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 回馬一槍 第635章 夢回十八 簡單 十五

作者 ︰ 詩君

「「賈薔忙張羅扮演起來。一個個歌欺裂石之音,舞有天魔之態。雖是妝演的形容,卻作盡悲歡情狀。庚辰雙行夾批︰二句畢矣。」注意這里的用詞,雖然是形容演得好,但「歌欺裂石」、「天魔之態」、「悲歡情狀」,怎麼看怎麼對應之前所說四戲背後的那些真實演繹,

「「剛演完了,一太監執一金盤糕點之屬進來,問︰"誰是齡官?"賈薔便知是賜齡官之物,喜的忙接了,庚辰雙行夾批︰何喜之有?伏下後面許多文字只用一"喜"字。命齡官叩頭。」如此「有意」之筆,一當然是伏下賈薔和齡官之情,二當然也是齡官確實唱得好演得好,也難怪賈薔會喜歡她,

第三,曹雪芹如此有意之筆,而且之後又有著重筆墨,恐怕賈薔與齡官絕不會在八十回後消失得無影無蹤吧!

「「太監又道︰"貴妃有諭,說︰‘齡官極好,再作兩出戲,不拘那兩出就是了。‘"」如何,元春對齡官評論果然挺高,

而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元春第一個是看人極準,第二個是元春是很真實很實在的,

那麼,在元春之後對寶釵和黛玉的看法中,如果此時作出一個預測的話,元春僅從真實和才能這兩方面來看,恐怕會當然偏向黛玉這一邊,且看之後的原文,

「「賈薔忙答應了,因命齡官做《游園》、《驚夢》二出。齡官自為此二出原非本角之戲,執意不作,定要作《相約》《相罵》二出。」此處似乎突生它意,但顯然曹雪芹要表達些什麼,

《游園》、《驚夢》是來自《牡丹亭》,《相約》、《相罵》來自《釵釧記》,這里就必須要看看《釵釧記》說什麼了,

而且,《釵釧記》恐怕已經與元春無關,因為是齡官執行要作的,因此,只能與齡官有最大關系,當然,賈薔也在其中,

即,象前八十回戲團中筆墨較多較重的如齡官和芳官等,肯定會在八十回後不但會有結局,而且會有不凡的情節的,但八十回後全沒了,

因此,必須要將這些情節通過前八十回「探」回來!

《釵釧記》情節如下︰

「寫落難書生皇甫吟與富家女史碧桃幾經波折,終成眷屬的愛情故事。

書生皇甫吟與富家女史碧桃先前有婚約。皇甫吟家道中落,史家便有悔婚之意,欲將女兒改嫁樞密使魏國相。

碧桃不願毀棄婚約,便命丫環雲香約皇甫吟于八月十五夜前來史家花園,以便贈金,用作聘禮。

恰巧皇甫吟不在家,雲香便將來意告訴皇甫吟之母李氏。李氏轉而告訴兒子。皇甫吟有一好友,名叫韓時忠,听得皇甫吟講史家悔婚、碧桃相約之事,頓起歹念,竭力勸阻皇甫吟前去赴約。皇甫吟便听信于他。

