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 回馬一槍 第535章 夢回二 重量級 五

作者 ︰ 詩君

「「說來更奇,一落胎胞,嘴里便餃下一塊五彩晶瑩的玉來,上面還有許多字跡,甲戌側批︰青埂頑石已得下落。」這個是實在批,

「「就取名叫作寶玉。你道是新奇異事不是?"〔正是寧、榮二處支譜。〕」取名叫「寶玉」幾乎有一點「邪勁」,即賈寶玉雖然有玉字,但沒有從這一輩的「玉」旁,即璉、珠、珍等,因此,這里便自然生出一種「寶玉」似乎是「異種」的感覺,而也表明,寶玉正代表了曹雪芹心中人類「最純粹」、「最自然」、「最靈慧」的生長力量!(外人注︰是啊)

「「雨村笑道︰"果然奇異。只怕這人來歷不小。"」其實從賈雨村說的話來看,賈雨村這個時候是比較「簡單」的,即幾乎全是「既定思維」,而冷子興的經歷和經驗都要豐富賈雨村相當多倍,因此,也許這樣賈雨村才會認為冷子興是「有作為大本領的人」,但賈雨村的內心空間和見解卻是比冷子興要豐富很多的,

即曹雪芹寫人,每個人的個性幾乎不重復,而且每個人的性格、經歷、內心的空間和內心的內容等等等等曹雪芹恐怕是相當清楚的,

即說白了,曹雪芹對紅樓夢中的每個人的每句話,所有言行,都絕不是亂寫的,而幾乎要是此人「必須」、「肯定」要說出來和做出來,

「「子興冷笑道︰"萬人皆如此說,因而乃祖母便先愛如珍寶。那年周歲時,政老爹便要試他將來的志向,便將那世上所有之物擺了無數,與他抓取。誰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釵環抓來。」首先,這個當然不能就決定賈寶玉怎樣,其次,就算有此意,也只能說明賈寶玉「遵循」了人的自然心理和自然成長,

「「政老爹便大怒了,說︰‘將來酒色之徒耳!‘因此便大不喜悅。」而賈政因此就「不大喜悅」,也正說明賈政的迂腐!

「「獨那史老太君還是命根一樣。」這里只是說明賈母對寶玉的喜愛寵愛甚至溺愛,與寶玉前面抓什麼沒關系,

「「說來又奇,如今長了七八歲,雖然淘氣異常,但其聰明乖覺處,百個不及他一個。」正是寶玉之靈慧,即之前所說,曹雪芹以賈寶玉正是要說明人類的自然、聰慧、天性、善良的成長,以「對抗」當時的封建思想和封建教育和社會糟粕!

「「說起孩子話來也奇怪,他說︰‘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甲戌側批︰真千古奇文奇情。」這里以批者之認識而批為「千古奇文奇情」也不為過,而且這些被冷子興當作「孩子話」,其實如果「仔細」「認真」去想一想,便知賈寶玉這段話的內涵之深!尤其是在那個社會的內涵之深!

「「我見了女兒,我便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這里其實正是道出當時社會將男子培養成了怎樣虛偽甚至貪婪甚至狠毒的人!

而且注意這里對男人說的是「男子」,對女人說的卻是「女兒」,即賈寶玉這里是將「婦人」排作在外的!

也正好是在「暗指」封建社會將本來聰慧的女兒「培養」成了如紅樓夢之後的如王夫人如王熙鳳如這些那些個媳婦婆婆等等!

這些都是極其符合紅樓夢之後對男子和女兒和婦人的內容的!也是曹雪芹似乎絲毫不露聲色的實錄中其實非常明顯的所指!

「「‘你道好笑不好笑?將來色鬼無移了!"」賈政的意思是,只要有哪怕一絲一毫的「色」就是「色鬼」了!這當然也是賈政「假正經」的一面,雖然這一面比起他其他面來說還是要輕得很多的,

「「甲戌側批︰沒有這一句,雨村如何罕然厲色,並後奇奇怪怪之論?」這里「奇奇怪怪」之論如果批者真是這樣認為,即要麼看不懂賈雨村之後的「奇奇怪怪之論」,要麼完全不造成賈雨村之後的「奇奇怪怪之論」,那麼這位批者肯定是沒怎麼看懂紅樓夢的,

「「雨村罕然厲色忙止道︰"非也!可惜你們不知道這人來歷。大約政老前輩也錯以婬魔色鬼看待了。若非多讀書識事,加以致知格物之功,悟道參玄之力,不能知也。"」這句話絕非「奇怪之論」,其實甚至只是「基本之論」!

即如果一個人連一些基本的東西都不了解的話,便在之後容易走岔路甚至走邪路甚至走火入魔,(XX注︰此話怎講?(外人注︰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很多犯罪都是情緒一時失控而犯下的,如果他們能懂得其實是最基本的控制情緒的基本東西,具備這種基本能力,如何會走上甚至絕路?))

