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 心驚膽戰 第四百零四章 紅樓一百零六 巨大差別 七

作者 ︰ 詩君

「「只見王夫人帶了寶玉寶釵過來請晚安,見賈母傷悲,三人也大哭起來。」所謂悲人遇悲人,而且還是同悲人,這種情緒最容易互相「點燃」的,

「「寶釵更有一層苦楚︰」此處「恰當」「重點」現出寶釵來,嗅覺靈敏的便知曹雪芹的「筆觸」接下來當然將慢慢「觸」向寶釵之悲,寶釵之悲劇在紅樓夢中也是絕無僅有的,哪怕她聰明到極點,哪怕她的「遠見」幾乎無人能及,

「「想哥哥也在外監,將來要處決,不知可能減等;」所謂一悲觸動百悲,此時薛蟠的事當然逃不過寶釵心中之悲,但這顯然不是寶釵心深處之悲,因為薛蟠的事實在是叫作「無可奈何」、「咎由自取」,有帥才的寶釵心里明白得很,關鍵是後面的種種事,幾乎沒有一件是與寶釵兒當時「想象」的一樣,甚至幾乎絕大部分都是完全相反的,

「「公婆雖然無事,眼見家業簫條;」這句話細細體味有點「狠」,「公婆雖然無事」,好象蠻「好」的,但「家伙簫條」,于是,曹雪芹究竟想表達什麼呢?這個「雖然」二字顯然隱含了一絲「別具意味」的「轉折」,即寶釵恐怕更在乎的是「家業蕭條」吧!說句殘忍的話,公婆有事,家業如果興旺的話,寶釵兒恐怕一人是足以「承擔」整個賈家的「擔子」!(外人注︰極妙!曹公此句之意,用意味深長已經不能形容,用意味「微妙又奧妙」恐怕更能形容)

「「寶玉依然瘋傻,」寶釵對寶玉的定義為「瘋傻」二字!這里也足見曹雪芹之狠!寶玉是「依然」瘋傻!那為什麼寶釵兒仍然要「委屈」自己嫁給寶玉呢?!很顯然,倒往上看一句便知,當時賈家似乎還是蠻「業大」的!(外人注︰幾乎有「恍然大悟」之意!雖然之前大白紙已經有多次提到類似意思,但由曹公親自寫出,還是忍不住更是「恍然大悟」一回啊!

「「毫無志氣。」這里「志氣」非常顯然便是寶玉要奮「讀書」,考得功名,揚名立萬,所謂「大家」特別是寶釵兒能面上有光,再借賈家之勢力,所謂送我上青雲也!以王夫人只願做「幕後」的「習慣」,寶釵自當從此時便牢牢能幾十年「把握」或說「掌握」整個賈家「大局」!而王夫人見自家人終于掌控整個賈府,將來成為第二個「賈母」後,寶釵兒自然也會成為第三個「賈母」也!(外人注︰如果說寶釵兒連這一點也沒想到,那真是太小看寶釵的智力了!而這些有些「奇妙」的句子正是曹雪芹「無意」中透露或說泄露了「天機」,或者說不是什麼「天機」,只是這里再次表明曹公的態度而已!)

「「想到後來終身,更比賈母王夫人哭的悲痛。」如何?寶釵「更比」賈母王夫人哭的悲痛!這「更比」是更顯曹雪芹之偉大功力甚至說「無情」啊!賈母已經很傷悲了,但賈母已經活了**十歲,而王夫人恐怕比賈母更傷悲,但王夫人好歹也過了幾十年「安穩舒適」和「權重」之日,但寶釵兒呢,費盡心機或說費盡如此多人的心機終于得到的「結果」原來竟是這樣的「結果」,仔細想一想吧!才知寶釵兒這時候是三人中最傷悲的!而傷悲中肯定帶有後悔甚至是極大的後悔!即︰從一進賈府甚至未進賈府前就知曉的來賈府的目的,當時是不是「有誤」呢?但當時沒進賈府又怎麼知道呢?因為賈府當時也算顯赫,特別進了賈府後元春成為貴妃,那更是要「志在必得」!可終于「成功」後甚至還帶著某些「感情委屈」成功後,卻現寶玉聰慧不及以前,其實當然是小看了感情的力量和偉大,而這也罷了,因為剛結婚時,也看不出寶釵對這有什麼怨言,反而是盡顯嬌羞之態,但賈府被抄後,寶釵心中的「防線」是被徹底摧垮了,幾乎所有的心內的「洪水」都在泛濫成災!唯一剩下的「殘堤」就是身邊還有一個寶玉,雖然在她認為是個「瘋傻」的寶玉,這更是寶釵的悲劇!即如果寶釵認為寶玉不是「瘋傻」,甚至還是塊「寶玉」,寶釵的悲劇性便會減少不小,但寶釵連這最後的「非悲劇」也被自己否定了!而試想一下,林黛玉如果此時和寶玉在一起,哪怕賈府整個塌下來,甚至天都塌下來,林黛玉也會覺得多麼滿足和幸福!哪怕寶玉仍然沒「志氣」甚至哪怕寶玉如這里這般「瘋傻」,當然,寶玉只要有黛玉在身邊,是絕對不會「瘋傻」的,而為了黛玉,他也是會去做任何的事的,這便是林黛玉和薛寶釵的巨大的前面似乎非常「難以」看出來的差別!而這也是寶玉在黛玉身邊和在寶釵身邊的巨大的差別!