而韓時忠卻在八月十五冒名前去赴約,騙得金釵、金釧、銀兩等。

史碧桃久等不見皇甫吟前來迎娶,甚為焦急,又遣雲香前去皇甫家,與李氏發生爭執,大吵一場。

史碧桃听到雲香回報,感到希望破滅,便題詩于白汗衫,投江自盡。幸得御史張所救起,收為義女。

碧桃之父史直得知女兒投江自盡,到官府告皇甫吟因奸致死之罪。真州刺史沈得清將皇甫吟收入獄中。

觀文殿學士李若水奉旨恤刑來到真州,發現皇甫吟案甚為蹊蹺。便問丫環雲香,雲香一口咬定中秋夜來人是皇甫吟。

再審皇甫吟時,得到韓時忠這一線索。

退堂後,李若水以「借觀人才」為名,對秀才們進行考試,發現韓時忠不是善良之輩,並用計設法從韓家得到釵釧,最後判定韓時忠有罪。

皇甫吟無罪釋放,後上京應試,進士及第。皇甫吟去李若水府上叩謝師恩,恰巧御使張所也來拜訪。

張所從義女碧桃口中得知皇甫吟乃是其未婚夫,為試探皇甫吟態度,勸他再娶。

皇甫吟矢志決不再娶。張所設計將皇甫吟得史直所贈釵釧帶回家,讓義女辨認。

碧桃認出這釵釧正是家中舊物。張所乃將皇甫吟的情況告訴碧桃。

于是兩人終于成親。李氏與史直夫婦也赴京共慶團圓。」

其中相約和相罵如下︰

「《相約》

原本第八出。史直欲將女兒改嫁魏家。碧桃不願毀棄婚約,命丫環雲香去約皇甫吟于八月十五日中秋之夜前往史家花園,以便贈以金銀財物,使他能趕在魏家之前納聘迎娶。皇甫吟去好友韓時忠家講書,雲香便將來意告之皇甫吟之母李氏。李氏听後十分感激。

《討釵》(又名《相罵》)原本第十三出《相罵》。碧桃久等不見皇甫家前來迎娶,十分焦急,催雲香前去問訊。雲香遇見的仍是李氏。此時的李氏听了兒子的話,認為上次雲香前來相約是史家的陰謀,對雲香態度冷淡,並且以家貧無力迎娶為由相推諉。雲香感到奇怪,明明贈與他們釵釧,怎麼現在還沒有錢呢?李氏卻說皇甫吟那天沒有去花園,更沒有拿到什麼釵釧銀兩。雲香指責李氏母子拐騙錢財,李氏則指斥雲香無中生有。兩人各不相讓,大吵一場。」

《釵釧記》確實是一部好傳奇!邏輯性之強,甚至已經與紅樓夢的一些情節類似!

即其邏輯性已經相當超過之前元春點的四戲,雖然大部分內容仍然是屬「戲」的成分,這與紅樓夢是無法比擬的,

因此,仍然必須要對其中關鍵之處進行,因為這其中絕對隱含著賈薔和齡官之後的情節和結局!

「書生皇甫吟與富家女史碧桃先前有婚約。皇甫吟家道中落,史家便有悔婚之意,欲將女兒改嫁樞密使魏國相。」此處直接跨越到了八十回後!

賈薔與齡官絕對兩人之前有約!即賈薔與齡官是相當標準的自由戀愛,

以齡官之後能在地上連寫十幾個「薔」字,以足見齡官對賈薔之情深!

而以如此公子哥兒甚至如此要強的賈薔,之後竟然為了齡官一句話將好不容易弄來的給齡官的雀兒所謂「賭神起誓」立即放生,而且齡官要他站住他就站住,也足見賈薔對齡官在乎的到達了某一個極致!

因此,齡官出了賈府後,賈薔肯定是會去追尋的!

而追尋的結果是什麼呢?幾乎就是這里的「書生皇甫吟與富家女史碧桃先前有婚約。」!

而之後賈府尤其是寧府被全抄,賈薔幾乎一無所有!正合「皇甫吟家道中落」!

于是「史家便有悔婚之意,欲將女兒改嫁樞密使魏國相。」便是自然的了!即齡官家見賈薔已經一無所有,以當時風俗,肯定不肯,于是,準備將齡官嫁給如地主什麼的,

而之後的賈薔和齡官的後續情節,肯定會更寫實,而是否會與《釵釧記》類似,則要看之後的具體情節了,

而《釵釧記》中邏輯比其余傳奇更強的不妨也做一下小小的總結︰(外人注︰嗯,對邏輯進行一下小小普及)

其一,「皇甫吟有一好友,名叫韓時忠,听得皇甫吟講史家悔婚、碧桃相約之事,頓起歹念,竭力勸阻皇甫吟前去赴約。皇甫吟便听信于他。」,此處「竭力勸阻皇甫吟前去赴約」的「歹念」是邏輯性較強的,即壞人並不象之前的文字那樣會有某些臉譜性或說呆板化的,此處盡顯一個「奸」字的較復雜邏輯,

