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 心驚膽戰 第三百七十章 紅樓一百 真真假假 四

作者 ︰ 詩君

「「是日,寶釵在賈母屋里,听得王夫人告訴老太太要聘探春一事。賈母說道︰「既是同鄉的人,很好。只是听見說那孩子到過我們家里,怎麼你老爺沒有提起?」王夫人道︰「連我們也不知道。」」賈母和王夫人的這些話又是比較莫名其妙的,什麼時候到過賈家的呢?而且只是來過而已,賈政當時又沒有說要提親,為什麼要向賈母提起?而賈母道什麼「既是同鄉的人,很好」更是毫無緣由,賈母可從來沒有表示「同鄉的人」很好或更好的意思,而王夫人那句回應也更是干巴巴的,幾乎很顯然,這些話是蠢才們為了將探春嫁給某人而添加進來的濫竽充數,

「「賈母道︰「好是好,但只道兒太遠。雖然老爺在那里,倘或將來老爺調任,可不是我們孩子太單了嗎?」」這里前一句「好是好,但只道兒太遠。」卻象賈母說的,因為一個是探春確實是遠嫁,二個賈母最擔心或最在意的恐怕先就是這一點,而「好是好」也證明探春嫁的是一個很遠的貴族,即前文提到過的可能是什麼藩王的王妃,這樣,才既符合了探春的「男兒之才」卻又只能在不但遠離親人而且甚至只是「野藩」實現,而後一句「雖然老爺在那里,」不但自相矛盾,而且很大地露出了馬腳,賈政所處之地為江西,這也能稱得上是「道兒太遠」嗎?曹雪芹的「遠」包括前文放風箏的遠恐怕是賈政難以到達的地方更符合曹雪芹的意思吧!而「倘或將來老爺調任,可不是我們孩子太單了嗎?」更是個屁話!難道探春嫁出去,必須要賈政或誰跟著才是「不單」,這是什麼破邏輯呢?古時的「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難道在賈母這便如此「輕易」地顛覆了?恐怕是蠢才們信口的胡說八道吧,

「「王夫人道︰「兩家都是做官的,也是拿不定。或者那邊還調進來,即不然,終有個葉落歸根。況且老爺既在那里做官,上司已經說了,好意思不給麼?想來老爺的主意定了,只是不敢做主,故遣人來回老太太的。」」這話也完全不象王夫人所言,什麼「兩家都是做官的」,這是什麼俗氣話!接下來什麼「拿不定」、「調進來」、「即不然」、「落葉歸根」,更是邏輯混亂,而什麼「況且老爺既在那里做官,上司已經說了,好意思不給麼?」,竟然還有這等荒唐邏輯!上司說了下屬的女兒嫁給誰就必須要嫁給誰嗎?否則就是「好意思不給麼」?真是笑掉大牙了!而且這話沖著賈母說,也有「不敬」的態度在內,而「想來老爺的主意定了,只是不敢做主,故遣人來回老太太的。」倒還有些象王夫人的口氣,

「「賈母道︰「你們願意更好,但是三丫頭這一去了,不知三年兩年那邊可能回家?若再遲了,恐怕我趕不上再見他一面了。」說著掉下淚來。」這話雖然也悲得有些過分,但如果探春是遠嫁如不毛之地的遠藩,賈母此悲便顯得不過分了,而如果只是賈政現在所在地,那有什麼好悲的呢?而如果是嫁到比如是內6甚至沙漠草原地帶的遠藩,就算是所謂王爺,別說兩三年,恐怕五六年都是難得回來一趟的,而探春在那樣的地方,不但氣候、飲食、生活習慣完全不同,而且與「王爺」的溝通相處更是讓人憋悶(xx注︰正是,如果真是這樣,那語言是否相通都是一個大問題(外人注︰沒錯))),正與前文提到過的王昭君是何其相似!

