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 回馬一槍 第649章 夢回二十 意識 三

作者 ︰ 詩君

「「寶玉點頭嘆道︰"這又不知是那里的帳,只揀軟的排揎。」,寶玉這話恐怕也大有講究,即寶玉一直認為襲人是「軟」的,正合之前所說,寶玉很長時間內對王氏集團的所有人的私密心思是幾乎完全不曉的,(XX注︰越來越覺得越來越多的原文在證明大白紙之前所說的越來越多的推論(外人注︰你也開始拍馬屁了啊?(XX注︰…我錯怪你了好不好)))

「「昨兒又不知是那個姑娘得罪了,上在他帳上。"」寶玉對所有「不好」的事都絕不會懷疑到「性格極好」、而且與自己有之情的襲人身上,雖然這件事他確實估計對了,但之後許多事他便很難能想到了,

這是寶玉初期看事只看「表面」的一個重要特征,也是曹雪芹如在這里相當明顯要表述的,

象這里,「昨兒又不知是那個姑娘得罪了」,確實猜中了,即出發點正是有一個小丫環說話的用詞和語氣首先得罪了李嬤嬤,

再加上鳳姐兒說的李嬤嬤今天打牌輸急了,于是便爆發了,

而同時也說明,一般這樣的事,寶玉甚至首先更會懷疑如心直口快的晴雯,而不是襲人,

這其實也在為之後襲人告密間接趕走晴雯在做各人「思維」上的伏筆,

即,在曹雪芹內心中,象晴雯被驅趕晴雯之逝在紅樓夢中是一件很大的事,必須要在之前幾乎能交待「端倪」的所有情節的細節中都要交待,

「「一句未了,晴雯在旁笑道︰"誰又不瘋了,得罪他作什麼。便得罪了他,就有本事承任,不犯帶累別人!"」,這話便是上述所說的「情節的細節中的端倪」,

因此,必須要對這話進行「分解」,不但能知晴雯和襲人這兩人的內心甚至本質,更能為之後發生的一切而來佐證,

其一,「誰又不瘋了,得罪他作什麼,」,一個是晴雯在證明,得罪李嬤嬤的人不是晴雯自己,

其二,當然從這句話中可見晴雯的性格,不但心直口快,而且說的話中不少是涉及到本質的,

即「瘋了才得罪李嬤嬤」,誰不知道李嬤嬤一個是老糊涂了,一個是正如鳳姐兒所說的專門「排揎寶玉的人」,得罪他不是自己找罪受嗎,

其三,「便得罪了他,就有本事承任,不犯帶累別人!」,這是核心要點!

這里首先「便得罪了他,就有本事承任」,這句話比較復雜,因為晴雯應該確實知道這件事的是那丫頭對李嬤嬤說話的不客氣,

似乎這有本事承任是指那位丫頭,

但這件事的本質卻就是襲人所謂當時「極不公平」的競爭,讓寶玉十分「看重」襲人,而讓李嬤嬤心生甚至極度不滿和嫉妒而造成的!

因此,這句「不犯帶累別人!」其實是直指襲人的!

即晴雯此時恐怕已經知道襲人與寶玉偷試之事,

甚至襲人那些所謂約三章的事,晴雯都可能

是知曉的,

即晴雯之後對麝月所說的那些「你們瞞神弄鬼的,打量我都不知道呢!」,證明晴雯正因為襲人之前所做的那些事,對這些事已經相當「警覺」,

以及因此當然的寶玉對襲人的格外心意,

而晴雯因這些事對自己的未來的應該是相當不公平,肯定是有所郁悶甚至相當郁悶的,

因為不但晴雯知道,恐怕這里的大丫環都知道,賈母將晴雯放在寶玉身邊,正是因為賈母覺得晴雯這個人很好,是準備給寶玉將來作類似姨娘的,這個在賈母之後的話中都有證明,

而且,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晴雯卻真象黛玉一樣,是真的對寶玉有感情的,

因此,晴雯對襲人,黛玉對寶釵,其互相的「可比性」在某種程度上是相當之強的!