而這種邏輯,在紅樓夢中不但已經達到真實,而且已經達到化境之極致!僅看看之前的賈雨村賈珍賈蓉馮紫英張友士甚至各清客等,便知各種不同程度的以上邏輯,

其二,「又遣雲香前去皇甫家,與李氏發生爭執,大吵一場。」,這甚至是相當寫實的,即雲香並不知道那晚來的人不是皇甫吟,自然以為皇甫吟拿財還賴賬,而李氏也根本不知情,而且兩人都非當事人,即並非碧桃皇甫吟本人,因此兩人大吵是極符合邏輯的,

其三,「碧桃之父史直得知女兒投江自盡,到官府告皇甫吟因奸致死之罪。真州刺史沈得清將皇甫吟收入獄中。」這也較符合「冤案」的基本邏輯,

其四,「觀文殿學士李若水奉旨恤刑來到真州,發現皇甫吟案甚為蹊蹺。便問丫環雲香,雲香一口咬定中秋夜來人是皇甫吟。」李若水肯定是從「情」字出發去理案的,覺得不合情理,這也是很合邏輯的,

而「雲香一口咬定中秋夜來人是皇甫吟」,更相當符合雲香的身份和雲香能想到的範圍,即雲香此處絕對不是在誣蔑皇甫吟,

其五,「再審皇甫吟時,得到韓時忠這一線索」,這種能達到破案中的縝密邏輯,作者已經相當不錯!

其六,「退堂後,李若水以「借觀人才」為名,對秀才們進行考試,發現韓時忠不是善良之輩,並用計設法從韓家得到釵釧,最後判定韓時忠有罪」,同其五,

其七,「皇甫吟無罪釋放,後上京應試,進士及第。皇甫吟去李若水府上叩謝師恩,恰巧御使張所也來拜訪。」,這個其實是屬于「弱邏輯」,是為情節而服務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了皇甫吟和碧桃重逢,不屬于強邏輯一類,

紅樓夢中這種弱邏輯都是極少的,有一處比較明顯,即薛蟠被強人搶財,柳湘蓮突然出現相救,而且一人就打跑許多人,這個從表面上看屬于「弱邏輯」,但如果僅是表面顯示如此的話,曹雪芹肯定可以察覺其中的「弱邏輯」,

于是,也許其中隱含著極強的「強邏輯」!

不妨這里也先說說,即柳湘蓮當時極可能與那些強人是在一起的!

因此,柳湘蓮才能猛然發現搶的是薛蟠,雖然柳湘蓮與薛蟠有仇,但這種不義之事柳湘蓮是絕對不會做的,

但柳湘蓮是不是就是強人之一甚至是這些強人的頭目呢?!

恐怕相當未必!即柳湘蓮是相當俠義,重義氣,這與當時的某些強人類似,但讓柳湘蓮落草為寇,甚至干這種打家劫舍的勾當,柳湘蓮是絕對不會做的!

更可能的邏輯如下︰

即柳湘蓮逃避薛蟠的官司後,雲游四處,恐怕路上被強人所掠,但這些強人都不是柳湘蓮的對手,

于是這些強人所謂重英雄,表示服柳湘蓮的同時,想讓柳湘蓮加入他們甚至想讓他成為頭目之一,

柳湘蓮自然不干,于是,這些強人便只好說請他到山上歡聚幾日,這個柳湘蓮卻是可能會答應的,而且見這些人的脾氣義氣恐怕也對自己的脾氣和義氣,于是,上山所謂歡聚,而就在此時,這些強人來搶掠薛蟠,柳湘蓮恐怕也跟著去看看熱鬧或者正好這天要下山,于是一見是薛蟠,便自然告之這些強人的頭目,這些頭目自然心領神會,假裝全數敗走,于是,柳湘蓮是這樣「救」得薛蟠的!

