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 心驚膽戰 心驚膽戰 第483章 紅樓111 吸引 五

作者 ︰ 詩君

「「又想︰「實在天地間的靈氣,獨鐘在這些女子身上了。他算得了死所。我們究竟是一件濁物,還是老太太的兒孫,誰能趕得上他?」這個模擬前八十回的寶玉,還是挺有些象的,但是,現在已經是八十回後了!

而且前八十回,寶玉雖然有一些類似這樣的似乎「呆想」、「痴想」,但也是數量很少的!

寶玉更多或說更鮮明更合邏輯的是如晴雯一被趕出,寶玉幾乎立即就開始懷疑身邊人,而且首先就懷疑到了襲人、秋紋、麝月身上!而且曹雪芹還「特地」寫到襲人見幾乎就要「疑」到自己一個人身上時,立即「發作」,並直道「晴雯算什麼東西」,才將寶玉的疑心「嚇」了回去!

而且諸如寶玉偷偷跑出去看病中的晴雯,以及不聲不響以「智」跑到外面去祭奠金釧,

如此描寫眾多的聰明、重情、邏輯力相當強的寶玉,幾乎被八十回後完全無視!

因此,幾乎很顯然,在八十回後大量甚至絕大部分的寶玉相關情節都是寶玉在弄清楚之前的晴雯之死、黛玉之死甚至包括賈母之死等等等等的真相以至是完全的真相!

因此,八十回後才將寶玉的原文幾乎全部刪改,而且幾乎全部千篇一律地都是寶玉痴傻的模樣和想法!

而這里寶玉雖然有些「痴想」,但最後這位「作者」卻仍是如之前所說,是在就算不得不刪改,他也是努力想改得和前八十回盡量相似的!

「「復又喜歡起來。」象這個便顯然是得了前八十回的一些「要點」,即寶玉是喜聚不喜散,散了都能「聯想」「推理」到「聚」,因此,總能一直「喜歡」,而黛玉正好相反,還沒聚,便能想著散,因此,悲居多,當然,這也是當時黛玉處于賈府時所面對的客觀現實決定的,黛玉只是敏感地事先或多或少「察覺」到了,而絕非只是黛玉多愁善感,

「「那時,寶釵听見寶玉大哭了出來了,及到跟前,見他又笑。襲人等忙說︰「不好了,又要瘋了。」」寶玉被一個「瘋」字從八十回後剛開始不久便幾乎一直「壓」到最後!幾乎沒翻過身來!

「「寶釵道︰「不妨事,他有他的意思。」」這也是「作者」對寶釵的比較準確的拿捏,即寶釵是很知道寶玉這些「婉轉」想法的,

「「寶玉听了,更喜歡寶釵的話,「到底他還知道我的心,別人那里知道。」」這話自然也是遵「命」必須要寫寶釵的「好」,以及寶玉和寶釵的「好」,因此,不得不加此一筆,但這也沒有太違反前八十回的「意思」,因為這里說得明白,只是喜歡「寶釵的話」而已(外人注︰越看越覺得這最後一位「作者」實在是一個奇人!)

「「正在胡思亂想,」如何?這里更是直道「胡思亂想」!

「「賈政等進來,著實的嗟嘆著說道︰「好孩子,不枉老太太疼他一場!」」這卻象是原文,即賈政這種封建規範的嚴格遵崇者,見鴛鴦如此,還以為她真是殉主殉賈母!而這句「好孩子」正是將封建社會殺人不見血,甚至不但眼都不眨,而且殺得竟然理所當然,寫得個透透徹徹!(外人注︰極是,正解!)

「「即命賈璉︰「出去吩咐人連夜買棺盛殮,明日便跟著老太太的殯送出,也停在老太太棺後,全了他的心志。」」曹雪芹的文字就是這樣深入骨髓,這「全了他的心志」此時看來,真是莫大的帶淚的諷刺,極致的帶血的黑色幽默!