也能幫助眾人能更清晰更從內心更本質地認識這四個人!

「「襲人一面哭,一面拉著寶玉道︰"為我得罪了一個老女乃女乃,你這會子又為我得罪這些人,這還不夠我受的,還只是拉別人。"」,這句話也幾乎盡顯襲人內心之縝密,真是讓人感嘆晴雯實在不是對手!

其一,「為我得罪了一個老女乃女乃,你這會子又為我得罪這些人」,這話幾乎是在說寶玉為了她竟然得罪了這麼多人,幾乎是在向眾人「宣布」自己有多「重要」,

而「得罪這些人」,更是將自己從這些丫環中「鶴立」起來!

即說白了,襲人這話幾乎是在對眾丫環說甚至尤其是在對晴雯說︰你有什麼和我爭的,我在寶玉心中比你重要得多!

因為,襲人連李嬤嬤的話中有話都能听得出,更不用說晴雯說的這些話了!

其二,「這還不夠我受的,還只是拉別人。」,更是顯得襲人很照顧「大局」,

即襲人對外顯得是很照顧大局的,即息事寧人,本來這也沒什麼錯,甚至還是優點,至少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沖突,

甚至包括之後寶玉作樣子要趕晴雯走,襲人的所謂跪地向晴雯求情,

但那卻是一個假情,一個是襲人一貫的當然不能在眾丫環面前暴露自己,另一個襲人也知道當時只是寶玉一時來氣,晴雯在那時是根本不可能被趕走的,

而襲人的記仇性卻是相當強的,象晴雯這里如此「明顯」的話,恐怕早已在襲人心中記下大大的仇,

以及之後與晴雯的一些明明暗暗的沖突,以及眾丫環說的一些類似「哈巴兒」之類的話,襲人那句類似「你們這起爛了嘴的!…一個個不知怎麼死呢!」,卻真的在之後就完全發生甚至爆發了!

即晴雯與眾與她恐怕有過沖突的丫環們被王夫人徹底來了一次清理!

「「寶玉見他這般病勢,又添了這些煩惱,連忙忍氣吞聲,安慰他仍舊睡下出汗。」這里一個是足見寶玉待襲人的與眾不同,一個是「忍氣吞聲」除了忍李嬤嬤的氣,自然就是晴雯的話也正中了寶玉的那些「偷試」和「約三章」之內的「心病」,

即寶玉和晴雯之間是有一個非常奇妙的過程的,這里可以總結一下︰

其一,寶玉之前恐怕是不太喜歡晴雯的性格的,尤其是對晴雯有些針對襲人的「不留情面」的象這里甚至是「忍氣吞聲」,

其二,寶玉中間慢慢發現了晴雯的極真和對自己的甚至是濃烈的情感,當然,還有晴雯的美麗和俏蠻,

這個過程中,寶玉是被晴雯的本質很強地吸引的,因為晴雯這本質不但象黛玉,而且當然也和寶玉內心的極真幾乎是一脈的,

象寶玉讓晴雯撕扇子,更是一個寶玉心中已經完全接納晴雯的標志件!

(外人注︰哎,總忍不住要眼楮發熱…)

其三,晴雯重病中補孔雀裘,以及最後被趕出賈府,在病床上奄奄一息時,更是足見晴雯之真和對寶玉的情感之深的集中和爆發似的體現!

其四,寶玉之後的「芙蓉誄」除了對晴雯的極盡贊美,更是隱含了對告密的僕和狠惡的主的痛批!

但是,這個地方恐怕有一個地方值得商榷,

即,《芙蓉誄》是一個紅樓夢中相當重量級的文字!

並不是不該用在晴雯之逝上,但確實有些頭重腳輕的感覺,

而且特別注意︰《芙蓉誄》是出現在第七十八回,離第八十回已經非常近了!