(外人注︰哎,不強邏輯不行啊,不強邏輯的話至少恐怕人性就會淡化虛化甚至扭曲)

其八,「張所從義女碧桃口中得知皇甫吟乃是其未婚夫,為試探皇甫吟態度,勸他再娶。」這一點尤其之強!甚至是《釵釧記》中最強的邏輯!

即,這里已經極其寫實了,甚至到完全月兌離了「戲」的程度!

張所既然想讓碧桃得到真正的幸福,自然要為碧桃的未來甚至未來一生著想,于是,試探這個男子是不是真愛碧桃便成為他肯定要做的事!

而這種情節在以往的所謂傳奇中,恐怕是較少見的!

但這點在紅樓夢中當然更是真實到極致和化境!

「「庚辰雙行夾批︰《釵釧記》中總隱後文不盡風月等文。庚辰雙行夾批︰按近之俗語雲︰"寧養千軍,不養一戲。"蓋甚言優伶之不可養之意也。大抵一班之中此一人技業稍出眾,此一人則拿腔作勢、轄眾恃能種種可惡,使主人逐之不舍責之不可,雖欲不憐而實不能不憐,雖欲不愛而實不能不愛。余歷梨園弟子廣矣,個個皆然,亦曾與慣養梨園諸世家兄弟談議及此,眾皆知其事而皆不能言。今閱《石頭記》至"原非本角之戲,執意不作"二語,便見其恃能壓眾、喬酸嬌妒,淋灕滿紙矣。復至"情悟梨香院"一回更將和盤托出,與余三十年前目睹身親之人現形于紙上。使言《石頭記》之為書,情之至極、言之至恰,然非領略過乃事、迷蹈過乃情,即觀此,茫然嚼蠟,亦不知其神妙也。」這些批僅最前的「《釵釧記》中總隱後文不盡風月等文」可參考參考,雖然仍批得不痛不癢,幾乎都毫無價值,

「「賈薔扭他不過,庚辰雙行夾批︰如何反扭他不過?其中隱許多文字。只得依他作了。」「隱許多文字」倒不必,因為明眼的一眼就可看出,再結合之後的原文,更知道是怎麼回事,

當然,也一億次足見曹雪芹每個字都是有其意有其大意甚至深意的,

「「賈妃甚喜,命"不可難為了這女孩子,好生教習",庚辰雙行夾批︰可知尤物了。」此處足見元春寬容之美寬容之善寬容之服人!因此,之前才說過元春與北靜王一樣,都是頂尖兒的人物!也足以證明兩人能一見鐘情日久深情甚至元春之後竟然似乎是近似于以身殉情!

「額外賞了兩匹宮緞、兩個荷包並金銀錁子、食物之類。庚辰雙行夾批︰有伏下一個尤物,一段新文。然後撤筵,將未到之處復又游頑。」這些批中的「尤物」第一次在批林黛玉時出現還覺得以為是批者對林黛玉的刮目相看和甚至深知,但之後不斷出現,而且這里幾次用來批齡官,幾乎如同之後原文中直接將林黛玉比其中某人,于是,這些批者對林黛玉的險惡用心也幾乎是第一億次出現了!

「「忽見山環佛寺,忙另盥手進去焚香拜佛,又題一匾雲︰"苦海慈航"。庚辰雙行夾批︰寫通部人事一篇熱文,卻如此冷收。又額外加恩與一班幽尼女道。」此處自然不能漏了這項,

(外人注︰啊,說開了就簡單了!嘿嘿(大白紙注︰嘻嘻,是滴是滴,簡單最好啦,手牽著手听著對方的聲音看著對方的身影就能幸福地過一生哦(XX注︰啊啊啊,羨慕死我了!)))

「簡單多舒服呀。」小戒笑道。

「由復雜得來的簡單更舒服。」小猴笑道。

「風雨後的晴朗,就是一種莫大的幸福。」老沙笑道。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小唐笑道,「牽牽手,說說話,坐一坐,走一走,多好。」

「555,」小戒內心泣道,「還是小唐最厲害!」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最新章節 | 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全文閱讀 | 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