「「賈璉答應出去,這里命人將鴛鴦放下,停放里間屋內。平兒也知道了,過來同襲人鶯兒等一干人都哭的哀哀欲絕。」這卻極象是原文,即平兒,包括襲人等都是和鴛鴦兒既無利益沖突,而且都是同年齡的甚至是一起長大的丫環,尤其象是平兒,與鴛鴦兒的關系恐怕是最好的,自然悲傷到某個頂點,而象「哀哀欲絕」也非常符合曹雪芹的「造詞」水準,即曹雪芹這樣偉大之人寫紅樓夢這樣偉大之作,其中幾乎只是一個基本要求之一便是自然而然「本能」地避免重復,無論是情節還是文字,如果都來個「悲痛欲絕」或「悲傷欲絕」,已失「靈氣」,因此這里的「哀哀欲絕」不但是「造」出來的四字詞,而且「哀哀」兩字堪稱之妙!不但是哀傷,而且哀傷的樣子甚至哀傷的聲音都從這「哀哀」兩字中「躍」出!(外人注︰曹雪芹行文的特征甚至可以說是強烈特征,是至少包含情節和文字這兩個的!)

「「內中紫鵑也想起自己終身,一無著落,恨不跟了林姑娘去,又全了主僕的恩義,又得了死所。」這也幾乎是原文,即紫鵑並非真的要隨林黛玉之死,只是當時的環境和氛圍讓其有這種想法,而且也充分說明紫鵑和黛玉的情深!

「「如今空懸在寶玉屋內,雖說寶玉仍是柔情密意,究竟算不得什麼,于是更哭得哀切。」這里突然一筆交待了一下紫鵑,以曹雪芹惜字如金的風格,便是對紫鵑相當地「看重」了!

而且請注意其中的「寶玉仍是柔情密意」,這是痴傻之人干得出的嗎?這顯然是真實而且恰好的「柔情密意」,顯然是寶玉因為黛玉才這樣對待紫鵑的!

因此,寶玉在八十回後絕非痴傻!

而據此再梳理梳理寶玉之所以痴傻的原因,便可能有如下邏輯︰

首先,寶玉是否真丟了玉?可能是丟了的,但丟了後是否就變瘋傻了?卻不一定!

即其次,寶玉丟玉仍然如之前所說,可能是王夫人讓襲人去做的,目的並非是要讓寶玉瘋傻,因為這便陷入了迷信之說,雖然曹雪芹在前八十回有極其罕見的馬道婆趙姨娘施咒害王熙鳳和寶玉,但那只是為了說明趙姨娘等的惡,而並非是特意為了宣揚這迷信之咒,甚至這施咒可能還影射了當時的某件事,于是曹雪芹便「故意」讓其「效果」顯現了出來,

而在寶玉是否瘋傻的問題上,卻是件很重大的事!是紅樓夢情節邏輯的關鍵問題之一,僅丟玉便能讓寶玉真正瘋傻,紅樓夢如此重大的邏輯不能再建立在「迷信」之上!

那為什麼要丟玉呢,即正是王夫人等的「深謀遠慮」,即在以掉包計讓寶玉娶了寶釵之後,寶玉發現不是黛玉,定會精神恍惚,身心受到極大刺激!甚至是不能活的模樣!

于是王夫人便以丟玉為借口,來說寶玉只是因為丟玉而變得「痴傻」!(外人注︰唉!果然「絕妙」之計啊!深嘆不如!)

而之後在寶玉度過危難期後,慢慢開始變得清醒,便又讓「玉」突然出現,這不但是「瞞天過海」,幾乎是連天和海一起瞞了!

但也許中間會有一個「小曲」,雖然這個小曲可以去除,即也許襲人在保管這玉時,卻真的發現「真丟」了!

即是癩頭和尚「收」去了!也似乎符合這玉的「來蹤去脈」!

但為什麼說這個小曲可以沒有,因為,恰巧,這個「小曲」極可能便成為篡改者們用來掩蓋王夫人讓襲人藏玉的事實!

而如果和尚真收了寶玉的玉,這便足夠「無厘頭」,無厘頭本身是足夠娛樂身心的,但紅樓夢顯然是不需要無厘頭的,

因此,寶玉失玉變得瘋傻完全就是一個幌子,或者說是王夫人用來掩飾寶玉得知「誤娶」寶釵後的身心崩潰甚至危難之時!