「「王夫人道︰「孩子們大了,少不得總要給人家的。」這話卻象王夫人說的,也符合王夫人前文說的要迎春「忍」著、「逆來順受」甚至之後會慘遭孫狼毆死的虛偽之面善心惡之態度,

「「就是本鄉本土的人,除非不做官還使得,要是做官的,誰保的住總在一處?只要孩子們有造化就好。」這話一看就是蠢才們加起來了!什麼「做官的」不「做官」的,俗氣得緊哪!王夫人雖然虛偽心狠手段兒毒,但也絕非這種「俗氣」到家的呆子,

「「譬如迎姑娘倒配的近呢,偏時常听見他和女婿打鬧,甚至于不給飯吃。就是我們送了東西去,他也模不著。」這句話更是降到了最低智商水準,王夫人前面就一直要瞞著賈母不告訴迎春之事,但這里卻說得個不亦樂乎,不但連「打鬧」,甚至連「不給飯吃」、「自己的東西都模不著」的話也說了出來,這不是王夫人,這幾乎不知道是什麼了,

「「近來听見益不好了,也不放他回來。兩口子拌起來,就說咱們使了他家的銀錢,可憐這孩子總不得個出頭的日子。」這里更是變本加厲,完全已經不是王夫人,甚至王夫人的口氣也一點不是,很顯然,就是蠢才們在添油加醋,

「「前兒我惦記他,打人去瞧他,迎丫頭藏在耳房里,不肯出來。老婆們必要進去,看見我們姑娘這樣冷天還穿著幾件舊衣裳。他一包眼淚的告訴老婆們說︰‘回去別說我這麼苦,這也是我命里所招!也不用送什麼衣裳東西來,不但模不著,反要添一頓打,說是我告訴的。’」這些話卻也不是蠢才們能想得出來的,所以另一個可能的結果就是這些話是有,但絕對不是王夫人說出來的,要麼是鳳姐兒和王夫人所說,要麼是哪幾個婆子或媳婦互相兒在說,絕不可能是王夫人在說,而且也更不可能是對著賈母在說,後四十回之前幾乎是肆意「美化」王夫人,但這里卻又如此弱智甚至丑化王夫人,可見蠢才們就蠢才就是蠢才,是沒救的,

「「老太太想想,這倒是近處眼見的,若不好,更難受。倒虧了大太太也不理會他,大老爺也不出個頭。」前八十回如果有一個埋得很深便是王夫人和邢夫人的矛盾,以王夫人的為人,其實心中定是恨邢夫人的,但王夫人對于同級或上級,那內心是隱藏得比海底針還深還隱蔽,因為王夫人要表面向佛,因為王夫人要表面比任何人都孝順長輩賈母,因為王夫人要表面比任何人都要尊敬長嫂,而以她對下人之刻薄和狠毒和用盡心機,便知她內心深處對邢夫人等不過是隱忍未而已,一旦矛盾激化到利益和權勢直接沖突的時候,兩人以及兩個集團的沖突將幾乎是你死我活的(xx注︰有,這麼嚴重嗎?(外人注︰你看看王夫人怎麼對待那些小丫環的,以及她應該是怎樣在賈母面前軟硬兼施讓其答應寶玉娶寶釵的,便知她怎麼可能允許將來邢夫人在她面前直接與其爭權奪利(xx注︰倒也是,至少前八十回兩人不過是一些涉及到「正常」的事的粗淺「交鋒」,象繡春囊等事,而且邢夫人看起來都佔著上風,(外人注︰嗯,除了代賈赦要鴛鴦之事踫了一鼻子灰之外,但是這事與鳳姐兒卻有正面的小沖突,雖然鳳姐兒是賈赦的兒媳,但鳳姐兒畢竟是王家的人,所以也算是邢夫人與王家的第一次比較正面的沖突,而王夫人在這種小場面中如何會出場?反而仍然處處敬著邢夫人,仍然是好人作盡,是個極好的兒媳,是個極好的妯娌,封建社會禮教婦道的絕對楷模!當然,並不是說好兒媳好妯娌等等不應該,只是這里是王夫人而已(xx注︰為什麼要加後面「並不是說」這一句?(外人注︰怕有的看官會誤走偏峰,怕有的傻子會借題揮,怕有的人會擔心所謂誤導)))))))

「「如今迎姑娘實在比我們三等使喚的丫頭還不及。我想探丫頭雖不是我養的,老爺既看見過女婿,定然是好才許的。只請老太太示下,擇個好日子,多派幾個人送到他老爺任上,該怎麼著,老爺也不肯將就。」」這些話是鳳姐兒在賈母面前的膽大再加上趙姨娘的智商才能說得出來,但王夫人內心確實是想讓探春嫁出去甚至越遠越好卻是很有可能的,因為探春對賈府的改革實在有些觸及到王家的地位和利益,而這些觸及在八十回後應該是有說明,結果被什麼「四美釣魚」之類的釣沒了,