即恐怕沒有那麼湊巧,曹雪芹恰好就寫到了八十回,而恐怕是八十回左右的時候,有些文字仍然是可以被篡改的!當然,這個可能性有些飄忽,

于是,總結一下總的邏輯如下︰

其一,《芙蓉誄》其實無論從名字還是內容之精還是內容之長來看,更象是給林黛玉寫的!

其二,另有一種篡改的可能性是,這篇《芙蓉誄》將寶玉的祭晴雯和祭林黛玉的文合二為一了!

即寶玉也許八十回後有祭黛玉的文,但那文中的部分內容被移到了這里,這才顯得這篇《芙蓉誄》實在有些過長的嫌疑,

其三,以上的可能性是極其飄忽的,但前八十回至少絕大部分內容相當嚴謹,

因此,以前八十回為原文的標準,要綜合以上幾種的可能性,可能有以下暫時的最終結論︰即《芙蓉誄》確實是寶玉當時為晴雯所作,但寶玉「無意中」將黛玉晴雯全寫在其中了!

除了晴雯和黛玉無論從本質還是結局有不少相似的地方比如至少有百分三十是很相似外,

以曹雪芹的實錄寫,寶玉在八十回一旦知道黛玉是如何被害死的,是不太可能還有心情來寫這些類似《芙蓉誄》的,當時寶玉的心情只能是破碎到極致、沉到極底的!

因此,曹雪芹將晴雯和黛玉在《芙蓉誄》合二為一了!

甚至,更準確地說,更準確的最後結論是︰寶玉這里表面上在祭晴雯,但「實際上」卻是在祭林黛玉!(外人注︰唉,這幾乎是正解)

因為,在寶玉念完《芙蓉誄》後,林黛玉突然跳了出來,這意味著什麼?!

幾乎是在說,黛玉在生前竟然听到了自己祭文!

即有一個極其詭異但也極其感人的「意識」是︰黛玉在生前就明白了自己死後寶玉對自己的幾乎全部哀思!(外人注︰…有誰能真正了解曹雪芹啊)

有七十九回開頭的部分原文文字證明︰

「話說寶玉才祭完了晴雯,只听花陰中有個人聲,倒嚇了一跳。細看不是

別人,卻是黛玉,滿面含笑,口內說道︰「好新奇的祭文!可與《曹娥碑》並傳了。」,滿面含笑,林黛玉顯然是很滿意這祭文中的意思,為什麼?因為正合她的「心意」!(外人注︰…哎,鬼神莫測)

以及「寶玉說︰「我又有了,這一改恰就妥當了︰莫若說‘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隴中,卿何薄命!’」黛玉听了,陡然變色。雖有無限狐疑,外面卻不肯露出,反連忙含笑點頭稱妙」」,這段文字幾乎是之前所說的「寶玉這里表面上在祭晴雯,但「實際上」卻是在祭林黛玉!」的由曹雪芹提供的最大證明!(外人注︰證據程度幾乎達到百分之九十九!)

而曹雪芹為什麼會寫,除了實錄,除了之前所說寶玉之後在得知黛玉之逝的真正原因後是不太可能還有心情寫這《芙蓉誄》外,

只要聯想一下之前寶玉講的「耗子精」的故事以及劉姥姥講的「雪抱柴」的故事,便知這甚至是曹雪芹比較習慣用的手了!

且先到這。

(外人注︰心情好沉重(大白紙注︰寶貝,心情好一些,注意身體,抱抱!))

「老曹的意識…」小戒嘆道,「真是老曹的意識!」

「老曹之力量之大,能量之足,強度之強,深度之深,甚至太多都遠非想象能想象!」小猴也嘆道。

「將曹施主的意識能化到曹施主的文字之中,這就是曹施主。」老沙道。

「這個順口溜我好象听懂了!」小戒點頭心道。

「阿彌陀佛,」小唐道,「曹施主之意識,我佛亦贊嘆。」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最新章節 | 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全文閱讀 | 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