「「寶玉見寶釵如此,他也有一番悲戚,」寶玉的悲戚,自然絕對是從情出,而終于情,

「「想著︰「老太太年老不得安心,」如何?一個「年老」和「不安心」,便道出賈母之淒涼,

「「老爺太太見此光景,不免悲傷,」最重要的當然是賈政會如此,至于王夫人,她心里想的是什麼,不但寶玉當然猜不到,賈府內恐怕也幾乎沒有人能猜得到,

「「眾姐妹風流雲散,一日少似一日。」這個是寶玉「必思」而且「必悲」的,面對這些所謂「大人們」,寶玉幾乎是一肚子話都不能和他們能說上哪怕一兩句的,

「「追思園中吟詩起社,何等熱鬧;」其實這樣的寶玉叫作「瘋傻」嗎?當然不是,只是寶釵和寶玉實在並非「一路之人」!幾乎根本就無法溝通的,別看寶釵和眾姐妹都能「友好」、「平等」相處,但那只是相處之道,並非「情感之道」,因此,寶釵和寶玉一個是連情感都沒有,二個是其「志向」完全不同甚至完全背道而馳,也就幾乎沒有共同語言了,所以,寶玉在寶釵眼中即「瘋傻」二字,寶釵在寶玉眼中就是絕對的「陌生」二字,比婚前至少要陌生一百倍吧!

「「自林妹妹一死,我郁悶到今,」寶玉對黛玉之死始終是完全放在心上的,這放在心上不但是記著,而且更重要的是寶玉從來沒有停止過要弄清楚林黛玉是怎麼死的,以及林黛玉死前都說了都做了些什麼!這是一個從黛玉死時就一直埋到可以說紅樓夢最後的伏筆,幾乎每隔一章半章就要來「埋」一下,因為這個是紅樓夢最終悲劇的導火索,即寶玉得知實情後終于「背叛」整個賈府,「回歸石頭」,到那時,整個紅樓夢的光輝或說光澤,便因這塊寶玉的「回歸」而徹底失去色和澤!所謂,從此無「夢」!

「「又有寶姐姐伴著,不便時常哭泣。」如何?寶玉懂事和明白和善良到這個地步,竟然被寶釵和其余人等認為是「瘋傻」,曹雪芹前後緊挨著的文字想要表達或說想強烈表達什麼便一目了然了!同時這「不便哭泣」乍看甚至有些滑稽,但仔細一想,寶玉和黛玉之情已經深到何等程度!

「「況他又憂兄思母,日夜難得笑容。」寶釵不懂寶玉,寶玉卻很懂得寶釵!寶釵兒的性格和價值觀是怎樣自己誤了自己的,這里幾乎也一目了然,所以不必曹雪芹專門寫個「解析寶釵」,只要這里的文字上下一對比,便足以解析寶釵了!當然,寶釵「日夜難得笑容」中,寶玉還有兩個原因是他幾乎永遠也猜不到的,一個便是寶釵兒希望寶玉能考取功名至少能世襲得一些「爵位」的志向幾乎無望,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是,賈府現在看來,不但是不可能助寶釵上青雲,更是有要推寶釵「下青雲」甚至「下火坑」的趨勢了和結局!

