春該怎麼做呢?

一個恐怕是表面上要讓王夫人過得去,

二個元春也很想知道到底誰更適合寶玉以及寶玉真正愛誰,這恐怕就是元春制燈謎的原因之一,因為元春現在不能親自來,卻能讓小太監代觀察眾人的形態,

當然,元春制燈謎的最初始原因卻很可能是王夫人出的主意,即借燈謎,並將謎底送到宮內,然後由元春行賞,只要寶釵的賞物比黛玉要多一些重一些,元春的「表態」就非常明顯了!(外人注︰這是正解,極可能便是王夫人出的這個主意!但元春真正的態度卻是關鍵!)

雖然這個已經無法證明,而且此次元春所賜之物卻是一樣,

但之後端午節,元春所賜之物便完全如之上所預測了!

因此,這次燈謎的情節恐怕是之後端午節的一個「預演」,

「「寶釵等听了,近前一看,是一首七言絕句,並無甚新奇,口中少不得稱贊,只說難猜,故意尋思,其實一見就猜著了。」,這里雖然道是「寶釵等」,但這一段是專門寫寶釵的,于是,這「口中少不得稱贊,只說難猜,故意尋思,其實一見就猜著了」不知小太監們會不會進宮去如實告知元春!

而寶釵如此「故意」,是不是有人如王夫人「教」她如此做的!

「「寶玉、黛玉、湘雲、探春庚辰雙行夾批︰此處透出探春,正是草蛇灰線,後文方不突然。四個人也都解了,各自暗暗的寫了半日。」,這些人卻是絲毫也不知情的,因此,毫無絲毫「故意」之處,于是,與寶釵之前如此「故意」一對比,甚至曹雪芹還「故意」用了這麼多文字來形容寶釵的故意,便知是怎麼回事了吧!

(外人注︰哈哈,大白紙,忍不住想說一聲你好壞,將別人揭得抽筋剝骨啊!)

「「一並將賈環,賈蘭等傳來,一齊各揣機心都猜了,庚辰雙行夾批︰寫出猜謎人形景,看他偏于兩次戒機後,寫此機心機事,足見作意至深至遠。寫在紙上。然後各人拈一物作成一謎,恭楷寫了,掛在燈上。」,這里帶出賈環賈蘭,自然是絕不浪費這樣的好情節,

「「太監去了,至晚出來傳諭︰前娘娘所制,俱已猜著,惟二小姐與三爺猜的不是。庚辰雙行夾批︰迎春、賈環也。交錯有法。小姐們作的也都猜了,不知是否。說著,也將寫的拿出來。」,這里只有「迎春賈環」沒猜出,也足見曹雪芹的邏輯之嚴謹,

「「也有猜著的,也有猜不著的,都胡亂說猜著了。」,這里是指之前所說「命你們大家去猜,猜著了每人也作一個進去」的「猜著了每人也作一個進去」,以讓元春來猜,

于是,這里又出來這燈謎的另一個極重要的用意!即以每人作的燈謎來喻示各人的未來!

這里足見曹雪芹每段文字每個情節的質量之精以及容量之大!幾乎到了能達到的最極致!

「「太監又將頒賜之物送與猜著之人,每人一個宮制詩筒,庚辰雙行夾批︰詩筒,身邊所佩之物,以待偶成之句草錄暫收之,其歸至窗前不致有忘也。或茜牙成,或琢香屑,或以綾素為之不一,想來奇特事,從不知也。一柄茶筅,庚辰雙行夾批︰破竹如帚,以淨茶具之積也。二物極微極雅。」,此時所有猜著的人所賜之物是一樣的,這里如果再如前面制燈謎的原因一般大膽猜想的話,

也許王夫人確實想讓元春給寶釵的所賜之物不同,但元春此時顯然不願如此過早和盲目支持王夫人的寶玉寶釵配,

于是,也許這第一次,並未如王夫人所願,

或者,也許是寶釵「故意」的表現有些弄巧成拙,讓元春覺得寶釵有些假,而且恐怕元春之前一直對黛玉印象不錯,而且恐怕也听說了寶玉和黛玉兩情相悅之事,

(外人注︰燈謎之事說元春有此意,其實猜測的有些早有些忽然,因為確實除了之前賈母的強硬表態以及寶釵表現得有些「故意」外,沒有其余幾乎任何證據,而結合之後的原文恐怕會得到更有力的證據

(大白紙注︰正是!這次確實有些象走鋼絲,因為這里的更重頭戲似乎是以燈謎來喻示眾人的未來,更多證據,且待後文吧!))

「「獨迎春、賈環二人未得。」,這也恐怕是元春在告訴王夫人,這次是按規則來賜物,因此之前所有人所賜之物才一樣,以打消王夫人的猜忌,(外人注︰繼續在忽然在走鋼絲(大白紙注︰行得險!))

而之後端午節時,元春為什麼忽然變了,送給寶釵的和寶玉一樣,這中間發生了些什麼,也是之後要強力根據原文來推論的!

「「迎春自為玩笑小事,並不介意,庚辰雙行夾批︰大家小姐。賈環便覺得沒趣。」,兩人性格鮮明對比,

「「且又听太監說︰三爺說的這個不通,娘娘也沒猜,叫我帶回問三爺是個什麼哈哈,不忘帶賈環一筆以活躍氣氛,

「「眾人听了,都來看他作的什麼,寫道是︰

大哥有角只八個,二哥有角只兩根。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愛在房上蹲。庚辰雙行夾批︰可發一笑,真環哥之謎。諸卿勿笑,難為了作者摹擬。」,好嘛!這樣的「大哥二哥」抬眼往床上一瞄往房上一瞅即可見!還用猜?

幾乎等同于另一「謎」︰大哥汪汪汪,二哥妙妙妙,大哥愛咬人,二哥愛撓人(外人注︰哈哈,你要笑死人啊!)

「「眾人看了,大發一笑。」,作為燈謎,不得不笑,難怪元春都會如此「客氣」地「娘娘也沒猜」,

「「賈環只得告訴太監說︰一個枕頭,一個獸頭庚辰雙行夾批︰虧他好才情,怎麼想來?太監記了,領茶而去。」,「太監記了」,很好,此太監的笑點還是相當高的,

且先到這。

(外人注︰哈哈,沒想到這賈環是亮點(大白紙注︰寶貝,同樂同樂,嘻嘻))

「忽然?」小戒愣了愣,「忽然的感覺,果然很獨特!」

「忽然,進了蟠桃園。」小猴笑道。

「我對走鋼絲三個字很感興趣。」老沙呵呵道。

「阿彌陀佛,」小唐道,「菩提心,能聞忽然之聲,菩提眼,能見微細鋼絲。」A!~!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最新章節 | 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全文閱讀 | 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