所以,寶玉的心智其實原來是與玉的存在與否無關的!這也正是曹雪芹從開頭設的一個幌子!目的是為了道出之後的真實乃至絕對真實!

而「寶玉仍是柔情密意」還有一個隱含的意思!即紫娟可能是最知道黛玉之逝的那晚的許多細節的!雖然當然不可能是全部細節,甚至一些或許多關鍵細節紫鵑自己也不知道,但寶玉肯定是從紫娟這知道關于黛玉之逝的更多的細節!

因此,這位「作者」這里保留這樣看起來似乎絲毫「不經意」的原文,正是要讓人能「看出來」寶玉和紫娟之間會發生些什麼!恐怕是發生了很多事的!而且幾乎全是和黛玉之逝相關的!

而這里既然說到紫鵑,不妨來說說紫鵑這個紅樓夢中也相當重要的丫環,

紫鵑、平兒、鴛鴦這三人有相當的交集,也有自己獨立的集合,

她們三個最大的鐵似的交集便是她們的「忠」!或者說她們的極重情感,而且都是重的「好情感」!

平兒對王熙鳳自然不必說,雖然王熙鳳有時對她不好甚至很不好,但王熙鳳還是當然把平兒當作身邊最親密甚至唯一的姐妹來看待的!這一點平兒也是很清楚的!所以平兒絕不會背叛鳳姐兒!

而鴛鴦對賈母更不必說!鴛鴦為什麼對賈母好,其中相當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為賈母不但也對鴛鴦也好,而且兩人幾乎是心心相通甚至心心相惜的!

而紫娟對黛玉竟也絲毫不比前兩人弱!

而紫娟為什麼對黛玉這麼好或說如此之忠!除了紫娟在某部分也與黛玉是心心相通外,黛玉本身的人格魅力恐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如果紅樓夢中要「選出」一個人格魅力最強的女子,幾乎只有一人能當選而且她也當然必須當選,那就是林黛玉!

林黛玉的絕頂的真實、聰慧、情感細膩和豐富都會讓其一言一行甚至充滿了致命的吸引!

即象寶玉這樣同樣天資聰穎情感細膩的人,他完全能體會到林黛玉的幾乎所有細膩情感,只是因為寶玉年紀不大,因此兩人所謂「同時長大」,便會有那一段甚至激烈磨合的時期,才會讓兩人都受傷,但兩人在心心相映以及心心相證中,讓這段情感這段愛情更堅更深而更加融合,

而如果寶玉已經是有相當閱歷比較成熟的寶玉,他再踫到黛玉這樣的,恐怕他才會真正體會到什麼叫「致命的吸引」!(XX注︰致命?(外人注︰這里的「致命」是指命都會被吸引過去了,而不是真正指致命(大白紙注︰哈哈,是的)))

即,林黛玉在感情交往和投入中的所有絕頂的真實、聰慧、情感細膩和豐富的一言一行,幾乎所有細節,有閱歷和夠成熟的寶玉這樣的人,便會從中體會到人類似乎最神秘的、而且力量又最純粹甚至最偉大、但似乎永遠都不會出現的吸引,突然一下就全出現在他面前他眼前他心中了!(外人注︰…這一段給我的震撼恐怕是最大的!恐怕直接敲擊著曹雪芹心靈最深處最靈敏最豐富最神秘似乎最不可見的那個觸點!)

「我覺得,看紅樓夢,特別是這里的八十回後,有些致命的感覺。」小戒有些咋舌道。

「哈哈!」小猴大笑道,「說到底還是老曹有這種吸引!」

「小心會有傷神甚至傷身的損傷危險。」老沙呵呵道。

「老沙這話絕對不假!」小猴點頭道,「因此,請不宜人群做好自我預防、防護和調節。」

「善哉善哉,」小唐笑道,「如果一顆善心,有何可怕?」

「可沒這麼簡單,」小戒暗暗道,「小唐畢竟還是沒經歷過世間的人間生活的。」

※lt;迎廣大書友光臨,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a》V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最新章節 | 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全文閱讀 | 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