「「今日看他悲哀欲絕,心里更加不忍。」如何?寶玉與寶釵雖無愛情,但寶玉珍惜幾乎每一個女兒仍然沒變,更何況是寶釵這樣在寶玉認為也是「絕代佳人」的寶釵兒,而從以上看出,寶玉不但沒有任何瘋傻,而且能觀察和幾乎通曉每個人的情感和情緒,寶玉竟還是原來的那個寶玉!原來寶玉的瘋傻也好,痴呆也好,反應遲鈍也好,竟然沒人能理解了解和願意去理解了解他!而寶玉與往日的寶玉表面上相差如此之大,完全是因為黛玉不但不在他身旁而且已經逝去的原因!也就是說,寶玉痴不痴呆,好與不好,瘋傻不瘋傻,竟然與胸前那塊寶玉是毫無關系的!足見曹雪芹是拿那塊寶玉來「晃」住了紅樓眾人及眾看官的眼楮!而果然以上有絕大部分的人都被曹雪芹「晃」住了!也足見曹雪芹之前的太虛幻境也好、托夢也好、那塊寶玉也好,石頭也好,統統只是為紅樓夢為賈府這個再真實不過再實際不過的整體而服務的「啟示」和「點綴」而已!真正的真實,是只包含在這樣的真實的文字之中的!(外人注︰點醒之筆!)

「「竟嚎啕大哭起來。」如何,眾人只看到這嚎啕大哭,于是都認為是寶玉痴傻又作了,

「「鴛鴦、彩雲、鶯兒、襲人看著,也各有所思,便都抽抽搭搭的。」這些人的心思完全可以寫出來,但曹雪芹沒寫,因為曹雪芹相信看官們完全可以自己去推斷和模擬出來,而寶玉的心思是眾人不但難以模擬甚至推斷都推不出來的!所以必須要寫,

「「餘者丫頭們看的傷心,不覺也都哭了。」一般丫頭們無太多利益和情感牽扯,所以只是「看得傷心」,曹雪芹分得非常清楚,

「「竟無人勸。滿屋中哭聲驚天動地,」這個嚇人,外面听到必以為賈母怎樣了,

「「將外頭上夜婆子嚇慌,急報于賈政知道。那賈政正在書房納悶,听見賈母的人來報,心中著忙,飛奔進內。遠遠听得哭聲甚眾,打量老太太不好,急的魂魄俱喪。」賈政對賈母的關切之情可見一斑,也可見賈政的悲劇會一直延伸下去,別以為賈政沒被抓好象成了「半喜劇」,但賈政接下來要承受的,幾乎全是他最不願見的悲劇!賈母應該是由于兒女不孝的原因之一而逝去,這是對賈政的「孝」的一個沉重打擊,而接下來寶玉的叛離,更是對賈政的「教」的一個沉重打擊,再加上之前的對賈政的「忠」和「政治」以及「經濟」的沉重打擊,賈政可謂馬不停蹄,一路悲劇到底!而賈珍和賈赦,所謂的「孝」和「忠」之類的打擊對于他們來說根本不算打擊,不算悲劇,賈母的逝世,賈珍和賈赦等可能只會「悲」這麼個幾天就了事,而什麼革除功名之類的對于賈珍來說恐怕還正好落得輕松,只有財還在,恐怕賈珍還會更加快活,賈赦對于什麼光宗耀祖之類的「虛東西」恐怕也是放不到心上的,所以「讓」他們統統都配邊疆,對于他們本身的折磨,這個才是對于他們真正的悲劇,所以才只「留」下賈政,但這可以說不是曹雪芹「安排」的,而只能說是「命運」如此安排的,所謂有因有果,雖然不能面面俱到,雖然不能百分百「報應」,但絕對不能說面面不俱到,百分百「不報應」(外人注︰已經說得很細,說紅樓夢所謂宣揚因果論宣揚報應論以及宣揚什麼唯心論甚至封建迷信甚至虛無論的可以休矣)

「「疾忙進來,只見坐著悲啼,才放下心來,」悲劇不急,且慢慢來,這便是紅樓夢整個悲劇的外在基調,這也才是真正的悲劇,所謂要悲劇到血肉悲劇到骨髓,只能這樣慢慢全身滲入既而滲透既而化成叫作「悲劇」的「悲劇之液」,這便是紅樓夢悲劇的內在基調。(外人注︰曹雪芹用整個人生才感悟到了甚至經受過了此種此類悲劇!)

「這巨大差別不但是寶釵和黛玉的巨大差別,不但是寶玉在黛玉逝之前後的巨大差別,恐怕更是曹雪芹與眾人的巨大差別!」小戒大嘆道。

「正是如此!」小猴贊道。

「二師兄說得甚是!」老沙嘆道,「恐怕曹施主都會引你為他的知己之一了!」

「我?」小戒苦笑道,「我和老曹之間的差別用巨大形容也絲毫不過!」

「阿彌陀佛!」小唐念道,「我佛慈悲,知己之通道,知彼即可也!」

「小唐啊!」小戒愣了半天,道,「這個解釋我很服你哩!」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最新章節 | 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全文閱讀 | 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全集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