「「賈母道︰「有他老子作主,你就料理妥當,揀個長行的日子送去,也就定了一件事。」王夫人答應著「是」。」都是廢話,

「「寶釵听的明白,也不敢則聲,」莫名其妙?什麼叫「不敢則聲」,不想就不想,不願就不願,來個什麼「不敢」,當寶釵是草包啊,

「「只是心里叫苦︰「我們家的姑娘們就算他是個尖兒。如今又要遠嫁,眼看著這里的人一天少似一天了。」」這叫的是哪門子的「苦」,莫非寶釵想留探春在賈府待一輩子不成?還什麼「尖兒」,寶釵會有如此感慨?寶釵本身就是元帥之才,這里卻感慨起別人的「尖兒」來了,原因卻又是莫名其妙的「如今又要遠嫁,眼看著這里的人一天少似一天了」,讓人是莫名其妙之余又啼笑皆非,

「「見王夫人起身告辭出去,他也送出來了。一徑回到自己房中,並不與寶玉說知,」肯定不會和寶玉說,這種文字不必寫的,

「「見襲人獨自一個做活,便將听見的話說了。襲人也很不受用。」好嘛,寶釵與襲人果然又是大小老婆相處的楷模啊,而什麼襲人也「很不受用」,不知道寫這個卻是什麼意思,莫非都想留探春兒在賈府一輩子?探春突然間如此被這些人如此「重視」,真應該「受寵若驚」的,

「「卻說趙姨娘听見探春這事,反喜歡起來,」這也是放屁,趙姨娘恐怕是八十回前和八十回後「公認」的一個不好之人,但好歹還是個人,但這里的寫法卻將趙姨娘寫成了個「不是人」,趙姨娘想害死鳳姐和寶玉的言行確實「不是人」,但這里就徹底不是人了,什麼叫「反喜歡起來」?難道趙姨娘本該悲傷的?就算當時不悲傷,也不應該立即就「反喜歡起來」,所以這就是「不是人」的寫法,(xx注︰原因恐怕是這些蠢才們不怎麼是人吧!)

「「心里說道︰「我這個丫頭在家忒瞧不起我,我何從還是個娘?比他的丫頭還不濟。」這話不是趙姨娘,是根木頭,這「比他的丫頭還不濟」顯然是蠢才們在「自我揮」,

「「況且洑上水,護著別人。他擋在頭里,連環兒也不得出頭。」趙姨娘會認為探春的存在會讓賈環「不得出頭」,那不如直接將王夫人害死了事!

「「如今老爺接了去,我倒干淨。想要他孝敬我不能夠了,只願意他象迎丫頭似的,我也稱稱願。」」這最後一句話足見蠢才們之內心狠毒,比趙姨娘更甚十倍!竟然讓趙姨娘說出想讓自己的女兒探春被別人虐待至死的話(xx注︰要認清蠢才們的真面目真內心,這趙姨娘的話反而成了佐證了,真是有趣!(外人注︰果然有趣得緊!))

「「這一面想著,一面跑到探春那邊與他道喜,說︰「姑娘,你是要高飛的人了。到了姑爺那邊自然比家里還好,想來你也是願意的。就是養了你一場,並沒有借你的光兒。就是我有七分不好,也有三分的好,也別說一去了把我擱在腦杓子後頭。」」這話卻真象是趙姨娘說的,即在探春這事上內心其實是有矛盾的,作為親生女兒遠嫁,趙姨娘當時听了肯定先會觸動母性,而生傷意,而且雖然探春嫁得遠,甚至遠漠荒原但嫁的人卻應該是顯貴的,趙姨娘這樣一個絕對是眼中只有銀子和權貴的人,自然也是心中樂的,所以這里來給探春道喜是絕對「自內心」,但這內心卻是復雜而又簡單,一個是出于母性的本能的傷意,一個卻是探春嫁的如此權貴的喜意,再加上趙姨娘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即趙姨娘說話,不說話則已,一說話定是「天花」亂墜,讓人緊皺眉頭,所以,這些話幾乎絕對是趙姨娘所言,而同樣的道理,前面那番「反喜歡起來」的「心里說道」卻絕對是蠢才們在惡意中傷趙姨娘(xx注︰額,蠢到惡到能去惡意中傷趙姨娘,也是夠有水準的啊(外人注︰哈哈))

「「探春听著毫無道理,只低頭作活,一句也不言語。」這也是探春兒真正的反應,一個是涉及到探春的婚事,當然不好意思多說,二個探春兒听話,「理」字是頭一個當先的,所以這「一句也不言語」再正常再準確再精確不過!