「「子興見他說得這樣重大,忙請教其端。雨村道︰"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惡兩種,余者皆無大異。」且注意,這絕對是此時的賈雨村之言!因為賈雨村此時不但未染上當時的官場頑疾,而且本身的能力還是挺強,思維還是挺活躍甚至挺新,而且有話則說,

但更是曹雪芹借賈雨村之口來進行「人」的一個幾乎前所未有的「概述」!

象「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惡兩種,余者皆無大異」,這絕對是沒什麼問題的!而且如此一筆劃下去,簡潔、清晰而準確甚至精確!

「「若大仁者,則應運而生,」這里的「運」幾乎是指當時的環境或說大環境,如春秋戰國時期各種思想達到頂峰,大仁大智者便大量涌現!

而這種環境是怎麼形成的?恐怕這里也包含了曹雪芹的暗含的歷史規律在內!這些規律回溯之前幾千年的世界,便可知道規律性之強了!

「「大惡者,則應劫而生。」「劫」,看看之前幾千年歷史,便知劫是什麼,大惡者是什麼了!這在曹雪芹之前之後都是完全吻合的!

「「運生世治,劫生世危。」哈哈,八字幾乎從某種程度攬括整個幾千年世界!

而且從第二回,便開始涉及「這些」,其實,象社會象政治象思想在紅樓夢中肯定是核心要表達的內容之一的!

而既然不能直述,曹雪芹就只能通過象這里賈雨村的「奇奇怪怪」之論而「曲折」但其實是「直接」表達了!

「「堯、舜、禹、湯、文、武、周、召、孔、孟、董、韓、周、程、張、朱,皆應運而生者。」這一段足以表明紅樓夢是針對整個封建社會而言的!

「「蚩尤、共工、桀、紂、始皇、王莽、曹操、桓溫、安祿山、秦檜等,皆應劫而生者。」這里不是暴君就是篡君,不是亂臣就是賊子,而如果影射到當時的清朝,恐怕有些人就要開始緊張了!因此,也許才有之前的批為「奇奇怪怪之論」,很象脂批,

「「甲戌側批︰此亦略舉大概幾人而言。」以上這幾人十幾人人的代表性恐怕可攬括了百分之八十以上了!

「「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惡者,撓亂天下。」這也是一錘定音的!如果世界亂,就要修治,至少先讓其不亂,

而如果世界不亂,就不要再去擾亂再去更亂,而仍然只是修治,讓其更好!

「「清明靈秀,天地之正氣,仁者之所秉也;殘忍乖僻,天地之邪氣,惡者之所秉也。」這些話其實都是對如四書五經的極「直接」的補充!如何達到「清明靈秀」而不是相反,如何不「殘忍乖僻」而使整個環境遠離「殘忍乖僻」,就是提出這些重量級直接補充的更深沉目的!

「「今當運隆祚永之朝,太平無為之世,清明靈秀之氣所秉者,上至朝廷,下及草野,比比皆是。」這句話其實有「保留」有「暗指」,即這種「清明靈秀之氣所秉者」,確實「比比皆是」,但是前提有一個「無為之世」,幾乎是在暗示這些人恐怕大多無用武之地!

「「所余之秀氣,漫無所歸,遂為甘露,為和風,洽然溉及四海。」這話更明顯!象「漫無所歸」都出來了,正是「無用武之地」!

那哪些有「用武之地」,只要想想之後的賈雨村,恐怕就很明了了!

「「彼殘忍乖僻之邪氣,不能蕩溢于光天化日之中,遂凝結充塞于深溝大壑之內,偶因風蕩,或被雲催,略有搖動感發之意,一絲半縷誤而泄出者,」這句話恐怕也有暗指,即這股邪氣「遂凝結充塞于深溝大壑之內」,幾乎是在說邪氣根深蒂固于當時的社會!

「「偶值靈秀之氣適過,正不容邪,邪復妒正,甲戌側批︰譬得好。」這句話其實更是幾乎「擺明」了是說「靈秀之氣」之薄弱,即一個是「偶值」,說明靈秀之氣力量之薄弱或根本沒形成什麼力量!于是「正不容邪,邪復妒正」的結果幾乎可知,當然正更處危境!

而這句恐怕正在為八十回後的奇英俊蘭們與忠順王集團的相斗作「引子」甚至是類似「判詞」的重要內容!(外人注︰極是!賈雨村這一段,從男子來說,從八十回後的內容來看,其重量級其重要程度幾乎等同于太虛幻境的判詞和紅樓曲了!(XX注︰難怪脂批要說「奇奇怪怪之論」!(外人注︰正是如此!也從另一面證明所謂的「脂批」與八十回後的篡改幕後人幾乎是相互配合勾結的!))

這一段真是意外發現!幾乎奠定八十回後的基調!且先到這。」

「難道描繪了八十回後的對峙雙方的本質和氣場?」小戒忙道。

「老曹寫得足夠隱晦,但明眼的看官恐怕已經看出老曹這段話的重量級!」小猴點頭道。

「也幾乎很隱晦地驗證了八十回後是寫完的。」老沙道。

「善哉善哉,」小唐雙手合什道,「曹施主心之廣博和深邃,屹立萬年也!」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最新章節 | 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全文閱讀 | 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