「「趙姨娘見他不理,氣忿忿的自己去了。」趙姨娘與探春的溝通幾乎從來沒有「通」過,所以雖然趙姨娘本能地有「傷探春遠嫁」之意,但這里的「氣忿忿」卻也是當然的反應,

「「這里探春又氣又笑又傷心,也不過自己掉淚而已。」這里正寫出探春的可憐,「又氣又笑又傷心」更是完全道出探春此時的心里,「又氣」︰自然是趙姨娘這番話里幾乎听不出一絲作親身母親該說的話,而「又笑」︰自然是趙姨娘說的話雖然可氣,但「道理兒」卻真讓人忍不住要笑的,所謂又氣又笑大概就是這樣的效果,而「又傷心」放在最後自然是探春此時佔據絕大部分空間的情緒,即將遠離賈府及熟悉的這一切,此時幾乎無知心人可訴說,自己的親媽又是這個樣,將來嫁出去後,又不知是何種狀況,甚至不但水土不服,語言不通,還不知這所謂夫君是何種樣人,這里也充分說明一點,古代自然有象迎春那樣懦弱的人,但象探春這樣聰明有主見的人,在包辦婚姻這一道坎上,估計也是犧牲者眾多!((外人注︰正是,包辦婚姻听起來似乎就那樣,但實際上在古代便是最泯滅人性的,尤其是對當時的女子們(xx注︰你說有沒有可能是王家怕探春在賈府可能有權或者探春之前在賈府當家時有得罪了鳳姐兒的嫌疑等,而王家人合力將探春給「遠嫁」了,因為這說親的事,女方的家長恐怕也有權不答應的吧(外人注︰你這話說得挺到位,探春代理鳳姐之職時,顯然,對王家在賈府的利益造成了至少讓鳳姐兒甚至心驚的沖擊,而王夫人幾乎處處耳目,鳳姐兒也可能會對她提及,所以王夫人知道這回事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而王夫人前八十回對探春兒是非常「照顧」的,為何會這樣,恐怕其中有一點會是利用探春來「對付」趙姨娘吧!而同樣顯然,這些情節也被蠢才們在八十回後一鍋亂煮煮得稀爛了,而且,以探春兒的聰明,恐怕在嫁出去之前而對王夫人對王家有了一個重新的真正的認識,這一點恐怕也是「傷心」所包含的更一層深意(大白紙注︰很是)))

「「坐了一回,悶悶的走到寶玉這邊來。」這里幾乎是探春唯一能來的地方,也可見寶玉、黛玉、探春之間的某一個極其珍貴的共同點,那大概就是「真」這一個字,

「「寶玉因問道︰「三妹妹,我听見林妹妹死的時候,你在那里來著。」這句話卻絕對是「異軍突起」!黛玉作為紅樓夢的絕對女主,寶玉黛玉愛情作為紅樓夢的絕對核心,黛玉看似去得有些早,但林黛玉不但去前是絕對女主,去後也是!寶玉和黛玉的愛情不但在黛玉去之前在,在去之後也甚至更在!黛玉活著前遇到的那些當時沒有或「不能」明說的事以曹雪芹的筆法,必將在黛玉去後給予最強烈的揭示!而這里借探春之事極其「不露痕跡」地轉到寶玉這來,再由寶玉口中道出「林妹妹」三字,正是這種最強烈「揭示」的開始!」

「沒想到老曹的‘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亦真’在這八十回後會有如此‘揭示’,老曹真是有遠見啊!」小戒嘆道。

「哈哈,」小猴大笑道,「小戒這話說得不錯!」

「什麼意思呢?」小戒皺眉心道,「難道我以前說的話都不是不錯?」

「曹施主的紅樓夢唯一缺的就是忘記把八十回後的‘四十回’這些所謂‘續寫者’寫入紅樓夢了。」老沙笑道。

小戒听了一愣,又不由心道︰「老沙這話…確實…比我的,更不錯?」

「阿彌陀佛!」小唐道,「可見曹施主當時寫八十回後,實在要有顆堅強的心啊!」

「嗯?」小戒听著不由瞪起眼來,半天在心里沖出一句話來︰「這句,比老沙的還要好呀!」

(快捷鍵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快捷鍵 →)
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最新章節 | 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全文閱讀 | 橫空出世之眼花繚亂全集閱讀